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霞  梅丹  冯平  白伟  卫榕  倪美鑫 《中国药业》2022,(5):115-120
目的 评价奥希替尼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CRD Web,PubMed,Embase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中国生物医药(SinoMed)数据库,收集相...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rapidhealth technology assessment,r HTA)对洛拉替尼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决策者提供药品遴选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全球各大HTA官方网站,纳入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突变阳性NSCLC患者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4篇经济学研究。有效性结果显示,洛拉替尼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显著优于其他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化学药物,但总生存率无显著差异;安全性结果显示,洛拉替尼≥3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仅低于塞瑞替尼,但均可控;经济性结果未显示出显著成本-效果优势。结论 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突变阳性NSCLC患者具有有效性、安全性优势,但其经济性优势需进一步研究,未来有必要开展更直观的比较,并进行多亚组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9,(4):533-537
目的:系统评价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埃克替尼或埃克替尼联合常规治疗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试验组)对比常规治疗或其他药物(对照组)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RCT,合计2 34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OR=1.64,95%CI(1.36,1.97),P<0.000 01]、疾病控制率[OR=1.68,95%CI(1.39,2.04),P<0.000 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OR=0.59,95%CI(0.48,0.72),P<0.000 01]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吕红琼  谢玲 《北方药学》2018,(1):128-129
目的:对比分析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分别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埃克替尼组疾病控制率与总缓解率分别为45.0%、92.5%,厄洛替尼组分别为35.0%、87.5%,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埃克替尼组与厄洛替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5%、62.5%,埃克替尼组明显低于厄洛替尼组(P<0.05).结论:采用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两者疗效相似,但埃克替尼安全性高于厄洛替尼,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8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治疗组口服埃克替尼125 mg,3次/d;对照组口服吉非替尼250 mg,1次/d.两组均持续服药物24周,随访2年,比较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期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8.3%,疾病控制率4、8、16、24周分别为58.3%、37.5%、20.8%、16.7%;治疗组有效率为20.8%,疾病控制率4、8、16、24周分别为58.3%、41.7%、29.2%、12.5%.两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0.46、0.38、0.69,均P>0.05).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无进展生存期为6.5个月,治疗组分别为9.2个月、6.8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16、3.45,均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多为1~2级,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8、0.75,均P>0.05).结论 埃克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药理作用与吉非替尼相似,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盐酸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方法,13例患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125mg,口服,3次/日,或对照药为吉非替尼250mg,口服,1次/日。结果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盐酸埃克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108天,吉非替尼的疾病进展时间(TTP)96天,盐酸埃克替尼总生存时间(OS)6月,吉非替尼OS4.8月。两组患者均无严重毒副反应。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吉非替尼疗效等同,毒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厄洛替尼,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埃克替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总缓解率及中位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克替尼与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相似疗效,相对于厄洛替尼而言,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对达可替尼进行快速卫生技术评估,为临床药物治疗及医保政策制订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NHS EED及中国知网、万方、CBM等数据库,以及各国卫生技术评估(HTA)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3月30日有关达可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完成文献收集、文献筛选、数据提取,采用系统评价评估测量工具(AMSTR-2)量表对Meta分析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CHEERS 2022)量表对经济学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11篇Meta分析及7篇经济学研究,文献质量均总体良好。有效性方面,与第1代、第2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相比,达可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相比奥希替尼的PFS[HR=0.74,95%CI(0.55,1.00)],OS[HR=0.84,95%CI(0.57,1.19)],...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所有患者均予埃克替尼125mg口服,每天3次,直至肿瘤进展或不良反应不能耐受中止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部分缓解(PR)2例(2.5%)、病变稳定(SD)2例(2.5%)、病变进展(PD)4例(50%)、缓解率为25%,疾病控制率为50%。随访至2013年4月,总生存期(0S)6个月。治疗中出现1~2级皮疹3例。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埃克替尼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是我国继吉非替尼后第二个用于该适应证的一线药物.2021年6月,埃克替尼单药作为Ⅱ~ⅢA期伴有EGFR敏感突变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新适应证获批上市,成为第一个用于此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在北京怀柔医院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的63例ⅢB期至Ⅳ期晚期NSCLC患者,所有患者均仅接受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观察6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存时间;分析近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根据病理类型是否为腺癌将63例患者分为腺癌组(51例)与非腺癌组(12例),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及生存曲线。结果 63例患者中,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21例,客观缓解率(ORR)为19.0%,DCR为6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41±3.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23例(36.5%),腹泻14例(22.2%),皮疹及腹泻的发生以Ⅰ度和Ⅱ度为主,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是DCR的影响因素(P<0.05)。腺癌组6个月DCR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生存曲线优于非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盐酸埃克替尼(125 mg,po,tid)和吉非替尼(250 mg,po,qd),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14例患者无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21.4%,病情稳定(SD)率35.7%、疾病进展(PD)率28.6%,1例患者因瘫痪退出,1例患者死亡,近期有效率为21.4%,疾病控制率为57.1%。对照组14例患者无CR,PR 7.1%,SD 50%,PD 14.3%,死亡4例,近期有效率为7.1%,疾病控制率为57.1%。两组的近期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无疾病进展期(PFS)和总生存期(OS)无明显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盐酸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疗效相似,但安全性高,能有效治疗化疗失败的NSCLC。  相似文献   

13.
