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鼠深Ⅱ度烧伤后不同时间、不同厚度皮片移植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因子-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7/2003-08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外科实验室及基础部生物化学实验室完成。每只大鼠背部两处1%深Ⅱ度烫伤,行自体刃厚、全厚皮片移植,移植时间分别为:伤后即刻、伤后1周、伤后2周,在皮片移植术后的1,2,3,4周时间点取材,每个时间点5个标本。提取标本组织总mRNA,行p53基因及内参照PCR扩增,电泳后比较各时间点总光密度值。结果:在伤后即刻、伤后1周及伤后2周皮肤移植p53基因表达量为0.82±0.12,0.72±0.09,0.65±0.07,刃厚、全厚皮片移植后p53基因表达量为0.63±0.06,0.85±0.11,在不同移植时间组及刃厚与全厚皮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53基因在大鼠的创伤愈合中表现出了与尽早皮片移植及移植物厚度上的正相关性。结论:p53参与了大鼠烧伤后皮肤移植后的创伤愈合,尽快及尽可能厚的皮肤移植有助于p53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减少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吴秋合  姚敏  青春  曹启栋  许伟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6):5694-5696,i006
背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移植后基底膜的重塑尚不十分清楚。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模型中基底膜重塑的变化规律。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材料:动物实验在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指标检测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完成。清洁级雄性SD大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200-250g。干预: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只。所有动物均饲养在层流房间内,恒定的湿度与温度,单笼饲养。A组:单纯移植薄自体皮组;B组: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江苏启东医疗用品研究所提供)+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将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于大鼠创面,分别于移植后1,2,3,4,8,12,16周留取标本,采用免疫组化、透射电镜等方法。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的变化规律及12周时基底膜的超微结构,同时以单纯薄自体皮移植进行对照。结果:B组移植后1,2,3,4,8,12,16周,层粘连蛋白的表达分别为88.32&;#177;2.72,89.22&;#177;2.16,88.84&;#177;3.43,93.49&;#177;4.59,87.57&;#177;3.33,95.87&;#177;1.84,86.57&;#177;2.45,A组分别为78.96&;#177;1.68,85.37&;#177;5.41,82.49&;#177;3.73,84.27&;#177;2.69,72.88&;#177;3.57,88.19&;#177;3.36,82.82&;#177;2.86,12周时复合皮移植组基底膜结构清晰连续,而单纯移植薄自体皮组基底膜模糊、不连续。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基底膜中层粘连蛋白表达增高,可能有利于复合皮移植后基底膜的重塑,增强表皮和真皮之间的连接,进而改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黏附分子在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后不同时期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44 mRNA的表达情况,从核酸角度分析黏附分子在角膜烧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1-12/2002-12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选取雄性Wistar大鼠2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4只,碱烧伤组8只,酸烧伤组8只,热烧伤组8只。分别制备Wistar大鼠角膜碱、酸、热烧伤动物模型。各组角膜烧伤的大鼠分别于伤后3d和伤后2周以断髓法处死,每组4只/次,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于造模2周后以断髓法处死。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鼠角膜局部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CD44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纳入大鼠2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角膜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烧伤后3d,碱烧伤组、酸烧伤组、热烧伤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5.699&;#177;0.934,3.182&;#177;0.830,3.403&;#177;0.916,1.658&;#177;0.722,P〈0.01);烧伤2周时各烧伤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1.751&;#177;0.187,1.460&;#177;0.118,1.50;x0.142),与烧伤3d时差异显著(P〈0.01);碱烧伤组在烧伤后3d和2周时均高于酸、热烧伤组(P〈0.01)。②各组大鼠角膜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伤后3d时碱烧伤组和热烧伤组均显著增加,酸烧伤组基本无变化;烧伤2周时,碱烧伤组表达量比3d时增多(8.591&;#177;1.021.4.138&;#177;0.573),与正常对照组2.172&;#177;0.368比较差异显著(P〈0.001),而酸、热烧伤组无明显变化。