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通过手术将病损的膝关节由人工关节部件所替代[1],其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2],但全膝关节置换存在假体松动、下沉和失稳等并发症,这就要求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更好的恢复下肢生物力线[3],更精确的截骨,最大程度的平衡周围软组织[4],提高假体植入的几何精度,对于这些核心问题,过去往往是根据术者在手术过程中肉眼和经验来判断,无形中增大了手术误差,近些年来,三维重建技术广泛应用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严重内外翻畸形,严重骨质增生,软骨面磨损和术中难以判断股骨轴线的病例,术前在三维重建的膝关节模型上进行预测量和预截骨,初定假体型号和下肢力线,可以大大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重建全膝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膝关节三维运动,研究后稳定型假体之间的运动和接触。方法以16例TKA膝关节为研究对象,获取动态X线透视图像和假体三维模型,建立2D-3D自动注册算法,重建膝关节的三维运动,计算运动学参数并测量假体之间的接触位置。结果单幅X线图像注册时间小于30 s,图像平面内重复性注册精度为0.4 mm和0.5°。高屈曲垫片对膝关节屈曲度和胫骨内外旋无明显改进。股骨假体在胫骨垫片的外侧接触点后移范围大于内侧。稳定柱后方的接触发生在屈膝约30°以后,平均接触范围小于9 mm。结论 2D-3D自动注册技术在精度和效率上达到TKA膝关节在体三维运动测量要求,测量结果对TKA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和改进假体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由于胫骨周围软组织的特殊性和假体松动,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因此,合理治疗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对于恢复膝关节功能至关重要。这种骨折的合理处理要求术前仔细参阅影像学资料和了解完整的临床病史,同时需排除假体周围感染。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是胫骨平台周围骨折。对于稳定的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可保守治疗,但需定期复查。不稳定的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应立即手术治疗,但具体手术方式应视骨折分型而定。本文就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近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膝关节假体周围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总数的不断增长,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绝对数量也在增加.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目前仍具有挑战性.在现有的几种治疗方案中,一期植入抗生素负载的骨水泥间隔物,二期再行假体植入被认为是治疗PJI的金标准[1].但因其治疗周期长,且需要行多次手术,使得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植入间隔物后未再行二期手术植入新的假体.随着间隔物制作技术的成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报道了保留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治疗P JI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综述了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的材料特性、保留间隔物的临床应用现状,归纳总结了临床疗效,分析了目前其优势及缺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膝关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解剖最复杂、对运动要求最高的关节之一。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在全世界每年以高于10%的比例增长。TKA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过近30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假体类型的演变、假体几何外形与尺寸的研究,以及膝关节生物力学方面取得的突破进行了阐述;对目前TKA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目前最新发展的技术,对TKA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髋关节和膝关节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常给患者造成灾难性后果,而且长期抗感染及多次手术将极大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并影响关节功能[1]。PJI在诊断方面仍然非常困难[2],常规细菌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诊断PJI的"金标准"。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更好的测量股骨-胫骨接触面的压力平衡状况,本研究开发一种新的膝关节力学平衡无线测量系统。方法本装置根据人工膝关节胫骨假体的外形和结构进行设计,将力学传感器和无线测量电路嵌入其中,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手术过程中替代胫骨假体试样,测量膝关节各个屈伸角度下股骨与胫骨间的作用力大小,帮助医生通过松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来调节张力的平衡。结果测试结果表明,本装置具有较好的测量精度(r0.98,RMS=65g),能满足临床测量精度的要求。结论利用本装置测量股骨-胫骨接触面的压力平衡状况对确定假体安装位置以及选择合适膝关节的假体垫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表明关节滑液人α防御素1-3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准确性较高,但关节穿刺对手术部位具有创伤性,不利于全膝关节置换后常规动态监测,长期重复检查可能会增加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风险,干扰骨科医生判断假体周围感染发生的原因与时间。外周血检测具有创伤小、标本获取容易、利于动态监控的优点,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血浆人α防御素1-3动态变化规律观察的相关研究。目的:观察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血浆人α防御素1-3和外周血炎性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全膝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早期筛查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4-12月因晚期膝骨关节炎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分别在全膝关节置换前、置换后第1,3,5天、置换后2周及置换后第1,3个月检测外周血炎性指标,并采用三文治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人α防御素1-3水平。结果与结论:最终共27例患者纳入研究。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呈现“单峰状”动态变化,即置换后先升高后下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浆人α防御素1-3均呈现“双峰状”动态变化,即置换后先升高后下降,再次升高后再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Stabilized Total Knee Prostheses PS)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Total Knee Prostheses CR)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oplasty TKA)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假体在TKA术后可能存在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骨关节炎、并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6位患者资料,其中PS假体30例,CR假体3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2周、1年、3年的下肢力线、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 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分、髋膝关节炎评分(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Osteoarthritis Index)。结果 PS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周PS组膝关节ROM、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明显大于C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年、3年的随访数据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无严重畸形的初次膝关节置换,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与后交叉韧带保留型膝关节假体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疼痛评分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工膝关节假体参数化设计是降低假体损耗、提高假体生存率的有效办法,但目前尚缺少对于人工膝关节假体参数化研究的综述性分析。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失效形式,综述膝关节假体参数化设计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建议。方法:以“TKA,Knee prosthesis,Tibial liner,Parametric design,Prosthesis replacement,Prosthesis loosening,Failure mode,Durability,Kinematics”为英文检索词,以“全膝关节置换、膝关节假体、胫骨衬垫、参数化设计、无菌松动、失效形式、运动学、接触力学”为中文检索词,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最终纳入64篇文献,从人工膝关节假体失效形式、膝关节假体参数化设计发展历程、完善膝关节假体参数化设计3方面对膝关节假体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1)无菌性松动、假体感染、假体失稳以及胫骨衬垫磨损是膝关节假体的主要失效形式。假体植入人体后需保留数年,假体损坏、骨质流失、原有膝关节平衡的破坏等都会对病情恢复与人体健康产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