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控制DN的关键措施是加强早期综合防治,其中饮食营养治疗是重要且简便可行的方法之一。研究显示,低蛋白饮食(low protein diet,LPD)可减缓肾功能下降的进程,降低蛋白尿,并且DN的患者此作用更加明显。在施行LPD时,为防止营养不良,推荐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本次研究就DN患者应用CPD合并α-酮酸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糖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饮食蛋白的限制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营养状况及肾功能进展的影响.方法 对168例高龄(75 ~94岁)男性CKD 3期患者的低蛋白饮食(LPD)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aroni公式估算患者平均每日蛋白质入量(eDPI)以评估患者对LPD的依从性,并依据eDPI水平及是否服用复方α-酮酸制剂(KA)治疗将患者分为单纯限制蛋白组、限制蛋白+KA组、未限制蛋白组及未限制蛋白+KA组,比较分析18个月病程中四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的进展.结果 单纯限制蛋白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前白蛋白水平降低(P<0.05);未限制蛋白组患者的血磷水平明显升高(P<0.05),服用KA制剂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升高(P<0.05);较未限制蛋白组及单纯限制蛋白组,限制蛋白+KA组患者的eGFR下降幅度最小(P<0.05).结论 高龄CKD患者单纯给予限制蛋白治疗,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KA可以改善CKD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血钙水平;限制蛋白并辅以KA治疗可以有效延缓老年CKD进展.  相似文献   

3.
张苇  梁玉梅  陈志雄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2):2313-2315
[目的]探讨限蛋白质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血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蛋白质最佳摄入量及复方α-酮酸的最佳补充量.[方法]选择2型DN肾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单独低蛋白饮食(C组)、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A组)和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B组)治疗40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所测定的营养状况、肾功能和代谢的相关指标.[结果]A、B组的血清尿素氮治疗后较治疗前有降低(P<0.05),且治疗后A、B组血清尿素氮降低程度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有升高,治疗后A、B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升高程度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A组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较B组上升得更多(P<0.05).[结论]低蛋白或极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治疗可以改善单纯低蛋白饮食所致的营养不良,而低蛋白饮食联合复方α-酮酸可以更好地保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78例共1年,随机分为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瘦素(Leptin)、肱三头肌处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和体重指数(BMI)等,计算残余肾功能(RRF)、Kt/V、肌酐清除率(Ccr),并监测血清氨基酸谱变化.结果 与低蛋白组相比,酮酸组、常规蛋白组的营养指标升高,尤以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而酮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相比,BMI、TSF、MAMC、Alb、TC及TG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酮酸组缬氨酸(Val)、亮氨酸(Leu)、异亮氨酸(Ile)水平均高于低蛋白组及常规蛋白组(P<0.01及<0.05);与常规蛋白组相比,酮酸组与低蛋白组Kt/V、Ccr、尿量均升高(P<0.05),而酬酸组与常规蛋白组的水钠潴留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有缓解尿毒症CAPD患者营养不良的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片(开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贫血、血白蛋白、钙磷、甲状旁腺素(PTH)代谢的作用.[方法]选取42例CRF患者,治疗组22例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d)加开同0.1 g/(kg·d)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低蛋白饮食0.6 g/(kg·d).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红细胞比容、尿素氮、血钙、磷、PTH均明显改善.[结论]低蛋白饮食加开同能改善慢性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前瞻性观察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随访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肾内科CAPD患者89例(完成随访且资料完整共78例)1年,随机分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组(酮酸组,31例)、低蛋白组(26例)、常规蛋白组(21例)。检测治疗前、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磷(P3 )、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动态观察饮食治疗前、后6个月、12个月的RRF变化;并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残余尿量、水钠潴留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腹膜透析超滤量及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酮酸组、低蛋白组腹膜透析蛋白丢失量治疗后有下降趋势;同样,常规蛋白组尿蛋白定量治疗后较酮酸组、低蛋白组升高(均P<0.05),酮酸组治疗后尿蛋白量降低幅度最大(t=9.971,P<0.01);3组治疗12个月后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常规蛋白组较酮酸组降低更显著(t=8.445,P<0.05);但酮酸组血HCO3-值较常规蛋白组升高(t=6.460,P<0.05)。