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胶质瘤相关癌基因1( Gli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Gli1表达与sonic hedgehog通路配体Shh、EMT标记物Vimentin以及E-cadherin表达的相关性,由此分析其在肝癌EMT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3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Gli1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edgehog信号通路配体Shh、EMT标记物Vimentin以及E-cadherin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Gli1的mRNA含量以及蛋白表达差异.使用卡方检验分析Gli1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使用Spearmen秩检验分析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分别与Shh、Vimentin及E-cadherin这三种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及mRNA含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肝组织;Gli1蛋白表达分别与肿瘤肝内转移或淋巴结转移(x2=6.205,P<0.05)、门静脉侵袭(x2=4.014,P<0.05)、高Edmonson病理分级(x2=19.668,P<0.05)以及TNM肿瘤分期较晚(x2=7.091,P<0.05)有关;肝细胞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与Shh(r=0.574,P<0.05)、Vimentin蛋白(r=0.467,P<0.05)表达呈明显正相关,而与E-cadherin蛋白(r=-0.439,P<0.05)呈负相关.结论:Gli1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增加,且与肝癌侵袭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Gli1可能在Shh配体的作用下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并可能诱导肝癌发生与侵袭转移相关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2.
GPC3C末端融合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Glypican-3(GPC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GPC3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方法:(1)定向克隆GPC3基因C末端180bp的片段,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鉴定并利用谷胱苷肽转移酶纯化GPC3末端融合蛋白;(2)免疫家兔,制备抗体;(3)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GPC3的表达。结果:(1)纯化了GPC3末端融合蛋白;(2)制备了抗人GPC3多克隆抗体;(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25例低分化肝细胞癌中18例为阳性,表达率为72%;阳性结果为棕色颗粒均匀分布于肝细胞癌的细胞膜上和胞浆内;正常肝细胞,胆管细胞,血管内皮细胞、Ito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均呈阴性;癌旁组织不表达,GPC3的表达和肿瘤大小及门脉癌栓形成有密切关系。结论:GPC3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且具有细胞特异性;GPC3在低分化的肝细胞癌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92 例肝细胞癌及50 例胆管细胞癌组织中EGFR蛋白及m RNA的表达。结果:92 例肝细胞癌标本中,42 例EGFR 蛋白或mRNA阳性,占45-7% 。50 例胆管细胞癌中,36 例EGFR蛋白或mRNA 阳性,占72-0 % 。结论:与肝细胞癌相比,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EGFR 表达增高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4.
背景:在恶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与肿瘤干细胞有密切联系。 目的:分析肝癌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34在肝细胞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CC97H、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三维培养体系,结合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分离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分别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D133和CD34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三维培养条件下,肝癌细胞HCC97H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SMMC7721以及正常肝细胞L02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HCC97H中CD133、CD34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均高于未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P < 0.05)。表明高侵袭性肝癌细胞在三维培养下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而低侵袭性肝癌细胞及正常肝细胞不能形成血管生成拟态;肝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过程中与表达肝癌干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作者分析两种肝细胞特异性转运蛋白:胆汁盐输出蛋白(BSEP)和多药耐药蛋白3(MDR3)在肝细胞癌(n=54)、肝内胆管细胞癌(n=34)、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n=23)及起源于肝外器官的肝样癌(n=27)中免疫组化中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它们与精氨酸酶1(ARG1)、HepP ar-1在这些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91%的肝细胞癌表达BSEP,83%的肝细胞癌表达MDR3;与ARG1(96%)和HepP ar-1(93%)相比,尽管它们的敏感性稍差,但这两种转录蛋白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TCH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提取手术切除18例不同病理分级的人肝癌、癌旁组织和6例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的正常肝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观察人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PTCH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观察人正常肝组织中PTCH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PTCH在所测18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均有表达,在6例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且在病理分级为Ⅰ和Ⅱ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而在病例分级为Ⅲ级的癌组织中PTCH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24)。结论随着肝癌恶性程度的增加PTCH的mRNA表达量呈递减趋势,提示PTCH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早期癌变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制备的抗人肿瘤血管内皮标志物 7(TEM7)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检测TEM7蛋白在不同来源的肿瘤组织中的定位 ,为以TEM7为靶标的肿瘤血管导向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PCR的方法 ,将TEM7膜外段重组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32b中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蛋白经离子吸附层析纯化后免疫雌性BALB/c小鼠 ,传统的杂交瘤融合技术制备鼠抗人TEM7膜外段单克隆抗体。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Westernblot筛选及鉴定分泌特异性抗人TEM7膜外段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最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的方法 ,分别对不同来源的70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TEM7蛋白定位的研究。结果 制备了抗人TEM7单克隆抗体 ,经过Westernblot鉴定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对肿瘤及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ABC染色的结果可见TEM7蛋白定位于 :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肝细胞癌、肾细胞癌和前列腺癌的血管内皮细胞 ;大肠癌、胃癌、乳腺癌、肺癌和肝细胞癌的肿瘤细胞 ;大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胃癌的胃壁平滑肌细胞 ;肝细胞癌的胆管上皮细胞。结论 成功制备了特异性抗人TEM7膜外段的单克隆抗体 ;TEM7在肿瘤组织中并非特异性地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 ,还可见于肿瘤组织的癌细胞、血管平滑  相似文献   

8.