③各组大鼠角膜烧伤后不同时间角膜内CD44 mRNA的表达: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碱烧伤组、酸烧伤组、热烧伤组大鼠角膜烧伤3d时基本相近(1.402&;#177;0.439,1.230&;#177;0.262,1.205&;#177;0.309,1.652&;#177;0.396);烧伤2周时,碱烧伤组表达量增加至5.587&;#177;0.75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酸、热烧伤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在碱、酸、热3种角膜烧伤的急性期增加,说明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炎症早期可介导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碱烧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量均高于酸、热烧伤大鼠,表明其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与两种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CD44 mRNA的表达量随角膜碱、酸、热烧伤病程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证明CD44及其配体在角膜烧伤的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途径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后肢缺血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探讨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两种途径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6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动物室完成。通过切除股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制作Lewis大鼠单侧后肢缺血模型,7d后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骨髓单个核细胞取自同系健康大鼠的四肢长骨,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26只kwis大鼠随机分成局部肌肉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Ⅰ,n=8)和局部肌肉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Ⅰ,n=5);动脉腔内注射细胞移植组(实验组Ⅱ,n=8)和腔内注射无血清IMDM培养基组(对照组Ⅱ,n=5)。实验组每只大鼠移植5&;#215;106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移植后4周测定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皮肤灌注量,免疫组化染色计数毛细血管数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两种移植途径对下肢缺血的不同治疗作用。结果:所有大鼠未出现后肢坏疽。移植后4周双侧后肢皮肤温度差实验组Ⅰ为0.90&;#177;0.17,对照组Ⅰ为2.54&;#177;0.14;实验组Ⅱ为1.01&;#177;0.22.对照组Ⅱ为2.84&;#177;0.2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lt;0.05)。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显示双侧后肢皮肤灌注量之差实验组Ⅰ为18.0&;#177;5.6,对照组Ⅰ为32.1&;#177;9.4;实验组Ⅱ为21.8&;#177;7.1,对照组Ⅱ为28.6&;#177;4.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低(P&;lt;0.05)。免疫组化检查显示毛细血管数量实验组Ⅰ为18.7&;#177;3.6,对照组Ⅰ为12.3&;#177;4.2;实验组Ⅱ为20.6&;#177;4.6,对照组Ⅱ为14.1&;#177;2.5,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lt;0.05)。DSA可以观察到治疗组的新生血管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多。但肌肉注射和腔内注射两种移植途径之间各指标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Ⅰ对实验组Ⅱ:P&;gt;0.05)。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能有效改善大鼠后肢缺血。局部肌肉注射和动脉腔内注射两种移植途径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表皮干细胞在不同病期糖尿病大鼠皮肤中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大鼠患糖尿病后不同时期表皮厚度变化及表皮干细胞、短暂扩充细胞分布特征,研究二者相关性并探讨其和糖尿病皮肤伤口难愈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7/09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筛选成模大鼠32只,并在成模后的1-8周取大鼠背部全层皮肤,常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测量表皮厚度;并以角蛋白19(K19),β1整合素作为ESCs表面标记物,行免疫组化并计数基底层阳性细胞率。结果:患病大鼠表皮厚度和对照组相比在患病后3周开始出现显著差异【(11.74&;#177;3.39),(23.46&;#177;3.54)μm,t=7.921,P&;lt;0.01】。至5周左右至最低点【(7.62&;#177;1.79),(23.46&;#177;3.54)μm,t=13.248,P&;lt;0.01】。在患病后2周基底层K19阳性细胞率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开始出现显著差异[(14.0&;#177;3.1)%,(19.5&;#177;3.2)%,t=3.801,P&;lt;0.01]。至患病后6周降至最低点【(4.7&;#177;1.3)%,(19.5&;#177;3.2)%,t=13.463,P&;lt;0.01】。β1整合素阳性细胞率在患病后2周也开始减少【(17.9&;#177;5.0)%,(25.7&;#177;7.1l%,t=2.821,P&;lt;0.01】,至患病后7周降至最低点【(7.3&;#177;2.7)%.