随观察时间延长,3组RRF均呈下降趋势,12个月时常规蛋白组RRF降低幅度最大,酮酸组最小,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酸组、常规蛋白组PA、RBP、TRF、Scr升高明显(P<0.01),但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酮酸组、低蛋白组血P3 、iPTH水平与常规蛋白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在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可有效保护CAPD患者的RRF,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micro RNA, miR)-495-3p,长链非编码RNA 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河北以岭医院2019 年1 月~ 2021 年1 月期间116 例DN 患者作为DN 组,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病理损伤程度分为I 级组、II 级组、III 级组和IV 级组;根据治疗后6 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收集同期单纯2 型糖尿病(T2DM)患者102 例作为T2DM 组和健康体检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495-3p 和LncRNANEAT1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495-3p 和LncRNA NEAT1 水平对DN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对照组、T2DM 组和DN 组血清miR-495-3p 水平(1.02±0.25,0.76±0.22,0.58±0.16)依次降低,LncRNANEAT1 水平(1.01±0.23,1.58±0.29,2.16±0.36)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7.238,391.506,均P < 0.05)。DN 中T2DM 病程≥ 10 年,eGFR ≥ 60 ml/min/1.73 m2,FBG ≥ 8mmol/L,24 h 尿蛋白≥ 3 g/24 h 的血清miR-495-3p水平(0.52±0.14,0.52±0.15,0.50±0.16,0.49±0.15)低于T2DM病程< 10 年,eGFR< 60 ml/min/1.73 m2,FBG< 8mmol/L 和24 h 尿蛋白< 3 g/24 h(0.67±0.18,0.69±0.19,0.70±0.19,0.73±0.18);而LncRNA NEAT1 水平(2.33±0.42,2.29±0.38,2.35±0.43,2.31±0.40)高于T2DM 病程< 10 年,eGFR < 60 ml/min/1.73 m2,FBG < 8mmol/L 和24 h尿蛋白< 3 g/24 h(1.90±0.31,1.92±0.33,1.88±0.31, 1.90±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iR-495-3p=5.033,5.300,6.122,7.721,t LncRNA NEAT1=5.956,5.244,6.436,5.529,均P < 0.05)。I 级组、II 级组、III 级组和IV 级组血清miR-495-3p 水平(0.74±0.19,0.61±0.16,0.50±0.08,0.39±0.06)依次降低,LncRNA NEAT1 水平(1.69±0.30,2.08±0.32,2.34±0.35,2.74±0.39)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60,46.730,均P < 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495-3p 水平(0.45±0.10)低于预后良好组(0.65±0.17),LncRNA NEAT1(2.53±0.47)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1.97±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6,7.148,均P < 0.05)。血清miR-495-3p,LncRNA NEAT1 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DN 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4(95%CI: 0.702 ~ 0.867),0.753(95%CI: 0.658 ~ 0.848)和0.834(95%CI:0.755 ~ 0.912),特异度分别为71.1%,86.8% 和77.6%,敏感度分别为62.5%,57.5% 和77.5%。结论 DN 患者血清miR-495-3p 低表达,LncRNA NEAT1 高表达,二者水平与DN 患者肾损伤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趋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RANTES、TNF-α的变化。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正常尿蛋白组(DM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N1组)、临床蛋白尿组(DN2组)。测定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RANTES、TNF-α。结果:血清RANTES、TNF-α水平DM各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1组和DN2组均显著高于DM组(P〈0.01);DN2组显著高于DN1组(P〈0.01)。结论:DM患者血清RANTES、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DN病变程度平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对血透患者营养达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维持性血液透析的22名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饮食治疗。结果:患者应用改良低蛋白饮食加复方a-酮酸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水平、体重指数和上臂肌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患者营养状况有明显差异。同时发现,患者血磷、钙磷乘积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低蛋白质饮食加复方α-酮酸能使血透患者营养达标,同时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复方α-酮酸片联合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护理。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复方α-酮酸片(4片/次,3次/d)、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3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值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Z=-1.981,P=0.048)。治疗后,2组患者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218,P=0.002;t=6.722,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558,P=0.011)。 结论 复方α-酮酸片联合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加强患者用药、心理及生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智慧  阮晓兵 《临床荟萃》2009,24(13):1170-1171