肝内胆管癌与胆管腺瘤以及胆管反应的鉴别诊断有时较为困难。作者曾报道胆管细胞癌存在多梳家族蛋白EZH2的高表达,相反,胆管反应则可高表达衰老相关蛋白p16INK4a。本组采用免疫组化定量方法,对33例肝内胆管癌和具有胆管细胞癌成分的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及16例胆管腺瘤进行分析,着重探讨EZH2和p16INK4a的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区分胆管细胞癌、胆管腺瘤和胆管反应鉴别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所有胆管细胞癌均表达EZH2,而在胆管腺瘤及胆管反应中均不表达。4例胆管细胞癌(12%)见p16INK4a的强表达,而13例胆管腺瘤(81%)及所有胆管反应患者中均出现p16INK4a表达。69%的病例胆管细胞癌成分与周围的胆管反应成分EZH2和p16INK4a的表达相反且界限分明。因此,作者认为,EZH2和p16INK4a的免疫组化有助于胆管细胞癌、胆管腺瘤及胆管反应三者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中Ezrin、Moesin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Ezrin、Moesin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侵袭的关系。方法根据Edmondson分级对肝细胞癌组织分级,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23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Ezrin、Moesin的表达。结果(1)Ezrin、Moesin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均有表达。(1)Ez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01),肝细胞癌组织中高侵袭组表达显著高于低侵袭组(P=0.023),并与Edmondson分级(P=0.004)显著相关。(3)Moes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3),肝细胞癌组织中高侵袭组与低侵袭组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448),而与Edmondson分级(P=0.008)显著相关。结论Ezr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与Edmondson分级和侵袭性相关;Moes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与Edmondson分级相关,而与侵袭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HCC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由肝细胞增生和凋亡比例失调而致的多因素、多阶段的恶性肿瘤.肝细胞在细菌脂多糖或γ-IFN刺激下可分泌IP-10、Mig等趋化因子,其本身也可表达CXCR3.CXCR3是一种7次跨膜G蛋白耦联受体,3个N-糖基化位点分别结合IP-10、Mig及I-TAC,介导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等.在很多肿瘤中均可见CXCR3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CXCR3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及肿瘤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肝细胞癌中p504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04s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134例肝细胞癌、122癌旁肝组织以及44例正常肝组织,应用组织芯片仪制备600点阵的组织芯片,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组织芯片进行p504s标记,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600个点阵的组织芯片实际有效率为98.5%(591/600)。p504s在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细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呈依次下降趋势,分别为90.2%(37/41)、80%(96/120)和48.8%(61/129),其中肿瘤与癌旁,正常与肿瘤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504s表达与肿瘤大小、血管侵犯、临床病理分期、分级和是否伴肝硬化等无关。结论p504s在肝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肝细胞癌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易感基因(CAS)可否作为肝癌的病理诊断标志物,以及肝细胞癌中CAS蛋白的表达与HBV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癌旁组织及未发生肿瘤的肝硬化、肝炎组织中CAS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核酸原位杂交法检测HBV感染的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BcAg以及HBV DNA的表达情况,分析肝细胞癌中CAS蛋白的表达与HB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CAS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而癌旁组织中CAS蛋白表达较未发生肿瘤的肝硬化、肝炎组织显著增强(P<0.01).低分化型肿瘤细胞的CAS蛋白表达明显高于中分化型和高分化型(P<0.01).CAS蛋白在HBV感染的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癌组织(P<0.01),其中HBV DNA阳性的肝细胞癌组织中CA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的肝细胞癌组织(P<0.05).结论 CAS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肝细胞癌分化愈低其表达愈强,表明CAS蛋白可作为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与分化程度的评价标志物.并推测HBV DNA可能通过上调CAS的表达,在HBV感染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VEGF和MMP-2的表达对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5 0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表达进行检测 ,以探讨 VEGF及 MMP- 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其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发现 VEGF和 MMP- 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6 % (43/5 0 )和 6 0 % (30 /5 0 ) ,在正常肝组织中分别为 5 3.3%(16 /30 )和 30 % (9/30 ) ,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P<0 .0 5 ) ;VEGF和 MMP- 2的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和包膜形成相关 ,在肝细胞癌生长、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预测肝细胞癌复发、转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细胞角蛋白7、19(CK7、CK19)和AFP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肝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组织中CK7、CK19和AFP的表达,观察3种表达产物在肝癌不同组织类型中的表达。 结果: 106例肝癌组织中,CK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肝细胞癌29.4%(25/85),胆管上皮癌58.3%(7/12),混合型肝癌66.7%(6/9)。CK19表达阳性率为:肝细胞癌23.5%(20/85)、胆管上皮癌50.0%(6/12)、混合型肝癌55.6%(5/9)。CK7和CK19共同表达阳性率为:肝细胞癌9.4%(8/85),胆管细胞癌41.7%(5/12),混合型肝癌55.6%(5/9)。CK7、CK19、CK7/CK19在混合型肝癌和胆管上皮癌表达阳性率高于肝细胞癌。