(25.7&;#177;7.1)%,t=7.587,P&;lt;0.01】。结论:随着患病时间的增加,基底层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表皮厚度逐渐变薄,二者呈正相关。糖尿病鼠皮肤基底层中表皮干细胞库“干涸”可能是糖尿病皮肤菲薄及伤口难愈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背景:Fan及P53是重要的促进凋亡的调控基因,属于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其表达产物具有传递凋亡信号的作用,可调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的凋亡,而葛根素则能够减轻细胞的凋亡程度。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大鼠脑复苏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及P53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 材料:实验于2001-09/2002-0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3个月龄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葛根素治疗组,15只/组。 方法:葛根素治疗组及模型对照组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只分离第一颈椎两侧翼小孔,但不电凝两侧椎动脉,只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但不夹闭之。葛根素治疗组于缺血前1h给予葛根索注射液100mg/k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不给药。各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3,6,12,24,48h即速处死,每次每组3只。分离海马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利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Fas及P53蛋白表达的水平及凋亡细胞数的变化。 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Fas及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②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的比较。 结果:实验纳入大鼠4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未见明显Fas基因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6,12,24,48h时差异显著[(15.0&;#177;4.3)。(13.5&;#177;4.9);(40.7&;#177;3.4),(27.2&;#177;3.1);(37&;#177;4.8),(22.0&;#177;2.1);(24.7&;#177;4.1)。(18.9&;#177;5.3)个/mm;P〈0.05,P〈0.01]。②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假手术组未见明显P53基因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索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48h均明显降低[(25.3&;#177;4.4),(12.8&;#177;2.7);(24.3&;#177;3.6),(10.9&;#177;3.0)个/mm;P〈0.01]。④各组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的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素治疗组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48h均明显降低[(34.0&;#177;3.7),(21.0&;#177;3.7);(41.0&;#177;4.2),(33.0&;#177;4.8);(71.0&;#177;5.5),(41.0&;#177;3.4)个/mm;P〈0.01]。 结论:给予葛根紊治疗的大鼠缺血再灌注6-48h时Fas的表达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24—48h时P53的表达亦明显减少,且凋亡细胞数也呈下降趋势,进一步证实葛根紊的脑保护作用,提示葛根素抑制脑复苏后的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少促凋亡基因Fas及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在体移植后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秋合  刘琰  章雄  许伟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0-52,i0003
目的:采用一步法将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在体移植后的稳定性。方法:动物实验于2001-01/2002-03在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完成,指标检测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完成。以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造成4cm&;#215;5cm的全层皮肤缺损。取模型大鼠84只随机分为薄自体皮移植组和猪无细胞真皮基质+薄自体皮移植组两组,每组各42只。复合皮移植组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在创面上先移植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然后立即在无细胞真皮基质上移植薄自体皮片,缝合固定后覆盖凡士林纱布及干纱布,环形包扎。薄自体皮移植组直接将薄自体皮移植在创面上,然后固定包扎。分别于移植1,2,3,4,8,12,16周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动态观察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后创面修复效果、皮片移植成活率及猪无细胞真皮基质的稳定性和可降解性。皮片成活率=[(移植皮片总面积-皮片坏死面积)/移植皮片总面积]&;#215;100%。另取6只大鼠进行复合皮移植,其中3只观察至移植后24周,另外3只观察至移植后32周,分别取全层皮肤标本。