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多个切面测量10例VSD的最大直径,确定VSD部位及其周围关系,VSD封堵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及疗效评价.结果:10例VSD中主动脉瓣下VSD 3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形成;膜部VSD 5例中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形成,其中2例为单孔型,1例为筛孔型;肌部VSD 2例.8例采用Amplatzer VSD封堵器、1例较小VSD用Coil弹簧圈封堵成功,另1例VSDФ>1.2cm Amplatzer封堵失败.结论:TTE可确定VSD封堵适应证,术中正确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在小儿VSD经心导管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老年房间隔缺损(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经导管封堵治疗的37例老年ASD患者的临床和介入治疗资料。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为90.1%,TTE测量ASD平均大小(24.7±6.1)mm,封堵器平均大小(28.2±8.6)mm,均采用国产封堵器。术后3个月平均肺动脉收缩压较术前下降明显(38.5±15.4)mmHg vs(57.2±14.8)mmHg,P〈0.05,右心房、右心室内径较术前减小。微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后复查分流消失。并发症发生率10.8%,无死亡病例。随访(6-42)个月,封堵器无移位,心功能改善。结论:高原地区老年ASD患者有缺损大、肺动脉高压程度严重、合并症多的特点,严格掌握适应证,规范操作,积极治疗合并症,是成功封堵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预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直径的价值。方法:使用VIVID7超声仪分别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及剑突下两心房切面测量ASD直径,房间隔总长度及残余房间隔各硬缘长度。预选封堵器直径为测得的最大ASD直径加4mm。在X线透视和TTE监测下行ASD封堵术。结果:14例ASD手术当日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为17~31mm,术中所用封堵器直径为22~40mm,二者间相关性良好(r=0.91)。除两倒术中试用不同型号封堵器外,其余均以TTE测得的最大ASD直径加4mm选用封堵器型号,一次成功。结论:TTE能准确预测ASD封堵器型号,从而大大节省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经皮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测ASD患者介入手术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水平,对治疗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SD患者介入封堵术治疗后AST和cTnI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LDH、CK-MB、CK和α-HBD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经导管介入ASD封堵术治疗对患者心肌酶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对AST和cTnI的影响明显.该影响可用适当药物干预,但其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过程中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导致短暂性ST段抬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 12 0例二孔型ASD获得成功 ,对其中术中发生一过性ST段抬高的 5例进行分析研究。 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14 .6± 10 .8岁 (6~ 33岁 ) ,平均体重 35± 15 .5kg(19~ 5 4kg)。结果  2例ST段抬高发生在右心导管操作过程中 ;2例发生于引入输送系统到左房后 ,回撤扩张管过程中 ;另外 1例发生于左房侧盘张开时。经妥善处理后 ,5例全部完成介入治疗 ,术后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 由于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及房间隔缺损所特有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 ,易造成冠状动脉的栓塞 ,可导致严重后果 ,操作仔细、轻柔和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 ,是减少这种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监测偏心型封堵器在经胸微创行室间隔缺损镶嵌术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治疗的16例室间隔缺损的镶嵌术,术前TEE详细观察缺损部位、大小及周边的解剖关系,供术者选择合适封堵器,指导、监测整个封堵过程,评价即刻封堵效果.结果 TEE测得术前室间隔缺损直径3~6mm,平均(4.56±0.75) mm,使用的偏心型封堵器直径5~8mm,平均(6.06±0.71) mm.TEE显示封堵器与室间隔缺损边缘吻合紧密,主动脉瓣反流无加重,2例封堵器边缘存在细小左向右分流(分流束<1.5mm).随访1、3、6个月,封堵器位置正常,无残余分流,未出现主动脉瓣反流.左心房、室径线较术前明显减小,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在TEE指导和监测下,应用偏心型封堵器治疗主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的微创镶嵌术创伤小,安全性高,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穿刺法制作房间隔缺损动物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比较了使用Brockenbrought房间隔穿刺针和导引钢丝穿刺房间隔并成形的结果;比较了使用犬和猪制作ASD实验动物模型的结果。研究认为犬由于房间隔位置变异大且面积较小,不适合用作ASD受试动物,而小猪由于房间隔位置近似人类,面积较大,且有部分存在未闭的卵圆孔,最适合作ASD动物模型。