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感染的蚊媒病毒种类,为当地蚊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2014-2015年在瑞丽市采集的1 738份登革病毒NS1抗原检测阴性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进行Dengue virus(DENV)、Chikungunya virus(CHIKV)、Zika virus(ZIKV)、Sindbis virus(SINV)、Banna virus(BAV)、Batai virus(BATV)和Tahyna virus(TAHV)的检测,并将阳性标本接种于C6/36白纹伊蚊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对阳性血清或新分离病毒株提取病毒RNA进行E基因RT-PCR扩增,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从2015年采集的血清标本中检出1份ZIKV阳性,17份DENV阳性(6份DENV-1,6份DENV-2,未分型5份),从2014年采集的标本中检出1份DENV-1阳性。病毒分离得到1株ZIKV,2株DENV-1和2株DENV-2。对新分离ZIKV病毒株进行E基因测序,属于亚洲基因型,与2019年输入云南的缅甸株(2019YNZIKV02)进化关系较近。对2015年DENV阳性血清PCR产物测序,获得3条DENV-1 E基因序列(本地病例),均属于基因1型,与2015年缅甸输入株进化关系较近;3条DENV-2均属于亚洲基因型(Asian Genotype),其中2条来源于本地病例序列和1条缅甸病例序列均与2015年缅甸输入的DENV-2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从中缅边境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清中检测和分离到ZIKV,并发现登革热漏检病例,提示亟待提高当地临床医生对寨卡病毒病的诊断意识并积极开展寨卡病毒病的常规监测,对疑似登革热病人需采用抗原和DENV、ZIKV病毒核酸检测方法联检以避免漏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盈江那邦镇和缅甸拉咱市登革热流行状况,为边境地区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9-10月,在中缅边境地区中国云南盈江那邦镇和缅甸拉咱市各选3个调查点,采用背负式电动捕蚊器采集成蚊并用形态学方法鉴定蚊虫种类,捕获的蚊虫标本通过接种C6/36细胞分离病毒;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病毒IgG抗体;采用NS1抗原检测试剂检测疑似DF病例血清标本,阳性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鉴定登革病毒血清型。结果共捕获6属14种703只蚊虫,其中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为当地优势蚊种(57.75%,406/703),未发现埃及伊蚊携带登革病毒。采集的256份健康人血清中DENV IgG抗体阳性13份(5.08%,13/256),其中盈江那邦DENV IgG阳性率4.17%(4/96),缅甸拉咱5.63%(9/1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265,P0.05);488份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DENV阳性166份(34.02%,166/488),其中盈江那邦阳性83份(32.0%,83/259),缅甸拉咱阳性83份(36.24%,83/229)。从10份阳性标本中分离出5株DENV病毒,其中4株DENV-1(盈江那邦3株,缅甸拉咱1株),1株DENV-3(盈江那邦)。结论中缅边境地区盈江那邦镇和缅甸拉咱市登革热媒介埃及伊蚊分布广,DENV血清型主要以DENV-1为主,应加强中缅边境地区登革热疑似病例和媒介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9年云南省玉溪市输入性登革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病毒分子遗传背景,为当地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血清标本,用实时荧光RT-PCR进行登革病毒血清型检测,对E基因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 结果 2019年玉溪市共监测到23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其中,来自云南省景洪市18例、柬埔寨3例、缅甸和越南各1例。主要分布在江川区(9例)和红塔区(8例)。成年病例为主,以农民(11例)和家务及待业者(5例)为主。共检测20份样本, 17份景洪市输入样本检出11例DENV-1、5例DENV-2、1例DENV-3阳性;2份柬埔寨输入样本检出1例DENV-1阳性;1份缅甸输入样本为DENV阴性。从景洪市输入的DENV阳性样本中得到6条DENV-1、3条DENV-2和1条DENV-3 E基因序列。6株DENV-1 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9.4%~100%,与2019年景洪市DENV-1本地流行株和柬埔寨输入株核苷酸相似性为100%,属于基因I型;3株DENV-2 E基因核苷酸相似性为91.1%~99.9%,与2019年景洪市DENV-2本地流行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8%~100%,属于Asian I基因型和Cosmopolitan基因型;1株DENV-3 E基因序列与2019年景洪市DENV-3本地流行株的核苷酸相似性为99.3%,属于基因III型。 结论 2019年云南省玉溪市存在境内外两个来源的登革热输入病例,病例中存在3种血清型登革病毒感染,输入性病例的登革病毒与东南亚地区流行株进化关系最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登革热输入病例的检测与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2013-2015年14株登革1型病毒(DENV-1)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采用C6/36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用RT-PCR法扩增新分离DENV-1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astalX1.83和MEGA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到14株DENV-1,其中瑞丽市9株,临沧市3株,昆明市2株。