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15年来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结果4例会阴部创面逐渐局限而缓慢Ⅱ期愈合,治愈出院;2例感染扩散,脓毒败血症而死亡。结论凡肛周脓肿患者局部症状不足以解释全身性中毒症状,应考虑到合并坏死性筋膜炎的可能,治疗应采取以手术充分切开引流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进行性感染性疾病。1例肛周脓肿并发腹壁及腹膜后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通过急救护理、创面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的护理,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报告了7例肛周脓肿及下肢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视基础护理及创口护理,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组7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1例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创面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治疗。结果: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死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以上针对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措施是有效而正确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上少见,是一种外科感染性疾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由于此病初期仅是局部皮肤感染,症状较轻,故不为人重视,继而呈进行性发展到皮下、筋膜,可出现坏死,所以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我院1992~1998年共收治4例,现将此病的观察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例病人为男性,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22岁。均为下肢感染。自诉无明显原因的局部疼痛,继而出现红肿伴有水泡,逐日扩大,周围组织发硬,水泡破溃。经门诊抗菌素治疗后仍无好转,以左下肢蜂窝组织炎收住院。1例因中毒性休克伴肾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7.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比较少见。1989年1月至1990年1月,我科共收治了三例该病患者,经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我们的护理经验介绍如下。病例介绍例1 女,45岁,农民,1989年2月入院。自诉发病前十天,左侧腰腿痛,当地医院在左臀部肌注强的松龙5ml 2次。第二天下午左臀部、左大腿外侧明显肿胀、疼痛,左下肢活动受限,而来我院就诊。经诊断为左臀部及左大腿外侧坏死性筋膜炎。当即在氯胺酮麻下,行左臀部、左大腿外侧纵行切开,两处切口长度分别为20cm 和22cm,深达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crotizing fsciitis,NF)又称Fumier’s综合征,是临床较少见的由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外科感染性疾病。其中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最常见,主要是由于肛周感染造成皮下血管栓塞导致局部坏死,同时局部抵抗力下降致感染加重造成恶性循环,使感染和坏死沿筋膜迅速蔓延,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等[1]。Fumier’s综合征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如治疗不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阑尾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2年6月 ~2010年2月在我院行阑尾炎切除术后并发坏死性筋膜炎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创面护理和肢体锻炼,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阑尾炎并发腹壁坏死性筋膜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发病率低,疾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疾病.由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性,易误诊,导致治疗的不及时,最终导致脓毒血症及多器官衰竭的死亡,目前治疗主要以彻底清创,切开引流及抗生素的大剂量使用为主,临床护理要点也是成功救治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自2008年9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13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全部行肛周清创引流术。术中充分引流清创,并抽取脓汁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后给抗炎、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为130 min。术后常规应用美罗培南7~10 d,并监测血常规。术后第3天WBC降至(10.5~1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至79%~84%;术后第7天WBC降至(8.7~10.3)×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降至63%~71%。体温降至36.7~37.2℃。患者住院天数为15~24 d,平均住院日为21 d,平均住院费用15 605.41元。所有患者随访1年,未发现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并给予彻底的清创引流是治疗的关键,及时有效的抗炎、对症、支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异物与高位肛周脓肿的关系以及在临床治疗当中高位肛周脓肿与肛管直肠异物的治疗方法以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对2010-2012年来我院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病人和肛管直肠异物的病人各20例进行手术治疗,并对两种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重点观察两种病的异同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区别,以防造成误诊.结果 在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了排便控制力的降低,其余19例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些患者当平均接受治疗时间为2 w,在随后的半年内对这部分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没有术后漏气漏液、肛瘘、肛门失禁和肛门肿胀的发生.患有肛管直肠异物的患者中2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果 挂线治疗对于高位肛周脓肿的治疗疗效显著.通过简单手术对肛管直肠异物进行清除可得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两种病的病理变化有许多相似之处,若不进行仔细的观察容易造成误诊,所以这就需要临床医师认真负责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诊断后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4.
兰纪华  郎波 《四川医学》2014,(6):720-722
目的:探讨I期根治性手术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复发或形成肛瘘的主要原因。方法对393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365例治愈,28例术后复发或形成肛周脓肿,主要原因是:内口找寻与处理不正确,术后换药不规范,患者伤口未愈即放弃换药,便后不愿坐浴,特殊感染等。结论提高肛周脓肿I期根治术成功率的关键是正确找寻并处理内口,术后换药应规范,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依从性,术后常规送分泌物培养或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1例急性白血病的肛周并发症。由于HOAP方案联合化疗,患者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继之并发肛周感染。肛周并发症可分为溃疡型、脓肿型、糜烂型和瘘管型四型。其严重者若不及时控制感染可导致病情恶化或死亡。肛周并发症需早期给予全身性强力敏感抗生素及局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措施。若脓肿形成,可行切开排脓术。一旦感染控制,粒缺有所纠正,恢复联合化疗刻不容缓。通过以上治疗,肛周并发症的治愈率达50%。  相似文献   

16.
吕玲 《中国医药导刊》2012,(11):2004-2005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并发DIC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度在我院收治的3例产后出血合并DI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产前监测、产后预防和并发症的抢救与护理。结果:本组3例产后出血伴DIC患者中,使用按摩子宫、冰袋冷敷,缩宫素静滴等有效的止血措施,给予扩容剂,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新鲜全血、新鲜血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经过一系列的快速止血、抗休克、抗凝、抗纤溶等应急处理,病情得以控制,抢救成功。结论:做好预防和监测及抢救护理能有效防治产后出血伴DIC的发生,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是救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糖尿病病人并发肝脓肿的易发部位及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糖尿病合并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肝脓肿占同期收治肝脓肿的40%,血糖控制不理想、临床表现不典型、脓肿液化不明显是本病的主要特点。本组8例行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 抗生素冲洗治愈,平均住院(30±2.4)d,8例厚壁脓肿行手术脓肿局部切除,平均住院(18±2.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并发肝脓肿以厚壁脓肿较多见,脓肿局部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且安全有效,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治疗方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2010年在我院诊治的136例肛周脓肿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即低位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高位脓肿采用切开挂线术.结果:136例患者中135例一次性治愈,1例后遗肛瘘,再行肛瘘手术后痊愈.随诊136例患者均无肛门失禁发生.结论:肛周脓肿的一次性根治术可以使患者避免二次肛瘘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多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等,但合并肺脓肿却相对少见,临床上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脓肿共26例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Ⅰ期根治新术式配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7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Ⅰ期根治术的新术式配合中药治疗肛周脓肿。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肛周脓肿一次切开、主外切口延长、Ⅰ期根治术的新术式,结合独特的中西医结合创面换药。结果全部72例肛周脓肿均1次手术治愈,无后遗肛瘘及并发症,且瘢痕生长平整。结论本术式是治疗肛周脓肿的好方法,中西医结合术后换药可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