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阐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存在及其分布。方法:①恙虫病立克次体血清学调查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②恙虫病立克次体分离用小鼠接种法和L929细胞培养法,恙虫病立克次体鉴定用特异性抗体mIFA。③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NPCR)技术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结果:①35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中,10/35(28.57%)份血清呈IgG抗体阳性反应(滴度≥1:80)。收集自海南岛的东、西、南、北、中部地区的561份人群血清恙虫病立克次体IgG抗体阳性率为13.55%(76/561)。其中东部地区阳性率为8.69%(10/115),南部为7.22%(7/97),西部为28.83%(32/111),北部为11.76%(12/102),中部为11.03%(15/136)。②小白鼠接种分离法从疑似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L929细胞培养法从20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出3株恙虫病立克次体。③应用PCR技术从9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患者血液中检出4例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用NPCR法从17组野鼠脾脏标本中检出3组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④DNA序列已经分析清楚。结论:海南岛确有恙虫病存在,该岛的中、西部感染率较高,南、北部较低。海南岛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序列已分析清楚。  相似文献   

2.
应用L929细胞从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方法:应用L929细胞培养法分离立克次体,并用微量免疫荧光检测法(mIF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从20份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标本中分离出12株立克次体,鉴定结果,3株为恙虫病立克次体,2株为斑疹伤寒立克次体,7株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结论:应用L929细胞培养法可以直接从立克次体病患者血液中分离立克次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近年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从山东省沂源县西部乡镇的农村人口中随机收集192份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结果 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6.77%(109/192)、79.69%(153/192)和69.79%(134/192)。结论 山东省沂源县西部农村人口中恙虫病东方体、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立克次体病6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及其生态环境适宜于立克次体病的传播,业经病原学证实的立克次体病有恙虫病和斑诊伤寒,Q热带和斑点热.立克次体病的早期诊断较困难,现将1994~1998年间,我院收治的67例误诊病例加以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南岛立克次体病血清学和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海南岛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收集一般人群血清561份,不明热患者血液标本20份,应用恙虫病、、斑疹伤寒、斑点热三种立克次体抗原片对血清标本同时进行mIFA测定。发现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5%,18.77%,30.83%。IgG滴度≥1∶80的血清中,IgM抗体也≥1∶80者,斑疹伤寒为32.08%,斑点热为46.30%。20份患者血液标本应用L929细胞进行立克次体分离培养,共分出12株立克次体。用mIFA和PCR初步鉴定出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首次从血清学、病原学、遗传学上证实海南岛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立克次体感染的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者应用PCR技术对30例疑似立克次体感染或不明热患者的血液标本和/或立克次体细胞分离培养物进行立克次体特异性DNA检测。用Rr.190.70p、R.r.190602n,Rr.17KD,sta583种引物对分别进行DNA扩增,共检出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特异性DNA11份,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特异性DNA4份,恙虫病立克次体特异性DNA4份,其中有10份血液标本在分离前用Rp.C.S.引物进行PCR检测,检出立克次体属DNA7份,分离培养后再取分离培养物和阳性血液标本同法用Rr.190.70p、R.r.190602n,Rr.17KD,sta583种引物对分别进行PCR检测,分离前后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方法:用NPCR检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取其DNA提取物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的片段为立克次体DNA片段。39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用NPCR法检出13例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占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33.3%。结论:NPCR法可以快速检出恙虫病立克次体DNA,可用于恙虫病的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1987年3~5月,研究者对拟建红水河龙滩水库淹没区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人群中立克次氏体病感染率较高。788份健康人血清中斑疹伤寒阳性者为309份(39.21%),恙虫病阳性者13份(1.65%),Q热阳性者33份(4.19%)。x~2检验表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上述3种病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地区人群的斑疹伤寒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立克次体病血清和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海南岛的东、南、西、北、中五个地区收集一般人群血清561份,不明热患者血液标本20份,应用恙虫病、斑疹伤寒、斑点热三种立克次体抗原片对血清标本同时进行mIFA测定。发现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5%,18.7%,30.83%。IgG滴度≥1:80的血清中,IgG抗体也≥1:80者,斑疹伤寒为2.08%,斑点热为46.30%。20份患者血液标本应用L929细胞进行立克次体分离培养,共分出1  相似文献   

10.
