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功能紊乱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影响了患者术后进一步抗肿瘤治疗的效果。笔者自2001年5月~2005年7月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58例,并与单用吗丁啉(西安杨森生产)治疗的55例对比观察,现  相似文献   

2.
胃肠功能紊乱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高,既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目前西医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通过辨证施治,取得一定疗效。通过参苓白术散加减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中的运用,以期对临床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调气和胃法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85例苏州市中医医院(215003)魏国瑜陈剑平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腹部术后调气和胃法胃肠功能紊乱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能否及时缓解症状,对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很大。近5年来,我们以调气和胃法治疗腹部手术后胃肠...  相似文献   

4.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穴位疗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总结近年来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采用的穴位疗法,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治疗胆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将40例胆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术后常规处理加针刺胃、大肠、小肠、胆之下合穴,对照组仅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下合穴能缩短胆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自然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对胆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将40例胆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术后常规处理加针刺胃、大肠、小肠、胆之下合穴,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下合穴能缩短胆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自然疗程。  相似文献   

7.
正结直肠癌是一种多见于老年人群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具有高病死率特点[1]。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但是由于手术麻醉、创伤以及消化道重建等诸多因素,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厌食、恶心、便秘等症状。如不尽快恢复胃肠功能,会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2-3]。本文采用耳穴压豆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干预,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胆囊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对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将40例胆囊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术后常规处理加针刺胃、大肠、小肠、胆经下合穴,对照组予术后常规处理。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一般情况计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下合穴能缩短胆囊结石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自然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食管癌手术切断迷走神经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给予中药治疗。结果: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20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B超检查显示:手术后两组的胃窦蠕动出现时间、胃部分排空时间、胃功能恢复到手术前水平的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服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对血常规、小便常规、大便常规、转氨酶、肾功、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药治疗具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10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是普通外科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反酸、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术后进食,而且对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明显不利.笔者自1999年来对本院普外科105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进行针刺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对促进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术后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术后早期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VitB1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VitB1对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应激、麻醉刺激、术中创伤、炎症刺激、消化道重建、精神因素、长期卧床等等诸多因素,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两组在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术散热敷腹部治疗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厚朴排气合剂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腹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厚朴排气合剂。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出现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2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给予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3 d后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饮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53/56)和76.8%(43/5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障碍、APACHEⅡ评分以及腹腔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临床应用扶正通腑导滞法联合电针阳明经穴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明确,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54例腹部术后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7例,其中治疗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护理之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缓解状况,比较护理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护理后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都比对照组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OT、VIP和SP分泌变化和对照组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和显著疗效率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切实缓解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提升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和免疫力,减少恢复健康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对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以72例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情况、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腹部胀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后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针刺疗法治疗非创伤性妇科急腹症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能显著改善患者腹部胀痛症状,加快其肠鸣恢复及提前排气和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心脏病并于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120例,其中,胃阴不足型48例,脾胃虚弱型29例,脾虚湿阻型27例以及肝胃不和型16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胃阴不足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脾胃虚弱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脾虚湿阻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肝胃不和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12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同辨证分型患者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心脏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心脏病并于术后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120例,其中,胃阴不足型48例,脾胃虚弱型29例,脾虚湿阻型27例以及肝胃不和型16例.根据患者的不同辨证分型给予不同的中药治疗.结果:胃阴不足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脾胃虚弱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6.55%,脾虚湿阻型患者总有效率为96.30%,肝胃不和型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120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同辨证分型患者间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心脏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分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165例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其中中药组55例采用健脾承气汤辅助治疗,针灸组55例采用穴位针刺辅助治疗,针药联合组55例则采用针药联合辅助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积分问卷(GIS)及中医症状评分,同时比较临床疗效、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结果3组治疗后GIS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针药联合组以上指标显著优于中药组、针灸组(P均<0.05);针药联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针灸组(P均<0.05);同时针药联合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显著少于中药组、针灸组(P均<0.05)。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全麻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可有效减轻患者胃肠道症状,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功能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