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雷锐  李志 《医学信息》2018,(14):150-151
目的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联合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及替罗非班进行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共收到符合本次研究要求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40例,按照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仅用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TIMI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取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较为有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琮 《医学信息》2010,23(16):2673-267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 PCI术中无复流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7)岁,观察用药前后冠脉造影靶血管前向血流情况。结果应用替罗非班可使冠脉血流明显改善。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Tirofibon)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或ST段压低型心肌梗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后的ACS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效果的报道较少。本文观察2005年5月~2006年2月,接受PCI患者术后加用盐酸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替罗非班(Tirofiban hydrochloride,TH)联合血管内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6例AIS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n=48).对照组以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于取栓成功后予以TH治疗,起始剂量:10μg·kg-1,3 min内完成静推,而后以微量泵持续泵入0.15μg·(kg·min)-112 h.治疗14 d后评估疗效,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治疗14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比色法测定丙二醇(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治疗前、治疗后3 m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Barthel index,BI)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对残疾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 d的NIHSS评分、血清IL-6、hs-CRP、MDA水平及治疗后3 m的MRS评分均降低,治疗14 d的血清SOD水平及治疗后3 m的BI评分均提高,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TH联合血管内取栓治疗AIS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缓解氧化应激,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胡雪瑞  戢艳琼 《医学信息》2018,(14):183-18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盐酸替罗非班诱发的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情况,为替罗非班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护理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2017年11月我院收治1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致极重度GIT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情况进行报告。结果 患者PCI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6 h后出现全身多处瘀斑,血小板计数严重下降至0×109/L,立即停用替罗非班、阿司匹林、氯吡咯雷,并输注血小板、冷冻血浆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做好防出血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心理干预,血小板计数逐渐升高,约84 h恢复正常。结论 PCI患者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有诱导的GIT发生风险,积极监测患者血小板变化,加强防出血护理及心理干预,能促进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的输注方式对冠状动脉内膜剥脱术(CE)术后患者出血的影响。 方法选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CE手术患者69例,根据术后患者输注替罗非班方式不同分为应用可调节静脉输液器组(45例)和应用静脉输液泵组(24例),前者采用带有刻度(滚轮或滑轮)输液器,后者采用精密静脉输液泵进行临床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替罗非班的输注速度、术后第1天出血量、术后第2天出血量、术后第3天出血量、术后第1天凝血四项检测结果、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检测结果等指标。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χ2检验,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出血量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静脉输液泵组患者术后第1、2天出血量为(472.6±233.6)mL、215.0 (152.5, 300.0) mL,均显著低于可调节静脉输液器组患者[(1 134.8±317.8) mL、480.0 (350.0, 600.0)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7, Z=-5.81; P<0.05);可调节静脉输液器组患者术后第1天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3.3±0.4)s,显著高于静脉输液泵组患者[(29.5±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6, P<0.05);2组患者术后替罗非班输注速度、术后肌钙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出血量和术后第2天出血量均与术后第1天APTT存在显著线性关系(R2=0.77、0.49,P<0.05)。 结论应用可调节静脉输液器输注替罗非班的CE术后患者APTT显著升高,增加患者术后出血量,而使用静脉输液泵输注替罗非班可显著提高术后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注射用替罗非班联合血塞通治疗对进展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102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250 mg Qd,观察组患者则联合持续72 h静脉滴注替罗非班注射液(初始剂量0.4μ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对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和研究组(n=44,替罗非班+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治疗14 d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 8,IL-8)水平,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CRP、IL-6、IL-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36%,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对改善患者炎性因子及神经功能效果更佳,且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单纯血栓抽吸、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前列地尔以及两种方法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纳入冠脉造影无复流的AMI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血栓抽吸组(A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前列地尔组(B组),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前列地尔组(C组),每组35例。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术后1周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术后1周血浆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术后6个月冠脉造影评估各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比较术后6个月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周B组BNP、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C组分别低于A组和B组(均P0.05)。