结果:实验动物SD大鼠共9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2周,皮片成活良好,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比较,皮片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性[(87.29&;#177;13.80)%,(88.59&;#177;10.30)%,t=0.8509,P〉0.05]。②复合皮移植后愈合创面外观平整,色泽与周围皮肤相似,柔韧有弹性,而薄自体皮组移植区皮肤比正常皮肤薄,无弹性。③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后皮片成活率与薄自体皮移植组无显著性差异,猪无细胞真皮基质早期完整,随着时间的推移,猪无细胞真皮基质逐渐被降解,并被自体新生的胶原所替代,直到移植后32周,在真皮的网状层仍可见到残留的猪真皮基质。在32周的观察期内未见急慢性排斥反应。结论:采用一步法将猪无细胞真皮基质与薄自体皮复合移植,并不影响覆盖其上的自体皮的成活率,且其在体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对于引导真皮组织的再生和减轻瘢痕形成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刃厚皮片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和瘢痕切除刨面,往往形成不同程度的畸形和功能障碍,比较观察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06/2002-08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烧伤科收治深度烧伤创面需手术植皮的患者43例,瘢痕手术患者1例,共44例,男33例,女11例;年龄(33.39&;#177;17.08)岁,平均4~92岁;43例烧伤患者的烧伤面积为(36.63&;#177;25.88)%总体表面积。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移植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刨面共65处,其中烧伤刨面为64处,瘢痕切除创面1处。移植创面选择:深度烧伤创面切削痂至新鲜、健康组织层面;瘢痕切除后止血满意的新鲜创面。移植方法:一步法,选择复合条件的刨面,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真皮乳头层向上,与创面平整紧贴,周边可予缝合固定),并立即取大张自体薄皮片移植于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上,外覆粗网眼油纱布,并用局部抗菌药物浸渍的绷带包扎固定,再以消毒烫纱包扎。二步法,首次手术时,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后,外覆生物膜或辐照猪皮等生物敷料,然后用局部抗菌药浸渍的绷带包扎固定,外加消毒烫沙加压包扎。通常在1周内再次手术,揭去覆盖于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上的生物敷料,然后与一步法一样进行大张自体薄皮片的移植。结果: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成功率为89.06%,其中烧伤创面的成功率为88.89%。应用无细胞猪真皮基质与自体皮复合移植处移植皮片半年后收缩程度较轻(收缩率&;lt;5%)。伤后1周内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创面,一步法复合移植的成功率为57.14%(4/7)。二步法的成功率为92.31%(36/39)。伤后1周后移植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的创面,一步法和二步法复合移植的成功率分别为100%(7/7)和90.00%(9/10)。临床应用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无细胞猪真皮基质移植自体皮片复合修复烧伤、瘢痕切除等皮肤组织缺损创面的成功率较高,后期功能和外观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大鼠异体肢体移植模型观察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凋亡,并探讨FK506对移植肢体细胞凋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室完成、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行大鼠异体肢体移植,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免疫抑制剂,实验组注射FK506 1mg/(k&;#183;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移植组织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移植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结果:对照组移植肢体术后(343&;#177;0.79)d开始出现皮下水肿、皮色变红,平均存活时间为(7.41&;#177;1.72)d.实验组未见明显排斥反应。两组间皮肤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术后3、5.7d对照组分别为(1.14&;#177;0.38),(2.28&;#177;0.48)和(2.86&;#177;0.38)级、实验组为[0.42&;#177;0.53),(0.57&;#177;0.53)和(0.86&;#177;0.38)级(P&;lt;0.01)。发生凋亡的细胞主要是皮下组织内浸润的淋巴细胞,两组间凋亡指数术后3d对照组为(8.85&;#177;2.58)个、实验组为(4.60&;#177;2.42)个(P&;lt;0.05),术后5,7d对照组为(13.63&;#177;3.12)和(17.59&;#177;4.91)个、实验组为(5.52&;#177;2.46)和(7.35&;#177;2.38)个(P&;lt;0.01)。结论:细胞凋亡是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组织损伤的重要机制,FK506能明显减少移植肢体细胞凋亡的发生,延长移植肢体存活时间,FK506对移植肢体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移植物细胞的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廉英明  葛世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136-138,i005