糖尿病肾病是终末期肾病重要的原因。优质低蛋白饮食和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SS)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效果。单纯低蛋白饮食易导致营养不良,复方α酮酸可提供足够的必需氨基酸,弥补了单纯低蛋白治疗的局限性。本试验拟探讨低蛋白饮食及复方α酮酸和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T2DM)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CKD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低蛋白饮食(蛋白含量控制在0.6 g.kg-1.d-1,热量控制在147 kJ.kg-1.d-1),加服复方α-酮酸片100 mg.kg-1.d-1,治疗8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束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食欲好转,腹胀、乏力、腰腿酸软症状明显改善。40例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红细胞压积、血钙、血磷、碳酸氢及甲状旁腺素等生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补充足够热量下,复方α-酮酸片联合低蛋白饮食是延缓CKD进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值,并根据eGFR值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6.5 ml/(min·1.73 m^2)]和晚透析组[eGFR>6.5 ml/(min· 1.73 m^2)],分析2组患者透析起始时基线数据的差异,以及2组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资料完整的177例患者平均年龄(59.02±13.21)岁,平均随访(46±24.77)月,透析起始eGFR中位数水平是6.5 ml/(min· 1.73 m^2),68.22%患者于5~7.5 ml/(min·1.73 m^2)时才开始透析治疗.早透析组患者85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8.77±3.44) ml/(min·1.73 m^2);晚透析组患者92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5.54±1.35)ml/min· (1.73 m^2).对包括性别(χ^2=12.400,P=0.120)、年龄(t=-0.580,P=0.060)、BMI(t=0.450,P=0.55)、血红蛋白(t=0.740,P=0.590)、血白蛋白(t=-1.700,P=0.180)等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组透析治疗起始时血肌酐(t=-10.270,P<0.01)、BUN(t=-2.910,P<0.01)、eGFR(t=10.050,P<0.01)、糖尿病肾病(χ^2=7.540,P<0.05)及并发糖尿病的比例(χ^2=2.600,P<0.01)有统计学差异,余基线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早、晚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现2组间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9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接受早期透析治疗,然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长期腹膜透患者肾脏功能、钙磷代谢、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长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者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低蛋白饮食[0.8 g/(kg·d)],观察组患者接受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肾脏功能、血清钙磷水平、ADA活性的变化,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观察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观察指标均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血磷水平及ADA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α-酮酸配伍低蛋白饮食对于长期进行腹膜透析得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和营养状态,同时降低患者的ADA活性,在临床治疗长期腹膜透析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U-mALB)在高血压肾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将19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糖尿病组,或分为正常尿蛋白高血压组、微量尿蛋白高血压组、大量尿蛋白高血压组,另取同期查体健康人群62例为对照组.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β2-MG,Cys-C和U-mALB.结果 血清Cys-C,β2-MG及U-mALB水平(mg/L)在对照组分别为0.82±0.11,0.89±0.09和18.7±2.51,在单纯高血压患者中分别为1.69±0.26,2.43±0.18和65.5±5.37,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为2.44±0.23,3.19±0.25和98.2±7.72,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糖尿病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Cys-C和β2-MG在正常蛋白尿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0.85±0.09和0.83±0.14,在微量蛋白尿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2.38±0.24和2.67±0.36,在大量尿蛋白组高血压组患者中分别为5.29±0.86和5.62±0.92,微量蛋白尿高血压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高血压组分别高于对照组及正常蛋白尿高血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2-MG,Cys-C检测可用于高血压病肾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体内1,25-二羟维生素D3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早期DN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中无蛋白尿者100例为DM组,初诊早期DN者138例为DN组,DN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9例。在血糖、血压稳定1周后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骨化三醇胶丸,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各组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3、24h尿蛋白定量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前DN组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DM组(P〈0.05),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及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DM组(P〈0.05);治疗后DN治疗组上述炎性因子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DN患者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炎性因子水平高,补充骨化三醇胶丸可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7.
