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析鼻腔冲洗与丙酸氟替卡松(FP)喷雾剂联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CRS)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和FP喷雾剂喷鼻,观察组在该基础上,给予2%高渗氯化钠溶液冲洗,再给予FP喷雾剂喷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5.0%和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分别为(10.21±3.48)周和(12.17±4.59)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腔冲洗联合FP喷雾剂能改善CRS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治疗有效率,促进鼻腔黏膜恢复,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刺血络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A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鼻丘穴及内迎香穴刺血络疗法(1次/周),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鼻部症状积分(喷嚏、流涕、鼻塞、鼻痒)、体征积分(下鼻甲肿胀程度)、炎症因子水平[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IL)-4、P物质(SP)]、鼻腔分泌物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改变情况,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鼻部症状积分、体征积分以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治疗组上述积分除流涕、鼻塞症状积分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gE、IL-4、SP水平以及鼻腔分泌物EOS数量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药物喷鼻后鼻出血、鼻部干燥等不良反应,治疗组鼻内刺血络后未出现鼻出血、鼻部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基础上加用鼻内镜下刺血络治疗AR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鼻部症状和体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鼻腔分泌物EOS数量,提高临床疗效,其可能从神经源性炎症角度发挥作用,且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罗红霉索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与单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联合罗红霉素口服,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观察每组治疗效果并统计6个月后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6个月后复发率试验组为26.67%,对照组为64.4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罗红霉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荆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独应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二者可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鼻窦灌注液在鼻内镜术后辅助治疗鼻源性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鼻窦灌注液:黄芪、淫羊藿叶、桂枝、当归、红花、辛夷、野菊花、白芷、栀子、薄荷,进行鼻腔冲洗)和对照组(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各37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术腔清理、黏膜上皮化天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等。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9.2% vs 72.9%,P<0.05)。鼻黏膜归转过程方面,治疗组在术腔清理时间和上皮化时间上均快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鼻窦灌注液能有效提高鼻内镜手术的临床疗效,不失为一种可广泛使用的鼻源性慢性咽炎鼻内镜术后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鼻敏灵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慢性鼻窦炎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单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敏灵口服.结果 经过12周治疗,除对照组嗅觉减退症状改善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他症状VAS评分及症状平均分均较治疗前...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微创手术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郑州瑞祥医院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 100 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分别予以传统鼻息肉摘 除术和鼻内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且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3 个月的嗅觉功能评分与气道阻力均较术 前更低,且观察组指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即刻血清皮质醇(COR) 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较术前更高,观察组术后即刻 COR、NE 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少,手术应激反应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与通气 功能。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9,(5)
目的研究鼻宁喷雾剂对急性鼻窦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鼻窦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40μg/kg)及鼻宁喷雾剂高、中、低剂量组(0.182、0.091、0.045 5 g/kg),每组10只,另选1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组。造模第2天开始,各组大鼠鼻腔给药14 d,早晚各1次,并检查鼻部外观体征;第15天,各组大鼠股动脉取血并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水平,取大鼠鼻窦黏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鼻宁喷雾剂组大鼠鼻窦黏膜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宁喷雾剂对大鼠急性鼻窦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为其新适应症的挖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鼻息肉并发鼻窦炎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栾川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鼻息肉并发鼻窦炎患者76例,将全部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38例,采用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与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研究比较患者的手术指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鼻息肉并发鼻窦炎患者的鼻黏膜恢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05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安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在本研究中比仅行鼻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作用更佳,对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提高临床疗效等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辛芩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相关因子及鼻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9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予辛芩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对照组72例予氯雷他定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后统计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免疫球蛋白E(Ig E)水平,辅助性T细胞1(Th1)/Th2比值,鼻腔功能鼻阻力(NR)、鼻黏膜纤毛传输时间(MTT)和鼻黏膜纤毛清除速率(MCV)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IL-4、IL-6、IgE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L-10水平及Th1/Th2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R、MT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MCV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芩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不仅能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功能,还能调节免疫功能,对患者预后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商品名:辅舒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为对照药,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方法治疗变应性鼻炎130例。