目的:探讨应激活化蛋白激酶1,应激活化蛋白激酶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3及其上游信号分子(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和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基因在不同胎龄的胎儿皮肤和出生后机体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变化特征。方法:实验于2004-01/05在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毒理研究室完成。用病理学技术检测不同发育时期皮肤的结构特征后,提取18例不同胎龄(13~32周)的胎儿皮肤和6例出生后机体(4~16岁)皮肤组织的总RNA,分离mRNA,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这5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在早期妊娠胎儿的皮肤组织中,应激活化蛋白激酶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3,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和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基因表达较弱,分别为0.277&;#177;0.084,0.077&;#177;0.020,0.004&;#177;0.005,0.060&;#177;0.012,随着胎龄的增加,皮肤组织内这4种基因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分别为0.383&;#177;0.072,0.168&;#177;0.078.0.046&;#177;0.005,0.105&;#177;0.052,在出生后机体皮肤中,这4种基因的转录含量升至最高,分别为0.571&;#177;0.061,0.220&;#177;0.054,0.081&;#177;0.007.0.103&;#177;0.027,分别是早期胚胎皮肤的2.1,2.9,20.1和1.7倍(P&;lt;0.01)。应激活化蛋白激酶1基因表达水平在中期妊娠胎儿皮肤组织中升至最大为0.307&;#177;0.028,然后随着胎龄的增加,该基因表达量逐渐降低,在出生后机体皮肤内该基因表达量是0.111&;#177;0.002,与早期妊娠胎儿皮肤相比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lt;0.05)。结论:在早期胚胎皮肤组织中,应激活化蛋白激酶2,应激活化蛋白激酶3,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4和分子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7基因的低表达可能与皮肤细胞快速增殖、创面迅速愈合、细胞趋向凋亡减少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不同移植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价干细胞移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①Wistar雄性大鼠5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千细胞移植组(n=30)和心肌梗死对照组(n=20)。移植组和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②冠脉结扎后7d,移植组经股静脉和心外膜分别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含15&;#215;10^8细胞),对照组注入等量DMEM培养液。③分别于干细胞移植前、移植后1,2和4周行心脏超声检查,术后4周行血液动力学测定,观察心功能的变化。 结果:存活43只模型制作成功的大鼠,分为干细胞移植组25只,其中股静脉注射12只,心外膜注射13只;心肌梗死对照组18只。①心肌梗死后4周,移植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收缩末压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股静脉:(54.3&;#177;1.8)%比(42.4&;#177;1.9)%,心外膜:(55.2&;#177;1.7)%比(43.5&;#177;2.0)%;左心室短轴缩短率,股静脉:(45.0&;#177;1.1)%比(33.5&;#177;0.9)%,心外膜:(46.5&;#177;0.9)%对(32.8&;#177;0.7)%;左心室收缩末压,股静脉:(104.2&;#177;3.8)比(98.2&;#177;4.6)mmHg,心外膜:(105.4&;#177;2.3)比(102.3&;#177;3.6)mmHg;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股静脉:(8290&;#177;811)比(6987&;#177;612)mmHg/s,心外膜:(8158&;#177;745)比(7015&;#177;740)mmHg/s:P〈0.01)。②左心室收缩末直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和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常数均明显减小(P〈0.01)。③股静脉移植组和心外膜移植组对心功能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经静脉和心外膜两种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安全可行的.二者均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心肌移植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功能的影响,并比较联合治疗与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单独使用的疗效差别。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实验室及中心实验室完成。以Wistar近交系大鼠建立心肌缺血模型。选取模型制备成功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联合组、细胞组、基因组、对照组,每组12只。联合组在心肌梗死模型建立2周后于心肌梗死区移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组移植等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组注射脂质体-pcDNA3.1-hVEGF165 DNA复合物,对照组注射等容积培养液。假手术组12只仅开胸而不缝扎,不作任何注射。4周后以Buxco系统有创在体检测心功能,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Brdu、肌钙蛋白T双染评估移植细胞的存活与分化。结果:对照组有2只于移植后第2,3周死亡,最终进入结果分析为联合组12只、细胞组12只、基因组12只和对照组10只,假手术组12只。①移植治疗4周后,联合组心肌梗死面积为(27.8&;#177;3.0)%,低于细胞组(37.0&;#177;10.1)%(P=0.035)与基因组(37.1&;#177;5.2)%(P=0.033)。