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用乙酸纤维将GL-7-ACA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大肠埃希氏菌A56/pMRCU-334菌株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与游离细胞一致;固定化细胞对温度和pH的稳定性比游离细胞提高。用薄板层析分析固定化细胞裂解GL-7-ACA反应液中产物7-ACA的含量以及GL-7-ACA的残存量,在pH8.0.37℃时GL-7-ACA的转化率达90%,产生7-ACA的能力为12.34mg/(g固定化细胞·h)。使用20批之后,GL-7-ACA的转化率仍达66%。  相似文献   

2.
用乙酸纤维将GL-7-ACA酰化酶基因工程菌大肠埃希氏菌A56/pMR CU-334株菌固定化,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与游离细胞一致;固定化细胞对温度和pH的稳定性比游离细胞提高。用薄板层析分析固定化细胞裂解GL-7-ACA反应液中产物7-ACA的含量以及GL-7-ACA的残存量,在pH8.0.37℃时GL-7-ACA的转化率达90%,产物7-ACA的能力为12.34mg/(  相似文献   

3.
用Y-Z型多功能摇瓶,考察了固定化酵母转化腺苷生产三磷腺苷(ATP)过程中CO2释放率(CER)与葡萄糖、腺苷、腺苷二磷酸、磷酸腺苷在反应液中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CER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可分为缓慢上升、快速上升和下降3阶段。根据CER的变化可很快估算出葡萄糖的消耗状况,分析判断出反应进程,便于反应过程的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素-荧光素酶方法测定大鼠盆总神经节腺苷三磷酸(ATP)释放.钠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1μmol·L-1)抑制电刺激诱发的盆总神经节ATP的释放.灌流液中去除Ca2+并加入EGTA(1mmol·L-1)后消除ATP的释放.腺苷(100μmol·L-1),A1腺苷受体激动剂环戊腺苷(0.1μmol·L-1),毒蕈碱性受体激动剂氧化震颤素(1μmol·L-1)和5-羟色胺(100μmol·L-1)减少ATP的释放.A1腺苷受体拮抗剂8-环戊基-1,3-二丙基黄嘌呤(10nmol·L-1),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育亨宾(3μmol·L-1),D2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舒必利(20μmol·L-1)和组胺(100μmol·L-1)增加ATP的释放.结果提示,在大鼠盆总神经节存在着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突触传递的ATP释放.A1腺苷受体,毒蕈碱性受体,α2肾上腺素受体,D2多巴胺受体,5-羟色胺受体及H1组胺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可以通过节前机制影响ATP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钙包埋法制备固定化细胞,研究了氧化葡萄糖酸杆菌(ATC9937)固定化细胞的有关性质。该菌株休止细胞能优先利用葡萄糖酸为产酸底物合成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并以5%的总浓度为优。固定化细胞的使用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均比游离细胞有明显增加,而且固定化细胞对pH值有较宽的适应范围。根据细菌合成2-酮基-L-古龙酸的2,5-二酮基-D-葡萄糖酸途径,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钙包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腺苷-磷酸(AMP)对豚鼠离体去内皮主动脉的松弛作用。并与腺苷进行了比较,AMP和腺苷的ED50分别是0.12和0.10mmol·L-1.AMP的作用可被腺苷脱氨酶抑制剂9-赤薄醇(2-羟基-3-壬基)腺嘌呤所增强;并可被5′-核苷酸外切酶抑制剂α,β-次甲基腺苷二磷酸抑制.后者还可抑制AMP在豚鼠主动脉中的降解约50%~85%。这些结果提示。AMP的松弛作用可能与其在′-核苷酸外切酶的作用下生成的降解产物腺苷有关,而其本身的作用十分微弱。  相似文献   

7.
酶法制取L—丙氨酸工艺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从固定化细胞的连续生产L-丙氨酸的中试工艺研究,填补了我国应用固定化酶工艺生产L-丙氨酸技术的空白,该工艺用原料全部国产化,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基本无三废,其底物转化率大于98%,产率大于85%,固定化细胞半衰期大于80天,L-丙氨酸纯度大于98.5%,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了美国药典22版标准。  相似文献   

8.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环戊腺苷(CPA)和苯基异丙基腺苷(R-PIA)对豚鼠窦房结起搏细胞电活动的影响。CPA和R-PIA不仅能增加豚鼠窦房结起搏细胞APA,MDP和Vmax,且能减小VDD,RPF和ADP90。8-苯茶碱和格列苯脲能明显地抑制环戊腺苷的电生理效应。本文结果提示环戊腺苷的电生理效应是受体依赖性的和主要由腺苷受体耦联的ATP敏感性钾通道的激活所中介。  相似文献   

9.
氯丙烯对神经细胞胞浆膜和线粒体膜Ca2+┐ATP酶,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张磊谢克勤高树君孙克任(山东医科大学毒理学研究室,济南250012)用鸡胚脑神经细胞研究1-烯丙基氯-3对细胞胞浆膜和线粒体膜Ca2+-ATP酶,Na+,K+-ATP...  相似文献   

10.
开孔明胶固定酵母细胞生产三磷酸腺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开孔明胶包埋啤酒酵母制成固定化细胞,在含15g/L单磷酸腺苷、150mmol/L葡萄糖、16mmol/L硫酸镁的250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7.0)中35℃振荡反应2h,生产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率可达95%。在前一批底物溶液灭菌和添加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条件下,固定化酵母细胞可反复使用10次,ATP转化率稳定维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对HL-60细胞中的细胞溶质和胞膜蛋白激酶C(PKC)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影响。方法:活细胞数的计数用苔盼兰拒染法,用组蛋白ⅢS,(γ^32P)ATP与PKC酶液一起保温测定PKC活性,用聚谷氨酸.酪氨酸(4:1)多肽),(γ^32P)ATP与TPK酶液一起保温测定TPK活性,结果:Que对HL-6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处理48小时后,其IC5  相似文献   

