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例(22只眼)高眼压用药物控制不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穿刺降眼压联合.结果 本组术后大多数保留了较好的视力,22只眼中19只眼眼压控制在10~21 mm Hg,3只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结论 对持续高眼压下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以防视功能进一步受损及视力不可逆永久性丧失.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首选的、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手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1例22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术前、术中用多种方法使眼压逐渐下降后,进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6~12mo,22眼中有17眼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能控制在21mmHg(1mmHg=0.133kPa)以下,4眼加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19眼视力有所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手术治疗。只要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精心操作,术后精心护理,高眼压下小梁切除术是必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徐国芬  赵成  权卫  陈媛 《江西医药》2014,(2):163-164
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适用于降眼压药物或传统手术治疗失败的青光眼患者,包括: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青光眼、既往抗青光眼手术失败的青光眼、无晶体眼或假晶体眼的滤过手术、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炎性控制后的葡萄膜炎性青光眼、炎症缓解后的外伤性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1]。我院近来开展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眼内植入术治疗既往药物控制眼压失败的开角型青光眼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青光眼是全球常见且不可逆的严重致盲眼病,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顽固性青光眼中疗效较差的一型,是一种常继发于多种眼部及全身血管性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难治性青光眼.其治疗方法包括控制眼压,视网膜缺血治疗,综合运用治疗方法.其中控制眼压包括药物治疗及手术控制眼压,手术控制眼压包括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的滤过性手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睫状体破坏术,睫状体冷冻术.综合运用治疗方法治疗包括:引流物植入联合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光凝联合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联合激光或冷凝术.目前在临床上综合治疗以其优势的治疗作用渐渐被眼科医生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我国占青光眼病例的79.609/5~86.13%,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手术治疗是各型青光眼的有效途径。在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治疗前,原则上先用药物尽量将患者的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但临床上有些患者在使用局部和全身多种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控制,为保护患者残余的视功能,常常要在高眼压下行滤过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眼科收治的32例在持续性高眼压情况下采取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的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采取药物治疗眼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的32例青光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住院治疗时间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及滤过泡情况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结果显示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与正常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相似,但在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下进行手术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且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故应对药物控制眼压失效的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尽早进行小梁切除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3例(35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使用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眼压控制不良进行改良小梁切除术。结果 35只眼顺利完成手术,后1周时32只眼(91.4%)视力提高,2只眼(5.71%)视力不变;后1周30只眼(85.7%)眼压控制≤21mmHg,只眼(14.3%)眼压≥22mmHg,用降眼压药物眼压能控制正常。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的有31只眼(88.6%),29只眼(82.9%)眼压≤21mmHg。所有病例术中无脉络膜爆发性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其应不失时机地选择手术治疗,以防治视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8.
抗青光眼药物合用时对肾脏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其病因通常是因为眼内压异常升高,超过了眼睛所能耐受的最高限度,以致造成了视神经受压及供血不足,轴浆流中断引起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若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最终将导致患眼失明.对于早期发现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通常不主张采用手术治疗,而以药物降低或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保存视功能,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经确诊,首选手术治疗,但手术前也必须先用药物控制眼压,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降眼压药物的使用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红  龚力力  杨磊 《贵州医药》2008,32(7):601-603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发生的高眼压,往往用各种药物治疗都难以奏效,手术是降低眼压挽救视力的唯一方法;而单纯的抗青光眼手术或单纯白内障手术均不能同时完全解除病因,获得最大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艳英  陈俊娥  王敏 《河北医药》2009,31(2):250-250
青光眼是眼科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眼病,主要表现是眼压高。即使是药物或手术治疗使眼压控制至正常水平,由于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眼压的波动,若不经常复查或及时治疗,则会造成视神经损伤,视野缺损,最终影响视功能,严重者导致失明。青光眼是终身疾病,因此做好青光眼患者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科通过1年来对187例青光眼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改良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42例(49眼).结果 49眼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爆发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4-12月,20眼眼压控制在6~21 mm Hg),其中8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3.33%.结论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控制不良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方法 39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经局部及全身药物降眼压治疗仍在40 mm Hg以上,于术前2~3 d行前房穿刺放液1~3次,其中9例加玻璃体穿刺放液后再行常规抗青光眼手术.结果 随访一年,28例眼压控制正常,11例术后加用局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正常,其中4例术后合并脉络膜脱离,经治疗好转.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药物无法控制眼压状态下,术前2~3 d行前房穿刺放液及术中行玻璃体抽液,可以有效降低眼压,避免高眼压状态下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正>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为常见,眼内压增高是引起眼部症状及病理变化的重要原因,快速的降低眼压可缓解视神经的损害,所以其治疗仍以将眼压药物控制正常后进行小梁切除术为主。但部分患者经过短期药物治疗后眼压难以控制到正常水平,长久高眼压会引起视功能的损害,应用降眼压药物过久也会引起其他问题,这就给青光眼大夫带来了困扰。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76例(8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手术  相似文献   

14.
指压降压法在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手术时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苏镇 《江苏医药》1997,23(3):175-176
对26例(31眼)术前用降眼压药不能控制的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患者,行抗青光眼手术时于球后麻醉后采用指压降压法。结果:眼压均可降至正常,并能顺利进行小梁切除或联合晶体摘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平均随访16.7个月,90%的患者眼压正常,80%的病人视力较术前提高。因此,对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用降眼压药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尽早用此方法施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症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了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限度将带来组织功能损害.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式中最常用的一种.对确诊为青光眼且经过药物治疗难以有效控制及维持正常眼压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或5-氟尿嘧啶(5-Fu).即前房穿刺和巩膜瓣可调整缝线.临床疗效确切,现将这两种药物的研究动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高眼压状态手术治疗临床观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常莉中国人民解放军51378部队医院康军经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者,国内学者统计约占69%。为探讨各种降压药物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现...  相似文献   

1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患眼均处在高眼压状态,此时患眼房角完全关闭,治疗原则为采取多种药物降压,然而临床上,常常遇到少数患者用多种药物均不能控制眼压对于这些高眼压状态下的患眼,决定手术治疗的时机,是立即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抗青光眼手术,还是继续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术式的选择、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等问题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治疗前眼压平均为(42.5±3.0)mm Hg;经过积极治疗,眼压水平得到控制,眼压平均为(17.5±2.0)mm Hg,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外伤早期继发青光眼,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药物治疗不佳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慧霞  高平  张康玉  金伟 《安徽医药》2013,34(6):721-722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33眼眼压控制不良(大于30 mmHg)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术后第2 d出现局部脉络膜浅脱离,经扩瞳、激素治疗后恢复,其他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需任何药物,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8~17 mmHg)。术后视力提高31眼,视力不变1眼,视力下降1眼。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患者,为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杨云良 《河北医药》2006,28(9):816-817
目的 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72例(83眼)术前眼压控制不佳的青光眼患者在显微镜下施行了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联合运用了丝裂霉素C(MMC)和可拆缝线法,对于其中9例合并晶状体明显混浊的患者联合施行了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或超声乳化术(Phaco).结果 术后1周视力明显好于术前者(提高2排以上)占37.4%,无明显变化者占59.0%;眼压4~25.81 mm Hg,平均为13.20 mm Hg,功能性滤泡占96.4%,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对部分眼压控制不佳的青光眼患者术中联合运用丝裂霉素C、可拆缝线法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