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手术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脊髓型8例,神经根型5例,混合型6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和C2~C7节段的活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3~6个月,脊髓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2.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4.5±3.0)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4.43°±1.03°,术后平均为7.26°±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2.19°±0.56°,术后平均为3.19°±0.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平均68.93°±4.70°,与术前平均65.58°±6.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获得术后近期稳定性,保留置换椎间隙活动度,维持颈椎近似正常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9月,对10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11个节段进行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6例,女4例;年龄41~61岁,平均(48±0.8)岁。单节段9例,双节段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临床愈合,术中及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合术前术后颈椎活动范围检查、神经系统症状、Odom评级、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获得满意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颈椎曲度、置换节段功能活动度、置换节段上下位椎体椎间隙高度得到保持。假体未见下沉或偏移,未见异位骨化。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维持节段运动功能的同时,可取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短中期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ryan人工颈椎间盘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和限制性。方法29例患者32个节段,行颈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并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7个月,术前及术后半年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动力位拍片及MRI检查并记录出院费用。结果术前JOA评分7~12(平均9.4)分,术后12~17(平均15.9)分,有效率达100%;术后半年置换节段前后屈活动范围3.96~5.92(平均4.78)°,左右侧屈3.17~5.55(平均3.94)°和3.34~4.77(平均4.12)°;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出院费用5.86~12.64(平均6.94)万元。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能有效进行椎管内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又保留颈椎正常活动范围,是颈椎病治疗的一种优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情况及影响其活动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骨科行单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观察比较拟置换节段不同椎间隙高度、不同活动度、脊柱功能单位与上位椎体不同高度比值及脊柱功能单位不同后凸角度间其置换节段术后的活动度,且分析其活动度与上述变量间的关系。结果(1)所有患者术后活动度较术前均有明显增大,且术后椎间隙高度比值0.80的患者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比值≤0.80的患者,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患者术后活动度增大程度大于≤6°患者,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患者其活动度增大程度明显大于≥0.05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置换节段FSU不同角度(术后/术前)患者间期术后活动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椎间隙高度比值(0.80)、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6°)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术前/术后0.05)为增大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明显改善置换节段活动度,且椎间隙高度比值、术前置换节段活动度及FSU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为影响其术后活动度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13例,观测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脊柱功能单位高度与上位椎体高度比值,H/h)及活动范围(ROM)、患者颈部神经恢复情况的JOA评分、患肢疼痛的VAS评分的改变.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2(7.5±1.9)个月.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植入节段的H/h比较(2.5 ±0.3 vs 2.6±0.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OM(10.3°±3.1°vs7.1°±1.9°,P <0.05)、JOA评分[(8.5±2.3)分vs (14.3±3.7)分,P<0.05)]、局部疼痛的VAS评分[(7.4±2.1)分vs (0.8 ±0.2)分,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动态稳定器植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恢复和维持椎间隙高度和椎间活动度,并能恢复局部神经功能,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并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进行比较.方法 将10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取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照组采取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以及JOA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3%(48/52),对照组有效率为83.3%(4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6,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活动受限、压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和18个月随访,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重建椎间隙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椎间植骨融合,无并发症出现,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术前JOA评分(9.27±1.02)分,术后JOA评分(13.01±0.75)分;治疗组术前JOA评分(9.22±1.35)分,术后JOA评分(13.98±0.62)分.两组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较好,颈椎活动不受限,与颈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相比较,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5,(7):90-91
