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糖尿病足溃疡的创面处理在临床上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基于现代创面愈合理论,在国际上关于慢性溃疡创面的局部处理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采用“创面床准备”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方案,其核心内容是对溃疡创面所处时期进行评价,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应用不同的敷料或生长因子创造一个适于创面愈合的微环境,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肌象皮膏对糖尿病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难治性溃疡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糖尿病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凡士林纱条外敷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生肌象皮膏外用处理,根据两组患者创面大小,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比计算其愈合速度及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速度、创面愈合后瘢痕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肌象皮膏能够显著缩短糖尿病难治性溃疡愈合时间,缩小创面愈合后瘢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中药丹黄散外敷用于糖尿病大鼠足溃疡创面,观察其对溃疡创面的促愈作用,探讨其促愈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足溃疡模型,设12只中药组、12只西药组、12只空白组,另设12只正常组,空白组与正常组不添加干预方法,西药组采用生长因子凝胶外敷,中药组采用丹黄散外敷。测量不同时间点大鼠溃疡面的愈合面积,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创面新生组织内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对4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愈合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比较,能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加快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愈合时间(P=0.001)。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显示,中药组与西药组创面组织中炎性细胞较之空白组与正常组减少,新生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多。结论丹黄散可明显提高创面的愈合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新生毛细血管形成、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创玉舒)和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生物胶体液(术优康)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加传统创面处理方法,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和传统创面处理基础上,采取术优康联合创玉舒处理创面,对比分析两组创面愈合速度和总体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第2、4、6、8周溃疡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69.23%。结论复方氨基酸脂质体营养敷料和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生物胶体液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上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行蛆虫清创治疗,观察创面情况。平均7天,创面坏死组织均清除干净,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加快。结论:蛆虫对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有较强的清创作用,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腔内血管介入技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FU)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DFU患者,在控制血糖、处理创面、控制感染等前提下进行球囊扩张介入治疗,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39只患肢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16只患肢静息痛、夜间痛症状消失.2个月后复查,36例患者39只患肢症状保持稳定.根据德州大学伤口分级系统(UT)分级方法,1~2级的糖尿病足患肢溃疡面基本愈合,3级患肢溃疡范围明显缩小,溃疡4周干燥.1只患肢由于足部缺血疼痛症状加重,再次行介入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DFU患者在控制血糖、适当处理创面的同时,积极进行介入治疗能促进溃疡愈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1,25-羟基维生素D3 [1,25(OH)2D3]在糖尿病足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以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8例纳入该次研究。根据愈合情况分为愈合组(80例)和未愈合组(48例)。收集患者资料,进行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未愈合组年龄60岁的患者比率、溃疡深度较深、感染、有骨髓炎、有坏疽、踝肱指数ABI≤0.7的患者比率均明显高于愈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合组患者的血清1,25(OH)2D3水平为(25.66±2.56)nmol/L,明显低于愈合组(40.25±5.2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溃疡深度、感染、骨髓炎、坏疽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踝肱指数ABI、血清1,25(OH)2D3水平为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1,25(OH)2D3水平较低是糖尿病足创面愈合较差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钰  刘学政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74-337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质量浓度(0.5,1,1.5,2 mg/L) IGF-1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均造成背部皮肤溃疡,治疗组将不同浓度IGF-1溶液隔日喷注于创面,透明膜描记记录伤后第5、10、15、20天创面面积,肉眼观察肉芽组织生长和再上皮化情况;电子显微镜观察第20天创面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结果 IGF-1可以明显加速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速度,使创面面积显著减小(P<0.05).组织学检查:适宜浓度的IGF-1实验组在创伤20d后,成纤维细胞生长活跃,数量明显增多,成纤维细胞与毛细血管肉芽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各组,且创面收缩与再上皮化明显,新生上皮向创面中心爬行较快.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后MMP-9表达增强、TIMP-1表达降低,经过IGF-1治疗后均有好转,但只有1.5mg/L IGF-1治疗组接近并好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适宜浓度的IGF-1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愈合速率,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VSD组(n=44)和常规治疗组(n=32)。VSD组以VSD敷料进行创面处理,常规治疗组以传统外科方法处理创面,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4、21 d时,创面愈合率VSD组分别为33.6%和61.7%,均比常规治疗组(23.3%和34.8%)显著提高(P0.05);VSD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1.16±11.38)d,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1.56±8.21)d(P0.05),而临床有效率VSD组(90.9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13%)(P0.05)。结论 VSD在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时具有促进创口愈合、缩短病程、提高愈合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粒皮移植修复肥胖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治的34例肥胖糖尿病合并足部溃疡的患者,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61~74岁,采用伤口清创或联合负压吸引联合微皮粒部位进行修复,记录其溃疡创面面积和取皮面积、微粒皮扩展比,评估其愈合率和愈合速率,同时评估创面的愈合质量和瘢痕形成情况。 