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痛经方内服联合痛经贴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108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以布洛芬治疗;研究组以痛经方内服联合痛经贴外敷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组疼痛评分在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差异,2组疼痛评分治疗后相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有效率83.3%,研究组有效率96.3%,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痛经方内服联合痛经贴外敷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金匮温经汤配合针刺三阴交治疗血瘀型痛经的疗效。82例血瘀型痛经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人。观察组服用金匮温经汤配合针刺三阴交,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及盐酸曲马多片。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停药后再随访4个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观察患者的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5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显著下降,停药3个月后积分没有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金匮温经汤配合针刺三阴交治疗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原发性痛经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敷神阙、关元、中极并配合温和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温和灸神阙、关元、中极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伴随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积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疼痛积分、伴随症状积分、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外敷穴位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优于单纯艾灸治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益胃升阳汤联合D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给予DOF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益胃升阳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免疫功能、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食欲、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积分,CD3+、CD4+及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食欲、胃脘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口腔炎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益胃升阳汤联合DO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方加味治疗痛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41例。在饮食、运动护理干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痛经灵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当归芍药方加味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安全性较好。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经血前列腺素PGF2α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方能明显改善和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降低PGF2α的异常升高表达,且用药未出现明显药副作用,综合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加味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联合加味增液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泪膜破裂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及不同时间段泪液分泌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较对照组78.57%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泪膜破裂时间(8.14±2.97) s,较对照组的(5.80±1.73) s长,中医证候积分(3.15±2.26)分,较对照组(6.13±3.75)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研究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10.84±4.97) mm、(11.56±4.53) mm,对照组的分别为(8.53±3.76) mm、(9.08±2.24) mm,研究组泪液分泌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加味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干眼症患者,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胡氏温经化瘀法结合多功能艾灸仪隔药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胡氏温经化瘀方中的药物制成药饼,以多功能艾灸仪进行隔药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治疗前后2组的痛经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6%,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胡氏温经化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妇科养荣胶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妇科养荣胶囊+孕三烯酮;对照组仅服用孕三烯酮。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痛经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痛经积分降至(5.36±2.48)分,对照组为(9.16±3.49)分,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妇科养荣胶囊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孕三烯酮。  相似文献   

9.
高艳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0):1722-1724
目的:评价隔中药穴位艾灸治疗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2组均以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及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女性原发性痛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可使疗效增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阿米替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仅口服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停药后均自行缓解。结论:多潘立酮+阿米替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对促进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抑肝散治疗女性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大庆油田乘风医院收治的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56例,根据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患者行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舒乐安定片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2.85%、停药20 d疗效92.85%、症状积分(7.56±0.75)分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对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女性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用加味抑肝散治疗,疗效较为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消石利胆胶囊联合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优思弗治疗,研究组采用优思弗联合消石利胆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消化不良、后背部疼痛、胆囊区疼痛、口苦、右上腹疼痛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结论:采用消石利胆胶囊联合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温经汤用于月经病实寒证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共收治的64例月经病实寒证患者,随机分为各32例的2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温经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疼痛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痛经评分与疼痛持续时间比治疗前更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月经病实寒证患者应用温经汤进行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效果更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痛经现象,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左金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作用,以期为胃溃疡治疗方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以80名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左金汤治疗,治疗时间为28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加味左金汤对胃溃疡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给药治疗后,胃泌素水平及炎性因子TNF-α、IL-6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胃泌素、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情绪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左金汤可提高胃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胃溃疡患者血清中胃泌素、TNF-α、IL-6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片、阿莫西林分散片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黏膜炎症治疗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胃黏膜萎缩、肠化生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炎症治疗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脘或胁肋胀满、胃痛、嗳气、乏力、便溏、便结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酸、口干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总和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黏膜萎缩、肠化生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石娜 《临床医学》2021,41(7):119-121
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商丘市中医院收治的28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143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侯积分、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2%(118/143)较对照组[70.63%(101/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5.633)。治疗前,两组痛经、盆腔包块及盆腔痛积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盆腔包块及盆腔痛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E2、FSH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2、FSH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9%(19/143),与对照组[17.48%(25/143)]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967,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E2、FSH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心悸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稳心颗粒和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汤药组成成分:龙骨、生牡蛎、桂枝、炙甘草、丹参、芍药、茯苓、夜交藤、桃仁、远志)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治疗后,心功能各指标恢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心悸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通络止痛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布洛芬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自拟方配合隔姜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前列腺素代谢物[前列腺素F 2α(PGF 2α)、前列腺素E 2(PGE 2)]、痛经症状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GF 2α含量显著下降、PGE 2水平显著上升,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两项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痛经症状及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两项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健脾、通络止痛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较佳,可有效缓解腹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止痛化癥胶囊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12月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8 0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 000例。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液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化癥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银花三黄愈疡方治疗肛门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肛门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外用派瑞松霜治疗,研究组应用银花三黄愈疡方熏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P<0.05);研究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银花三黄愈疡方消肿止痒止痛功效显著,治疗肛门湿疹性皮肤病效果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