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2011年2月共收治的8例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可接受的文化程度给予健康教育:一般教育、心理教育及特殊指导.结果: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健康教育以后,住院时间7-19天,平均13.45天;基本掌握了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技能,无护理纠纷发生,护理满意度100%.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健康教育可达到早日康的效果,有利于护患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两组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测定偏瘫侧腕关节主动背伸活动范围(AROM),记录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偏瘫侧腕关节AROM、腕背伸肌最大收缩时EMG波幅、FMA上肢部分评分的提高均比对照组显著。结论: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明显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优于仅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价值.方法 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的神经内科护理,护理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之上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进行评价,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则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观察比较2组评分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但护理组的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在早期行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普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25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评价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FMA、NBD及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NBD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另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瘫患者膝反张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膝反张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膝反张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步行速度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反张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单予康复治疗;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修订Barthel指数(MBI)进行治疗后的康复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FMA和MBI评分有明显提高,而治疗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头、体针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给予吞咽训练,而观察组(60例)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吞咽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开放程度、功能性经口摄食量(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分、误吸渗透量表(Penetration And Aspiration Scale,PAS)评分及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 Skinfold Thickness,TSF)、健侧上臂中部肌围(Arm Muscle Circumference,AMC)、血清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ES开放程度、FOIS评分、ALB、PA水平均比治疗前升高,PA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的TSF、AM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相比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的风险,还能提高其营养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对脑卒中早期规范化治疗的关注 ,其所致的病死率有所下降 ,但大多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科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 ,并观察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1 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2例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行正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和康复治疗,病情平稳后出院,出院后分为指导组和未指导组,行常规随访危险因素的防治,其中指导组定期接受康复指导,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在出院时和出院后2月、5月左右行简式Fugl-Meyer评定和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组间评分。结果随访时两组患者较出院时均有明显改善(P〈0.05),指导组与未指导组相比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采取院内正规康复治疗与院外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运动再学习方案为主要的指导技术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志敏 《光明中医》2020,(18):2894-2896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针刺治疗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50例。针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3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Barthel指数、上下肢Fugl-Meyer评分(FMA)、腕关节和踝关节活动度评分(AROM)。结果各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Barthel指数、上下肢FMA评分、腕关节和踝关节AROM评分均有所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针刺治疗组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P<0.001),Barthel指数、上下肢FMA评分、腕关节和踝关节AROM评分均明显高于针刺治疗组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P<0.001);治疗后,针刺治疗组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救治率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我院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很好地促进了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作用。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中2009年1月~2019年6月关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痉挛型脑瘫的随机对照试验,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613个病例;肌电生物反馈可以改善脑瘫患儿踝关节活动度(MD=5.06,95%CI=4.01~6.10,P<0.01),改善粗大运动功能(GMFM D区MD=3.75,95%CI=2.75~4.75,P<0.01;GMFM E区MD=6.04,95%CI=4.82~7.26,P<0.01),改善腓肠肌痉挛程度(MD=5.19,95%CI=-0.52^-0.39,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在改善脑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所纳入研究的方法有局限性,还需更严格的设计和高质量的研究方法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早期进行系列的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及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估患者ADL。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四肢简化运动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比较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张力平衡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2组针刺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并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F-M)评分、NDS整体评分、总体临床疗效及表面肌电测试RMS值。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 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 33%,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治疗后,2组MAS的评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MAS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3) 2组均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简化F-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简化F-M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治疗后改善F-M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简化F-M评分在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4)观察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较,2组治疗后NDS整体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NDS整体评分,且观察组于整体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肱二头肌、股四头肌RMS值,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状态疗效良好。2)张力平衡针法和常规针刺法均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以及改善脑卒中痉挛状态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而致残率却明显增加,约为86.5%。存活者也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尤以偏瘫、失语、认知障碍更为常见,影响患者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残疾,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笔者对脑卒中患者86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7例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治疗后吞咽能力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循证护理是科学指导护理实践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及住院的患者60例,均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Barthel量表(BI)和患侧下肢表面肌电数值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MAS痉挛评级、股四头肌RMS均值、iEMG及膝关节屈曲CO较治疗前下降(P0.05);下肢FMA、BI评分和腘绳肌IEMG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MAS、下肢FMA、BI评分、RMS均值、iEMG和膝关节屈曲CO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针康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