恙虫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如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区都有地方性或散在病例发现。其病原体为东方立克次体或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是传染本病的媒介。恙虫病临床易误诊 ,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现把我院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9月收治的 2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5例 ,男女之比为 3∶1。其中 3岁2例 ,~ 7岁 10例 ,~ 14岁 8例。 2 0例患儿病后 5~ 2 5天就诊 ,其中 11天 15例 ,占 75 %。 17例确诊前经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定及磺胺嘧啶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恙虫病东方体检感染情况,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恙虫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2018—2021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口市人民医院和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临床诊断为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PCR方法分别对样本进行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IgM、IgG抗体和恙虫病东方体56kD型特异性抗原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样本的临床及流行病学信息,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临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样680份,恙虫病东方体IgM、IgG抗体和56kD型特异性抗原PCR阳性率分别为23.97%(163/680)、36.62%(249/680)和20.88%(142/680),焦痂或皮疹率为12.06%(82/680)。根据诊断标准,最终诊断为恙虫病的患者为223例,其中男性111例(49.78%),女性109例(48.88%),平均年龄(53.14±15.12)岁,其中40~<60岁98例(占43.95%),感染人群民族中汉族136例(占60.99%),农民93例(41.70%),秋季发病114例(51.12%)。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海南岛一般人群中流行性出血热 (EHF)的隐性感染率 ,以了解人群对 EHF的免疫力。方法 :应用 m IFA法分别对采自海南各地区一般人群血清 3 71份、不明热患者血清 3 5份进行流行性出血热 (EHF) Ig G抗体检测。结果 :一般人群血清中只有 1份阳性 (滴度 :1∶ 80 )。阳性率为0 .2 7% ,不明热患者血清中有 2份阳性 (滴度 :1∶ 2 0 )。阳性率为 5 .71 %。结论 :海南岛一般人群隐性感染率低 ,人群缺乏对 EHF的免疫力。海南岛是否存在 EHF的易感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恙虫病立克次体56kDa抗原基因片段检测,探讨早期病原诊断的方法。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对11例确诊及10例疑诊恙虫病患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并以血清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对比分析。结果11份IF检测阳性的标本,NPCR均阳性;10份IF阴性的标本,7例NPCR检测阳性,总阳性率为85.7%。而作为阴性对照的10份血标本则无阳性。结论本法用于临床血液标本中恙虫病立克次体DNA的快速检测,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用国产羟基磷灰石层析柱分别提纯含抗恙虫立克次体单克隆抗体 Kp3(IgG_1)及 Kp4(IgM)的小鼠腹水,回收率较用蛋白 A 琼脂糖层析或 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为高。且抗体活性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简称“琼中”)98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恙虫病流行特点,了解该地区恙虫病东方体菌株流行的情况,为该地区制定恙虫病防治策略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 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诊断为疑似恙虫病和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巢式PCR方法对样本进行恙虫病东方体特异性IgM、IgG抗体和恙虫病东方体56kD型特异性抗原基因检测,同时使用预先设计的样本信息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信息。针对巢式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进行克隆及Sanger测序。对获得的患者临床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将测序得到的序列进行基因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98例样本中,恙虫病IgM抗体阳性率为24.49%(24/98),恙虫病IgG抗体阳性率为46.94%(46/98),恙虫病PCR阳性率26.53%(26/98),焦痂或皮疹13.27%(13/98)。根据诊断标准,最终诊断为恙虫病的患者为33例。感染人群主要以31~50岁的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该地区恙虫病的流行以营根镇、长征镇和红毛镇为主并涉及9个乡镇。流行时间有明细的季节性,以7月和11月为主要高发期。流行的基因型主要为Karp型和Gilliam型。结论 琼中为恙虫病的自然疫源地,该地区流行的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主要为Karp和Gilliam型,具有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16.
Twenty-six cases of a spotted-fever-like illness have been identified on Flinders Island, Tasmania, over a 17 year period. These patients and 335 healthy persons from the island were investigated serologically using the Weil-Felix agglutination test (Proteus sp. antigens OX2, OX19, OXK) and rickettsia-specific microimmunofluorescence. The antigens used in these latter tests comprised one member of the typhus group (Rickettsia typhi) and three members of the 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 rickettsii, Rickettsia australis and Rickettsia conorii). Patients with Flinders Island spotted fever showe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positive reactions to the Weil-Felix tests (with OX2 and OX19 antigens) an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positive results to rickettsia-specific serological tes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ntibodies to Rickettsia typhi) than did healthy persons; OX2 (36% v. less than 1%); OX19 (36% v. less than 1%); Rickettsia rickettsii (42% v. 1%); Rickettsia australis (46% v. 1%); Rickettsia conorii (42% v. 1%); Rickettsia typhi (4% v. 4%). In seven of the 26 patients (27%) seroconversion was demonstrated by means of Weil-Felix tests, confirming recent infection. In six of these patients seroconversion was also demonstrated in rickettsia-specific tests. Although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clinical evidence that the illness on Flinders Island is caused by a rickettsia of the spotted fever group, the aetiological agent remains to be isola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人畜立克次体感染的主要类型、抗体阳性检出率及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按地理位置,选择江苏省溧水县、沛县、盱眙县、宜兴市和滨海县的5个调查点,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莫氏立克次体(RM)、黑龙江立克次体/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H/RS)、恙虫病东方体(OT)、贝氏柯克斯体(CB)、横赛巴尔通体/五日热巴尔通体(BH/BQ)、查菲埃立克体(HME)及人粒细胞无形体(HGA)等7种常见立克次体血清IgG或IgM抗体。结果 5个调查点共取血样2 562份,人群病原体检测率最高的是BH/BQ(24.8%)。男性中HGA和BH/BQ抗体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其余的检出率是女性高于男性;除了RH/RS外,其余立克次体分布均存在地区差异(均P〈0.01)。动物中7种立克次体的抗体均检出,其中OT阳性率最高(31.8%),主要是在羊体内,且存在地区间差异(均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立克次体抗体阳性率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地区和蜱/螨叮咬史。结论江苏省农业人群及家畜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感染,以RM、BH/BQ、CB为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