经RT-PCR和序列测定,获得这14株DENV-1的全基因组序列(10 735nt),其开放读码框(95-10 271)编码3 392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13株为基因I型(G-I),其中瑞丽和临沧本地病例7株,缅甸输入性病例6株;1株为G-III(昆明的印度输入性病例)。云南13株G-I可分为2个进化群,但均与缅甸、泰国等东南亚流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云南13株G-I的E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02%-100%和98.78%-100%,它们与6株东南亚G-I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53%-99.53%和97.33%-100%,与DENV-1原型株US_Hawaii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76%-94.45%和95.86%-96.91%。所有云南株和东南亚参考株与US_Hawaii株在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的氨基酸位点分别存在44和150个位点差异。结论云南中缅边境地区2013-2015年流行的DENV-1均为G-I,并具有基因多样性特点但均为来自缅甸的多个传播来源。  相似文献   

5.
目的阐明云南省2015年5株登革4型病毒(DENV-4)流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C6/36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用RT-PCR法扩增新分离DENV-4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ClastalX1.83和MEGA6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从2015年云南省瑞丽市登革热患者血清中分离到5株DENV-4(本地病例2株,来自缅甸腊戍和南坎市输入性病例3株)。经RT-PCR和序列测定,获得这5株DENV-4的全基因组序列(10 661nt),其开放读码框(103-10 264)编码3 386个氨基酸。全基因组或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和同源性分析表明,云南分离株间高度同源并聚集为一个进化支,并与泰国不同年代DENV-4基因I型(G-I)流行株具有较近的进化关系和较高的同源性,同属G-I。云南株和泰国株均与同基因型的DENV-4原型株(H241,1956年菲律宾)和中国广州1990年B5株亲缘性和同源性都较低。云南株与H241株在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中分别存在21和45个氨基酸位点差异。结论首次获得云南省DENV-4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发现它们与近期东南亚DENV-4G-I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首次证实云南省存在DENV-4本地流行,传播来源为相邻缅甸北部边境地区。云南分离株某些氨基酸位点的改变是否与其抗原性和毒力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缅边境地区云南耿马县登革热(DF)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当地DF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耿马县住院的DF患者急性期血清,采用BHK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DEN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DENV血清型;收集DF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xcel 2017和SPSS 20.0分析DF流行病学基本特征、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等。结果检测140例DF患者的DENV血清型,其中33例为DENV-1型,43例DENV-2型,64例DENV-3型。3种DENV血清型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均主要表现为发热、肌肉酸痛、畏寒、乏力。DENV-1型感染者主要出现红细胞减少(69.70%)、低密度脂蛋白降低(72.73%)、乳酸脱氢酶升高(51.52%)(P0.05),DENV-2型感染者为血钾降低(44.19%)(P0.05),DENV-3型感染者以皮疹发生率降低(50.00%)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97.67%)为主(均P0.05)。结论中缅边境地区耿马县DF患者感染DENV型多样性高,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建议当地相关卫生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训,提高DF诊治能力,减少重症DF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9-2020年海南省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E基因序列分子特征,探讨病毒可能的输入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样本,采用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并分型,阳性样本进行登革病毒包膜(envelope, E)蛋白基因扩增及测序,应用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从49例DENV阳性样本中获得14条DENV E基因序列。进化分析显示,11条DENV1型E基因序列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7.2%~100.0.0%,均属于基因Ⅰ型,其中2条E基因序列(HNLS-8和HNCM-14)与2019年广州流行株(Guangzhou/19XN24503/2019)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0%;2条DENV2型E基因序列分别属于Asian 1基因型和Cosmopolitan基因型,其中1条(HNLS-10)与2019-2020年广州流行株(Guangzhou/19XN22111/2019、Guangzhou/19XN50506/2020)同源性为99.6%,另1条(HNLD-2)与2019年昆明2株流行株(Kunming/HNQY20180091/201...  相似文献   

8.
