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主气化”的含义涵盖了肾的生理功能,涉及相火敷布、水液代谢、气机升降多个生理环节及肺、脾、胃、三焦、膀胱等多个脏腑,是中医学气化理论的高度概括。文章从“肾主气化”的角度,分析了其与“三焦气化”“膀胱气化”的关系,认为“肾失气化”是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指出“肾失气化”与慢性肾脏病病理演变的内在联系。基于“肾主气化”理论,探讨《伤寒杂病论》中经方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并提出温利结合,疏利三焦法以恢复“肾主气化”功能是改善慢性肾脏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脏病是肾病科常见难治性疾病,目前临床对该病缺少特效治疗方法。柳红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与三焦气化功能密切相关,提出慢性肾脏病“肾精亏损、命门火衰、三焦气化不利”的病机理论,治疗中强调通调三焦为原则,提出以巧用风药、燥升散通之法疏调上焦气化,以枢转气机、升清降浊之法运转中焦气化,以阴阳互济、精气互补之法温煦下焦气化,从而形成慢性肾脏病三焦论治体系,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由各种原发、继发等复杂因素导致的,以肾脏形态或功能损伤为表现,病情复杂、病程迁延难愈的疾病,现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西医治疗手段较为单一,中医治疗的手段丰富,疗效较为显著。三焦网络学说是全国名中医黄文政教授三焦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而叶作为植物类中药的重要药用部位之一,具有行气则可利水、行血且散血、升清助降浊、温肾而不燥烈等特征,临床在治疗慢性肾脏病之中常加以运用。文章以三焦网络学说为框架,对叶类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应用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少阳主枢包括足少阳胆经的宣通、升发、调畅气机和手少阳三焦经的通调水道、布散津液的功能。枢机不利是脑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脑病的临床治疗中,从“少阳主枢”入手,调畅气机,调和气血,清利三焦,以柴胡类方加减,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少阳主枢” “三焦气化”理论的溯源与思考, 探讨“疏利少阳三焦”学术思想内涵, 总结“疏利少阳法”的确立及临床实践进展, 并结合“三焦辨证”理论拓展“少阳三焦”的含义, 临证以“疏利三焦法”“疏利三焦针法”辨治肾脏病, 关注疾病的传变规律, 以期为中医药在肾脏病辨证体系中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般而言《伤寒论》的“证”是指运用经方的指征和依据。经方的“证”是研究方药与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即方证相应,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可以直接指导临床处方用药,和传统“证”的概念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以研究柴胡类方原文为基础,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柴胡类方的特异性症状群是运用柴胡类方的重要抓手,腹诊信息是运用柴胡类方的客观指征,望诊信息是运用柴胡类方的重要参考。同时,柴胡药证是柴胡方证的基础,柴胡体质是形成柴胡方证的物质基础之一,以上五者均可以作为使用柴胡类方的依据。柴胡类方病机辨证是基于经方“证”的推演,对扩展柴胡剂的运用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后结合腹诊医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正确理解并运用柴胡类方乃至经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归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范畴。戴恩来教授,甘肃省名中医,专攻肾脏病多年,临证经验丰富。戴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三焦水道通调失度为本虚,“毒损肾络”为标实,治疗以固护肾气为要,兼顾七情调节、饮食居处、适当运动,予患者全面指导,通过病证结合诊断,治则治法明确,临床效果显著。通过查阅文献、阅读书籍及临床跟师,探析名中医戴恩来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常伴有情志异常,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疗效甚佳.收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伴情志异常的典型病例分析,探讨其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情志异常的理论,为治疗类似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肺纤维化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中医“肺痿”“肺痹”范畴,与痰饮、瘀血、火热等密切相关。基于唐宗海在《血证论》中提出的气血水火理论,通过总结气血水火与三焦的联系,结合肺纤维化的病位在三焦腠理,临床上从气血水火的角度出发,根据气病治火、气病治水、血病治火、血病治水的不同治法,探讨从三焦论治肺纤维化的治疗思路。临床上可选用柴胡类方合用其他方剂,以达到通利三焦、调气和血的目的,从而治疗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正> 柴胡味苦、微辛,性寒,入肝胆经。功能疏散退热、疏肝解郁、清热截疟、升举阳气,是临床常用药。今阅贵刊1993年第3期,载朱鸿铭先生:“胃气壅滞不能用柴胡,因胃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为逆,认为柴胡能举清阳之气上升,只宜用于清阳之气下陷的病证,若胃气壅滞证或肝气犯胃,应用柴胡升举清阳之气,则有碍胃气下降”之论,不敢苟同。个人认为,叶氏所云“胃宜降则和”诚为至理名言,况且六腑皆是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不单是胃,清阳升、浊阴降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现象,而且只有清阳得升,浊阴方能得降。若清阳不升,阻遏气机,浊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低血压是维持性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属于中医学“眩晕”、“厥证”、“脱证”等病的范畴.单纯的益气回阳等治疗并不能预防低血压的发生.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该类患者气阴(阴阳)两虚为本,湿热或瘀血阻遏清阳上升为标,是透析过程中阴阳大量脱失,气随津脱,加之湿热瘀血阻遏三焦清阳上升之道,清浊相干为病.因此治疗应益气养阴的同时要清热利湿化瘀,方可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肾脏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涉及多个脏腑,从中医三焦理论的角度出发,因三焦生理机能失常,湿邪阻遏而见诸症,现本文浅述三焦生理、湿邪致病表现,湿邪阻遏之病机,由此阐释慢性肾脏病临床所见诸症,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3.
升阳益胃汤源自《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治疗因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引起诸多内科疾病。张佩青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载,运用此方加减辨证治疗多种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为张仲景《伤寒论》代表方之一,针对邪犯少阳致胃虚(脾虚)胆郁、三焦失枢的病机而设,其药物组成为柴胡、黄芩、生姜、半夏、人参、大枣、甘草,集寒热、补泻于一方,既各奏其功,又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达到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目的,为“和法”代表方。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药在防治该病上优势突出。阮诗玮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总结提出从“阴阳、正邪、三焦、气血、时势、机象”6个方面辨治糖尿病肾脏病。即阴阳为纲,条分缕析,正邪相争,贯穿始终,三焦分治,始上终下,气分在经,血分属络,审时度势,防治结合,因机证治,辨识病象。附验案1则,佐证良效。  相似文献   

