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肺结节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表现,筛选影响肺结节良恶性的因素,并建立及验证预测模型,为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肺结节患者1 1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2∶1随机分为2组,建模组773例,验证组387例。建模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建立良恶性概率预测模型。验证并比较本研究模型与传统经典模型Mayo模型、Brock模型、VA模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模型之间的预测性能。结果 性别、年龄、肺癌家族史、结节质地、结节直径、分叶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钙化征、细支气管征、胸膜牵拉征为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本研究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56)高于Mayo模型(0.604)、Brock模型(0.447)、VA模型(0.569)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模型(0.677),其预测敏感度为86.10%,特异度为73.7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可能优于传统经典模型,对临床医生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种肺癌预测模型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2年至2009年期间入住呼吸科和胸外科,肺部有孤立性结节且获病理诊断的患者。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胸部CT影像学特征,验证并比较两种肺癌预测模型在评估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上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入选病例共90例,其中良性32例,恶性58例。研究结果显示,孤立性肺结节的分叶征对于良恶性的鉴别最有意义,良恶性结节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VA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12,95%CI 0.606-0.821);Mayo Clinic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753,95%CI 0.652-0.843),其诊断价值优于VA模型。结论分叶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有意义,而综合临床特征和影像学特征的肺癌预测模型更有助于临床医师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为SPN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N图像处理专用软件,对23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2例良性结节患者的增强前后CT扫描图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组的强化与非强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良、恶性组的不规则强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84);恶性结节组的强化幅度平均为(45.04±26.76)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5.70±17.84)HU(P=0.033);恶性结节组的最大强化CT值平均为(136.09±41.72)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60.60±60.27)HU(P=0.007);恶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平均为(21.69±21.01)%,良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平均为(8.61±10.8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203)。结论增强扫描后的强化幅度和最大强化值,以及在形态学上的不规则强化,可作为SPN临床影像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判断数学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SPN)恶性概率相关的临床资料,构建一种判断SPN良恶性的数学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371例(A组),其中男197例、女174例。总结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吸烟史及吸烟量、既往肿瘤史、肿瘤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肿瘤有无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清楚、血管集束征、空洞共17项临床资料,通过逻辑回归分析筛选与SPN病理性质相关的独立因素,构建数学预测模型。另外收集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期间切除并明确病理诊断的SPN患者资料共62例(B组)以验证本模型的临床预测价值。结果:A组371例SPN中良性142例(46.9%),229例恶性(5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吸烟史及吸烟量、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分叶、胸膜牵拉征、边界以及肿瘤最大径在良、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直径、肿瘤家族史、毛刺、钙化、边界清楚等6项因素在良性和恶性SPN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判断SPN性质的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SPN良恶性预测数学方程为:SPN恶性预测值=ex/(1+ex),x=-4.496+(0.07×年龄)+(0.676×直径)+(0.736×毛刺)+(1.267×肿瘤家族史)-(1.615×钙化)-(1.408×边界),其中e为自然对数。选取截点T=0.463,利用B组数据验证该公式对SPN良、恶性判断的灵敏性为92.5%,特异性为81.8%,阳性预测值90.2%,阴性预测值85.7%。本组数学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8±0.054。结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家族史、钙化、毛刺、边界是判断SPN良、恶性的独立相关因素,通过逻辑回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的因素并建立预测恶性可能性的数学模型。方法选择105例接受PET/CT检查的SP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恶性肿瘤病史、恶性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结节直径、结节位置、CT征象、18 F-2-氟-2脱氧-D-葡萄糖(18 F-FDG)摄取程度等因素与SPN良恶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将确定诊断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所得的与SPN良恶性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独立变量,建立预测SPN恶性可能性的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判断预测模型的检验效能。结果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吸烟史、毛刺征、FDG摄取程度与SPN恶性可能性有相关性,所得的回归方程为:Logit(P)=-8.722+2.448(性别)+2.023(吸烟)+0.851(年龄)+1.057(直径)+2.432(毛刺)+1.502(FDG摄取程度)。Hosmer-Lemeshow检验表明χ2=8.623,P=0.375,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好。将预测所得的概率值与实际观察到的概率值比较,预测的可能性与观察到的可能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899,P=0.443),证明模型的精确度非常好,AUC为0.892(95%CI0.817~0.941),以预测概率0.67作为良恶性诊断的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0.2%、84.1%、87.6%。结论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预测病变的恶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商守宇 《中外医疗》2016,(3):186-187
