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脂肪源性干细胞在组织重建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了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力的细胞,并称之为脂肪源性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简称脂肪干细胞,又称脂肪组织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或吸脂术细胞(processed lipoaspirate cells,PEA)等。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其表现出与骨髓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DMSCs)相类似的性质,即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潜能。因其在组织重建与修复,细胞治疗等多方向的研究应用中显示出广阔的探索前景和极高的科研价值,而成为当今一大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辅助游离移植脂肪组织的可行性。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大鼠脂肪混合移植至大鼠背部皮下,对照组未添加细胞单纯脂肪移植。移植后6个月取材,通过组织观察、HE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分析。结果:组织块法可获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织移植6个月后取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体积及重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E染色两组也未见差异,免疫组化可见特异性对抗人GAPDH反应阳性细胞存在。结论:以异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游离移植脂肪组织与单纯脂肪移植无差异,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辅助游离移植脂肪组织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来源于脂肪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它贴壁生长,显微镜下呈长梭形。没有特定的表面标记物,除了CD45以外,与骨髓间充质细胞具有相同的表面抗原。经特定条件诱导,ADSCs有分化为脂肪、骨、软骨、神经、血管内皮等多种器官或组织的细胞的潜能,经免疫组化、RT-PCR技术、镜下观察及染色等方法可鉴定ADSCs具有该种器官或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常用作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进行人工器官的再造或用作细胞治疗,来解决软骨组织工程、神经与皮肤的创伤和脂肪移植等临床方面的问题,并参与促进各种损伤的人体组织修复和再生。近年来,ADSCs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新的干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来源。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就ADSCs的生物学特性、分化潜能与鉴定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本实验室的工作积累及研究意义和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棕色脂肪干细胞(BADSCs)与白色脂肪干细胞(ADSCs)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效果。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别分离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及肩胛骨下脂肪组织,获得ADSCs与BADSCs,并进行流式分析与多谱系分化鉴定。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PBS对照组、ADSCs移植组及BADSCs移植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各组对应细胞直接注入大鼠心肌梗死边缘区。移植后4周进行心功能检测并利用组织学检测移植细胞的体内分化与血管化作用。结果术后4周,与PBS对照组相比,ADSCs以及BADSCs移植组大鼠心功能均显著提高(P〈0.05),且纤维化程度显著减弱(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移植的BADSCs成心肌分化数量显著高于ADSCs。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DSCs移植组以及BADSCs移植组大鼠心肌梗死区血管密度均较PBS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ADSCs移植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BADSCs移植组(P〈0.05)。结论不同来源脂肪干细胞移植均具有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作用,虽然BADSCs体内促血管化作用不如ADSCs,但其具有明显的心肌分化能力,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实验动物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与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人类疾病的临床前研究提供临床前的实验数据和方法。方法将临床患者、食蟹猴、C57小鼠和SD大鼠的皮下脂肪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后得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 ADSCs)、食蟹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ynomolgus monkey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 ADSCs)、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ouse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m ADSCs)和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rat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 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ADSCs表面标记物;细胞成脂、成骨诱导分化,于诱导后21 d和28 d固定染色,鉴定ADSCs的成脂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h ADSCs、c ADSCs、m ADSCs和r ADSCs的分离培养方法类似,贴壁培养后均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流式检测显示,不同物种ADSCs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90、CD29为阳性,少量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CD31为阴性。成脂和成骨分化能力检测显示,h ADSCs、c ADSCs、m ADSCs和r ADSCs和均具有成脂成骨分化能力,但其成脂成骨分化的时间略有差异。结论实验动物ADSCs与h ADSCs采用相同的分离培养方法,有类似的表面标记物表达及成脂成骨分化潜能,生物学特性具有一致性,是自体脂肪干细胞移植临床前研究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比较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②方法分离人的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比较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并与诱导培养比较细胞的分化潜能进行比较。③结果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当的生物学特性,且在增殖能力方面优于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④结论人脂肪组织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兔不同部位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分化成骨的能力。方法分别从一只新西兰兔的腹股沟、腹膜后、颈背部取出脂肪组织并提取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传至第5代,加入诱导剂分别进行成骨诱导,不加入诱导剂的为对照组。观察通过钙钴染色、茜素红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成骨能力。结果经钙钴染色及茜素红染色后,诱导组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反应,以腹股沟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结节体积最大,对照组未见明显阳性细胞。细胞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表明诱导组比对照组ALP活性明显升高(P〈0.05);腹股沟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LP活性较颈背部及腹膜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背部与腹膜后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兔ADSCs经过体外诱导后,具有成骨能力;腹股沟部脂肪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较佳取材部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分离培养的方法,并将ADSCs移植于体内,观察其致瘤性及肝脏归巢情况。方法取皮下脂肪用0.075%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取小鼠ADSCs,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表面分子、细胞周期;并将ADSCs注射到小鼠皮下观察其致瘤性,及尾静脉注射观察其肝脏的归巢。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高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4;细胞周期显示G0/G1、S、G2/M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0.1%、7.9%、12%;ADSCs具有低免疫原性,不表达CD40、CD80、CD86、MHCI、MHCII以及PDL-1。在IFN-γ作用下,可轻度上调CD40、CD80以及PDL-1。ADSCs移植后未见成瘤,且可在肝脏实质内多处定居。结论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脂肪中分离出高纯度的间充质干细胞,且ADSCs移植后能在肝内定居。  相似文献   

9.