张军丽 《安徽医药》2018,22(9):1807-1809
目的 探讨埃克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EGFR检测均为EGFR基因突变型,其中外显子19缺失患者20例(19缺失组),外显子21L858R突变患者24例(21突变组),外显子20T790M突变患者16例(20突变组).三组均给予盐酸埃克替尼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0突变组部分缓解、疾病稳定例数均不及19缺失组、21突变组(均P<0.05);20突变组近期有效率为6.25%,疾病控制率为25.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2.5个月,效果均不及19缺失组和21突变组(P<0.05);三组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恶心、腹胀,各组大多均为不良反应Ⅰ级和Ⅱ级,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用于EGFR基因突变型NSCLC患者的治疗,对外显子19缺失、21L858R突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盐酸埃克替尼是第一个国产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其特点是在不同水平特异性、竞争性地结合在EGFR激酶功能区,抑制其激酶活性从而阻断癌细胞增殖、转移等相关信号的传导。临床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种或2种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本文对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基础药理学和药效学、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耐受性和安全性、上市后至现阶段专家共识等方面对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李雅昆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4):709-711,729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8年5月在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3次/d,125 m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40 mL,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12.20%和病情控制率48.78%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31.71%和病情控制率85.37%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呼吸困难、便秘、食欲缺乏发生率,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毒副作用(肝功能异常和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疲倦、疼痛和皮疹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艾注射液联合盐酸埃克替尼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和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纳入埃克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与分析。采用RevMan 4.2软件对入选研究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s 2项,涉及423例病例。系统评价显示,异质性检验结果良好,可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比较,4周疾病控制率、半年总生存率、1年总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埃克替尼组的28周疾病控制率优于吉非替尼组(P=0.01);埃克替尼组与吉非替尼组的皮疹、腹泻、咯血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埃克替尼治疗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吉非替尼(P<0.000 01)。结论:对于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埃克替尼的疗效与吉非替尼相当,且总的耐受性优于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评价阿昔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aRCC)或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等数据库。由2位评价者根据入选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对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2篇HTA报告、6篇Meta分析和6篇经济学研究,被评价药物包括阿昔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和依维莫司。阿昔替尼用于aRCC或mRCC一线或二线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不一致。与依维莫司、舒尼替尼相比,阿昔替尼的无进展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索拉非尼、培唑帕尼相比,在不区分一线和二线治疗的情况下,阿昔替尼有明显优势(阿昔替尼vs索拉非尼,HR=0.694,95%Cl=0.586~0.821;阿昔替尼vs培唑帕尼,OR=0.64,95%Cl=0.42~0.98),但对于mRCC一线治疗,阿昔替尼无明显优势(阿昔替尼vs索拉非尼,OR=1.5,95%Cl=0.8~2.5;阿昔替尼vs培唑帕尼,OR=1.1,95%Cl=0.5~2.4)。安全性方面,与...  相似文献   

18.
孙晓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42(11):2190-2193
目的 探究盐酸埃克替尼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肿瘤医院收治的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共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盐酸埃克替尼片口服治疗,125 mg/次,3次/d。回顾性分析其近期效果。结果 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2.6个月(95% CI 11.85~14.42)。所有患者均接受疗效评估,其中部分缓解(PR)23例,稳定(SD)37例,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有效率(ORR)为38.33%,疾病控制率(DCR)为100%。患者的治疗史、基因突变情况、性别以及吸烟与否与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的治疗史,性别与是否吸烟与ORR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与ORR显著相关(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疹共出现5例,皮肤干燥9例,腹泻3例,肝功能异常2例。结论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19.
张力  任冠军 《中国新药杂志》2012,(17):2051-2055
目的:观察新药盐酸埃克替尼用于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疗效及生存情况。方法:单中心、开放的I期研究,采取剂量递增的方法,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结果:40例NSCLC患者入组。150 mg组1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200 mg组1例PR,4例SD;125 mg组2例PR,6例SD;不同剂量组患者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未见明显差异(P=0.272 4)。总客观缓解率(ORR)和总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25%和70%。中位无疾病进展存活(PFS)和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160 d(95%CI:72~236 d)和454 d(95%CI:226~582 d)。35%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25%)和腹泻等。结论:埃克替尼的疗效达到同类产品水平,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一线靶向药阿美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选取98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试验组口服阿美替尼110 mg,qd;对照组口服埃克替尼125 mg,tid。2组患者均治疗63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评价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检测患者免疫指标以及外周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4.28%和46.9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10%和81.63%,PSF中位数分别为121 d (95%CI:95.05~146.94)和179 d(95%CI:103.21~254.78),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85%(21例/49例)和16.32%(8例/4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T淋巴细胞(CD3+)水平分别为(60.39±5.27)%和(67.83±4.61)%,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9.12±2.17)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