目的探讨应用无抵抗重力试验对僵硬膝患者关节置换(TKA)术后功能锻炼的指导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4月~2014年1月,对8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硬患者(11膝)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主要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功能锻炼目标和计划,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例病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5±8.6,7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7.5±8.4分提高到70.5±7.3分,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的平均18.5±5.5°提高到78.5±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结论对僵硬膝患者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术中的无抵抗重力试验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锻炼,安全有效,可以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的计算方法。方法1、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全髋关节前曲和后伸时股骨假体柄上臼柄撞击点位置的数学表达式:(1)设股骨假体前倾角a,股骨假体颈干角的补角的余角1,股骨假体颈柄的半径为L。(2)通过函数求导数的方法确定股骨假体柄上头颈结合圆上距矢状面距离最小点位置。(3)人工髋关节前曲和后伸时股骨假体柄上臼柄撞击点位于头颈结合截面圆上距该圆圆心距离h=L√(1-sin^2a)/(1+sin^2a)的水平弦与圆在后方的交点。2、求出人工髋关节屈伸活动时臼柄撞击点所具有的外展角或前倾角b=arcsin[COS3√2k^2-2-√2(1+sin^2a)]/2k(k为头颈比)。3、根据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动态变化规律得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数学表达式。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ROM=180°-arcsin[√tg^2Atg^2B-(tg^2A+tg^2B)(tg^2b—tg^2A)-tgAtgB]/(tg^2A+tg^2B)-arcsin[√tg^2Atg^2B-(tg^2A+tg^2B)(tg^2b-tg^2B)-tgAtgB]/(tg^2A+tg^2B)(A和B分别为髋臼杯前倾角和外展角)。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与头颈比呈正相关,与股骨假体颈前倾角呈负相关。髋臼杯外展角与后伸活动度正相关与前屈活动度呈负相关、髋臼杯前倾角与后伸活动度负相关与前屈活动度呈正相关,该公式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的计算方法。方法1、用数学方法推导人工全髋关节前曲和后伸时股骨假体柄上臼柄撞击点位置的数学表达式:(1)设股骨假体前倾角a,股骨假体颈干角的补角的余角J,股骨假体颈柄的半径为L。(2)通过函数求导数的方法确定股骨假体柄上头颈结合圆上距矢状面距离最小点位置。(3)人工髋关节前曲和后伸时股骨假体柄上臼柄撞击点位于头颈结合截面圆上距该圆圆心距离h=L(1-sin2a)/(1+sin2a)的水平弦与圆在后方的交点。2、求出人工髋关节屈伸活动时臼柄撞击点所具有的外展角或前倾角b=arcsin[cosa2k2-2-2(1+sin2a)]/2k(k为头颈比)。3、根据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动态变化规律得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数学表达式。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ROM=180°-arcsin[tg2Atg2B-(tg2A+tg2B)(tg2b-tg2A)-tgAtgB]/(tg2A+tg2B)-arcsin[tg2Atg2B-(tg2A+tg2B)(tg2b-tg2B)-tgAtgB]/(tg2A+tg2B)(A和B分别为髋臼杯前倾角和外展角)。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前屈后伸活动范围与头颈比呈正相关,与股骨假体颈前倾角呈负相关。髋臼杯外展角与后伸活动度正相关与前屈活动度呈负相关、髋臼杯前倾角与后伸活动度负相关与前屈活动度呈正相关,该公式准确、可靠,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15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进行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的护理干预、术后随访,探讨有无血栓形成、假体松动、感觉及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15例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个月内无明显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无假体松动及感染发生,HSS评分由平均78分提高至95分,关节活动度由平均96°提高至125°,应用HSS评分进行评价,术后优良率95%.结论: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具有组织损伤小、机体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好等特点,因此加强及提高患者的术前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有力的促进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1例,对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48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CT提示铰链侧骨质愈合;末次随访根据JOA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末次随访JOA改善率达62.5%;颈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1)mm,术后1个月为(13.5±1.4)mm,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1),术后各期无明显变化(P〉0.05);颈椎曲度术前为(12.6±14.7)。,末次随访为(17.1±12.4)。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0.01),术后6个月内颈椎曲度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能够有效的扩大并维持椎管矢状径,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谭洪栋  邴帅  高林 《现代保健》2013,(11):48-49
目的:分析对比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单阶段颈椎病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21例患者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组),29例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照组),通过JOA评分、ND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0.7)年。治疗组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As发生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疗效良好,减少轴性症状,可用于单阶段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C5/6椎间盘髓核摘除、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对C7/T1椎间隙内压力的影响。方法11具新鲜青壮年颈椎尸体标本。按测试的先后次序分为C5/6椎间盘完整组、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和C5/6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组,在颈椎标本上施加轴向、侧弯、后伸、前屈分级载荷,测量各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在轴向、前屈、侧弯三种工况相同载荷下,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大于人工椎间盘组与椎间盘完整组(P〈0.05)。(2)在后伸载荷下C5/6椎间盘髓核摘除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和人工椎间盘组与椎间盘完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5/6人工椎间盘置换组C7/T1椎间隙内的压力在轴向、前屈、侧弯后伸四种工况下与椎间盘完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5/6颈人工椎间盘置换后C7/T1椎间隙内压与椎间盘完整时相似。(2)C5/6椎间盘髓核摘除后C7/T1椎间隙内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4.