目的 研究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经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的诊断差异.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SPN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临床确诊恶性结节48例记为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38例记为良性结节组.对该86例SPN患者行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观察两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在时间—密度曲线(TDC)基础上测量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结节强化值(HU)、达峰时间(TTP)等指标.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差异.结果 良性结节组BV(3.92±1.52)mL/100 g、BF(68.57±12.31)mL/min/100 g较恶性结节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强化值(8.62±2.41)HU、S/A(0.17±0.04)%较恶性结节组(38.56±10.42)HU、(0.34±0.05)%明显较低,TTP(34.8±5.24)s较恶性结节组(21.4±3.71)s显著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动力和形态学特征采用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鉴别良、恶性结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106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临床资料.对SPN的各因素与其良恶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患者年龄、结节大小、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和术中病灶表面脏层胸膜皱缩情况与SPN的良恶性显著相关;此外,SPN中的肺癌并非都为早期肺癌.对于可疑恶性病变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进行恶性风险因素分析,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良、恶性SP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3例病人共43个SPN,良性组18例(41.9%),恶性组25例(58.1%)。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为女性、CT影像中结节有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无平直边的结节恶性率较高(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 < 0.05),有平直边为良性SPN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 < 0.05)。结论良、恶性SPN的各影像征象存在重叠,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平直边为良性结节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病理基础空洞及肺结节内透亮影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有明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CT表现为空洞及肺结节内透亮影患者的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基础肺空洞的CT特征、位置和部位、CT测量结果;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内透亮影的CT表现。结果 (1)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的CT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组中内壁多表现为结节或不规则,同时外壁多表现为分叶毛糙;肺癌组多无内容物;肺脓肿组中周围肺野多表现为渗出影。(2)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的位置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脓肿、肺结核及肺癌空洞CT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内透亮影中点状透亮影、条线状透亮影、空洞影的CT影像学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不规则透亮影、多点状透影的CT影像学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内透亮影可以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病灶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PET/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NSE、CEA、CA125)测定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SPN的80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10d内完成;F-FDG PET/CT扫描检查和肿瘤标志物(NSE、CEA、CA125)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ET/CT、肿瘤标志物组合(简称TM)以及PET/CT联合TM三种方式鉴别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结果证实,所有80例SPN患者中,肺癌57例,良性结节2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结果显示恶性SP.N患者血清NSE、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SPN组(P<005),CA125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NSE、CEA高于临界值的.病例数在恶性SPN组比例明显高于良性SPN组(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PET/CT鉴别SPN良恶性的最佳临界值为26,PET/CT、TM以及PET/CT联.合TM鉴.别SPN.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1、0752和0892,联合诊断方式.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PET/CT,TM单项诊断(P<005),PET/C.T与TM单项诊断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能提高对SPN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一种半导体聚合物纳米粒(semiconductor polymer nanoparticles,SPNs),研究其光声成像能力。方法 以2,6-[4,4-双-(2-乙基己基)-4H-环戊(2,1-b;3,4-b’)双噻吩]-交替-4,7-(2,1,3-苯并噻二唑)[Poly (cyclopentadithiophene-alt-benzothiadiazole),PCPDTBT]为聚合物,利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光声成像纳米粒,对其表征及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体内观察其光声成像能力。结果 制备的SPNs平均粒径为(61±3) nm,平均电位为(-38±2) mV;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对HeLa细胞的相对活力无明显影响;在680 nm激光辐照下,体内增强了荷瘤裸鼠4T1肿瘤光声信号。结论 本试验所制备的SPNs具有粒径较小、安全、稳定,在鼠肿瘤模型应用中获得较强的光声信号。  相似文献   

12.