16.
肺纤维化的病位在肺间质,在中医上则为三焦腠理,归属于少阳。少阳是人体表里之枢、阴阳之枢,亦是人体元气津液运行之枢,少阳枢机不利是肺纤维化的关键病机。临床上可从少阳的角度辨治肺纤维化,在少阳证的基础上,根据是否存在两经同病及兼夹瘀血的不同,选用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方进行治疗,必要时亦可将柴胡类方与其他方剂合方运用。  相似文献   

17.
黄文政教授在中医“少阳主枢”“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等理论的基础上,认为消瘅之主要病机为高梁厚味化燥化热,病久失治,发为肾劳.因此,节饮食,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重大.在临床实践中确立了从少阳三焦辨治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思想,治疗上注重疏利三焦,发挥三焦的整体疏导调节作用,治疗以扶正为主,尤其重视中医脾胃,兼顾祛邪,融健脾补肾、活血通络、泄浊化瘀法为一体,在“消瘅、肾劳”治疗中多取佳效.  相似文献   

18.
1翻沉、剖析制方立法小柴胡场是少阳病证的主方。少阳老,在人之脏器为三焦、胆也。从生理而言,三焦春“中读之用”,是水火气机升降的通道;胆者“中精之府”,是机体阳气升发的动力,且胆附于肝,内寄相火,游行于三焦。二者经脉相连,生理相关,胆气升发正常、疏泄有度,则三焦通畅,升降有序,表现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读”。从部位而言,少阳为枢,外邻太阳.内近阳明,居于半表半里之间。若邪犯少阳,则生理功能失调,而升降失司,疏泄失职。小柴胡杨正是以升降为法,方中,柴胡升足少阳之清气,疏通经络,调达气机;黄年…  相似文献   

19.
马运涛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78-1281
《伤寒论》中“去滓再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剂煎煮方法,对于其内涵的探讨研究须结合原文及临床实际操作,分为“柴胡汤类方”与“泻心汤类方”分别分析。“柴胡汤类方”由于柴胡用量为“半斤”,体积较大,需加大量水方可有效煎煮,去滓再煎意为浓缩药液;“泻心汤类方”去滓再煎目的在于减轻生半夏之毒性,去其毒性,而存其效用。对于张仲景学说的研究要从原文及临床实际出发,不可臆度揣测,方可了解张仲景原意,提高临床使用经方之疗效。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352-1353
通过《伤寒杂病论》中"哕"之论述,分析现今慢性肾衰竭患者顽固性呃逆多因病情迁延日久,三焦壅塞,浊毒内盛,损伤中焦,运化失司,升降失常,最终气机上逆而导致,治疗上提出自拟柴胡肾通方,以疏利三焦、利水逐饮及通降肠腑为本,温中降逆为辅助,为进一步探索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