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39-40
由于文科学习的特殊性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的偏差等诸多原因,我国高等学校对文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重视对文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寻求培养模式和途径,最终提高其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药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薄弱环节.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学校氛围、教师引导、实验环节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生产实习、岗前培训、实习过程及实习考核等环节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4.
探讨开展循证医学第二课堂教学对培养医学生临床循证实践能力的作用。以循证医学科研课题指导医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采用循证实践技能测评与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果显示,参加第二课堂学习的实验组学生查证用证等实践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开展循证医学第二课堂学习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积极探索第二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韩世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5):882-882
高校要树立"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社会呈现出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首要目标。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效果不尽人意,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使其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10.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社会需要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摇篮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科技实践、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任务。1明确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包含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是对理论教… 相似文献
11.
同济医学院在15年的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办学历程中,实施了以全程科研训练、床边教学、预防战略实践为主的,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吉林省医药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中药学专业教育面向全行业的基本要求,积极探索高校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确立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北药基地,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相似文献
14.
江文涛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2,15(1):59-59,6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 相似文献
15.
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培养创新型人材,以适应高等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需要,对七年制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是当前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渴求人才的时代。随着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发生变化。具备较强的说话能力已愈显得迫切。因而,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下大力气,迅速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以适应未来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7.
郭文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5):91-92
为加强护理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对护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重组、优化,并规范考核,完善和加强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毕业实习三阶段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2006年毕业技能考核优良率从2004年的61.5%,2005年的67.7%上升到87.9%,全面提升了护理学教育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浅议民办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办高校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民办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赖于社会、学校、个人长期不懈的教育合力。要保证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民办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立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适应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卓有成效并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赵坤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5,(3)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素。笔者结合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了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提出护理专业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及高等教育实际,通过加强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导师制”培养模式发展、全面完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六个方面探讨了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基础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0,2(2):162-162
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善于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获得无限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