12.
N-甲基小檗胺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N 甲基小檗胺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的作用。方法 膜片钳制技术全细胞记录模式。结果 N 甲基小檗胺抑制心室肌细胞ATP敏感钾电流(IKATP)且具浓度依赖关系。指令电位为0mV时,3种浓度N 甲基小檗胺(0-1,1,10μmol·L-1)可使IKATP分别由给药前的(0-46±0-09)nA,(0-43±0-15)nA和(0-47±0-10)nA减少至给药后的(0-37±0-07)nA(n=4,P<0-05),(0-29±0-18)nA(n=5,P<0-05)和(0-21±0-07)nA(n=4,P<0-05)。其抑制率分别为18-81%±6-16%(P<0-05),41-47%±24-05%(P<0-05)和55-00%±12-94%(P<0-05)。其它指令电位下的IKATP的改变也符合此趋势。结论 N 甲基小檗胺阻断豚鼠心肌细胞ATP敏感K+钾通道。  相似文献   

13.
生产ATP液流循环式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的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液流循环式固定化细胞流化床反应器中,将底物浓度为40mmol/L的腺苷转化为ATP,本文对其整个反应过程中葡萄糖的浓度,pH,溶氧的变化进行了检测,考察了这三个参数与反应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转化率的升高,葡萄糖及溶氧呈下降趋势,而pH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8-氯腺苷对小鼠肝癌H_(22)细胞的抑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氯腺苷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的抑瘤率最高可达71.7±13.3%(iP)和66.1±4.46%(iv)(100mg·kg-1d-1×7d)。腹水型H22细胞经8-氯腺苷作用24h后,cAMP含量增加,DAG含量下降;PKAI型调节亚基在药物作用后明显下降;凝胶阻滞分析表明,反式转录因子CREB结合活性增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53抗癌基因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8-氯腺苷抑瘤作用机制与第二信使系统和基因表达调控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牛磺酸对缺血大鼠心肌腺苷三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观测牛磺酸(taurine,Tau)对心肌缺血损伤时心肌肌膜和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异丙肾上腺素(Iso,5mg·kg-1)诱导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定磷法分别测定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心肌肌膜和线粒体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均降低,在注射ISP前30min腹腔注射Tau(200mg·kg-1),则上述酶活性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Tau具有拮抗缺血大鼠心肌肌膜及线粒体Ca2+-ATP酶、Mg2+-ATP酶及Na+,K+-ATP酶活性降低的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腺苷(Ado)是大多数内脏器官的功能调节剂,既可扩张内源性平滑肌血管,也可引起肾内血管收缩、减小肾小球渗透率。Ado通过两条途径生成:一条依循ATP分解代谢路线,由5'-核苷酸酶水解腺苷一磷酸(AMP)形成。另一条是由S-腺苷高半胱氯酸(SAH)水解生成,SAH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的去甲基化产物。表明甲基化作用程度的细胞内部SAM/SAH值可作细胞内部甲基化反应的含量测定参数,而且急性肾病期,Ado和SAH的尿浓度或分泌率可代表诊断或预后参数。以前报道的分析方法变异性大。德国柏林大学药学…  相似文献   

17.
利用D-氨基酸氧化酶(DAO)和戊二酰-7-氨基头孢烯酸(GL-7-ACA)脱酰酶酶促转化头孢菌素C(CPC)为7-氨基头孢烯酸(7-ACA)时,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将这两种酶分别固定在不同载体上。反应是同时利用这两种酶以类似一步方式进行。DAO制剂中的过氧化氢酶杂质的影响可通过外加过氧化氢解决。在最适条件下,CPC转化为7-ACA的转化率高于90%,副产物形成率低于4%。这种固定化  相似文献   

18.
(Sp)-8-氯腺苷3′,5′环磷酸辛酯(OCC)是8-氯腺苷3′,5′环磷酸的新衍生物,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分化作用。用细胞流式光度术发现OCC阻断HL-60细胞周期于G1期。OCC对HL-60细胞DNA合成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影响RNA和蛋白质合成。OCC能激活HL-60细胞浆中蛋白激酶A。8-氯腺苷是OCC的活性代谢产物,能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8-氯腺苷也能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分化和人T淋巴母细胞MOTL-4的凋亡。本文讨论了8-氯腺苷抗肿瘤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醇固定化基因工程菌CTB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用聚乙烯醇(PVA)为介质固定化基因工程菌CTB2的研究,PVA是一种新型固定化载体,研究结果表明,PVA包埋的固定化细胞酶活力回收率为89%,固定化细胞的最佳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8.0,固定化细胞的半衰期为11批次。  相似文献   

20.
8-氯腺苷对小鼠肝癌H_(22)细胞的抑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药理学通报》1996,12(1):71-73
8-氯腺苷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的抑瘤率最高可达71.7±13.3%(iP)和66.1±4.46%(iv)(100mg·kg-1d-1×7d)。腹水型H22细胞经8-氯腺苷作用24h后,cAMP含量增加,DAG含量下降;PKAI型调节亚基在药物作用后明显下降;凝胶阻滞分析表明,反式转录因子CREB结合活性增加;原位杂交结果显示P53抗癌基因表达增强。以上结果提示,8-氯腺苷抑瘤作用机制与第二信使系统和基因表达调控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