在比较了两种穿刺方法之后认为,猪的卵圆较深,用弯曲度可调的导引钢丝作房间隔穿刺工具优于Brockenbrou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先天性房间隔、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例患者均操作顺利,术后造影及超声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反流,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术后一个月及三个月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2例室缺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治疗后好转。结论介入封堵治疗是一种痛苦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先心病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Purpose: Accurate evaluation of the size, location and adjacent structure of an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selection of patients for further management. We directly compared the utility of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angiocardiography, balloon sizing, and intracardiac ultrasound (ICUS) in the detection of ASD. Methods: Twenty-one children underwent an ICUS study of ASD after routin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udies. All patients had received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TTE),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ineangiography, and balloon sizing before the ICUS to evaluate the ASD. 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CUS-derived ASD diameter and the other methods (p < 0.001). The balloon-sizing diameter was estimated by the equation: TTE diameter × 1.09 + 3.9 mm.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edicted and measured balloon-sizing diameter (r = 0.963; p < 0.001). Conclusion: It is worthwhile spending a few minutes to perform ICUS during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since it will provide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nd high resolution images of atrial septal morphology,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transcatheter closure by device.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的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76年,King和Mills首次使用双伞形装置关闭房间隔缺损(ASD),继后有多种封堵器在临床上应用,其中Cardioseal和Amplatzer封堵器应用较广泛,累计临床应用30000余例。戴汝平总结我国8家医院的6917例介入治疗的先心病中,ASD占30%,应用Cardioseal封堵器占10%,sidefis补片占5%,Amplatzer封堵器占85%。  相似文献   

11.
12.
巨大房间隔缺损介入性封堵术23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AGAAmplatzer闭合器介入性封堵巨大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2 3例住院患者 ,男10例 ,女 13例。年龄 5~ 49岁 ,平均 33 5岁。体重 17~ 88kg ,平均 6 0 4kg。ASD病理分型 :中央型 2 2例 ,中央偏下型 1例 ,均为单一ASD。ASD直径 (球囊伸长直径 ) 2 8~ 3 6cm。应用AGAAmplatzer闭合器 ( 2 8~ 40型号 ) ,在X线和食道超声 (TEE)监测下闭合ASD。其闭合器型号与球囊伸长直径相等或大于 2~ 4mm。结果 :2 3例ASD中 ,2 1例闭合成功 ,成功率 92 %。 2例闭合器脱落 ,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AGAAmplatzer闭合器闭合大型ASD是安全的 ,有效的 ;但在操作中注意防止闭合器脱落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MRl、B超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间隔的显示能力,并结合手术结果,探讨SE序列垂直室间隔短轴位和一种快速梯度回波的心脏单层面多时相、多层面单时相、多层面多时相(Fastcard)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9例先天性心脏病心内间隔经MRI、B超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RI诊断出全部的心内间隔缺损及伴发畸形;B超漏诊了一例ASD及1例伴发的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结论:MRI对先天性心脏病心内间隔缺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和意义,而且Fastcard与SE序列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效果;垂直室间隔短轴位能显示房间隔和室间隔的全貌,应作为诊断心内间隔缺损的常规体位。  相似文献   

14.
