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临床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段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游离1侧肘部尺神经及其供血动脉,观察神经与供血动脉的位置关系。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悬液的成人新鲜标本6侧,游离尺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行X线摄片,观察尺神经营养血管的吻合情况。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移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前移距离。 结果 肘部尺神经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PURA),3条营养血管与尺神经平均伴行长度分别是15.7、5.0和5.9 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4.5和5.0 cm;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性平均前移距离为1.8 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 结论 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切实可行,能很好的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  相似文献   

2.
罗滨  吴东保 《解剖与临床》2006,11(5):313-314
目的:为肘内侧入路手术避免损伤重要结构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教学用的固定尸体标本24具(男18女6)48侧,按手术入路层次,对肘内侧入路的相关血管神经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臂内侧皮神经于臂中部的内侧面浅出,直径为(1.05±0.35)mm;前臂内侧皮神经于臂内侧中下1/3肱二头肌内侧沟伴贵要静脉浅出,直径为(1.50±0.55)mm。(2)尺神经干在肘部发出1~3肘关节支、1~4尺侧腕屈肌支和1~4指深屈肌支。(3)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从肱动脉的起点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分别为(1.65±0.35)cm、(2.43±0.54)cm、(1.86±0.41)cm;与尺神经伴行至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4.38±1.82)cm、(4.51±1.16)cm、(5.91±0.67)cm。肘部附近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与尺侧上副动脉在尺神经外膜相吻合。结论:(1)肘内侧入路浅层必须寻找和保护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2)肘内侧入路保护尺神经血供及其肌支是临床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临床儿童尺神经前置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具(共20肘)福尔马林固定的6~8岁儿童尸体上肢标本,解剖尺神经沟、尺神经行径伴行血管以及尺神经前置后解剖关系。结果尺神经主要接受尺侧上副动脉血供,前臂尺神经的血供则主要由尺动脉提供,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血管的大部分行程与尺神经紧贴伴行,在尺神经前置越过肱骨内上髁时,不会造成伴行血管过度牵拉而对尺神经血供造成影响。尺神经前置后滑动性好,有良好的组织床,同时又能解除屈肘对尺神经牵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尺神经前置术不会影响神经血供,具有可行性,前置时需切断上臂内侧肌间隔,皮下前置滑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带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为尺侧上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间隔皮支和尺侧下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0mm、0.6mm和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5cm、1.1cm和1.2c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成带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尺神经及其血供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应用解剖研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测量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尺侧上副动脉(I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支(PURA),分别与尺神经伴行长度为(15.1±2.0)cm、(5.0±1.1)cm和(6.4±1.2)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结论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时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以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臂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带臂内侧以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臂内侧皮神经的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肱动脉肌间隔皮支和尺侧下副动脉肌间隔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0mm、0.6mm和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5cm、1.1cm和1.2cm。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丰富的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内窥镜下进行肘管尺神经减压并前移术提供临床应用解剖基础。 方法 10例新鲜尸体标本、20例临床病例传统手术中尺神经在臂部、前臂游离长度,尺神经第1肌支距离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尺神经前移距离。在4例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手术。 结果 此术式尺神经前臂、臂部游离距离为(3.90±0.145)cm(3.64~4.23 cm)、(4.21±0.18)cm(3.80~4.53 cm),前移距离(1.49±0.05)cm(1.39~1.57 cm),尺神经第1肌支距离肱骨内上髁距离(2.18±0.38)cm(1.13~2.72cm)。