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早期运用。方法:通过回顾本科2009年45例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早期渐进性肠内营养的建立,探讨有效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建立方式及其注意事项。结果: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早期肠内营养的建立,25例无并发症,12例出现腹泻,3例腹胀便秘,3例有食物反流,2例有消化道出血,经处理后均能成功建立肠内营养。结论:肠内营养的早期建立,能够明显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通过个体化的方式,有效处理肠内营养并发症,可以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建立有效的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
侯剑萍  孙玉才 《中国药业》2010,19(24):29-30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盐酸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3~8分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营养脑细胞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加用盐酸纳洛酮持续静脉滴注,连用10 d后停药,对两组患者进行GC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GCS评分相比,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明显升高(治疗组,t=8.3014,P〈0.01;对照组,t=2.9956,P〈0.01),且治疗后GCS评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755 3,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盐酸纳洛酮可明显提高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和重度11例,分别采集其受伤48 h内静脉血和30例正常人静脉血各2 ml,提取血浆循环DNA,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DNA水平.结果 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颅脑损伤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循环DNA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87,P=0.036).结论 血浆循环DNA水平不但对于诊断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与其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手术和脱水、神经营养、高压氧治疗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bid,共14d。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和3个月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预后比较。结果:治疗后14d治疗组GCS增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0.9±28.4)%,(90.8±21.6)%,P<0.05];3个月后治疗组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52±2.68)分, (3.78±2.24)分,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29.2%,16.7%,总有效率为87.5%,79.2%,植物状态或死亡率为12.5%,20.8%,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可减轻继发性颅脑损伤的损害,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周勇  姜勇  鄢敏  夏德怀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33-1034
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96例,其中弥漫性轴索伤(DAI)病人32例,对其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凝血障碍对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预后的临床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瑞金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有凝血障碍分对照组(40例,凝血功能正常)和观察组(40例,凝血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进展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预后良好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TT、APTT长于对照组,F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GCS评分低于对照组,进展性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闭合性颅脑创伤有可能促使患者出现凝血障碍,并且凝血障碍功能障碍越为严重患者预后越差,临床可根据患者凝血障碍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0例中,男262例,女58例,男女比约为4:1,年龄5~72 岁.车祸伤256例,坠落伤和跌伤51例,打击伤13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 分,其中3~5 分者120例.CT扫描,脑挫裂伤176例,颅内血肿130例,脑挫裂伤合并血肿14例.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3~8分。由于其伤情重、病情发展迅速,随时会危及患者生命,如何做到争分夺秒、有效的救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护理的角度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护重点进行简要综述,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紧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病情恶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住院期间发生病情恶化的134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资料,对病情恶化的临床表现、原因及诊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结果:轻型颅脑损伤病情变化高危因素有: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少量硬膜下血肿等,GCS评分越低危险性越高。结论:轻型颅脑损伤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临床表现,早期应摄头颅X线片和头颅CT片,并适时动态头颅CT扫描,及时发现需要进行神经外科处理的迟发性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梗死,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剂量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3~8分患者共60例,分为纳洛酮治疗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意识觉醒、血液流变学及临床征象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后,觉醒时间缩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语言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对于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应激性疾病起效快、作用可靠,使用中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颅脑损伤以交通事故伤[1 ] 、打击伤及坠落伤等较为常见,多数患者伤情较为复杂,病理损伤严重,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病情进展迅速,倘若抢救不及时或因各种原因延误手术时机,则常导致死亡。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和及时有效地治疗,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2 ]。我院19  相似文献   

12.
