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肛门瘙痒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9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文献中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熏洗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苦参、蛇床子、黄柏。四气频次依次为寒性509次、温性388次、凉性80次、平性43次、热性6次。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味722次、辛味465次、甘味223次、酸味68次、涩味53次、淡味16次、咸味12次。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459次、膀胱经447次、肾经390次、胃经369次、脾经297次、心经245次、大肠经236次、肺经218次、心包经21次、胆经17次、小肠经8次、三焦经1次。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苦参,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苦参"。根据同现关系,将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居于网络图中间的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等均为临床熏洗治疗肛门瘙痒最常用中药。结论:肛门瘙痒熏洗常用的药物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攻毒杀虫为主,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寒、温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肾为主。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百部是临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02年1月—2022年6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药熏洗加速创面愈合的文献,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进行药物的频数、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符合标准文献共125篇,涉及处方102首,中药152味,高频中药28味,高频药主要为黄柏、苦参、五倍子、芒硝等,以苦味、寒性的清热除湿类药物为主;归经以肝、胃、大肠经为主;二阶药对关联规则较高的组合为黄柏-苦参,三阶关联规则为黄柏-芒硝-苦参;聚类分析共获取5个处方。结论 中药熏洗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用药以清热燥湿为主要治则,辅以活血化瘀、收涩补虚、凉血止血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网状图展示。结果 通过筛选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42项,涉及中药445味。单味中药苦参71次(50.00%)、黄柏53次(37.32%)、蛇床子51次(35.92%)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味中药。中药功效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属于肝、肺、胃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白鲜皮、苦参-百部”等。聚类分析得到7类“苍术、牡丹皮、地肤子”、“防风、白芷、紫草”等。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外治湿疹有规律可循,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基本原则,符合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 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3日, 获取中药外治PV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 筛选并提取中药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 探析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功效, 中药频次、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结果纳入方剂186首, 涉及中药190味, 多为苦寒药, 主要归肝、心经, 以清热类为主, 活血化瘀类、补虚类中药次之;使用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为苦参、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当归、丹参、土茯苓、生地黄、紫草;常用的3个药对是苦参-白鲜皮、苦参-蛇床子、苦参-地肤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中药外治PV围绕"热毒"核心病机, 以"从血论治"为主, 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 并重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7,(7):967-968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索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用药规律。方法:电子检索CNKI数据库中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用方,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17条方,涉及53味中药,7味高频中药依次为苦参、黄柏、大黄、芒硝、五倍子、白芷、冰片,常用药物组合7对,"黄柏、苦参"关联性最强,核心药物关联性网络中心药物为苦参、黄柏、大黄、芒硝,中药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辛苦为主,主要归大肠经,新方组合4条。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为主,兼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6.
验方两则     
验方两则湖南省桃源县剪市中心卫生院(415719)宋春生游志惠(一)滴霉熏洗液治疗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方药:蛇床子、地肤子、苦参、百部、胆草、白鲜皮各30g、公英、大黄、黄柏、荆芥,防风各20g、冰片10g。用法:水煎滤药液熏洗坐浴,每日1~2次,每次...  相似文献   

7.
苦参50g,蛇床子30g,地肤子30g,百部10g,防风10g,白鲜皮10g,土茯苓10g,黄柏15g,川椒6g。水煎后外洗。治疗妇女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用法:洗前用清水冲洗外阴及阴道内,再用中药外洗。每剂中药可用2天,每天洗2次,一般连用5剂可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局部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毛冬青、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百部、苍术、白鲜皮各30 g)煎水熏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马利  白春艳 《陕西中医》2012,33(11):1447-1448
目的:观察杀虫止痒、清热利湿解毒类中药配伍熏洗对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188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克霉唑片放入阴道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熏洗(黄柏、苦参、百部、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土茯苓等)进行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8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痊愈62例,总有效率为70.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本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湿疹提供科学的组方依据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急性湿疹”和“中药”、“湿敷”、“塌渍”、“外洗”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2002年1月—2022年4月与中药外治湿疹相关的所有文献,并收集文献中记载的外用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28.0.1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09篇文献,记载了109个外用药方,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马齿苋、甘草、苍术、大黄、防风,中药以性寒味苦为主,主入肝、胃二经,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二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黄柏-苦参,三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蛇床子-黄柏-苦参,聚类分析分类为9类中药。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中药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以“清热...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艾灸足三里在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机制研究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完善。大量研究证明,艾灸足三里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系统而复杂的,既可以直接调节胃肠内分泌激素的水平,也可以作用于胃黏膜损伤的信号传导途径上。因此,艾灸足三里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病变及病变的各个阶段都有一定作用,且作用机制不尽相同。据现有研究,对未来艾灸足三里的机制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变应性鼻炎研究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流行情况、实验及试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从辨证指标入手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