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3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分别采用动脉灌注加膀胱灌注吡柔比星和吡柔比星单纯膀胱灌注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组肿瘤复发1例,单纯吡柔比星灌注组肿瘤复发5例,两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显著(P 〈0.05)。结论动脉灌注联合膀胱灌注比柔吡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浅表性膀胱癌惠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和丝裂霉素(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2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HCPT组(42例)和MMC组(40例),于术后1周分别采用HCPT 15 mg或MMC 40 mg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年肿瘤复发HCPT组6例(14.3%),MMC组14例(35.0%),HCPT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x2=4.76;P=0.029);不良反应HCPT组7例(16.7%),MMC组15例(37.5%),两组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x2=4.53 P=0.033).结论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以HCPT膀胱灌注降低肿瘤复发的疗效优于MMC,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2α联合吡柔比星(THP)早期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将5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汽化电切术。A组29例术后早期行IFN 2α联合THP膀胱灌注,2周后THP常规方案膀胱灌注;B组29例术后单纯行常规THP膀胱灌注。结果:随访24~36个月,A组复发1例,B组复发6例,A组疗效优于B组(P<0.05)。结论:IFN 2α联合THP早期膀胱灌注与单纯术后THP膀胱灌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浅表性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膀胱癌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或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效果。方法:将7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40例患者膀胱灌注THP,另一组38例患者膀胱灌注MMC,THP组总疗程12个月,MMC组总疗程2年,期间观察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THP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和27.5%(11/40);MMC组2年内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9%(11/38)和31.6%(12/38)。两组肿瘤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HP膀胱灌注化疗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较MMC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药物,但是费用较高;MMC疗效虽没有THP好,但是费用较低,因而亦常用MMC作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卡介苗(BCG)与丝裂霉素C(MMC)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性的药物疗效。方法对87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分别用国产BCG、MMC进行预防灌注,并作随诊和疗效比较。结果应用BCG预防灌注的膀胱癌复发率显著低于MMC(P〈0.05),且复发的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进展发生率低。结论 BCG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复发作用优于MMC,可以显著减少肿瘤复发(但膀胱炎发生率明显高于MMC),高危复发患者应首选BCG作为预防灌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近期疗效。方法对4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1周THP 60mg做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无肿瘤复发35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不良反应者8例(19.05%),均为不同程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THP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效果满意,副作用小,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效果,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方法:对48例浅表性膀胱癌局部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卡介苗(BCG) 白介素-2(IL-2)和单用丝裂霉素(MMC)进行膀胱灌注。结果:48例随访12个月—36个月(平均20个月),卡介苗组有2例肿瘤复发,丝裂霉素组有8例肿瘤复发,二组肿瘤复发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卡介苗(BCG)联合IL-2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单纯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MMC)和膀胱灌注法、定期粘膜下注射MMC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疗效 ;方法 :3 7例膀胱肿瘤术后患者分为两组 ,分别接受单纯膀胱灌注MMC和膀胱灌注及定期粘膜下注射MMC治疗 ;结果 :随访 (2 4~ 3 4)个月 ,单纯膀胱灌注组 1 5例 ,复发 6例 ,占 40 % ;膀胱灌注、定期粘膜下注射组 2 2例 ,复发 4例 ,占1 8.1 8% ,两组对比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膀胱灌注、定期粘膜下注射MMC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效果满意 ,优于单纯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9.