刘清华  农加利 《安徽医药》2020,24(5):920-923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针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 ?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7月至 2019年 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命体征平稳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36例)及针刺组( 3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于入院后第 1天开始),治疗时间为 3周。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第 1、3、7天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两组病人脑脊液 IL?6水平,并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苏醒率及催醒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针刺组与对照组 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596.4±1 906.8)比( 3 650.9±2 001.6)mg/L,P>0.05)],治疗后第 1,3,7天时,针刺组 IL?6水平[(1 694.5±739.1)、(250.6± 100.6)、(469.7±196.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2 384.9±1 007.4)、(556.2±166.9)、(695.2±277.8)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CS评分针刺组[(11.9±4.3)比( 5.6±1.8)分]与对照组[(10.2±4.1)比( 5.5±1.6)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针刺组 GCS评分[(11.9±4.3)比( 10.2±4.1)分]及催醒所需时间[(6.8±2.9)比( 9.1±3.6)d]、苏醒率[80.0%比 60.0%]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早期针刺治疗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后病人脑脊液中 IL?6的含量,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 GCS评分,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苏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性激素动态变化与伤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性激素定量测定的方法.动态检测100例不同伤情的颅脑损伤患者血浆中性激素的含量,分析患者性激素含量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的关系。结果 各组伤后12h内血清雌二醇、孕酮和睾酮升高,而GCS≤12分(中、重型)组雌二醇伤后1d和3d内持续增高,GCS为3~8分(重型)组在受伤后3d睾酮降低,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忤激素含量与GOS呈正相关。结论 颅腑损伤患者性激素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伤情与预后;早期雌二醇增高对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性激索减少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其在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TBI患者和30名门诊体检者血清用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LGT蛋白质组,共检测212人次。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5%为阳性诊断标准,依据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共分为4组,观察4组中的病死率。计量资料采用SNK-q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初LGT蛋白质组丰度在重度颅脑损伤组[(13.5±9.3)%]和轻中度颅脑损伤组[(5.2±4.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5)%,P均<0.01];重度颅脑损伤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无表达。LGT蛋白质组丰度与预后呈负相关(r=-0.415,P<0.01),死亡组LGT蛋白质组丰度[(15.2±12.2)%]明显高于存活组[(8.5±6.4)%,P<0.01]。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病死率70%,持续阴性组病死率为5%,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阳性转成阴性组病死率为8%,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阴性转成阳性组病死率为43%。结论 LGT蛋白质组为TBI患者病理状态下合成的一组蛋白质,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持续昏迷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床旁脑电图监测,与健康对照人脑电图进行对比,探讨该患者群意识恢复的可能,以及床旁脑电监测评价预后的准确率。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长期昏迷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测量评分(GCS)<8]12例,利用床边中央神经监护系统记录连续脑电图,通过运动意向对指令-服从(要求其想像右手和脚趾按照指令进行运动的任务)进行检测,对比其脑电图与健康、有清醒意识的12名对照组的相似性。结果 12例患者有4例(16%)尽管在行为上完全无应答,但其重复可信地对2个不同指令产生适当的EEG反应;EEG按Young分级标准进行分级,1~2级预后较好,3~6级预后差,级别越高预后越差。结论床旁脑电图监测可能辨别在行为学上看来似乎完全处于植物状态,但仍可能具有残余认知功能和自觉意识的患者,这部分患者有意识恢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我院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应用MRI早期诊断颈髓损伤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于2010年4月~2011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患者共计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应用MRI确诊颈髓损伤时间分为A组( n =36,≤24 h),B组( n =25,>24 h),确诊后进行常规脊髓损伤治疗,应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标准对患者运动功能、感觉进行评分,对患者进行确诊时和常规治疗后3周患者运动神经情况对比,分析应用MRI早期诊断颈髓损伤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2组应用MRI确诊治疗后运动功能、感觉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者运动功能、感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MRI早期及时且准确诊断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急性脑梗死(ACI)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完成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CI发生状况,并对比术后ACI不同发生状况的患者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9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有11例术后发生ACI,发生率为11.96%;经单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的变化水平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和7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并分析其与急性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亦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轻、中度组患者中上述两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是急性颅脑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颅脑疾病与损伤后高血糖的发生导致不良预后的事实逐渐被重视。本文通过对122例颅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动态监测血糖并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lasgow coma score)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针对预防高血糖的发生并改善预后,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