目的 鉴定1型登革病毒感染病人血清中1型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 of Dengue virus type 1,DENV-1 NS1)B细胞线性表位。方法 以重组DENV-1 NS1为抗原,免疫印迹法筛选NS1阳性病人血清。一组重叠DENV-1 NS1的重叠多肽同这些NS1阳性血清反应鉴定NS1蛋白线性B细胞表位。采用梯度稀释的1-4型重组DENVNS1竞争抑制阳性多肽同病人血清反应鉴定其反应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性。结果 12份DENV-1核酸阳性病人中筛选得到5份抗DENV-1 NS1阳性病人血清。重叠多肽法、竞争抑制法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3条阳性NS1多肽(氨基酸残基序列第1-15,131-145,271-285),其中aa1-15在已报道的DENV-1分离株高度保守,提示这个区域可能存在DENV-1血清型特异性表位。aa131-145和aa271-285对应的蛋白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以上区域中的133-FI/LIDGP-138和271-GKLEL/M/IDF-277在已报道的4种血清型DENV分离株中高度保守,提示这2个区域存在4种血清型DE...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2018-2020年上海市本地感染及输入性来源登革1型病毒(Dengue Serotype 1 virus, DENV-1)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 收集登革热疑似病例血清样本,对DENV-1阳性样本进行病毒分离、全基因组扩增与测序,进一步通过构建进化树对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编码蛋白氨基酸位点差异分析。结果 从88份DENV-1阳性样本中获得31株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其中3株为本地感染病例来源,28株为输入病例来源。进化分析显示,28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G-I型,与G-I型参考序列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均值为96.47%~97.37%(98.78%~99.16%);3株分离株的基因型为G-IV型,与G-IV型参考序列的核苷酸(氨基酸)相似性均值为96.66%~96.86%(99.01%~99.26%);3株本地感染病例来源分离株均为G-I型,根据同源性分析,存在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可能。分离株与对照株比较各结构蛋白与非结构蛋白氨基酸位点均存在差异,其中E蛋白的495个氨基酸位点中,有31个位点存在差异。结论 2018-2020年上海市DENV-1包含G-I与G-IV两种基因型,以G-I型为主;首次分离得到3株上海市本地感染病例来源DENV-1,为G-I型,存在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9年杭州市登革病毒分子特征和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分析登革热流行特征。分别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登革热抗体、登革病毒核酸及其型别,再对核酸阳性样本进行E基因扩增、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19年杭州共检测登革热病例212例(输入性病例158例,本地病例54例),其中65例IgM抗体检测阳性,178例DENV通用型核酸检测阳性。输入性病例中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均有检出,以DENV-1为主(占51.9%)。本地病例多由DENV-1基因I型(6/54)、IV型(26/54)和DENV-2 Cosmopolitan基因型(2/54)病毒引起,E基因序列分别与2019年广州和南昌流行株、2015年菲律宾株和2018年泰国株同源性较高。其中DENV-1基因IV型本地流行病毒的E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高达99.9%~100%,推测为多起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结论 受东南亚登革热疫情影响,杭州2019年登革热病例数量增幅明显,呈型别多样化、本地病例溯源复杂的特点,需进一步加强DENV分子特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2014年南平市登革暴发相关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探讨其输入来源及基因型别.方法 将患者急性期血清接种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通过RT-PCR进行血清型鉴定,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共分离到4株DENV-1,2株DENV-2,扩增并测序获得E基因全长序列,4株南平地区DENV-1型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100%,与D13459(Donguang)分离株同源性也高达99.7%;2株DENV-2型分离株与DENV2/CN/GZ05/2014分离株的同源性均达1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4株DENV-1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印度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Ⅴ型;2株DENV-2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新加坡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Ⅳ型.