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物型人工肝的推广应用受限于缺乏足够数量的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肝细胞微囊化为肝细胞大规模、高活性体外培养及长期冻存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微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半透性,能保证肝细胞在微囊内长期存活,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文就肝细胞微囊化技术及其在生物型人工肝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微囊化技术及其在生物型人工肝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型人工肝的推广应用受限于缺乏足够数量的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肝细胞微囊化为肝细胞大规模、高活性体外培养及长期冻存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微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合适的半透性,能保证肝细胞在微囊内长期存活,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本文就肝细胞微囊化技术及其在生物型人工肝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实验将微囊化肝细胞移植人急性肝衰竭大鼠腹腔内,动态观察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情况和意义. 方法 用D-氨基半乳糖制作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Ⅰ组为生理盐水组,Ⅱ组为裸肝细胞移植组,Ⅲ组为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在6、12、24、48、72、120和168 h,检测各组血生化,用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HMGB1 mRNA的表达.另取6只正常大鼠样本作为参考值. 结果 各模型组ALT、AST和TBil在6 h就开始上升,24 h均已显著升高(P<0.05),Ⅲ组ALT、AST和TBil显著下降,与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各模型组HMGB1mRNA在6 h显著升高(P<0.01),12 h达高峰,Ⅱ组、Ⅲ组在24 h后表达量较Ⅰ组显著下降,72 h、120 h时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HMGB1可能参与了急性肝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微囊化肝细胞移植组明显减少了肝衰竭大鼠肝组织中HMGB1 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肝组织炎症反应并改善肝衰竭大鼠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肝细胞移植对急慢性肝衰竭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是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等待肝源、向原位肝移植过渡的有效方法。此文就肝细胞移植治疗肝衰竭的机制、肝细胞源、移植方式及实验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技术需要建立肝细胞库以提供大量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肝细胞冻存技术的研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对冻存保护剂的研究则是肝细胞冻存技术取得突破的主要方向,此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肝细胞冻存领域中冻存保护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生物人工肝作为肝功能衰竭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和肝移植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在前期临床研究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作为生物人工肝核心部分的肝细胞来源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异种肝细胞、同种肝细胞、骨髓干细胞及基因工程细胞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其在生物人工肝研究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因各种原因所致暴发型肝衰竭最有前途的方法,已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确切疗效。肝细胞作为生物人工肝的主要生物成分,在该系统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就近年来作为生物人工肝用肝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技术需要建立肝细胞库以提供大量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肝细胞冻存技术的研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对冻存保护剂的研究则是肝细胞冻存技术取得突破的主要方向,此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肝细胞冻存领域中冻存保护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生物人工肝和肝细胞移植技术需要建立肝细胞库以提供大量具有高度活性和良好功能的肝细胞.肝细胞冻存技术的研究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而对冻存保护剂的研究则是肝细胞冻存技术取得突破的主要方向,此文就近些年来国内外肝细胞冻存领域中冻存保护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各种原因所致的肝功能衰竭是一种病死率高的并发症。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最有效的手段。为了替代肝脏移植,以肝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型人工肝(BAL)成为目前肝功能衰竭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肝细胞是BAL的生物部分,起着核心作用;应用于BAL的肝细胞主要有:原代肝细胞(包括同源的人肝细胞及异种肝细胞)、各种不同来源的肝细胞株、干细胞等。此文就涉及肝细胞源研究的最新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王艳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20-3722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06年4月~201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例AFLP患者的症状、实验室检查、临床过程及母亲和围产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消化道症状,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改变,严重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AFLP患者的预后与新生儿预后、病程长短及治疗密切相关;对AFL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及时终止妊娠,积极预防DIC,补充凝血物质,有利于改善AFLP患者及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肝功能衰竭目前没有特异性治疗,病死率极高。随着对基因研究的深入,在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发生和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此文就急性肝功能衰竭与基因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够分化为与原代培养肝细胞表型相似,并表达部分成熟肝细胞功能的类肝细胞.尽管目前在诱导条件的优化、分化过程的调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等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但研究胚胎干细胞向肝系的诱导分化及纯化,为终末期肝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生物人工肝及药物代谢和毒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妊娠急性脂肪肝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诊断方法和处理原则。方法:对1990年以来中文文献报告的AFLP 22例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FLP的发病率为1:20 540,86.4%的患者有临床症状。体征为黄疸(86.4%)、水肿(27.3%)和腹水(27.3%)。AFLP的产科并发症为产后出血(77.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77.3%)、肾功能衰竭(63.6%)、肝性脑病(50.0%)、胎儿窘迫(40.9%)、死胎(13.6%)和新生儿窒息(59.1%)。化验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尿酸和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12例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占54.5%。其中5例因子宫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占22.7%。有6例行肾透析治疗,占肾功能衰竭者的42.86%。孕产妇死亡5例,占22.7%。结论:AFLP是一种严重的少见的妊娠并发症,及时诊断和正确处理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对急性肝衰竭(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1.2 g/kg腹腔注射制成AHF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和内毒素含量。结果:经过美常安治疗2周后,大鼠肠道内有益菌含量明显上升,有害菌含量下降,肠道菌群比例恢复正常,血中内毒素含量降低。结论:美常安通过对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直接调节作用,间接的起到了保肝护肝的作用,对于AHF疾病的本身也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近6年收治的10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初产妇8例,经产妇2例;均有恶心、呕吐、厌食、进行性皮肤黄疸及尿色发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阴性。血压升高7例、凝血功能异常8例、血糖降低4例。8例经肝脏超声证实、1例经肝穿刺证实为AFLP。9例于入院后3~7h行剖宫产术,其中同时行子宫切除1例,阴道分娩1例。治愈8例,死亡2例;新生儿正常6例,新生儿窒息3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病情严重者同时行子宫切除术;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积极输注凝血物质,必要时人工肝替代治疗,能有效提高孕妇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