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院收治的8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联合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相关因子[γ-氨基丁酸(GAB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0.00%)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血清IL-6、IL-1β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血清GABA、IGF-1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与对照组(10.00%)相当(P>0.05)。结论 艾地苯醌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老年帕金森病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血清炎性因子及相关因子水平,疗效确切且用药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5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51例,3组患者在降糖、调脂、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应用艾地苯醌、尼莫地平和两药联合治疗,疗程3个月,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 3组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3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治疗后艾地苯醌组和尼莫地平组 MMSE、MoCA、AD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MMSE、MoCA 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 均<0.05),ADL 评分则明显低于其他2组(P <0.05)。联合用药组、尼莫地平组分别有2、1例患者应用尼莫地平后出现面部红热、血压下降,调整降压药后好转。结论艾地苯醌和尼莫地平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疗效相近,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洛阳伊洛医院诊治的84例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在奥拉西坦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脉泰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估]、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BI评分、SOD、GSH-Px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而CRP、IL-6、TNF-α、MDA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促进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抑制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且安全性良好,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患者应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奥拉西坦治疗,研究组43例在奥拉西坦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认知功能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炎症反应[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项评分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相比(79.07%vs 95.35%),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MoCA、MMSE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后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4.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者6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生活质量量表-31评分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可调节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针对老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时,对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2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巴丝肼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症状评分、非运动症状评分、认知功能、氧化应激指标、ɑ-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PD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α-Sy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D患者应用艾地苯醌联合多...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226-1228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相关指标、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ET-1)低于对照组,活化蛋白C(AP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较好,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艾地苯醌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的早期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HAMD总分、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2组HAMD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认知障碍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2组HAMD总分、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舍曲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损害具有早期改善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介素-23、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单胺类递质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5-羟吲哚乙酸水平低于对照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清单胺类递质含量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闫桂芳  李娜  侯慧卿 《中国康复》2011,26(4):279-280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影响。方法:61例脑卒中后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均按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系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服艾地苯醌30mg,每日3次;对照组加服氟西汀2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观察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MBI)评分明显增加(均P〈0.05);对照组CSS及MBI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较好疗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玉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21-922,92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源,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内江市2所三级乙等医院287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源依次来源于工作强度、职业需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家庭经济收入等方面。其中来源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及家庭方面的压力源,不同年龄组护理人员在其压力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存在着多种心理压力源,这些压力源是导致护士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也是护理的安全隐患之一,护理管理者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定期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和消除压力,从而提高护士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14.
护士长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相关性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2 5名护士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用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护士长的管理素质与护士工作压力呈负相关。结论 :病房管理者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才能相应地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血红蛋白分析对地中海贫血(Thal)诊断能力。方法:用HLC-723G7自动血红蛋白分析仪对以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和醋纤薄膜电泳等确定的115例Thal患者进行血红蛋白分析,结合分子诊断评估诊断价值。结果:以HbA2≥5.5%作为血红蛋白分析对β-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81.5%;以HbA2≤2.5%为仪器对α-Thal的诊断标准,则与DNA分析的符合率为92.5%。结论:血红蛋白分析可提供α、βThal的诊断信息,若能结合更多的临床和DNA分析数据,可作为α、β地中海贫血的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尿失禁(UI)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7月期间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18例UI女性患者进行研究。由患者自行填写ICIQ-SF问卷表,然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分别计算ICIQ-SF诊断不同类型UI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似然比LR值。结果:根据ICIQ-SF问卷,46/118例(39%)患者表现为压力性UI,18/118例(15%)为急迫性UI,54/118例(46%)为混合性UI。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的敏感性分别为58%,52%和75%;特异性分别为74%,95%和63%。ICIQ-SF诊断压力性UI、急迫性UI和混合性UI阳性预测价值分别为61%,72%,38%;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72%,88%,89%。结论:ICIQ-SF问卷对于诊断不同类型UI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CIQ-SF问卷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达标率的方法。方法根据病房单元的布局,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的15张病床分为试验组(1~7床)和对照组(8~13床和15床),将综合ICU的39名护士随机分入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20)。两组病床均用量角器标示床头抬高角度,试验组病床安装自制床头抬高报警器,对照组常规管理。每天检查床头抬高角度5次(08:00、12:00、14:00、18:00、01:00),比较两组护士床头抬高的达标率。结果试验组护士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为100%,对照组为46.8%;且试验组在各个时间点对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使用床头安装床头抬高报警器能有效提高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达标率。  相似文献   

18.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outline the pathophysiology and epidemiology of arthritis of the base of the thumb. The usu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will b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current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ptions.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are determined by the stage of the arthritis as well as the demands of the patient. The current standard surgical treatment options will be reviewed along with their result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9.
20.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sonography for measuring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METHODS: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was measured with sonography in 101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between December 1998 and January 2000 for hepatic, biliary, or pancreatic disease or who were donors for a living related liver transplant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using CT. RESULTS: The mean calculated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 standard deviation was 261 +/- 118 cm(3) by sonography compared with 274 +/- 123 cm(3) by 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ults of both imaging modalities was linear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 = 0.93; p < 0.0001). CONCLUSIONS: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sonography has an acceptable level of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for routine measurement of the volume of the left lateral segment of the liv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