结论 福建省南平市本次登革热本地病例暴发可能是由广东或者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2015-2020年珠海市登革热的流行情况与病毒基因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基本信息,采用RT-PCR对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分型,阳性标本用RT-PCR扩增E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获得的基因序列用MEGA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2015-2020年珠海市共确诊登革热患者156例,其中131例患者的标本成功测序,包括DENV-1型96份,DENV-2型25份,DENV-3型10份;DENV-1型全部属于基因I亚型,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分支上,这三个分支分别与柬埔寨、越南,斯里兰卡和柬埔寨、泰国等流行株进化距离较近;DENV-2和DENV-3病例主要为输入病例,与其对应的输入国流行株进化距离较近。结论近年来珠海市登革病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需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接壤的边境城市的登革热输入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5-2020年珠海市登革热的流行情况与病毒基因特征。方法收集登革热病例基本信息,采用RT-PCR对血清标本进行血清分型,阳性标本用RT-PCR扩增E基因并进行测序分型,获得的基因序列用MEGA6.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15-2020年珠海市共确诊登革热患者156例,其中131例患者的标本成功测序,包括DENV-1型96份,DENV-2型25份,DENV-3型10份;DENV-1型全部属于基因I亚型,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分支上,这三个分支分别与柬埔寨、越南,斯里兰卡和柬埔寨、泰国等流行株进化距离较近;DENV-2和DENV-3病例主要为输入病例,与其对应的输入国流行株进化距离较近。结论近年来珠海市登革病热疫情为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地暴发流行,需加强与东南亚国家接壤的边境城市的登革热输入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5年福建省本地登革热病例部分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组序列,调查相关病毒株之间的遗传联系,为福建省登革热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实时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者分离病毒,扩增病毒基因组并测序,以病毒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2015年福建省先后出现登革1型(DENV1)和登革2型病毒(DENV2)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共发生4起聚集性病例,报告41例。分离到DENV1毒株9株,DENV2毒株8株。种系发生分析显示,9株DENV1高度相似,同属于基因1型(G1),提示其共同的输入来源可能为斯里兰卡;而8株DENV2病毒虽然同属于大都市基因型,却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簇,表明莆田与福州两地疫情相关毒株的遗传关联度较低,可能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结论 2015年共出现4起聚集性本地登革热疫情,部分患者病毒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表明,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存在多个输入来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测定广州市2012年1、2型登革病毒(DENV 1、DENV 2)的E基因序列,探讨其来源及基因型。方法 收集广州市2012年478例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清478份,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RT-PCR法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78例患者标本中分离到DENV 1 6株,DENV 22株,测序获得E基因序列,E基因长度均为1 485 bp,编码495个氨基酸,DENV 1碱基同源性为97.4%~99.9%,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2%~100.0%,其同源性与2011、2006和2004年份的国内DENV 1流行株接近。DENV 2碱基同源性为91.3%,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7.8%,其同源性与我国DENV 2流行株相对较远。进化分析发现,DENV 1均属于同一亚型,即亚洲型,DENV 2属于两个亚型,即马来西亚/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型。结论 推测广州市2012年DENV 1和DENV 2均为输入性,DENV 1可能由柬埔寨和广东佛山输入,DENV 2可能由孟加拉国和缅甸输入。  相似文献   

16.