此术式入路点、轴线、层面: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间长约2 cm纵行切口;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中点与豌豆骨连线上约7cm长的轴线,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中点与肱二头肌内侧肌间隔中点连线上长8cm的轴线;奥本斯韧带、前臂尺侧腕屈肌之间纤维弓形组织表面,臂部深筋膜表面。模拟手术成功。 结论 研究证实此术式可行,达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在 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 ,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 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 ,起始处外径为 0 .8mm ,穿出深筋膜前长度为 1.1cm ;中部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 ,起始处外径均为 0 .7mm ,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 1.0cm ;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 ,起始处外径为 0 .9mm ,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 1.0cm ;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 ,起始处外径为 0 .9mm ,穿出深筋膜前长为 2 .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 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上瓣 ,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在30侧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①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走行与分布;②尺动脉近段穿支与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间吻合关系。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 结果 ①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较粗长,与贵要静脉伴行,在前臂沿尺侧腕屈肌内侧缘或尺侧腕屈肌与掌长肌肌腱之间的浅筋膜中下行,分布于前臂掌面尺侧,远侧可达腕横纹;②营养血管为多节段、多源性,其中尺动脉近段穿支的位置相对恒定,自尺动脉起始后,先经指浅、深屈肌之间,后沿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下8.7 cm处穿过深筋膜浅出至皮下组织中,并分出众多的细小血管与前臂内侧皮神经的神经旁和神经干血管链的分支密切吻合,在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形成顺沿肌间隙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纵轴的血管丛。穿支蒂干长( 2.0±0.2) cm, 外径( 0.9±0.2) mm。 结论 可形成尺动脉近段穿支蒂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桡神经肱骨肌管段血供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桡神经在肱骨肌管内血供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例(30侧)经锁骨下动脉灌注乳胶-氧化铅的成人上肢新鲜标本进行巨微解剖,观测桡神经营养血管在肱骨肌管内段的走行、分布及其发出点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和到达神经外膜的长度.结果:桡神经在肱骨肌管段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前外侧的桡侧副动脉和后内侧的中副动脉.桡侧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9.67±0.52)cm处发出分支,行于桡神经的背侧,到神经外膜长(1.26±0.17)cm.中副动脉在距肱骨外上髁(16.52±0.65)cm处发出第1分支,到神经外膜长(1.52±0.21)cm;在距肱骨外上髁(13.47±0.62)cm处发出第2分支,到神经外膜长(0.56±0.16)cm.两支均行于桡神经的腹侧,各营养支均有吻合.结论:桡神经在肱骨肌管段营养血管丰富且相互吻合.肱骨肌管中上段手术时要注意保护后内侧的中副动脉分支,下段手术时要注意保护前外侧的桡副动脉分支.  相似文献   

11.
带尺侧上副动脉尺神经转位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为临床上带血管蒂的尺神经移植在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中的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取新鲜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22侧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尺神经外部营养动脉的来源。另取患骨肿瘤而截肢新鲜成人上肢6侧作仅保留尺侧上副动脉的尺神经游离,采用动脉灌注墨汁和尺神经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尺侧上副动脉对尺神经内部血供营养的范围。结果尺神经在腋部由胸外侧或腋动脉的分支供应,在内侧肌间隔后方由尺侧上副动脉供应,在尺神经沟由尺侧上副动脉与尺侧返动脉后支的吻合支供应,在前臂由尺侧返动脉和尺动脉的分支供应。尺侧上副动脉灌注墨汁后,尺神经腕部、手背支及腋部的神经束内微血管被墨汁充填。结论以尺侧上副动脉的起始处为血管蒂部旋转点,尺神经可提供平均为(46.5±2.6)cm的有血供的移植长度,可经胸前皮下隧道逆向转位与对侧颈7神经根吻合。以尺侧上副动脉为血供的尺神经移植的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来源于尺侧返动脉混合肌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筋膜前长度为1.1cm;中段主要来自尺动脉近中段和远中段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均为0.7mm,穿出深筋膜前长度均为1.0cm;远侧有尺动脉腕上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9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2.6cm。其神经旁血管网与神经皮(穿)支及神经内血管广泛吻合组成了皮神经血管轴。结论:可设计成带前臂内侧皮神经及营养血管为蒂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通过对14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的起源、走行、数量、外径及吻合情况。 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起点距肱骨内上髁上方(16.6±1.9)cm,外径(1.6±0.2)mm,穿支动脉出现率93%,在尺侧上副动脉全程都有分布,管径0.5~1.3 mm之间,并在深筋膜表面形成纵向稠密的血管吻合网。