李清 《海南医学》2006,17(6):26-27
目的探讨羟丙基纤维素与丝裂霉素联合膀胱灌注在预防浅表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机制和疗效.方法36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均行TURBT手术后,随机分为HPC-MMC联合组和单纯MMC组,分别用1%HPC-MMC和MMC行膀胱灌注,然后比较两组的肿瘤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C-MMC组的肿瘤复发率为2/18(11.11%),MMC组的肿瘤复发率为6/18(3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PC-MM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8(33.33%),MM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8(38.8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丙基纤维素与丝裂霉素联合膀胱灌注可以提高化疗效果,降低肿瘤复发率同时并不增加灌注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李泳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8):216-217
目的探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复发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68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应用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MMC)和卡介苗(BCG)联合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11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表浅移行细胞癌,接受经尿道切除手术(TUR)。术后分为2组:A组为联合诱导组(59例),术后6h内及术后1周、2周分别行膀胱腔内灌注MMC,术后3周开始BCG诱导加维持膀胱腔内灌注治疗(BCG“6+3”疗法)。B组为单纯BCG组(51例),术后3周开始接受BCG“6+3”疗法。定期行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观察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12—70个月,中位35个月随访,A组9例患者肿瘤复发(9/59,复发率15.3%),B组17例患者肿瘤复发(17/51,复发率33.3%),2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肿瘤进展发生率均低,差异不显著;2组膀胱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9.0%、35.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早期MMC膀胱灌注加BCG定期灌注预防表浅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较好,且比较经济,未增加毒副反府发生率.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灌注丝裂霉素C(MMC)治疗膀胱癌的疗效。方法:膀胱癌29例行TUR-Bt;术后定期膀胱内灌注MMC,疗程2年。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6~50个月,6例复发,复发率20.7%。结论:TUR-Bt联合灌注MMC治疗膀胱癌,微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使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定期应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并经7~72个月随访,观察膀胱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62例患者无肿瘤复发54例(87%),复发8例,均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并继续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未见全身药物不良反应,仅有3例膀胱灌注药物后出现短期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膀胱癌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方法74例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1)卡介苗(BCG)加丝裂霉素C(MMC)组(35例),MMC4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2)BCG组(39例),BCG120mg+生理盐水50ml膀胱灌注。每周1次,连续8次后改为1个月1次维持至2年。结果随访6~36个月,BCG加MMC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8%,BCG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BCG加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优于单用BCG膀胱灌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联合四氢吡喃基阿霉素(pirarubici,THP)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用HCPT和THP联合膀胱内灌注,至术后2年,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3个月行1次膀胱镜复查。结果: 32例随访9~50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6.3%。所有患者均能耐受上述治疗。结论: HCPT联合THP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毒副作用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访5年。81例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随机分为3组。A组术后6h内丝裂霉素C80mg单次灌注;B组术后第10天开始灌注丝裂霉素C,每次40mg,每周1次,共8周;C组术后第10天每周灌注丝裂霉素C1次,每次40mg,8周后改为每月1次,每次40mg,总时间1年。结果随访5年,81例入选病例中失访8例。A、B、C组各1例T1期膀胱癌患者死于膀胱癌复发及转移。3组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23.8%、25.0%和21.4%,5年复发率分别为42.9%、33.3%和39.3%,各组2年和5年复发率差别经χ^2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A、B、C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6%、33.3%和32.1%,经χ^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丝裂霉素C术后即刻单次灌注毒副作用小,可以有效预防中、低风险浅表性膀胱癌的复发。术后密切随访是浅表性膀胱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卡介苗(BCG)、丝裂霉素C(MMC)交替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2001年6月的45例浅表性膀胱癌患的临床资料,29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卡介苗60mg、丝列霉素C 10mg交替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6次,间歇3个月,再每月1次,持续12个月。其中Ta、T1期22例、T2期23例。结果 所有病人随访12~24个月,45例患中,共有2例复发,均为TURBt后T2病人,总有效率95.2%,无全身不良反应,仅2例应用BCG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MMC、BCG交替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效果好、病人耐受性强、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THP)灌注对膀胱癌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4月收治的121例膀胱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后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每次30mg,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改为每月治疗1次,总疗程为12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21例患者坚持完成灌注治疗者118例,对118例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每3个月做膀胱镜及相关病理检查,术后6个月复发7例,6个月复发率为5.1%;术后12个月复发12例,12个月复发率为10.2%;总复发19例,总复发率为15.3%。治疗期间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吡柔比星行膀胱灌注化疗对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满意,患者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提高患者术后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