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动脉化静脉皮瓣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前臂远端及足背、趾蹼处静脉皮瓣用于修复手指及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52例。结果其中50例皮瓣存活。其余2例皮瓣周缘皮肤0.5 cm宽坏死,约3周脱痂后,创面愈合。结论用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及手背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术式选择。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微型动脉化静脉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微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临床应用12例,其中示中环指背侧4例、掌侧5例、拇指背侧3例。所选血管、神经均为指动脉、指背静脉及指神经。结果游离移植12例全部成活,成功率100%。结论 应用微型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切实可靠的方法,切取皮瓣大小在1.2cm×1.5cm~4.0cm×6.0cm之间。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43-46
目的探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间在我院收治的手指皮肤缺损患者102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手指动脉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研究组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进行修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部功能恢复水平及感觉功能恢复、疼痛敏感和手指麻木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部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敏感及手指麻木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指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因其操作便易且伤害小,可增强皮瓣成活的几率,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静脉皮瓣动脉化急诊一期修复离断手指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12例手指离断并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手指再植同时切取同侧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根据缺损部位吻合血管选择动脉-静脉-动脉吻合方式,将皮瓣内静脉干的远端与离断指远端动脉吻合,静脉干的近端与离断指近端吻合。出院后随访全部患者,间隔3个月/次,共12个月,并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12例患指术后皮瓣及手指均成活,皮瓣质地、色泽与手指正常皮肤相似,皮瓣无臃肿,供区伤口Ⅰ期愈合;出院后随访全部患者12个月:患指未见明显萎缩,基本感觉均已恢复,能正常持物,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各指均为优。结论应用游离动脉化静脉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离断伤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修复术式也有多种,皮瓣修复为主要修复方式。其中包括"V-Y"形推进皮瓣,游离足趾皮瓣、指动脉皮(筋膜)皮瓣、游离动脉皮瓣、静脉动脉化皮瓣等。文章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术式的选择,系统的阐述各种修复手指缺损皮瓣的研究现状、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并对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要点提出自己的看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邻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5月~2003年5月,用邻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3例手指中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示指5例,中指15例,环指3例。结果 23例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4个月,皮瓣外观、质地满意,感觉恢复至S3-3 o供皮区外观较好,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邻指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中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同侧前臂供区的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伴有动脉损伤的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可靠性及可行性。方法自2012年9月—2014年1月,该院采用同侧前臂静脉游离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共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5例,年龄在17~52岁,平均33.5岁。结果修复面积在1.0 cm×2.0 cm~1.8 cm×4.0 cm,其中16例完全成活,3例部分浅层皮肤坏死,1例部分皮肤全层坏死,均经换药后愈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1],优18例,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应用同侧前臂供区的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修复伴有动脉损伤的手指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能较大程度上恢复伤指的组织结构和外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部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3月收治手部皮肤缺损患者42例(45指)。其中指端皮肤缺损34指,中节皮肤缺损6指,近节皮肤缺损5指。创面均有肌腱或骨质外露,缺损面积0.8cm×1.0cm-1.9cm×2.7cm。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应用大小为1.0cm×1.2cm-2.2em×3.0cm的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创面,并吻合指背神经重建皮瓣感觉。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45指皮瓣全部成活,4例4指皮瓣远端坏死,经定期换药愈合。40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满意,质地柔软,弹性好,皮瓣触觉恢复至S3^+,两点辨别觉达6—9mm,中位数7.7mm。供区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等并发症。手功能按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法评定:优30指(66.6%),良12指(26.7%),可3指(6.7%),优良率93.3%。结论指动脉穿支皮瓣呈节段性分布,可以覆盖各类手指皮肤缺损,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指软组织缺损常用游离皮瓣移植手术修复。病人经过此手术的治疗和系统的观察及护理 ,促进皮瓣成活及早日康复。我科从 1 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3月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共 56例 ,成活 5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4 4例 ,女 1 2例。年龄1 7~ 39岁。单指指端皮肤缺损 32例 ,两指指端皮肤缺损 1 8例 ,三指指端皮肤缺损6例。平均住院 1 4天。皮瓣均取自感觉非优势侧 ,皮瓣供区采取直接缝合、游离植皮或掌背动脉皮瓣移植方法修复。1 2 手术简介 通常于局麻下行此手术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前臂以及手部皮肤缺损患者,根据血管吻合方式将其分为A组(34例)、B组(22例)、C组(34例)三组,A组患者行常规游离植皮,B组则采取手术放大镜下缝线法实施血管吻合,C组采取显微镜下缝线法实施血管吻合,观察三组皮瓣长度、动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静脉吻合时间以及总血管吻合时间,并对研究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90例患者均成功修复,修复成功率为100.0%;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移植皮瓣处弹性良好,血运以及质地较佳.足部皮瓣以及足趾组织瓣(不同类型)移植修复的手指以及拇指外观良好,其中指腹两点分辨觉最低为5mm,最高为8mm.与A、B二组相比,C组皮瓣长度更短,动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静脉吻合时间以及总血管吻合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部以及前臂皮肤缺损修复方案中,游离皮瓣移植是其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特别在显微镜下缝线法实施血管吻合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李德胜 《医学综述》2014,20(21):4007-4008
目的分析探讨不同皮瓣修复术在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104例。根据手术前患者手部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分别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23例、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皮瓣修复21例,锁骨下带蒂皮瓣修复19例,手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V-Y皮瓣修复9例,双三角皮瓣修复6例,手指掌側推进皮瓣修复5例,第一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3例,骨间背側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例。结果手术结束后104例皮瓣全部成活,经过术后2个月至1年的随访调查发现,有76例患者对损伤部位外形和功能恢复较为满意,20例皮瓣出现了轻度臃肿,8例患者对皮瓣供区植皮的外形不满意。结论根据患者手部软组织的缺损情况,对缺损部位采取不同的皮瓣修复术,避免可较大瘢痕的产生,促进损伤部位外形和功能的恢复,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2.