结果共34例患者创面面积平均为(42.7±31.2)cm2,取皮面积平均为(12.1±9.3)cm2,微粒皮扩展比为8:1~5:1,34例患者的一期平均愈合率为(92.3±4.7)%,联合VSD负压与未采用VSD负压吸引清创治疗愈合率和愈合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的近期创面的愈合质量的总体优良达到97.1%;半年后随访瘢痕形成轻度共19例(55.9%),中度为11例(32.3%),重度为4例(11.8%)。 结论微粒皮移植修复肥胖糖尿病下肢溃疡创面具有愈合率高、愈合质量良好的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 应用创伤负压疗法对104例糖尿病患者因不同原因所致皮肤溃疡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 104例患者中31例痊愈(创面全部愈合),显效5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 创伤负压疗法治疗糖尿病皮肤慢性溃疡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创面愈合快,是一种方便、简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神经病变,抗感染治疗;将糖尿病足分为四期,分期实治。结果13例创面换药愈合,51例植皮或/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3例死亡。结论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对创面进行分期干预和整形外科手术的系统治疗,是加快溃疡早期愈合、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治疗中应用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针对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65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65例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其中3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创面治疗干预,33例治疗组患者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干预后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少于/低于参照组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愈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的手术发生率相对参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患者实施微负压及微动力加压技术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创面的愈合率,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利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黏膜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黏膜病变行ESD的连续性患者120例、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伴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将患者分为Hp阳性组、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以及ESD后4周、8周的溃疡大小、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对ESD后8周溃疡愈合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病变部位、局部合并溃疡或瘢痕、伴有Hp感染、术后创面大小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相关;随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术后创面大小、伴有Hp感染与溃疡瘢痕愈合显著负相关(P0.05)。ESD后4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组(P0.05);Hp阴性组的S1期愈合率高于Hp阳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后8周时,Hp阴性组的溃疡面积显著小于Hp阳性患者,而且S1期瘢痕愈合率显著高于Hp阳性组(P0.05)。进一步对不同时间的溃疡分期进行分析,术后4周、8周Hp阴性组的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同期Hp阳性组(P0.05)。[结论]Hp感染是胃黏膜病变ESD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而且影响了ESD后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神经病变,抗感染治疗;将糖尿病足分为四期,分期实治。结果13例创面换药愈合,51例植皮或/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3例死亡。结论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对创面进行分期干预和整形外科手术的系统治疗,是加快溃疡早期愈合、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良好的创面治疗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截肢风险.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局部治疗主要包括局部减压、清创和敷料及高级伤口愈合产品的应用.近年,新观念、新技术及新材料小断涌现,并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如速成全接触石膏支具在减压中的应用.蛆虫疗法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日趋成熟,新型敷料及高级愈合产品通过多种生理机制促进糖尿病溃疡的愈合.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足创面的局部治疗及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42例,采用VSD进行治疗,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该组所有患者术后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35例(83.33%)患者经过1次VSD治疗后,有新鲜的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明显的缩小,经术后Ⅱ期缝合后,创面完全愈合;其余7例(16.67%)术后由于创面分泌物较多,肉芽组织生长较为模糊,经2次VSD手术后,感染得到控制,新鲜的肉芽组织长出,创面2期缝合后,完全愈合。结论对采用VSD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引流装置是否正常,保证引流的畅通,加强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给予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对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划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实施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现明显肉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缩小面积、生活质量总分、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生活质量以及血糖水平,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糖尿病大鼠溃疡创面愈合中的变化,初步探讨Beclin1与糖尿病慢性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各9只。对照组建立常规创面模型,模型组建立糖尿病创面模型。两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1天、第11天、第18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改变、Beclin1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Beclin1基因表达。结果 对照组创面愈合效率、组织病理改善均优于模型组(P<0.05);对照组Beclin1、p-Beclin1蛋白及Beclin1 mRNA在创面愈合早期的表达高于模型组,而在愈合晚期的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eclin1在糖尿病慢性创面组织中低表达,可能是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不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碘伏湿敷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23例的护理情况。方法在有效控制血糖、抗感染、加强营养、改善循环、病人教育的基础上,正确的创面护理起到重要作用。结果使用0.5%碘伏溶液湿敷能有效的控制创面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结论加强对病人的教育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