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医德档案与医德医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德医风建设是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医疗卫生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完善医德医风建设,使这项工作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建立医德档案,加强医德档案的管理非常必要。医德档案是对医务人员医德考评材料的记录和贮存,是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是奖优罚劣的依据,是引导医务人员追求道德、理想,向崇高医德境界攀登的激发力量。建立医德档案的目的是应用、利用档案材料,奖优罚劣,激励进步,把道德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医德档案可作为医德教育的材料,作为评优的依据,作为晋级、晋升职称的依据,作为处理违纪乱纪的依据,作为研究分析医德医风建设中掌握医务人员道德状况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建文  张彩花 《当代医学》2010,16(20):43-43
医德档案是提高医务人员医德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在从医过程中医德行为的最客观、最直接、最真实的记录。它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医务人员的品质德行、业务能力和潜力,还能更好的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工作的建设,以至达到管理上的“人尽期才、才尽其用”。近年来,我们在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的过程中,积极重视广大医务人员医德档案管理工作,不断拓展和丰富医德档案在医德医风建设工作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具体做法及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加强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促进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医德医风建设的主体是医务工作者,而医德医风档案是医务工作者进行医德实践活动的结晶,它能够为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医院加强医德医风管理,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对加强廉洁行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医务人员日常行为的纪实,能否充分利用并发挥作用,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医务人员医德电子档案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患者满意度调查,拓展建立医德医风管理系统,提出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方法,搭建开放互动的医德医风管理平台,构建定量考核评价体系,全员参与,分级管理,个人考核与部门考核相结合,实现医德医风建设的动态管理,推进医德医风建设持续改进,促进医院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实现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峰 《中外医疗》2010,30(17):137-138
本文通过对医德医风档案信息化的探讨,阐述了加强医德医风档案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医德医风档案实现数字化的内容及关键环节进行描述,对医德医风档案数字化建议的难点进行阐述。医德医风作为卫生系统的行风建设最重要一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程度,通过实现医德医风档案数字化,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医务人员与患者共赢。  相似文献   

6.
加强医德档案管理促进医院行业作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德档案是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实践的真实记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和社会风气的矛盾越发突出,行业作风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关注,它直接影响着行业的社会评价和信任度,因此每个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都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医德考评结果档案化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医德档案是医务工作者实践活动的结晶,是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纪实。医德档案能够为医学伦理学研究与医德医风管理以及职业道德建设提供重要依据。建立、应用及维护医德档案,对于医德医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医德档案管理手段滞后、医德档案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等问题.并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公立医院医德档案管理的对策:提高对医德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采取医德档案网络化先进管理手段、丰富考核内容并与医务人员的奖惩直接挂钩.从而通过医德考评的有效监督和医德档案的规范管理,使公立医院医务人员以高尚的医德、高超的医术为百姓服务,带动整个医疗卫生界医德医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医德医风档案电子化的探索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步月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30-1031
<正>2008年底,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规定,全国各地各级医疗机构,均要实行医德考评制度。而落实好医德考评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环节就是建立医务人员医德档案。完善的医德医风档案可以充分发挥档案的监督约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起我院按照《自治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了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办法》,并把这项工作与文明个人评选,争先创优活动,管理年活动,百日安全活动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至今,经过2年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建立医德档案,对于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对于医德医风的建设,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行业新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真实完整的病历标志着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伦理精神。病历中的每一部分都应贯穿着医学伦理学的特点。临床医师应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认真、准确地收集病史,真实、完整地描述疾病的演变过程,全面、系统的记录体格检查,体现出科学、严谨的医德和求真务实的职业作风。在诊疗计划中应突出的是疗效最好,最安全、最小伤害的最优化的治疗原则。在书写人院记录的过程中出现的编造现病史,体格检查记录的错误描述都暴露出临床医师对病人的不尊重,是医学伦理道德所摈弃的。  相似文献   

12.
医学高职高专学生医德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德教育模式应当有自身的特点才能取得成效。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医德教育模式不能等同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也不应当是其“压缩饼干”。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医德教育的基础及核心,多维教育模式是实施医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实施医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德教育模式应当有自身的特点才能取得成效。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医德教育模式不能等同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也不应当是其“压缩饼干”。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施医德教育的基础及核心,多维教育模式是实施医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实施医德教育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州医学院临床专业学生人校时的医德状况,指导实习生医德教育。方法要求一年级学生(183人)回答“流浪汉需急救”时采取的医疗实践行为。依照《卫生部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99.45%的学生认为应立即抢救;28.96%的学生会使用价廉物美的药物;仅38.80%的学生提到患者情绪。且男女间无差异(P〉0.05)。结论一年级学生已有“救死扶伤”意识,但需学习如何将医德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5.
西方近代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代西方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转变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即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和医学的迅速发展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而近代哲学、伦理学思想则为医学伦理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医学是什么?医生的作用是什么?这些变化导致了近代医学伦理学的诞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1.政府医学责任的增加和医生社会义务感的增强;2.美德论的复兴;3.职业伦理准则的建立;4.健康权利的提出。  相似文献   

16.
医学职业面临疾病流行病学变化、诊治技术快速革新、医疗体制与管理改革等问题,医师在践行医疗和社会服务时遇到诸多新挑战。应通过加强医师对行业道德的理解、提升其人文修养、增进其责任感、提高其服务意识、升华其价值观等途径,重申医学职业道德,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余皖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6):111-112,115
运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案例并警示教育,提出了医德再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医德再教育的方法、途径,特别在医德考核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对医学生成长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就"医德基本原则"说课设计中教材的处理、教法和学情分析,通过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学理论和心理社会学理论来指导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伦理学章节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从医德教育入手提升医疗服务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服务公信力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可从医德教育角度增强医务人员的医德素养,提升医疗服务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医学生"敬畏生命"的医学伦理教育,帮助医学生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伦理意识,对于他们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尤为重要。文章以"敬畏生命"的伦理意蕴为切入点,剖析了"敬畏生命"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并找出"敬畏生命"医学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