张静 《西部医学》2014,(8):1084-108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进行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的患者187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2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9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率为31.6%(30/95例),显著低于时照组的52.2%(48/92例),且以轻度疼痛患者居多;疼痛评分为(3.4±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1.5)分;护理满意度为88.4%(84/9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64/92例),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术后疼痛,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杰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158-160
目的探讨链型皮瓣和轴型皮瓣在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2年1月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收治的手指外伤患者16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采用掌背链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对照组72例采用胸腹部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对两组的疗效及皮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优良率[94.44%(85/90)]与对照组[86.11%(62/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z_3.3061,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差[(90.2±8.5)、(75.2±3.2)、(55.3±4.1)分恪级别评分均优于对照组(85.5±7.6)、(70.5±4.6)、(50.6±3.6)分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背链型皮瓣和轴型皮瓣治疗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相当,但链型皮瓣生存情况、皮瓣外观、感觉恢复情况及运动功能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11月该院接收的患有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取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带蒂腹部皮瓣转移修复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手部功能、感觉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项微循环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使患者手部功能及感觉功能显著改善,病程较短,无需二次手术,病人痛苦少,费用低,供区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徐丽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2):44-45,48
目的探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综合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邢台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7月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质或内固定物裸露患者42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随意型皮瓣治疗。统计及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7、14d的感觉功能评分、血流灌注量、皮氧分压和血管清晰度、红细胞聚集情况。结果观察组皮瓣成活率[100.00%(21/21)]高于对照组[90.48%(19/21)],皮瓣臃肿率(0)、并发症发生率14.76%(1/21)1均低于对照组[9.52%(2/21)、14.29%(3/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14d血流灌注量[19.05%(4/21)、0、0]、皮氧分压[(1.21±0.11)、(12.27±2.56)、(17.34±3.15)mmHg]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感觉功能评分S3-S4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观察组血管清晰度清晰率[14.29%(3/21)、33.33%(7/21)、90.48%(19/21)1及无红细胞聚集率[14.29%(3/21)、57.14%(12/21)、76.19%(16/21)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静脉动脉化皮瓣在小腿软组织缺损中的综合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改善术后的皮瓣状态。  相似文献   

17.
黄晓栋 《河北医学》2013,19(4):532-534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情况、质地、色泽、恢复良好,与邻近正常皮肤相似,是整形外科修复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改良VSD在下肢严重创伤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改良负压封闭引流(VSD)在临床中治疗下肢严重创伤性皮肤软组织创面并探讨其疗效。方法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58例下肢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改良VSD技术治疗,辅助生理盐水冲洗7~14d(平均10d)后行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47例创面植皮覆盖,11例合并肌腱或骨外露患者行皮瓣移植术。结果本组患者在皮肤移植或皮瓣修复前使用1~4次(平均1.8次)改良VSD治疗创面,36例创面1次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5例创面2次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15例因创面大3次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56例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术无1例创面感染发生),仅2例创面皮瓣修复后血供差引起组织坏死需再次手术植皮。结论改良VSD技术能更有效治疗下肢严重创伤创面,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及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Moberg推进皮瓣修复指端指腹皮肤缺损。方法:采用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治疗指端掌侧缺损16例,平均随访8个月。对Moberg皮瓣的改良包括在皮瓣近端采用双边"Z"成形,远端克氏针牵引。游离皮瓣仅保留神经血管蒂,内含双侧指固有神经和一侧指固有血管,保留指背神经的连续性。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在外观、感觉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术后3月手指活动TAM优良率为83.3%(15/18),指端两点辨别觉达到5mm以内。结论:改良Moberg岛状推进皮瓣进一步增加了推进距离,术后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ge,VSD)处理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对120例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处理分别采用VSD技术(VSD组,60例)和常规换药治疗(对照组,60例),比较两者疗效.结果 VSD组创面清洁时间为6~12(7.6±1.5)d;45例植皮,15例皮瓣修复.对照组创面清洁时间为12~20(15.6±4.3)d:32例植皮,28例皮瓣修复.两组在创面清洁时间、住院时间及植皮效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VSD技术对创伤性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处理效果优于传统换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