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低能量氦氖激光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个月检测血液流变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低能量氦氖激光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进血液粘度增高,血清SOD活力降低且MDA含量增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治疗后激光组合血粘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粘度明显改善(P<0.05),血清SOD活性增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联吡啶酮(米力农)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有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连续1周;对照组34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定心功能,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患者经米力农治疗后心排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显著增加(P<0.01)。同时血液流变学示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定量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其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94.5%及50.0%;对照组为70.6%及26.5%,观察组疗效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米力农能显著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性,是治疗肺心病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3年收治的18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6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11项指标检测,发现用双毒清治疗前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及Casson屈服值亦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双毒清可阻断本病早期高粘滞、高浓缩、高凝固及血细胞高聚集的中间病理环节,本制剂的抗凝、降粘、溶纤、解聚之功效,使治疗组 126例全部治愈,对照组病死率为 4.76%(P<0.05)。  相似文献   

4.
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人灵悦安欣注射液治疗 31例和种芎嗪注射液对照组31例,均为每日1次,30日为1疗程,观察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悦安欣注射液的显效率(74.2%)和总有效率(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8.7%和67.7%),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粘附率)治疗组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悦安欣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病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流变指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方法:用ELISA法测20例冠心病、30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ox-LDL;平行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OX-LDL与血流变指标进行两者的相关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ox-LDL浓度与血流变异常指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可能与心脑血管病发病有关;血浆ox-LDL与血液流变学检测有助于心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VBI)的血液流变学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从电生理角度探讨ILIB治疗VBI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4例VBI患者分为激光组34例,采用He-Ne激光治疗;常规组30例,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BAEP。并进行比较,观察He-Ne激光对VBI患者流变学及脑电生理的影响。结果:(1)治疗前患者血液粘度增高,表现为全血粘度高低切变值、血浆粘度及血脂增高。BAEP总异常率为78.1%,以脑干型异常为主。(2)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与常规组比较,激光组血浆粘度及血脂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BAEP中以V波PL、Ⅲ-Ⅴ和Ⅰ-Ⅴ IPL改善明显(P<0.05)。结论: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可改善VBI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及脑神经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法对冠心病患者血液粘度 的影响,我们应用ILIB治疗 40例冠心病高粘血症的患者,另以20例做对照。结果 表明:ILIB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 指数、全血还原粘度扣甲襞微循环积分改善均非常显著(P<0.05~0.01),而对 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提示ILIB是改善冠心病伴高粘血症的一种有效方 法.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液流变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角度探讨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病作用。方法 对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30例以抗精神病药加复方丹参,对照组90例单以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4周后检则血液流变学12例指标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总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全血粘度(300s^-1和1.0s^-1、低切还原粘度、RBC刚性指数、RBC聚集指数和纤维蛋白原都显著低于治疗前且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脑血流量则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除全血粘度有显著改善外其它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BPRS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复方丹参对精神分裂症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高粘滞血症和提高BPRS减分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压静电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分成药物治疗组(25 例) 和静电药物治疗组(30 例,加静电治疗)。结果:治疗后静电药物治疗组较药物治疗组低切还原粘变、全血高切还原粘度(P均< 0.001)、血沉方程K值、血沉、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P均<0.05)有明显下降。结论:高压静电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莱姆病血清抗体阳性患者血液粘度的改变。方法:用椎板式血流变化仪测定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及血浆粘度(ηP),以莱姆病抗体阴性者作对照。结果:莱姆病血清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粘度均增高(P<0.05或0.01)。结论:莱姆病血清抗体阳性患者血液粘度增高,可能和血管壁胶原组织增生而至血液流态改变,或与感染后变态反应使IgG升高、血清粘蛋白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组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活血通脉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组分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黏度和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组分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异常的血液黏度和血液凝固状态,改善脑部微循环,保护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固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参芪固肾汤。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糖、血脂水平、肾功能指标[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IL-6及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BUN、UAE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参芪固肾汤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肾功能指标,改善糖脂水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烧伤脓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清D-二聚体(DD)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5例烧伤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三组,除实施相同的脓毒症综合治疗方案外,丹红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丹参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测定血液流变学及血清DD、PCT、TNF、BNP含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流变学各指标和血清DD、TNFα、BNP、PCT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且以丹红组下降为著。结论丹红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中DD含量,改善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微循环状态,从而可防治烧伤进行性创面加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芎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芎组(n=34)给予参芎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丹参组(n=38)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14d。于治疗前后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检测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果参芎组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丹参组(73.7%)(P〈0.05);参芎组治疗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丹参组治疗后仅全血粘度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参芎组全血粘度(中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丹参组(均P〈0.05)。结论参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可能通过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饮食治疗。对照组50例,用洛伐他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脂、转氨酶、体质指数(BMI)、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ALT、AST、BMI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低切、还原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极低热量治疗脾虚痰湿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6.
赵杨  马良  钟启刚 《临床荟萃》2021,36(3):212-215
目的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联合组77例,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谷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对妊高征患者血流变指标、微炎症状态及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10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DBP、24 h尿蛋白、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HCT、Hcy、CRP、TNF-α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能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血流变指标、微炎症状态及妊娠结局,提高母婴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该院就诊的CHD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CHD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HWBV)、黏度低切(LWBV)及血浆黏度(PV)]、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与6MWT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VEDD、LVESD、LWBV、HWBV、PV、TNF-α、IL-6、hs-CRP、PCT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6MW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WBV、HWBV、PV、TNF-α、IL-6、hs-CRP、PCT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治疗CHD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128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6% vs 75.0%,P<0.05),观察组退烧时间(4.5±0.8 d vs 6.6±1.2 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9±0.8 d vs 7.3±1.2 d)、住院时间(6.5±1.3 d vs 10.2±1.6 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7.12±0.83 mPa·s vs 8.79±1.23 mPa·s)、血浆粘度(1.53±0.46 mPa·s vs 1.78±0.52 mPa·s)及聚集指数(1.84±0.24 vs 2.24±0.27)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79.7% vs 93.8%, P<0.05)。 结论 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膈肌功能、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状况、血液流变学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