②Buxco检测心功能显示联合组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高于细胞组与基因组[左心室收缩压:(104.5&;#177;9.1),(93.9&;#177;11.9),(93.6&;#177;13.9)mmHg,(P=0.026,0.022);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4971.1&;#177;371.3),(4420.6&;#177;424.9),(4361.8&;#177;617.6)mmHg/s,(P=0.030,0.017)1,左心室等容收缩期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低于细胞组与基因组[(4210.3&;#177;449.5).(3751.3&;#177;431.2),(3587.5&;#177;763.5)mmHg/s,(P=0.036,0.005)],左心室舒张末压有低于细胞组与基因组[(3.1&;#177;3.5),(6.5&;#177;4.9),(6.1&;#177;5.8)mmHg,(P=0.155,0.202)]的趋势。③Brdu、肌钙蛋白T双染示各治疗组心肌梗死区心肌细胞数量不同程度多于对照组,部分为双染阳性细胞。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其综合疗效优于基因细胞治疗与治疗的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可引起脑损伤,但其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的:了解反复高正加速度(+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在反复高+Gz暴露所致脑损伤中的病理作用。设计: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的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单位:一所医院的航空医学研究中心。材料:选用体质量为180~220g健康雄性SD大鼠2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Gz暴露组,其中对照组4只,+Gz暴露组22只。干预:将大鼠固定于动物离心机的转臂上,头朝向离心机轴心,+Gz暴露组条件为G值+14Gz,增长率1.5G/s,峰值持续时间45s,共作用3次,两次中间间歇0.5h。对照组大鼠亦在动物离心机上经历类似实验步骤,所承受的G值为+1Gz。分别于暴露后0.5,6.0,24.0和48.0h断头取脑。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对照组和+Gz暴露后0.5,6.0,24.0和48.0h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并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Gz暴露后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Gz重复暴露后6h,大鼠脑组织bcl-2mRNA表达水平(0.32&;#177;0.08)明显低于对照组(0.69&;#177;0.15),bax,p53和ICE mRNA表达水平[(.55&;#177;0.09),(0.48&;#177;0.12),(0.79&;#177;0.12)]明显高于对照组[(0.33&;#177;0.09),(0.31&;#177;0.05),(0.51&;#177;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Gz重复暴露后24h,大鼠脑组织bcl-2mRNA表达水平(0.28&;#177;0.0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0.69&;#177;0.15),bax,p53和ICEmRNA表达水平[(0.61&;#177;0.15),(0.54&;#177;0.07),(0.84&;#177;0.1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0.33&;#177;0.09),(0.31&;#177;0.05),(0.51&;#177;0.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Gz重复暴露后0.5h和48h,大鼠脑组织bcl-2,bax,p53和ICE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Gz重复暴露后6h和24h在大脑皮质、海马CA1区和纹状体可见部分神经元细胞发生凋亡。结论:反复高+Gz暴露可引起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53和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表达变化,细胞凋亡可能是反复高Gz暴露致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烧伤后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新的修复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HD4年16例26个部位深度烧伤及烧伤后期 瘢痕整形患者的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手术效果。结果:复合皮成活良好,成活率95%以上,外观及功能接近正常 皮肤,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可有效保证移植部位外观及功能,减轻供皮区瘢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臂丛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分化、迁移情况以及对原有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1/12在福建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中心以及福建省骨科研究所完成。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①单纯组:将C5-7神经根经后路撕脱制作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模型,不进行细胞移植。②对照组:模型制作后即刻移植灭活神经干细胞(5&;#215;10^8L^-1)4μL于C6脊髓前角。③实验组:模型制作后即刻把体外培养的5-溴尿嘧啶标记的神经干细胞(5&;#215;10^8L^-1)4μL移植于C6脊髓前角。各组于术后1,2,4.8,12周5个时间点取脊髓标本制备切片,每个时间点4只,分别计算损伤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率。