脂肪干细胞是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证实,ADSCs对多种疾病有治疗效果,骨骼和肌肉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慢性损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这些研究基础为ADSCs治疗进入临床实验阶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对近年来关于ADSCs的临床研究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观测表型及表达特异性蛋白与多向诱导分化的能力。方法取人脂肪组织,机械法与酶消化法分离、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及增殖活力,免疫细胞化学和FCM检测其标志蛋白。第9代ADSCs向成脂、成软骨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结果原代细胞贴壁后多呈多角形,传代后呈均一梭形。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SCs不表达CK19,而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105、CD90、CD44、CD73均高表达,CD45+34+11b+19+DR为0.48%。第9代ADSCs诱导培养后分别出现脂肪、软骨、骨细胞特征性染色阳性。结论酶消化法可有效分离ADSCs,第9代生长状态好,仍保持良好干性,经诱导可多向分化,表明ADSCs可作为良好的细胞治疗或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来源,且有潜在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脂肪干细胞与I型胶原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脂肪组织工程选择适宜的种子细胞载体。方法将人脂肪干细胞与I型胶原支架体外培养复合,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及增殖情况并计算细胞黏附率,X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结果脂肪干细胞能良好的在支架上黏附、生长和增殖。结论I型胶原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脂肪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载体。  相似文献   

12.
<正>组织修复是临床治疗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伴随着组织细胞的再生、增殖、分化和迁移,炎症水平调节,活性氧(ROS)含量的回归稳态,伤面消肿愈合等过程。目前有关组织修复方面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尽人意。通过对外泌体的研究,我们发现其在促进组织修复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间充质干细胞(MSC)来源外泌体促进组织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1 MSC的旁分泌机制MSC是一种来源于中胚层,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骨骼肌卫星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等可用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但以上细胞的临床应用存在很多问题如来源困难、免疫排斥、伦理学等等。脂肪来源的基质细胞以其取材方便、更容易获取、低免疫原性等特点成为今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ADSCs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的促进作用。方法收集4例志愿者脐带血,分离获得间充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研究分为常氧组、常氧诱导组、低氧组、低氧诱导组。研究低氧诱导培养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细胞生物学特征、诱导分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5%含氧量条件下细胞的增生能力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诱导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中,低氧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能力增强。神经细胞表面标记Nestin、NF-M表达阳性。与常氧诱导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组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氧条件可以提高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s),并进一步研究其对异体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分泌的影响。方法首先从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M-SCs),在体外观测其形态,并通过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分化潜能等特征进行鉴定;然后将体外分离培养扩增的PMSCs按照不同比例加入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MLR)中,共同培养3d后,用ELISA法检测各组MLR上清中细胞因子IL-2与IFN-γ的含量。结果从人胎盘组织中分离培养获得MSCs,具有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极为相似的细胞形态及细胞表面标志,并且还具有与BMSCs相似的跨胚层分化能力,能在一定条件下被诱导分化出神经元样细胞。PMSCs与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能有效抑制MLR中T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L-2与IFN-γ的分泌(P〈0.05)。结论胎盘组织是MSCs的有效来源,PMSCs具有与BMSCs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机制,为MSCs的研究提供了又一重要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软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因其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而成为目前软骨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近年骨髓MSC诱导分化成软骨的研究成果,从细胞培养的物理条件、诱导因子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shown to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owever, mechanism for stem cell homing to cardiac tissue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has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Metho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obtained from rat bone marrow, expanded in vitro, and labeled with 99mmc. Cardiomyopathy model was induced by doxorubicin in rats. 9ernTC labeled cells were infused into the left ventricles in cardiomyopathy and control rats. Sixteen hours after injection,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nd different tissues were harvested to measure specific radioactivity. By use of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for 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 1 in cardiac tissue were measured. Results Labeling efficiency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as (70.0±11.2)%. Sixteen hours after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the heart-to-muscle radioactivity ratio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ardiomyopathy hearts as compared to control hearts. Both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ardiomyopathy hearts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hearts. Conclusion In dilated cardiomyopathy induced by doxorubicin in heart may induc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ome to the heart. 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 1 were up-regulated in 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stromal-cell-derived factor I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冻存和复苏的条件,观察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以及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方法 自成人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于液氮中低温冻存,经3个月后复苏,倒置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5-氮杂胞苷进行诱导,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比较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及诱导转化率.结果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较幼稚,冻存前后光镜下的形态及电镜下的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别,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呈CD29阳性表达,HLA-DR阴性表达.冻存前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诱导后第28天均可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诱导转化率无差异.结论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耐受低温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以及诱导分化潜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离和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向多向诱导分化。方法:经贴壁筛选法获得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传至第3代后,分别进行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诱导,并进行鉴定。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基本上呈梭形,传代培养后的细胞体积增大,成纤维样细胞逐渐增多。经反复传代纯化的BMSCs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结论: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学种子细胞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