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华支睾吸虫成虫各种物质的分布和定位。结果其糖原、蛋白质、脂肪、核酸ACP、酚酶的分布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但ACP的分布较为局限,活性低下。虫体的SDH,MDH、MAO、G-6-P、G-ATP等五种酶系首次记载,前三者的分布以皮层、皮下,睾丸、卵巢与吸盘为主,SDH和MDH的活性较MAO强,G-6-P与糖原的分布颇为一致,主要在虫体的实质组织和皮下肌层,在皮层与皮下肌层的Ca-ATP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华支睾吸虫尾蚴扫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Clonorchis sinensis cercariae was observed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The cercaria was of the parapleuro-lophocercous type.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cercariae were as follows: body 137-240 x 62-90 microns, tail 320-470 x 21-34 microns, oral sucker 27-46 x 23-33 microns. The ventral sucker was incompletely developed and much smaller than the oral one. The whole body surface was covered with backward pointing spines. Four horizontal rows of oral spines were found around the mouth opening of the oral sucker. These spines diminished in size with the distance of the rows from the opening and their numbers were 12, 18, 19 and 18 respectively. 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plicae formed from tegument were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ail, being in connection with dorsal and ventral fins along posterior half of the tail. Many sensory structures or papillae were observed on the body. They were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1) papillae with long or short cilia distributed widely on the body surface and around the mouth opening, the number of papillae with cilia on the body surface being greater than that described by Komiya et al (1940); 2) a few sensory fossa on the tail, measuring 1.0 x 0.6 microns; 3) a few ring-type papillae with knob on the body surface with pore of 0.5 micron in diameter.  相似文献   

3.
华支睾吸虫尾蚴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支睾吸虫尾蚴体部呈圆筒形,口吸盘明显大于腹吸盘。体表布满小棘,口吸盘上有4行较大的棘,其中第1行的最大,其余3行的依次变小,其数目分别约为12、18、19和18个。尾部细长,表面有由皮层形成的横行褶襞,腹面尚有数条纵行褶襞。尾部有膜状的背鳍和腹鳍。感觉器有3型:具长纤毛或短纤毛的感觉乳突、感觉小窝和中心具结节的环形乳突。  相似文献   

4.
华支睾吸虫减数分裂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华支睾吸虫的减数分裂,报道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及其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的形态学特点,以及华支睾吸虫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精原细胞、精细胞和精子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5.
华支睾吸虫排卵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华支睾吸虫抗原的制备及其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华支睾吸虫亚显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支睾呼虫卵黄腺为分散型,由许多卵黄小叶组成,每个小时由不同发育期的卵黄细胞组成,小叶的外周有间质层包绕。营养细胞多分布于小叶外周,此种细胞具较多突起,形成网状,卵黄细胞则分布在网状之间。卵黄细胞又分为连续的3个发育阶段。一期(S1)为未分化的细胞,体积上,胸质内细胞器甚少。二期(S2)卵黄细胞系卵黄物质合成的活跃时期,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中有高尔基体,内质网。卵黄颗粒形成逐渐增多,聚集成团称卵黄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华支睾吸虫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及蛋白质分析,了解其变化规律。方法以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G-PAGSE)对10、20、30、609、0 d五个虫龄期华支睾吸虫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同工酶分离,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质(PT),用凝胶成像软件对酶(蛋白)带的迁移率、相对浓度分布、光密度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0 d、90 d虫龄期LDH-5相对浓度增加;MDH以90 d组酶带最多,为8条;EST以20 d3、0 d组酶带最多,分别为8条和7条;PO在60 d9、0 d组分别多了1条带;SOD酶带随虫龄增大呈减少趋势;PT分子质量在6.0~169.8 ku之间,随虫龄增大带数增加。结论华支睾吸虫不同发育时期的同工酶及蛋白质变化有一定规律,实验结果为该虫的发育学、生理、生化及杀虫药物研究等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华支睾吸虫童虫体表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华支睾吸虫5天童虫至30天成虫的形态及体表的发育变化。5天童虫前1/3部分仍呈筒状,其余部分呈扁平。10天以上的童虫及成虫,整个虫体呈扁平状。虫体表为网絮状结构且被有一定数量的体棘和乳突。体棘可分为四尖棘、三尖棘、二尖棘和单尖棘。乳突可分为带纤毛的结节状乳突、中央带小结的皮层呈同心圆隆起的乳突、较大的圆丘形乳突、中央带1至2个小结的花瓣样乳突。体棘随童虫的发育逐渐减少,至30天成虫已完全消失。而乳突随虫体发育逐渐增大且数量增加,尤其是在口腹吸盘唇上及附近体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华支睾吸虫体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的分布规律。方法 从感染麦穗鱼中消化分离华支睾吸虫囊蚴,以灌胃方式感染90只昆明小鼠(40~50个囊蚴/鼠),分别于感染后第10、20、30天安乐死处死小鼠,从肝门静脉收集虫体。醋酸洋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内各器官发育情况;同时进行5--HT免疫荧光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内5--HT的分布情况。结果 醋酸洋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感染后华支睾吸虫d10幼虫中,消化、排泄器官基本发育成熟,生殖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子宫内可见散在分布的虫卵;d20幼虫中,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子宫中虫卵数量增多,睾丸分支增多;d30成虫中,消化、排泄、生殖系统均发育成熟,子宫内虫卵较d20幼虫排列更紧密,睾丸增大且分支明显。5--HT免疫荧光染色后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见,d10幼虫的中枢经系统节、神经联合、口吸盘处荧光染色较强,在虫体内部器官中呈点状分布;d20幼虫的口吸盘...  相似文献   