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存活、迁移、分化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6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不同时间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实验组2,4,8,12周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组[实验组:(79.3&;#177;2.9)%,(66.2&;#177;3.8)%,(57.0&;#177;5.4)%,(47.6&;#177;4.8)%;对照组:(69.4&;#177;3.1)%,(45.4&;#177;3.7)%,(33.4&;#177;6.5)%,(29.2&;#177;2.3)%;单纯组:(71.0&;#177;3.0)%,(45.9&;#177;29)%,(355&;#177;5.4)%,(27.9&;#177;1.9)%,t=3.8730-85009,P〈0.01]。(2)神经干细胞移植入脊髓后不仅能存活,迁移达一个脊髓节段,并可以进一步分化为神经元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结论:①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内可以提供神经干细胞分化成星型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适宜微环境,而随时间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分化趋向。②移植神经干细胞大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增高,说明神经干细胞移植除能分化为神经元而发挥神经元替代作用外,对神经根撕脱引起脊髓运动神经元死亡也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减少神经根撕脱后运动神经元的继发性变性死亡。  相似文献   

16.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对脊髓横断损伤的修复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能性,探索治疗脊髓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实验于2002-04/2003—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取20只大鼠,制作椎体水平脊髓离断伤的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和单纯损伤组。前者将体外培养至第5代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用Brdu标记后,移植到大鼠脊髓离断处,后者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12周,定期观察动物体质量变化,进行功能评定,12周后处死动物,行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检查。进行两组对比观察。结果:细胞移植组动物和单纯损伤组动物在脊髓损伤后12周后肢功能的Tarlov评分分别为(4.65&;#177;0.18),(3.65&;#177;0.35)分,斜板试验结果分别为(74.82&;#177;7.04)&;#176;,(50.21&;#177;5.06)&;#176;,体质量变化分别为(127&;#177;15.96).(123.9&;#177;16.5)g,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脊髓功能恢复优于单纯损伤组,大体所见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检查证明该组离断脊髓有明显修复迹象。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移植在大鼠骨髓内能够至少存活12周,并在脊髓损伤处发挥一定的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肌肉转染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CD151基因在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中促血管再生作用并进行功能评价。 方法:实验于2003-01/2005—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研究室暨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完成。①分别包装携带有CD151基因和GFP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CD151,rAAV—GFP)。②Wistar大鼠12只。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③实验组大鼠右下肢肌肉注射局部转染rAAV—CD151,对照组注射rAAV-GFP(1&;#215;10^10pfu/只)。④基因转染2周后行股动脉切除术建立右侧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心内注入红四氯唑观察大鼠下肢变化,根据组织染色的部位或染色的深浅程度判断后肢缺血模型建立是否成功。⑤于模型建立术前、术后2d、术后1,2,3,4周进行缺血后肢的损伤评分,分为0-3分,3分为患肢爬行托拽。或者肢体有缺血性坏疽;O分为抗牵拉时患侧足底与对侧肢体外观无明显区别。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大鼠局部缺血肢体CD151的表达。⑦股动脉切除术4周后,采用非致冷红外热成像仪分别检测大鼠后肢皮肤温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缺血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观察缺血肢体血管再生情况。 结果:1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股动脉切除术4周(基因转染6周)后。实验组大鼠缺血后肢平均皮肤温度高于对照组((32.92&;#177;0.63),(31.22&;#177;0.87)℃,P〈0.05)。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缺血侧肌肉组织CD15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缺血后肢肌肉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显著大于对照组(609.00&;#177;83.89),(517.00&;#177;70.65)/mm^2,P〈0.05)。