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SE后3h海马活化素S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48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pA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 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 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 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鼠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后3 h海马活化素βA 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 h达高峰,持续至约24 h后开始回落,48 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βA 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 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 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活化素A对致痫小鼠行为、脑电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匹鲁卡品(PC)致癎小鼠行为、脑电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手段将rhACT注入侧脑室,1 h后腹腔注射PC.采用发作程度评分、脑电记录观察rhACT对癫癎发作与放电的影响;利用尼氏染色及组织原位凋亡检测观察rhACT对注射PC后24及48h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预先脑室注射rhACT后PC诱导的癫癎发作显著减轻,癎样放电明显受抑制;24及48h海马神经元未见明显损害.结论rhACT可能有抗K诱导的癫癎发作及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癫癎持续状态(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分别应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3 h开始增高,6 h显著增高,24 h至高峰,48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活化素A可能对癎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癫持续状态 (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 ,分别应用Westernblot与RT 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 3h开始增高 ,6h显著增高 ,2 4h至高峰 ,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 ,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 ;活化素A可能对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受体ⅡA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并以正常及未成SE的小鼠(NSE)作对照,分别应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受体ⅡA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正常小鼠海马活化素A含量很低;SE后3h开始增高,6h增高达显著性差异水平,24h至高峰,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NSE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增加;(2)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同正常及NSE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3)活化素受体ⅡA 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海马活化素A蛋白在匹鲁卡品诱导SE后明显上调.但活化素受体ⅡA mRNA及抑制素A蛋白无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7.
探讨癫持续状态 (StatusEpilepticus,SE)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海马硬化的关系。采用锂 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 ,在SE的不同时点采大鼠脑标本 ,利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神经元的凋亡出现情况。结果发现 ,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散在的TUNEL阳性细胞 ,海马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1h ,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即开始增加 ,SE后 8h ,海马区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 ,SE后 1d ,大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开始明显增加 ,海马区也可见到较多TUNEL阳性细胞。SE后 5d ,皮质及海马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 7d时皮质及海马TUNEL阳性数均明显下降。结果提示 ,SE可引起神经元凋亡 ,5d时达到高峰 ,7d时已明显下降。神经元凋亡与SE引起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 ,并参与了海马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马Semaphorin-3A(Sema3A)与苔藓纤维出芽(MFS)在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痫性发作组。痫性发作组分别于药物注射后1、5、7d及3、4周时间点,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Sema3A的表达,同时采用neo-Timm银染观察海马MFS情况。结果生理盐水对照组Sema3A仅有少量表达,痫性发作组1、5d无表达,7d表达明显,3周后亦无表达;痫性发作组1、5d未见MFS,7d可见MFS至齿状回内分子层,3周后明显可见MFS至齿状回分子层。痫性发作组Timm评分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马区Sema3A表达变化伴有MFS可能是癫痫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癫(疒间)持续状态(SE)后海马一氧化氮(NO)与caspase-3 mRNA表达的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大鼠SE模型,用比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海马NO水平与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NO含量在SE后6 h迅速升高,48~72 h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SE后7 d,海马NO含量仍高于正常,但差异无显著性.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于SE后6 h开始增多(P<0.05),SE后48 h达到高峰(P<0.01),72 h开始降低,SE后7 d,caspase-3 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在NO水平升高之后,并与NO保持相似的变化趋势,提示SE后caspase-3的激活可能与NO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戊四氮致癎大鼠海马S-100β蛋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戊四氮致疒间 大鼠脑内海马区S 10 0 β蛋白的变化与癫 疒间 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惊厥组、癫疒间 持续状态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内S 10 0 β蛋白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 惊厥组大鼠海马内S 10 0 β蛋白阳性细胞数于致 疒间 后 12h开始增加 ,2 4h达高峰 ,72h恢复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癫疒间 持续状态组大鼠海马内S 10 0 β蛋白在 12h、2 4h均有明显增加 ,较惊厥组更为显著。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致疒间 大鼠海马内S 10 0 β蛋白阳性细胞数及染色强度与癫疒间 持续时间及发作强度有关 ,提示S 10 0 β蛋白可作为临床上判断癫 疒间 后脑损伤、特别是神经胶质细胞损伤的一种较灵敏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建立及其致痫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探讨皮质发育障碍模型的敏感性。方法:在SD大鼠孕17d腹腔注入1,3-二氯乙烯-亚硝基脲(BCNU)制作皮质发育障碍模型;Nissl染色观察P60d仔鼠病理变化;选取P60d雄性仔鼠,腹腔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分别比较两组大鼠癫发生的潜伏期、持续状态时间和死亡率。结果:同龄仔鼠脑组织湿重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减轻(P<0.01);Nissl染色显示皮质变薄、皮质层次紊乱、海马区域异位细胞异常聚集;有皮质发育障碍的仔鼠注射氯化锂-毛果芸香碱后,癫发生的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癫持续状态时间延长(P<0.01),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BCNU致皮质发育障碍模型具有癫易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海藻氨酸(KA)诱导的癫癎状态(SE)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和Mg2+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5只,随机分为KA组、Mg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用KA诱导大鼠SE 3 h,Mg2+组大鼠在注射KA前腹腔内注射硫酸镁100 mg/kg,在癫癎发作终止后72 h将动物处死,分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 KA组大鼠注射KA后(16.1±4.7)min出现癫癎发作,Mg2+组大鼠为(25.4±6.