杨丽 《西部医学》2016,28(10):1447-1450
目的对检出直径>8mm且无症状的孤立性肺结节进行临床风险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在医院经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确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97例的临床、病理与影像资料,其中无症状组患者326例与症状组患者371例。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的差异。结果 326例无症状组患者平均年龄(55.49±11.95)岁,吸烟指数(34.21±22.64)包/年、结节大小(18.32±4.94)mm,显著低于症状组(57.42±11.09)岁,(42.66±41.39)包/年和(19.14±4.94)mm(P<0.05);无症状组癌症既往史、转移癌、良性病变中良性肿瘤以及Ⅲa期及之前的肺癌显著多于症状组(P<0.05)。两组结节的边缘、密度、位置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直径>8mm的孤立性肺结节无症状并不意味着癌症风险降低,且患者更年轻、结节更小,吸烟指数更少,分期更早。临床上需高度重视此类肺结节,尽早明确诊断有助于改善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个乳腺肿块(良性肿块组47个,恶性肿块组42个,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进行超声检查,对比分析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彩色血流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特征。结果良性肿块组强回声晕显示率为19.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66.7%(P<0.001);良性肿块组钙化显示率为17.0%,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83.3%(P<0.001);乳腺恶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簇状分布(27/35),而良性肿块中钙化点多呈斑点状分布(6/8),2组在钙化形态上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块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为(9.21±3.86)cm.s-1,阻力指数(RI)为0.67±0.12,搏动指数(PI)为1.09±0.31,明显低于恶性肿块组的PSV(15.1±8.73)cm.s-1,RI 0.88±0.10,PI 1.68±0.41,2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特征,对乳腺肿块的鉴别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对39例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患者的不同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绘制SPNs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测量其强化峰值和CT净增值。 结果:良、恶性结节强化后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模式和CT净增值。肺癌的CT净增值[(41.9±2.8)]Hu高于结核的CT净增值[(11.7±7.85)Hu](P<0.01);炎性结节的CT净增值[(43.6±7.7)Hu]与肺癌的CT净增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为初始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水平;炎性结节曲线呈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肺结核的曲线呈平缓走行,无明显起伏。结论: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是用一种无创性方式对SPNs血流模式提供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部结节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的判断价值以及Mayo Clinic Model肺癌模型对华人人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同时有完整CT结果的肺部结节患者64例。根据良恶性分成两组,分别对其结节大小、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是否合并钙化、结节位置、发病年龄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另外根据Mayo Clinic Model肺癌方程及SPSS统计学软件建立ROC曲线。结果:良性组与恶性组病变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叶、毛刺、血管集束征、钙化、胸膜凹陷征有统计学差异(P<0.05),空泡及发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提示: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 0.746~0.951)。结论:孤立性肺结节越大,其恶性病变的风险越高,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均提示恶性可能,结节钙化提示良性可能。Mayo Clinic Model对华人肺部结节判断有一定价值,敏感度达86%,特异度达71.4%。  相似文献   

16.
MSCT高分辨动态增强扫描在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MSCT高分辨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方法收集直径小于3cm的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43例,其中周围性肺癌25例,单发转移瘤5例,肺炎性假瘤4例,结核瘤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2例、肺错构瘤2例。43例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然后行兴趣区高分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高分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正确率为90%,肺内恶性结节大多均匀增强,且增强CT值大于20Hu,平均增强CT值为36Hu。良性结节多周边增强,且增强CT值小于10Hu。结论根据病变的基本形态特征,并结合高分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肺内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多层螺旋CT(MSCT)综合性诊断中ROC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和/或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证实的SPN 177个,由3位资深的CT诊断医师分别对每个SPN的MSCT图像进行全面分析,依其影像特征进行综合评分,根据SPN的最大径(D),以MSCT评分为分类值,分别绘制D≤3.0 cm、2.0 cm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比单孔腹腔镜和标准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特点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2009年8月至2015年2月同一手术组完成的12例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选择手术日期相近、肿瘤大小和DAP评分类似、进行标准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共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肿瘤大小、DAP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分别为(1.50±0.71)d和(2.45±0.96)d,疼痛评分分别为3.5±1.2和4.3±0.9,切口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1.8和7.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13.1±33.9)min和(208.5±65.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2.7±66.8)mL和(162.3±168.1)mL、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5±12.8)min和(19.5±7.5)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采用99mTc-DTPA测定双肾肾小球滤过率(GFR),单孔组和标准腹腔镜组患肾术后GFR较术前分别下降(3.7±8.6) mL/min和(8.9±10.1) mL/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多通道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有效,对于肿瘤直径较小、位置较好的肾肿瘤的治疗效果与标准腹腔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