④术后4周肢体功能的损伤评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67&;#177;0.21,1.67&;#177;0.32,P〈0.05)。 结论:局部高表达CD151基因能够提高缺血组织的血管再生能力。促进缺血肢体的血运重建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和脑衍生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嗅神经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细胞凋亡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4在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SD大鼠4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240~260g。随机分为3组:基因修饰组,嗅鞘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组,每组16只。均首先行大鼠脊髓损伤造模。基因修饰组和嗅鞘细胞移植组分别移植神经生长因子、脑衍生神经生长因子修饰的嗅鞘细胞和单纯嗅鞘细胞,脊髓损伤组不做治疗。移植后12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对损伤区的脊髓组织切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主要观察bcl-2(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ax和fas(细胞凋亡诱导基因)阳性表达的情况评估经基因修饰和未经基因修饰的单纯嗅鞘细胞对脊髓神经凋亡的抑制及诱导作用。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结果:基因修饰组细胞凋亡数低于嗅鞘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组最高。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Bcl-2蛋白表达的顺序为基因修饰组&;gt;嗅鞘细胞移植组&;gt;脊髓损伤组(20.79&;#177;6.40,13.54&;#177;3.66,9.34&;#177;2.12,P&;lt;0.05);Fas,Bax蛋白表达的顺序均为脊髓损伤组&;gt;嗅鞘细胞移植组&;gt;基因修饰组【(24.98&;#177;4.32,40.48&;#177;2.05),(18.92&;#177;4.74,25.54&;#177;3.82),(11.78&;#177;3.81,16.87&;#177;3.30),(P&;lt;0.05)】。结论:单纯移植嗅鞘细胞其存活时间与分泌有限。神经生长因子和脑衍生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营养因子的主要成员,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脑衍生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嗅鞘细胞后可提高嗅鞘细胞的生存时间和提高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功能,移植后具有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VEGF基因可促进脑缺血边缘区的血管生长,哪种导入途径的表达效果更理想值得探讨。目的:探讨脑池内及静脉导入rAAV-VEGF165基因对大鼠脑缺血边缘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为VEGF基因治疗脑缺血提供实验依据。设计:析因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SPF级。干预措施:用线栓加环扎法建立SD大鼠持续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脑脊液导入组、静脉导入组、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治疗组于术后24h内将rAAV-VEGF165基因通过小脑延髓池或静脉内导入。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于术后7d和14d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不同时间脑组织VEGF阳性细胞密度。结果: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大鼠保持为4组,每组12只,无缺失值。各组脑缺血边缘区VEGF阳性细胞密度(个/高倍视野。&;#215;400)分别为:7d组:脑脊液导入组74.90&;#177;2.33、静脉导入组36.27&;#177;2.61、梗死组24.27&;#177;1.69和假手术组5.65&;#177;0.47(P&;lt;0.05);14d组:脑脊液导入组95.03&;#177;1.55、静脉导入组69.17&;#177;4.29、单纯梗死组29.95&;#177;1.05和假手术组7.30&;#177;0.76(P&;lt;0.05)。结论:在rAAV为载体介导下,VEGF165,基因可以通过脑池内及静脉内导入转染到大鼠缺血脑组织中并表达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保护神经细胞,治疗脑缺血。  相似文献   

20.
大鼠中度脑损伤后行为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鼠中度脑损伤后不同行为功能和记忆功能测定方法的效能。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单纯随机分成两组,手术准备后致伤,测定中度液压脑损伤后大鼠不同时期的行走、平衡、爬坡和记忆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大鼠伤后第1天行走试验时间明显延长,为(20.95&;#177;3.36)s,至伤后第7天仍未恢复正常,为(5.12&;#177;0.71)s,与对照组(3.54&;#177;0.82)s比较,t=4.6064,P&;lt;0.01。平衡试验:实验组伤后第1天评分为4.20&;#177;1.00,至伤后第6天恢复正常,评分为1.13&;#177;0.35,与对照组1.00&;#177;0.00比较,t=1.1746,P&;gt;0.05。用记忆功能测定箱测试时,实验组大鼠至第13天记忆功能仍未恢复,评分为5.3&;#177;1.8,与同一天对照组7.1&;#177;1.2比较,t=2.4437,P&;lt;0.05。实验组大鼠伤后爬坡能力至第4天即恢复至(51.7&;#177;3.5)&;#176;,与对照组(53.6&;#177;3.8)&;#176;比较,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t=1.1630,P&;gt;0.05)。结论:伤后大鼠行走、平衡和记忆功能障碍明显,且持续到伤后较长时间,而爬坡能力障碍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