心血管事件是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而血管钙化直接参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临床资料显示血管钙化与钙磷代谢异常密切相关,高钙、高磷血症可能是其主要原因[1-2].如何既兼顾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又有效控制患者饮食钙磷的摄人,越来越受到肾科医生的关注.本研究观察了腹膜透析患者低蛋白饮食(LPD)联合α-酮酸(α-KA)对腹膜透析患者血磷(P)及血管钙化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与非糖尿病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NDRD)患者尿蛋白糖基化差异,及鉴别诊断DN与NDRD的价值。方法 19例DN患者,依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分为早期DN组[eGFR60 mL/(min·1.73 m~2)] 9例、晚期DN组[eGFR≤60 mL/(min·1.73 m~2)] 10例;同期31例NDRD患者,其中膜性肾病10例、IgA肾病8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6例及微小病变7例。采用凝集素芯片技术对各组尿蛋白糖链谱进行分析。结果 PWM识别的β(1,4)-linked GlcNAc寡聚体糖链相对丰度在早期DN、晚期DN组明显低于NDRD组(P0.05);RCA120识别的β-Gal糖链相对丰度在早期DN、晚期DN组明显低于膜性肾病患者,但高于IgA肾病患者(P0.05);GNA识别的Manα1-3Man糖链相对丰度在早期DN、晚期DN组明显低于微小病变患者(P0.05);SNA识别的Sia2-6Gal/GalNAc糖链相对丰度在晚期DN组明显高于NDRD组(P0.05);DSA识别的β-D-GlcNAc糖链相对丰度在晚期DN组明显高于NDRD组(P0.05)。结论 DN与NDRD患者尿蛋白糖链谱存在明显差异,凝集素PWM识别的β(1,4)-linked GlcNAc寡聚体糖链可有效区分DN与NDR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micro RNA, miR)-188-5p及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 miR)-379-5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2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2型糖尿病患者 162例和健康体检正常者 50例(对照组)。根据尿清蛋白 /尿肌酐 (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UACR)比值,将 162例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54例 2型糖尿病组( UACR<30mg/g)和 108例 DN组(UACR ≥ 30mg/g)。 108例 DN患者分为微量清蛋白尿组 50例(UACR 30~ 300mg/g)和大量清蛋白尿组 58例(UACR> 300mg/g)。比较各组血清 miR-188-5p及 miR-379-5p水平,应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 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分析 miR-188-5p,miR-379-5p及尿微量清蛋白( Microalbumin,mALB)水平诊断 DN的价值。结果  DN组血清 miR-188-5p(0.20±0.08)及 miR-379-5p(0.57±0.16)水平均明显低于 2型糖尿病组( 0.71±0.20,1.15±0.35)和对照组( 1.06±0.35,1.84±0.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316~ 16.218,均 P< 0.05)。大量清蛋白尿组血清 miR-188-5p及 miR-379-5p水平均明显低于微量清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926,12.714,均 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miR-188-5p,miR-379-5p及 mALB是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 DN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ROC曲线显示,miR-188-5p,miR-379-5p及 mALB三项联合诊断 DN的曲线下面积(0.952,95%CI:0.890~ 0.997)最大,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97.4%和 85.3%。结论 DN患者血清 miR-188-5p,miR-379-5p水平明显降低,是 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 mALB在 DN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老年肾病综合征(NS)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肾功能不全和严重的低蛋白血症,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输注白蛋白及其它胶体渗透液已被证实会带来肾小管和/或间质的进一步损害.本文采用前瞻性方法,采用低蛋白质饮食(LPD)加α-酮酸治疗中老年NS,发现该方法能有效纠正低蛋白血症,保护肾功能,且不发生或加重营养不良、贫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