颈椎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需要有较大而敏锐的可动性。因此,颈椎的活动范围要比胸椎和腰椎大得多,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以及上述运动综合形成的环转运动。 在医学上,关节活动范围称为关节活动度,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测定。测量时颈部自然伸直,下颔内收。一般情况下,颈椎的前屈、后伸(俗称低头、仰头)分别为45°,颈椎的前屈、后伸运动是上下椎体的椎间关节前后滑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联合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7例多节段颈椎病病例作疗效分析,所有病例采用前路椎间盘摘除或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后随访6~24(平均9.3)月,作术前、术后一周以及随访时JOA评分,术前、术后颈椎中立位X线片上颈椎前凸角度以及被融合节段前凸角度测定,术前、术后被融合椎间隙的高度测定,并对比分析。结果:JOA评分术后一周疗效优良率72.4%,有效率85.7%。术后被融合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有明显增加,术后较术前颈椎生理曲度有明显恢复。头颈部整体的活动有轻度受限,但不影响日常生活。结论:前路椎间盘摘除或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植骨+内固定术可以达到充分减压、恢复椎间隙的高度以及颈椎的部分生理曲度,近期疗效好。但远期疗效需作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rrjk》2017,(2)
目的:对比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融合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和颈椎融合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和颈椎融合术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同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前与术后VAS、NDI、SF-36PCS、SF-36MCS评分与颈椎融合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减压加In-Space经皮植入棘突间撑开系统与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短期疗效的不同.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3例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16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加In-Space经皮植入棘突间撑开系统;B组17例,采用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前,术后1d,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分别摄腰椎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植入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椎弓根间距离,腰椎活动度.并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 21(13.20±2.91)个月.A组术后各时间点椎间隙前缘高度较术前略有下降(P>0.05),术后1d椎间隙后缘高度、术后各时间点椎弓根间距离均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1d,术后1、3个月椎间隙前缘高度、椎间隙后缘高度、椎弓根间距离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较术前或术后1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腰椎活动度由术前的9.86°±1.90°减小到末次随访的5.60°±2.02°,B组腰椎活动度由术前的9.89°±2.00°增大到末次随访的10.76°±3.14° (P< 0.05).在末次随访中,A组腰背部疼痛VAS、ODI评分[(2.02±1.98)、(20.18±18.80)分]均明显低于B组[(4.15±2.36)、(30.39±16.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发生假体松动、断裂及脱落.结论 In-Space经皮植入棘突间撑开系统能够较好地维持脊柱活动度及稳定性,防止椎间隙塌陷及继发腰椎不稳的发生,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颈椎管和腰椎管狭窄同时存在的患者27例,单独颈椎手术9例,单独腰椎手术7例,颈椎及腰椎都接受手术治疗11例.结果 2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8年6个月,平均49个月.以主要症状为主的患者随访16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6±0.2)分,提高到术后2周平均(11.7±0.3)分,术后3个月平均(13.1±0.2)分,术后6个月平均(13.5±0.2)分,术后12个月平均(13.9±0.3)分.术后12个月随访时患者改善率79.2%,优良率93.8%(15/16).结论 多节段椎管狭窄的治疗应该坚持个体化原则,分清主要及次要病灶,如果没有明显主要病灶可先行颈段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DS)后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方法 基于DS患者T12~S1上段连续的CT扫描图像,赋予模型特定的材料属性,建立完整、有效的DS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采用短节段(单节和双节)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6种工况下对术后模型进行加载,计算和分析两种治疗方法对各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变化,并与术前DS模型进行比较.结果 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后固定相邻节段椎间盘应力均较术前DS模型有所增加,旋转运动对相邻上节段椎间盘影响较大,后伸运动对相邻下节段椎间盘影响较大.单节段固定术后相邻上、下节段椎间盘应力(平均值分别为6.03、4.58 MPa)增加均大于双节段固定术后(平均值分别为5.24、4.47 MPa),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节段固定融合术可使DS固定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其中单节段固定融合术对相邻上、下节段椎间盘应力的影响大于双节段固定融合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DS,术后应避免旋转及后伸运动.  相似文献   

20.
杨辉  孔天天  陈国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88-5189,519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