远端穿支位置相对恒定,距肱骨内上髁上方距离(3.3±1.2)cm,管径(0.9±0.3)mm,并与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发出的皮肤穿支形成血管吻合,有1~2条伴行静脉,直径(0.8±0.4)mm。 结论 尺侧上副动脉穿支所形成的血管吻合网血供可靠,远端穿支管径较粗、位置恒定,以肱骨内上髁上方3 cm尺侧上副动脉远端穿支穿出点为皮瓣旋转点,以臂内侧中下部皮肤为供区,不携带尺侧上副动脉,设计远端蒂尺侧上副动脉穿支皮瓣,可用于修复肘关节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以桡侧副动脉和桡侧返动脉为动脉蒂的双轴点桡神经浅支折叠移位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通过解剖 2 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 ,观测桡神经浅支的血供 ,分别对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尺神经作不同横断面切片 ,观测神经纤维数 ;测量腕部桡神经浅支与尺神经手背支和正中神经间的距离。结果 :①桡侧副动脉终支与桡侧返动脉升支恒定地存在网状血管吻合。桡侧副动脉走行中发 (2 .7± 1.2 )支 ,桡侧返动脉呈扇形发 (3 .7± 1.9)支的滋养动脉分布于桡神经浅支外膜。②桡神经浅支自然分束可达肱骨内、外髁连线 (又称Huelter′s线 )上 (5 .3± 1.2 )cm ,强行分离长度为(2 .5± 1.1)cm ,可切取长度超过 2 4cm。③桡神经浅支平均神经束数与上臀正中神经之比为 1∶3 .14 ;与上臂尺神经之比为 1∶2 .42。④桡神经浅支在腕部至尺神经手背支的距离为 (3 .4± 1.2 )cm ,至正中神经的距离为 (5 .6± 1.3 )cm。结论 :桡神经浅支具有双重血供来源。本术式既可治疗上肢长段神经缺损 ,亦可恢复供区神经支配区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术前后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变化。术后随访2.5年。结果: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PURA)后支。3条动脉的起点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5.0±1.5)、(4.6±1.3)和(6.0±0.8)c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为:(16.5±2.5)、(5.2±1.1)和(6.6±1.4)cm。有30%(6侧)IUCA缺如。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中SpO2检测显示,SUCA、IUCA和PURA均保持通畅组尺神经SpO2为(90±2.5)%。与之相比,阻断2支后尺神经SpO2明显降低(P<0.05)),均阻断后进一步降低(P<0.05)),保留2支则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术后MCV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4%。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尺侧返血管背侧支尺骨上段骨膜瓣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治疗肱骨干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骨膜瓣供区。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尺侧返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尺侧下副动脉的吻合关系。结果 :尺侧返动脉始于尺动脉上段 ,距肱骨内上髁 (5 .3± 1.0 )cm ,外径 (1.9± 0 .3 )mm ,分出掌侧支和背侧支。背侧支位于尺神经深面 ,沿尺神经沟上行 ,沿途分出 4~ 8支外径在 0 .3~ 1.0mm的骨膜支 ,分布尺骨上段内侧骨面。结论 :以尺侧返血管背侧支为蒂的骨膜瓣逆行移位可修复肱骨中、下段骨不连。  相似文献   

17.
带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为带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观测了踝间线以下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血供情况。结果:足背内侧皮神经的血供主要来自足背动脉的皮动脉,以其近侧端(上支持带下缘)和远侧端(第1跖骨间隙)穿出的皮动脉较为恒定,起始处外径分别为0.8mm和0.6mm,穿出深筋膜前长分别为0.8cm和0.5cm。皮动脉的神经营养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则相互联通形成纵形(或链式)吻合,而皮动脉的皮支和神经营养支在足背内侧皮神经周围的浅筋膜内也相互沟通形成广泛的网状吻合。结论:可设计带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8.
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8具(96侧上肢标本),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及其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桡骨茎突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桡神经深支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在肱桡关节上方平均为(15.4±2.5)mm。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与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1±2.1)mm,与肱桡关节线的平均距离为(61.3±17.6)mm。结论:桡骨小头正前方或略偏外侧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近端的定位标志,肱桡关节线下方约6c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0.6cm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的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用手术显微镜观测了50例成人尸体足底浅层肌肉的血管和神经,并对浅层肌瓣血管蒂的选择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足底浅层肌肉的血供来源于足底内、外侧动脉,神经来自足底内、外侧神经。趾短屈肌的动脉几乎均匀地来自足底内、外侧动脉,神经来自足底内侧神经。(足母)展肌的血供69%来自足底内侧动脉发出的深支动脉,该动脉出现  相似文献   

20.
手背示中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0侧新鲜成人上肢灌注标本上,解剖观察手背,示、中指背筋膜血管神经蒂“Y”型反瓣的血供来源、分布和吻合支。结果表明:该皮瓣为筋膜血管网,轴向血管的血供皮瓣。血供来源于示指桡侧背动脉、第一掌背动脉、第二掌背动脉类型的影响,手术操作简单,经临床应用一期再造拇指证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