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急性白血病(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对近10a上海地区27家医院共347例AL住院患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血、感染和多脏器衰竭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全反式维甲酸的应用降低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病死率,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为:年龄≥60岁或≤1岁,发病时伴有出血,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肝脏明显肿大,FAB分类属于急性骨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细胞>100×109/L,BPC<50×109/L,伴发病发热和感染。提示:为了降低AL的早期病死率,必须针对上述高危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早期死亡高危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林果为 《白血病》1998,7(4):201-203
籽解急性白血病(AL)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对近10a上海地区27家医院共347例AL住院患者早期死亡的高危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出血、感染和多脏器衰竭是AL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并骨髓坏死5例郭艳珍1吴桂芬2急性白血病(AL)并发骨髓坏死比较少见,现将我们在临床中所遇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34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例。均经骨穿及活检...  相似文献   

4.
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是指急性白血病患者初次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超过100×109/L,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特殊临床表现,亦称之为高白细胞综合征。其中以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所致危险性最高。临床上HAL的完全缓解率很低...  相似文献   

5.
56例急性白血病并发败血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56例急性白血病并发败血症的临床特征陈乃耀王玉兰张海莲我院自1988年至1995年共收治成人急性白血病(AL)患者88例,经细菌学证实有36例患者56例次并发败血症。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AL36例均经骨髓涂片观察和细胞化学...  相似文献   

6.
陈日玲  陈铭珍 《白血病》1999,8(6):345-347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异倍体、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一42例初诊为AL患儿的免疫表型及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DNA含量。结果 4例AL患者同时表达了B系和髓系的抗原,预后差。A有髓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而且,ALL组中,亚二倍体患者的S期细胞百分率均值与超二倍体患者,二本2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ANLL组中,CD33/C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刘利,刘思纯由于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加之近年来抗肿瘤化疗药物及激素的使用,医院感染日趋增多。为了探讨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我们收集了1990年2月~1994年4月住院的各类白血病患者410例,对其中发生医院感...  相似文献   

8.
钱娟  王耀平 《白血病》2000,9(6):341-34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p170表达与临床预后及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0例AL患者p170表达。结果:60例患者中p170阳性表达率为33.3%,p170表达与性别,年龄,外周血白细胞数,FAB分型,免疫分型,染色体改变等无关。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p170阳性与阴性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100%、96%(P>0.1),复发率为40%,0(P=0.006)。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p170阳性与阴性患者CR率分别为62.5%、100%(P=0.049),复发率为60%、0(P=0.022),难治性为75%,0(P=0.0015)。结论:在儿童AL患者p170表达阳性是一个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异倍体、细胞周期分布状况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42 例初诊为AL患儿的免疫表型及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DNA含量。结果 4例AL患者同时表达了B系和髓系的抗原,预后差。AL患儿骨髓细胞周期的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而且,ALL组中,亚二倍体患者的S期细胞百分率均值与超二倍体患者、二倍体患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ANLL组中,CD33 /CD13 < 1 患者的S期细胞百分率均值与CD33 /CD13 > 1 患者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AL患儿的免疫表型、倍体关系、细胞周期及其之间的关系,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应用单克隆抗体(McAb)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表明,髓系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5>CD13>CD14。AML中很少同时表达淋系抗原。免疫表型结合形态学及细胞化学特征,71例中诊断全髓白血病病3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AMLL)5例。观察诱导缓解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与免疫表型的关系发现,CD13、CD14、CD15及HLA-DR各单项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CD+33组CR率明显高于CD-33组(P<0.05)。AML伴有单个淋系抗原表达对CR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急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白血病并发糖尿病38例临床分析黄宁迟翠芳葛林阜周兰月李嵋急性白血病(AL)和糖尿病(DM)可以先后发生于同一患者。1991年以来我科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38例合并糖尿病,现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38例均为住院患者,男26例,女1...  相似文献   