AFP表达的阳性率为:肝细胞癌56.4%(47/85)、胆管上皮癌25.0%(3/12)、混合型肝癌33.3%(3/9),AFP在后两者的表达阳性率低于前者。 结论:CK7和CK19在混合型肝癌和胆管上皮癌表达阳性率高于肝细胞癌。而AFP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之相反。联合检测CK7、CK19和AFP可能对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癌的鉴别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组织中Glypican-3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中Glypican-3(GPC3)基因表达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RT-PCR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方法分别检测48例肝细胞癌的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和31例正常肝组织中GPC3 mRNA的表达和基因突变;免疫组化S-P法检测GPC3、P53和PCNA蛋白的表达。结果:GPC3 mRNA在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1%,但其在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未发现GPC3基因突变;GPC3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12574,P>0.05),肝细胞癌的癌组织中GPC3 表达阳性和阴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平均指数分别为(46.32±27.54)%、(39.83±21.47)%,P>0.05。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GPC3 mRNA高表达与基因突变无关,没有直接影响P53和PCNA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AIFM2对肝癌细胞索拉菲尼耐药的影响及对铁死亡的调控。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30例肝细胞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和肝癌细胞系及正常肝细胞系中AIFM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浓度梯度法培养索拉非尼耐药肝癌细胞,sh-AIFM2转染肝细胞癌细胞以抑制AIFM2表达,sh-Ctrl作为对照,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效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AIFM2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DCFH-DA染色法检测ROS表达,脂质过氧化试剂盒检测MDA的表达,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试剂盒检测MD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铁离子的表达。结果 AIFM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相对癌旁高表达,AIFM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AIFM2基因敲低促进肝癌耐药细胞活性的下降,并促进肝癌耐药细胞发生铁死亡,其中ROS、MDA表达增加,GSH表达降低,而铁离子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AIFM2抑制铁死亡介导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耐药,联合应用AIFM2抑制剂和索拉非尼可能是治疗肝细胞癌耐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NS-398对肝细胞癌MVD值、VEGF、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SMMC-7721细胞VEGF、MMP-9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鼠移植瘤MVD,ELISA法测定血清中PGE2水平。结果在体外,NS-398可以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VEGF、MMP-9 mRNA和蛋白表达;在体内,可显著降低裸鼠移植瘤MVD、VEGF、MMP-9基因和蛋白表达(P<0.001),并能降低裸鼠血清中PGE2水平(P<0.001)。结论COX-2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NS-398可通过下调VEGF和MMP-9的表达而抑制肝细胞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贾会文  王建国李荣 《医学信息》2007,20(4):339-342,F0003
目的研究鼠双微体和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与患者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组织、27例癌旁肝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中的鼠双微体和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0%(0/5)、7.41%(2/27)、31.67%(1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7,P=0.019)。鼠双微体蛋白阳性表达与门脉癌栓、包膜侵犯、病灶数目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2)正常肝组织、癌旁肝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5/5)、96.30%(26/27)、56.67%(3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56,P=0.001)。PTEN蛋白阳性表达与Endmanson分级、TNM分期、门脉癌栓、包膜侵犯、病灶数目及AFP水平密切相关(P<0.05)。(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鼠双微体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s=-0.423,P=0.001)。结论鼠双微体和PTEN的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嗜肝DNA病毒,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HBV感染致病机制还不明确。研究表明,HBV感染能够引起肝脏脂代谢紊乱。脂蛋白(a)[LP(a)]是重要的脂蛋白成分之一。在正常的人体肝组织中,离子基体蛋白73(GP73)主要由胆管上皮细胞表达,而肝细胞表达很少,甚至不表达。但在肝细胞癌中GP73表达异常活跃。目前GP73是新近被发现的最值得期待的肝癌标志物之一。本文通过检测HBV患者血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bxw7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运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Fbxw7在肝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细胞株LO2、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中Fbxw7mRNA的表达水平;平板克隆形成实验与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不同Fbxw7 mRNA表达水平的细胞株体内外增殖能力.结果:Fbxw7 m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Fbxw7蛋白低表达与高Edmonson分级和高TNM分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正常肝细胞株LO2中Fbxw7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肝癌细胞株Hep3B和SMMC-7721 (P<0.05);Fbxw7表达较低的细胞株形成的克隆数较多,且裸鼠皮下成瘤体积较大,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bxw7低表达与肝癌的恶性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并与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