房或室间隔缺损的房室瓣和肺动脉瓣多普勒血流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房或室间隔缺损的房、室瓣(MV、TV)和肺动脉瓣(PV)多普勒血流速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83例房或室缺患者,根据不同病理生理状况分为5组,在手术或介入性治疗前后检测其MV、TV、PV瓣下(PV-sub)和瓣上(PVsup)血流速度.结果房缺TV和PV前向血流速度加快,TV与MV流速比值逆转≥1,PVsub与PVsup流速差值加大.室缺MV和PV前向血流速度加快,PVsub与PVsup流速差值变化不明显.房或室缺最大径与MV、TV、PV流速中度相关,出现肺动脉高压(PH)时相关性下降.房或室缺伴PH组的缺损最大径明显大于不伴PH组.房缺伴轻度肺动脉瓣狭窄时的PV最低流速与单纯房缺的最高流速间有一小范围的重叠区域.结论认真分析房或室缺的MV、TV和PV多普勒血流速度对房或室缺的辅助诊断并对了解有类似左向右分流病变的病理生理机制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456例(男236例,女220例)膜周部VSD患者,年龄3~48岁,平均(14±9)岁。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者同时应用其他封堵装置治疗合并的畸形。结果456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VSD直径为2.3~18 mm(平均6.2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3 mm),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1.3~20 mm(平均6.4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4 mm)。448例封堵成功。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22 mm(平均8.6 mm)。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3%),溶血2例(0.4%),封堵器明显移位1例(0.2%)。6例AVB患者,5例均恢复正常窦性心率,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0.2%)术后6月复查,有微量残余分流,1年后消失。6例(1.3%)术后新出现主动脉瓣微量返流,10例(2%)术后即刻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1例(0.2%)术后5d新出现三尖瓣中量返流,1例(0.2%)术后6月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膜周部VSD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和心导管造影、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术前评价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6例手术证实的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比较MDCT,TTE和心导管检查评价肺固有动脉、体肺动脉侧支以及室间隔缺损和主动脉骑跨程度的价值.结果 在显示肺固有动脉方面,MDCT、TTE和心导管与外科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99.1%,61.2%和93.6%.MDCT和心导管间一致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P=0.07).MDCT和TTE间一致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1,P<0.0001).MDCT能清楚显示外科探查到的275支粗大体肺侧支,一致性为100%.心导管与外科显示粗大体肺侧支的一致性为93.9%,MDCT和心导管造影一致性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4.84,P=0.0001).MDCT和心导管与TTE显示主动脉骑跨的一致性分别为92.2%和90.4%.MDCT和心导管与TTE显示室间隔的一致性分别为95.7%和87.2%.结论 MDCT可以准确地显示肺动脉闭锁的肺固有动脉和心内畸形,是一种无创可靠的评价肺动脉闭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64层螺旋CT资料,重点了解肺动脉闭锁的分型、肺血管发育、体-肺动脉侧支供血情况,计算全肺动脉指数,观察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42例PAVSD,其中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8例,由未闭动脉导管为主供血19例,主要的主-肺动脉侧支血管共计83支.手术治疗15例,结论:MSCT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心脏成像方法,在显示固有肺动脉及体肺侧支血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利用X线与超声心动图相结合评价经导管置入国产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 38例ASD患者均在透视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置入封堵器.术前的X线、彩超资料作为术前组,术后6个月的X线、彩超资料作为术后组,术前组和术后组从心脏大血管各径线、血液分流、各房室内径、压力及肺血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全面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封堵.封堵术后X线检查示心脏表面积、肺动脉段基线(P1)、肺动脉主干横径(P2)、肺动脉段突出度(P3)、右下肺动脉宽径方面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心胸比率、右心房宽径(RAI)、右心房心高比率(Rah/Hh)、主动脉结宽径(A2)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肺血均减少,透视下"肺门舞蹈"征消失.TTE检查无残余分流及再通,各房室内径缩小,压力降至正常.结论 ASD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时空相关技术辅助诊断中孕期胎儿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四维超声的时间-空间相关技术(STIC)辅助诊断中孕期胎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26例中孕期(孕21~28周)的胎儿先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所有胎儿均加用STIC技术检查胎儿心脏.对比常规超声心动图与STIC技术的诊断差异.结果:2326例胎儿中仅有35例STIC图像不合格.产后确诊VSD28例,所有VSD病例STIC均图像合格.超声心动图诊断20例(敏感度71.4%),STIC技术诊断27例(敏感度96.4%),STIC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21~28周的中孕期胎儿是STIC采集容积数据的理想时期.STIC技术能提供VSD较心动图更多的影像信息,STIC辅助超声心动图可以提高VSD的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