12.
用单向免疫扩大法检测20例就诊时有/无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急性白血病(AL)和20例非白血病对照组的脑脊液中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表明:脑脊液(CSF)-FN于对照组未能检出,AL者均增高,绝大多数AL治疗后CSF-FN下降;CSF-FN仍高的病人有短期复发的可能。CSF-FN可在CNSL特征性CSF变化出现前增高。认为CSF-FN有助于早期诊断CNSL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3.
高细胞性急性白血病与脏器功能衰竭马旭东游慧萍高细胞性急性白血病(HLAL)系初诊时WBC>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我们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HLAL46例,以求探讨HLAL与脏器功能衰竭的关系,为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临床资料1.1分析对象及...  相似文献   

14.
秘营昌  卞寿庚 《白血病》2000,9(3):133-135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首次复发前后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改变。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法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用G分带技术研究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5例中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复发后的患者发生免疫表型变化,均涉及CD34抗原表达;CD34抗原的表达与再诱导治疗结果呈负相关。10/1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复发光患者免疫表型发生改变,涉及CD14、CD15、CD13、CD33、C  相似文献   

15.
金晓明  林坤治 《癌症》1994,13(4):305-308
16例正常人,1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病人外周血白细胞DNA,分别BglⅡ或BamHI酶切后与1.2kbBg1Ⅱ/HindⅢ3,bcr探针作分子杂交。结果在2例ALL,1例AML和2例CML中检出bcr重排,其中2例CML属于高危白血病患者,并在短期内死亡。这提示bcr重排可能与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hlematopozetic stem cell trausplam tation,HSCT)是根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治疗过程中进行超大剂量的放、化疗,以最大限度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然后移植已采集保存的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从而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在造血和免疫功能重建之前,患者处于全血细胞缺乏的严重免疫缺乏状态,极易并发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17.
刘秀娥  李智萍 《白血病》1998,7(1):19-22
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1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进行了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显示:29例ALL中,白血病只有淋系相关抗原表达者23例,同时表达淋髓两系相关抗原者5例,即无淋系亦无髓系统原表达者1例;42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者39你,其中12例同时表达淋系相关抗原;无髓系抗原表达者3例。结果提示通过对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检测不仅有助于AL的免疫学分型,而且表明AL时抗原表达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套培养和处理粘附LAK细胞(A-LAK)的系统,将12例缓解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RPS)的A-LAK细胞与常规制备LAK细胞(RT-LAK)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RPS-A-LAK细胞于培养第10天时其扩增指数(20.1±13.9)较RT-LAK细胞的扩增指数(7.5±2.1)明显提高(P<0.05)。形态学研究显示A-LAK细胞主要由大颗粒淋巴细胞组成,免疫表型分析显示其主要由CD16+的NK细胞组成,RT-LAK细胞主要由CD3+的T细胞组成。其杀伤活性与CD16+NK细胞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r=0.82,P<0.05)。这提示CD16+NK细胞是A-LAK细胞的主要组成细胞,代表了杀伤功能最强的亚群。  相似文献   

19.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及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及治疗策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210029)敖忠芳近十余年来急性白血病(AL)使用强烈化疗或骨髓移植(BMT)等治疗后,完全缀解(CR)和长期生存率有显著提高。同时,重度粒细胞(N)减少的时期延长,免疫抑制加重,致使机会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20.
作者收集了1992年6月至1994年6月到广州市儿童医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标本30例。选用17种单克隆抗体,采用ABC法对各例的骨髓细胞涂片进行免疫酶联染色,还对其中7例标本作石蜡包埋切片并进行免疫酶联染色。免疫分型的结果发现B-AL有18例,T-ML仅2例,AML7例,急性T-M混合系白血病1例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2例。在B-ML中以B-Ⅲ期病例最多,并且B-Ⅲ~B-Ⅳ期明显多于B-Ⅰ~B-Ⅱ期病例,两例T-ALL均为CD_3阳性的第Ⅲ期。急性T-M混合系白血病为复发病例,既明显表达T系的CD_3和CD_5,也明显表达髓系的CD_(13)和CD_(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