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微波热凝蝶腭神经,筛前神经86例(治疗组)并与单纯热凝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3例(对照组)进行中,近期疗效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为92.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微波热凝蝶腭,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复发率低,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allergicrhinitis,PAR)的新方法。方法将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对照组40例,接受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蝶腭神经治疗。将两组中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随访半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其中显效36例),对照组为67.5%(其中显效10例)。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术中出血3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鼻后下神经、筛前神经及下鼻甲治疗PAR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微波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新的有效方法。方法:内镜下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处黏膜、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及下鼻甲、鼻丘黏膜。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结果:1年后复查总有效率达90%。结论:同时降低蝶腭神经及筛前神经的兴奋性,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全身变态反应在鼻部的表现,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能肯定,且极易复发,长期用药患难以接受。2004年8月至2006年9.月,我科利用微波热凝蝶腭神经节、筛前神经及下鼻甲等,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筛前神经、蝶腭神经阻断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和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鼻内镜下筛前神经、蝶腭神经阻断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分析两组治疗3个月、24个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24个月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个月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与治疗3个月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筛前神经、蝶腭神经阻断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perennialallergicrhintis ,PAR)手术治疗方法较多 ,近期疗效良好 ,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作者采用经鼻内窥镜下电凝翼管神经及筛前神经治疗 3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参照 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变应性鼻炎 (AR)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1] ,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32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32 .4 (19~ 4 8)岁 ;平均病程 6 (3~ 14 )年。症状分级记分为 8.6 4± 0 .6 7,体征分级记分为 2 .14± 0 .4 8。1.2 方法 局麻后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筛前神经阻断术联合双下鼻甲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筛前神经阻断术联合双下鼻甲消融术治疗。观察46例患者术后有无并发症发生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 46例患者术后随访5个月~1年,显效28例(60.9%),有效14例(30.4%),无效4例(8.7%);总有效率为91.3%。术后前3~5 d有局部水肿、渗出和鼻塞、流涕加重及前额部疼痛。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筛前神经阻断术联合双下鼻甲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治疗组予双侧筛前神经热凝固术后足三里穴位注射斯奇康0.5mg(1ml),隔日1次,双侧足三里交替,疗程6周;对照组予双侧筛前神经热凝固术后足三里穴位注射生理盐水1ml,隔日1次,疗程6周.结果:①2组临床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76.5%,有效率为94.1%,对照组分别为70.6%、91.2%,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随访1年后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4.7%,有效率为91.2%,对照组分别为41.2%、64.7%,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斯奇康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控制复发亦有较好效果,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变应性鼻炎疗效的方法。方法:对应用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98例,随访1a总效率为96%。结果:此方法对打喷嚏、水样鼻涕为主症状的患者有明显效果,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结合用鼻炎片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野清、操作简便、疗效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5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行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取下鼻甲黏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糖精法测定鼻黏膜纤毛输送率.结果 术前纤毛运动速度平均(5.69±2.65)mm/min,术后6个月纤毛运动速度平均(9.70±2.15)mm/m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纤毛排列整齐.结论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形态无明显影响,但是影响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1.
王俊周  胡书君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12):1308-130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合治疗,术后随访1a。结果治愈38例(69.09%),显效11例(20.00%),有效6例(10.91%),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与微波热凝筛前神经联用治疗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疗效显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鼻腔结构矫正结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伴有鼻腔结构异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或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同时结合射频热凝下鼻甲、鼻丘、与鼻丘对应的鼻中隔等副交感神经密集部位。结果:术后随访1年以上,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8%、82.6%。7例复发,其中6例发生在手术6个月以后。结论:对伴有鼻中隔偏曲或下鼻甲肥大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结合射频治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多在6个月以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变应性鼻炎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微波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E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予以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球蛋白E、炎症因子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7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P<0.05);两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喷嚏、鼻痒、鼻塞、擤鼻)及其总症状评分、总免疫球蛋白E(T-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23、6.20、9.19、7.74、19.37、57.65、45.69、8.85、3.46;19.10、10.66、15.49、13.03、31.24、61.61、64.03、17.15、6.53,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05、5.34、4.72、7.02、15.50、12.48、19.06、6.67、3.35,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8%)与对照组(11.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05)。结论鼻炎贴膏穴位贴敷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有效抑制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和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玉屏风颗粒,疗程均为2周,并于停药后8周内观察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34.6%,对照组复发率为64.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玉屏风颗粒辅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超声聚焦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将8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采用鼻内镜下超声聚焦扫描鼻中隔筛前神经分布区、双侧下鼻甲鼻后下神经和筛前神经分布区及双侧鼻丘处黏膜,术后应用糠酸莫米松喷鼻3个月;对照组39例仅使用糠酸莫米松喷鼻治疗3个月。治疗后随访1年,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43例均行一次手术,术后1年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39例1年总有效率为74.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3.134,P〈0.01)。结论鼻内镜下超声聚焦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IM: To study efficacy of primalan (mequitas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 and chronic recurrent urticaria. MATERIAL AND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40 patients. Of them, 60 patients had allergic rhinitis, 80 patients had chronic recurrent urticaria. 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primalan (mequitasin) in a dose 10 mg/day (5 mg twice daily or a single dose 10 mg). The disease symptoms and side effects of primalan were assessed for 28 days of the treatment. RESULTS: Primalan (mequitasin) proved to be highly effective against allergic rhinitis (good and very good response--76%, satisfactory--20%) and chronic recurrent urticaria (the response in 90% patients). Good primalan tolerance was reported. Side effects were moderate and did not require the drug withdrawal (sleepiness in 6.6%, dryness of the mucosa in 5%). CONCLUSION: Primalan (mequitasin) can be recommended for wide application in therapy of allergic rhinitis and chronic recurrent urticaria.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及对TGF-β、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与观察组(43例,玉屏风颗粒+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慢性变应性鼻炎(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R伴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试验组在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随访1年。结果两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两组症状评分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显效23例(57.5%),总有效35例(87.5%);对照组显效11例(27.5%),总有效26例(65.0%)。两组间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于伴鼻中隔偏曲的AR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