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KA组和Mg2+组大鼠在海马区均出现了嗜酸性神经元,Mg2+组大鼠神经元损伤程度明显低于KA组.结论 KA诱导的SE可导致海马神经元坏死,而 Mg2+作为兴奋性氨基酸拮抗剂对海马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组织各区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探讨炎症反应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致痫组(n=54)和对照组(n=6),致痫组再根据观察时间分为:SE-0 h组、1 h组、3 h组、12 h组、24 h组和10 d组。应用锂-匹罗卡品建立大鼠SE模型,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尼氏染色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 SE后,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其中(3 h组、12 h组、24 h组、10 d组)IL-1β和1h TNF-α蛋白含量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证实,海马各区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也均上调,其中(12 h组、24 h组)CA1、(12 h组、24 h组)CA3和12 h组DG区IL-1β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 h组CA1、(1 h组、3 h组、24 h组、10 d组)CA3和(0h组、1 h组、3 h组、12 h组)DG区TNF-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TNF-α、IL-1β表达上调,且持续处于高表达水平,提示癫痫发作可能诱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蝎醇提物(EES)对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鼠的疗效及对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156只成年雄性大鼠除6只设为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建立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丙戊酸钠干预组和EES低(EESL组)、中(EESM组)、高(EESH组)剂量干预组(均n=30),观察各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发作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6、24、48、72h和7d各时点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鼠的造模成功率为95.2%。经EESM、EESH和丙戊酸钠冶疗后,大鼠发作癫痫持续状态级别及持续时间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1)。各观察时点CA1区和CA3区caspase-3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其中以EESH和丙戊酸钠疗效最好(两者疗效相当,P〉0.05);EESL疗效不明显,与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EES能显著对抗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疗效与caspase-3细胞的减少相对应,说明EES具有抗凋亡作用。对caspase-3表达的抑制可能是其发挥抗凋亡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海人酸致痫大鼠海马IL-1β、TNF-α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立体定向手术建立海人酸(KA)颞叶癫痫大鼠模型,检测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一侧海马CA3区注射KA (生理盐水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其行为学特征,HE染色和Nissl染色以及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内IL-1β、TNF-α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TNF-α 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 大鼠注射KA后出现湿狗样抖动、头面部肌阵挛、肢体阵挛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等,病理结果显示海马神经元变性、缺失及胶质细胞增生,模型组IL-1β在致痫后3 、6 h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于12 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7 d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蛋白与mRNA表达时程基本一致,3 h出现,12 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 d后回归至对照组表达水平,15 、30 d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大鼠一侧海马注射KA是人类颞叶癫痫理想的动物模型;(2)内源性IL-1β、TNF-α参与了癫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海人酸诱导的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癫痫持续状态组、大黄素治疗组(分为100、200和400 mg/kg组),每组18只。采用海人酸建立小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通过HE染色和TUNEL染色观察大黄素对癫痫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和凋亡情况;比色法测定谷苷胱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IL-1β、TNF-α、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素(200和400 mg/kg组)可显著减轻癫痫所致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和凋亡,提高GSH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活性(P 0. 05);同时抑制海马中IL-1β、TNF-α及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 0. 05)。结论大黄素对小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GSH和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并抑制IL-1β、TNF-α及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探讨癫癇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海马硬化的关系.采用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在SE的不同时点采大鼠脑标本,利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神经元的凋亡出现情况.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散在的TUNEL阳性细胞,海马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1 h,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即开始增加,SE后8 h,海马区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SE后1 d,大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开始明显增加,海马区也可见到较多TUNEL阳性细胞.SE后5 d,皮质及海马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7 d时皮质及海马TUNEL阳性数均明显下降.结果提示,SE可引起神经元凋亡,5 d时达到高峰,7 d时已明显下降.神经元凋亡与SE引起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并参与了海马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形态学证据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epticus,SE)可造成选择性神经元损害。近来研究发现这些脑组织中神经元死亡可能是通过凋亡(apoptosis)机制。腹腔注射贝美格(Bemegride)诱导SE,研究了鼠SE后脑损害中的神经元凋亡现象,以HE染色、电镜、荧光(AcridineOrange,AO)细胞核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形态,以流式细胞术及凝胶电冰鉴定DNA片断。SE后24小时,海马中的易损神经元死亡具有凋亡特征:①光镜及电镜观察到细胞核内染色体凝聚和边及;②阳性AO着色细胞核;③流式细胞术及凝胶电冰显示具有DNA片断。而且有Ⅰ型和Ⅱ型两种形式的凋亡。因此SE引起海马损害中神经元有通过调亡机制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20.
马桑内酯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诱导鼠癫痫持续状态(SE)时海马细胞中DNA损伤及凋亡现象。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细胞中DNA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海马谷氨酸阳性细胞,并以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法测定海马细胞中BCL-2样蛋白含量。结果SE后海马细胞中有DNA损伤断裂;海马CA3区谷氨酸阳性细胞数量减少,着色变淡;海马细胞中BCL-2样蛋白增加。结论SE可诱导海马细胞DNA损伤进而凋亡;SE时谷氨酸过量释放可造成突触后靶细胞损伤。BCL-2样蛋白增加可能是BCL-2家族蛋白共同变化的结果,是细胞自身的保护机制,以抗损伤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