治疗后1周B组LVEF值明显低于A组,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治疗后1周B组LVEDD值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C组患者TIMI 3级和TMPG 3级比率分别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MACE发生率B组低于A组,C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管抽吸联合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和前列地尔可以使PCI无复流患者获得更好的心肌灌注,改善近期心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夏豪  胡波  周桃  谭安安 《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48-49,5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将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3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受试组(n=18)和对照组(n=17),受试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所有患者疗程结束后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SCA)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TIMI血流分级提高,达2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4.44%比11.76%,P<0.05);受试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56%比35.29%,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22年 1 月至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98 例老年急性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全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不良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 m m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白介素(Interlenkim-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明显降低,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均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采用半剂量替罗非班辅助PCI术治疗不会影响疗效,但可有效降低出血风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125例行择期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简称替罗非班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患者在PCI前直接冠脉内弹丸式注射替罗非班10μg/k,时间不少于3min,随后以0.15μg/(kg·min)^-1持续泵点8h。检测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mPAR及hs-CRP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PAR、hs-CRP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h,替罗非班组mPAR、hs—CRP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对照组mPAR较术前显著升高,hs—CRP虽较术前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及术后7d,两组之间mPAR及hs-CRP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前及术后24h,对照组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后6h及术后7d,对照组未见相关关系。结论PCI术后6h,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替罗非班对接受PCI术的NSTE-ACS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mPAR与hs-CRP呈正相关,hs—CRP对血小板的聚集状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米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 PCI术中无复流患者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8±7)岁,观察用药前后冠脉造影靶血管前向血流情况.结果 应用替罗非班可使冠脉血流明显改善.结论 替罗非班可以有效改善ACS患者PCI术中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莉  王悦喜  张波 《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131-131,133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使梗死相关血管早期开通,对减少坏死心肌数量、限制梗死范围、改善患者的预后非常有益。同时由于其无创伤性,价格便宜,简便易行,成为目前广为流行的方法。但同时也存在溶栓特异性差、出血并发症、再梗死等问题。其中,出血并发症是临床医生最棘手的问题。因此,选择急时、准确的实验监测时间至关重要。我们动态观察了溶栓治疗后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 84 例,两组均行PCI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42)和尼可地尔辅助组(n=42).替罗非班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尼可地尔辅助组在替罗非班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1 m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尼可地尔辅助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血清纤维蛋白原、丙二醛水平低于替罗非班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高于替罗非班组,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替罗非班组(P<0.05);尼可地尔辅助组 MACE 发生率(7.14%)低于替罗非班组(23.81%)(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MACE的发生,有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且其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目前恢复冠脉血流最直接最有效的微创性手术方法,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也较常用。大量询证医学证据证实:PCI术后在常规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抑制炎症反应等药物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其抗血栓作用尤为明显[1]。本文通过对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进行观察和护理,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老老年(≥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有效性和近期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非心肌梗死组(对照组),其中AMI组发病12h内行直接PCI的患者为AMI急诊组,其他AMI患者(AMI择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行择期PCI,两组合称为非急诊组,对各组的临床资料及冠脉介入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MI急诊组PCI即刻成功率(72.2%)低于非急诊组(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AMI急诊组并发症比非急诊组和AMI择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9),AMI组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院内死亡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老老年AMI患者中,急诊与择期PCI手术成功率均较高,虽然急诊PCI术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但两者在院内死亡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不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患者66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22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0.5岁。随机平均分为A组(维拉帕米)、B组(替罗非班)、C组(硝酸甘油)。分别记录3组PCI手术结束时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3级的例数、出现无复流到首次开始注射药物的时间、血流恢复TIMI-3级的时间、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PCI手术时间、X射线暴露时间和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与B组血流达到TIMI-3级例数分别为16例、1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高于C组8例(P0.05);A组TMPG-3级例数为16例,高于B组和C组(P0.05);A组出现无复流到恢复TIMI-3级和心肌组织灌注恢复TMPG-3级的时间分别为(6.6±2.5)min、(6.9±3.1)min,显著小于B组[(8.9±3.1)min、(13.4±4.5)min]和C组[(11.6±2.9)min、(17.1±4.2)min](P0.05);A组与B组PCI手术时间和X射线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明显短于C组(P0.05);A组与B组术后1周LVE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3%±7.7%vs 43.2%±8.1%,P0.05),但二者明显优于C组(37.1%±6.7%,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相比较,经微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维拉帕米,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心脏功能,是临床实践中改善无复流现象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