剂量用法: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鼻腔喷入,每次每鼻孔2揿,每日1次,每揿50μg,;曲安奈德鼻喷雾剂,鼻腔喷入,每次每鼻孔2揿,每日2次,每揿55μg。疗程均为8周。结果: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80例,曲安奈德鼻喷雾剂临床疗效评价例数为50例,两药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12.0%。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分析火针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江门市皮肤医院 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单纯性苔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 及瘙痒程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77.78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 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 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44 %,低于对照组的 2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火针联合丙酸氟 替卡松乳膏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麻黄素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单独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联合组联合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腔喷雾剂和1%麻黄素滴鼻液。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7天症状体征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第3天,2组各评分、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第7天,2组鼻塞、体征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擤鼻、鼻痒及喷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麻黄素在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的早期可产生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白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鼻窦炎、鼻息肉120例患者施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并随机均分为两组,中药组采用自制中药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与甲硝唑冲洗术后鼻腔,以观察术后鼻腔鼻窦黏膜的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善邦通鼻腔冲洗剂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进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鼻内镜手术的36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80例)术后应用善邦通鼻腔冲洗剂进行鼻腔冲洗,对照组(180例)术后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术后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应用善邦通鼻腔冲洗剂进行鼻腔冲洗,既缩短了治愈时间,又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和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治疗的 214 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分析临床效果,对 一般资料、病程、住院时间、有无变应性鼻炎、临床分型、鼻息肉、鼻腔粘连、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Lund–Mackay 鼻窦 CT 评分、是否复发、Lund–Kennedy 鼻内镜评分、治疗依从性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再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214 例患者中,病情完全控制 182 例(85.05 %)、部分控制 18 例(8.41 %)、未控制 14 例(6.54 %);单因素分 析显示,以临床效果作为因变量,合并变应性鼻炎、合并鼻息肉、NRS 评分≥ 6 分、Lund–Mackay 鼻窦 CT 评分≥ 6 分、 Lund–Kennedy 鼻内镜评分≥ 4 分、治疗依从性差、复发为临床效果的影响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变应 性鼻炎、复发、合并鼻息肉、NRS 评分≥ 6 分、Lund–Mackay 鼻窦 CT 评分≥ 6 分、Lund–Kennedy 鼻内镜评分≥ 4 分、治 疗依从性差是高危因素。 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总体临床疗效较好,但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较多,临床 分型、鼻内镜评分、CT 评分、NRS 评分、复发等均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炎症因子的 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4 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 116 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 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斯特纳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并统 计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4(IL–4)、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儿血清 IL–4、TNF–α、 hs–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 力呼气量(FEV1),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均升高,且观 察组患儿 FVC、FEV1、FEV1/FVC、P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治疗中, 能对有效降低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效果优于单独丙酸氟替卡松治疗。  相似文献   

17.
邵玉娟  雷明 《陕西中医》2012,(10):1355-1356
目的:观察鼻窭内镜手术后采用中药洗液冲洗鼻腔取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行鼻窦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自制的中药洗液冲洗鼻腔,对照组则采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等传统洗液,对比术后两组鼻窦黏膜的修复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术腔黏膜转归上皮化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功能性鼻窦炎术后运用中药冲洗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的冲洗方法,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采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辅助再进行慢性鼻窦炎Messerklinger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用喜帮鼻腔洗剂进行灌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治愈37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喜帮鼻腔洗剂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窦灌注冲洗,可大大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中成药》2019,(7)
目的观察温阳化湿法联合常规治疗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头孢曲松钠+泼尼松+丙酸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化湿方,疗程均为30 d。观察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SNOT-20)、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Lund-Kennedy)评分,检测血清CRP、PCT、IL-6、IL-17、鼻腔黏液纤维清除能力,比较临床症状和随访12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鼻腔黏液纤维清除率和清除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VAS、SNOT-20、Lund-Kennedy评分,血清CRP、PCT、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化湿法联合常规治疗可明显改善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鼻腔冲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冲洗对鼻息肉术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行鼻内镜手术的鼻息肉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鼻窦炎口服液鼻腔冲洗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患者的各主观症状体征VA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鼻内镜黏膜形态评分(Lund-Kenenedy)、鼻窦CT评分(Lund-Mackey)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患者的以及鼻窦炎性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鼻腔冲洗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对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鼻黏膜的术后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