12.
华支睾吸虫是胆管癌的一个重要的生物性致癌因素,其成虫寄生在宿主的肝胆管内,成虫的机械性刺激、分泌排泄产物的化学刺激和成虫定居所致的慢性炎症等导致了寄生部位胆管的增生、癌变.该文从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对华支睾吸虫致胆管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联合胆汁病理检查诊断胆囊结石患者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粪便直接涂片、胆汁离心镜检和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等方法,检查35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粪便、胆汁和结石标本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 粪便直接涂片法、胆汁离心镜检和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华支睾吸虫虫卵的检出率分别为29.4% (103/350)、41.5% (145/350)和44.2%(155/350).与胆汁离心镜检法相比,粪便直接涂片法检出率最低(x2=11.05,P<0.05),胆囊结石病理切片镜检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3,P> 0.05).胆汁、胆石联合检出率为67.7% (237/350),明显高于其它方法(x2=48.77,P<0.05). 结论 胆囊结石与胆汁联合病理检查虫卵可提高胆囊结石患者感染华支睾吸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的室内生态系统。 方法 解剖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家猫,收集华支睾吸虫虫卵,放入养殖缸内自然感染纹沼螺和长角涵螺,待尾蚴发育成熟,分离阳性螺,放入养殖缸内与各种鱼类同缸饲养,使阳性螺释放的尾蚴自然感染缸内的各种鱼类。螺类释放尾蚴后的第30天开始,定时检查鱼类的感染情况,分别采用鱼肉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查各种鱼体内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分离、收集鱼肉中囊蚴感染家猫和SD大鼠。 结果 水温在24.3~37.2 ℃时,尾蚴发育成熟逸出螺体的时间需95 d。纹沼螺的感染率为12.5%(25/200),长角涵螺为18%(9/50)。水温在20 ℃以下时,螺体内尾蚴停止逸出。鱼类感染尾蚴后形成囊蚴的时间为30 d,至囊蚴完全成熟需45 d。麦穗鱼、草鱼、鳑鮍鱼、鳙鱼、鲮鱼、鲫鱼、鲤鱼和罗非鱼体内囊蚴的感染度不尽相同,每克鱼肉含囊蚴数分别为1 792、16、8、6、5、4、4和2个。将鱼体内分离的囊蚴分别感染大鼠和家猫均获得成虫。 结论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室内生态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宁德地区某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5-08-04前往广西旅行,在广西南宁期间曾同桌食用生鱼片2次,回来后陆续出现发热、肝区不适、纳差等症状,分别就诊于省、市各医院,均未有效控制病情,8月20日因1例嗜酸性粒细胞高达79%,医院介绍其求诊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粪便Kato-Katz法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目的基因CsSCCRO转染Hela细胞,检测转染效率和表达水平,为进一步在细胞学水平研究编码蛋白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将目的基因CsSCCRO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通过脂质体方法转入Hela细胞,RT-PCR和荧光观察来鉴定转录和表达水平。结果真核重组质粒pEGFP-N1-CsSCCRO转入Hela细胞后稳定表达荧光蛋白;RT-PCR鉴定转染的Hela细胞,扩增产物约为780bp,与预期值相符。结论CsSCCRO基因能够转染到Hela细胞中,并且能与GFP高效转录和翻译成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ELISA检测方法,观察该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现场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江苏省第二次重要人体寄生虫流行现状调查结果选取6个调查点,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每个村调查不少于500人,应用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的10%的阴性者和全部阳性者开展病原学检测。ELISA试验通过设立阴性血清、阳性血清和PBS对照及重复试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ELISA检测3 105人,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21人,阳性率为0.68%。对ELISA阳性者做病原学检查,阳性18人,一致率为99.10%。质量控制结果显示ELISA试验,每批次阴性和阳性平行对照A450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试验一致率为99.43%。结论重组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ELISA法重复性好,敏感性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方法 采集华支睾吸虫阳性鱼 ,分离囊蚴 ,感染实验动物兔 ,解剖兔收集华支睾吸虫成虫虫体。应用“一步法”提取华支睾吸虫总RNA ;经过mRNA纯化、cDNA合成 ,以PcDNA3(Amp +)质粒为载体构建文库。挑取 2 0个克隆进行扩增 ,选择 9个克隆进行DNA序列测定。序列结果与GenBank中相关基因进行比对。结果 获得含有 9 7× 10 5个重组子库容量的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其中PC6号克隆基因序列与华支睾吸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序列具有 93%的同源性。结论 已构建成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理、气侯及生态环境选点,连续2年观察鄂中及鄂东地区纹沼螺、长角涵螺生态情况.结果提示我国中原地区华支睾吸虫螺类宿主感染尾蚴远较北方持续时间长,螺体检出尾蚴的时间可长达半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蛋白酶体β2亚单位新基因(CsPSMB2),表达其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sPSMB2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大规模eDNA文库随机测序,发现CsPSMB2新基因。并将其定向插入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成功的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结果发现了编码PSMB2基因的一个新成员CsPSMB2,CsPSMB2全长708个核苷酸,编码一个20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22.5kD,预测的蛋白与人的PSMB2蛋白同源性为58%并且含有一个蛋白酶体结构域,成功登录GeneBank,登录号为AY849972。构建成功重组质粒pGEX-4T-1-CsPSMB2,经IPTG诱导后表达出PSMB2的GST融合蛋白。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新基因CsPSMB2,成功构建了pGEX-4T-1-CsPSMB2重组表达载体并表达出了CsPSMB2的GST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CsPSMB2在华支睾吸虫中的功能和可能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