登革病毒(DENV)不同血清型感染后,易导致抗体依赖增强反应(ADE)的严重性疾病发生。2015年5月巴西流行寨卡病毒(ZIKV)后,截止至2016年11月,流行已扩散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毗邻我国的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有报告ZIKV感染病例。近期有研究显示,ZIKV和DENV的包膜(E)蛋白EDI和EDII两表位引发的抗体或由此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很强的交叉反应性,易引起ADE的发生。我国沿海省份历年时有DENV病毒流行,今后ZIKV流行事件极有可能发生,因此,由该病毒流行引起的严重性疾病发生我们必须要关注和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登革热的临床特征,为当地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登革热患者650例的个案及其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ENV)RNA,确定DENV血清型;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不同DENV血清型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650例登革热患者中,共检测出DENV-1、DENV-2、DENV-3 3种DENV血清型481例,其中279例DENV-1(58.0%),107例DENV-2(22.2%),95例DENV-3(19.8%);重症4例,占病例总数的0.8%(3例DENV-1、1例DENV-3),二次DENV感染者4例(1例DENV-1,2例DENV-2,1例DENV-3);以18~65岁为主要感染人群,发病高峰集中在8~10月;DENV患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ALT/AST升高等,其中DENV-1型感染临床特征主要为腹泻、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眼结膜充血、皮肤潮红,白细胞、血小板圧积、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总蛋白降低较明显;DENV-2型感染以血红蛋白、CRP升高,胆囊壁毛糙增厚发生率较明显;DENV-3型感染尿酸碱值、甘油三酯升高发生率较明显。结论 2019年西双版纳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主要为成年人,且以DENV-1型为主,不同血清型临床症状有所差异,可供诊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5-2016年深圳市分离的登革Ⅲ、Ⅳ型病毒E/NS1基因序列特征及登革Ⅲ、Ⅳ型病毒流行规律,探究其可能的传播来源。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深圳市登革热患者病例资料及急性期血清,用C6/36细胞培养分离登革病毒,用FQ-PCR对其进行血清分型,分离成功的病毒株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E基因和NS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绘制系统进化树,氨基酸比对分析4个不同血清型NS1蛋白。结果 从5份Ⅲ型的登革病毒标本中成功分离4份病毒株,3份Ⅳ型登革病毒标本中成功分离2份登革病毒;BLAST分析保守E基因结果表明,与DENV-3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9%)的毒株主要是印度尼西亚2010和2015年分离株、菲律宾2015年分离株。与DENV-4分离株同源性最高(99%)的毒株主要是菲律宾2013年分离株、印度尼西亚2010分离株、意大利2009年分离株。NS1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所选4株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株氨基酸相似性为77.69%,4个不同血清型的登革热NS1抗原存在5-7个氨基酸保守区域。结论 2015-2016年深圳市输入的登革Ⅲ、Ⅳ型病毒可能来自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监测工作,避免输入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口岸入境的1例自柬埔寨归国发热人员进行寨卡病毒实验室检测,研究寨卡病毒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和生物学特征,为寨卡病毒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患者血液、唾液和尿液样本,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选用多种组织培养细胞分离病毒,分别观察病毒株的致病变效应、空斑形成及病毒滴度等,并对两株病毒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遗传进化研究,分析输入性病例来源。结果 荧光RT-PCR结果显示,该病例血清、唾液以及尿液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并持续一段时间。首次成功从唾液和尿液标本中分离到寨卡病毒株,将其分别命名为ZIKV/S/SZ1901和ZIKV/U/SZ1901。两分离株均可引起Vero细胞病变,不引起BHK-21细胞病变;均可在Vero细胞中形成空斑,滴度分别为3.4×105 pfu/mL、1.4×103 pfu/mL。RT-PCR扩增出预期大小约10 272 bp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ZIKV/Hu/Thai/KngSG/17-D501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6%。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毒属亚洲谱系,与输入至我国的其它寨卡病毒株位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寨卡病毒编码区氨基酸位点分析提示,SZ1901毒株在结构基因的氨基酸位点(D683E、V763M、T777M)和非结构基因NS1基因的(A188V)变异与近几年流行株完全相同。结论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深圳市从柬埔寨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且寨卡病毒分离株具备与2016年以来流行的寨卡病毒大部分相同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对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型病毒的生物学来源进行分析,为本地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累积基线数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病例, 对急性期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DENV-4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5株DENV-4毒株,其中4株由泰国和柬埔寨输入的分离株均属于DENV-4基因Ⅰ型;菲律宾输入的病例分离株与其他4株亲缘性较低,属于DENV-4基因Ⅱa型;5株分离株间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0.8%(96.7%~96.9%);经过比对,5株分离株和6株参考株的E蛋白区域有9个位点出现差异,NS1蛋白区域有14个位点出现差异,NS5蛋白区域有25个位点出现差异。结论 本研究对广州地区输入性DENV-4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定,间接地掌握周边国家地区DENV-4的基因特征,为本地登革热的防控和溯源提供基线数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