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介入方案在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 州市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 塞术(TACE)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在 TACE 的基础上行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8.33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 TACE 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吡柔比星与奥沙利铂介入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不会增加不良 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癌导管肝动脉栓塞及与化疗栓塞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广州市第 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52 例,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n = 25)与观察组(n = 27)。对照组接受导管 肝动脉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与疾 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 Child–Pugh 分级 C 级患者术后 1 年生存率较对照组术后 1 年生存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优于导管肝动脉栓塞,可延长危重患者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在诊断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病灶残留的价值。 方法:分析信阳市中心医院 80 例 TACE 的肝癌患者影像学资料。患者经末次 TACE 治疗后的 1 ~ 3 个月行 CT 和 MRI 复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检查为金标准,比较 CT 和 MRI 对病灶检出情况及肿瘤包膜检出率、病灶碘油沉积情况等。 结果:DSA 检查显示,检出 104 个病灶,其中 72 个病灶有肿瘤残留,32 个病灶无肿瘤残留。CT 检测判断病灶残留的灵敏度为75.0 %,特异度 87.5 %,准确率 78.8 %,MRI 依次是 94.4 %、93.4 %、94.2 %;CT 造影显示肿瘤包膜检出率为 6.7 %,显著低于 MRI 的 2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T 与 MRI 的病灶内碘油沉积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 MRI 的检出准确率 94.2 %,显著高于 CT 的 7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T 与MRI 均可用于显示肝癌 TACE 后肿瘤残余情况,但 MRI 较 CT 评价更准确。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观察华蟾素胶囊在肝细胞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辅助治疗效果及对新生血管 形成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6 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 80 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 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介入 TACE 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 2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药物毒副反应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血管新生因子的差异。 结果:治疗 2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管新生因子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Angplt)–2、Angplt–3、Angplt–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 均呈下降 趋势,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簇分化抗原(CD)4+ 、 CD4+ /CD8+ 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 CD8+ 呈下降趋势, 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肝区疼痛、神疲乏力、纳呆食少及肝肿 大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 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以华蟾素胶囊辅助治疗肝细胞肝癌 TACE 后患者的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 免疫功能,还能有效调节肿瘤血管的生长,并能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消融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较大体积肝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100 例接受 TACE 治疗较大体积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微创方法不同,分为 微波消融(MWA)组 48 例和射频消融(RFA)组 52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完全坏死率和近期疗效,2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 疗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结果:RFA 组的完全坏死率显著高于 MW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RFA 组的总有效率高于 MW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RFA 组的 AFP、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均明显低于 MWA 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RFA 联合 TACE 治疗较大体积肝癌的临床疗效优于 MWA,且 MWA 联合 TACE 治疗对患 者肝功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 CT 和 MRI 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长沙中心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 80 例肝癌患者,均应用 CT 和 MRI 进行检查,比较分析 80 例患者的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结果,不同大小肿瘤的诊断结果。 结果:MRI 对肝癌的检出率为 96.25 %,显著高于 CT 的 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的肝内病灶、肝外病灶数目显著高于 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对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为 95.83 %,显著高于 CT 的 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RI 对于肝癌的检出率,肝内、外病灶检出数目及肝癌直径≤ 3 cm 的检出率显著高于 CT,能更好的为进一步治疗肝癌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谷氨酰转肽酶(GGT)、腺苷脱氨酶(ADA)、5– 核苷酸酶(5–NT)联合 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51 例 PHC 患者作为 PHC 组,选取同期收治的 48 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良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SF、GGT、ADA、5–NT 水平,并 比较两组患者血清 SF、GGT、ADA、5–NT 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 结果:PHC 组患者的血清 SF、GGT、ADA、5–NT 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HC 组患者血清 SF、GGT、ADA、5–NT 单项及联合检测阳性检 出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血清 SF、GGT、ADA 和 5–NT 联合检测在 PHC 的鉴别诊 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依据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因此各指标联 合检测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肝癌发生初期肝脏及其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其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化学法[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rtosamine,DEN)/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乙醇]诱发制备大鼠肝癌初期模型,同时以姜黄素干预6周,然后处死动物,制备肝匀浆及肝线粒体提取液,以比色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酰胺转肽酶(γ一G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300﹑100 mg/kg姜黄素能降低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脏ALT、AST、γ-GT和GST活性,升高肝脏及肝线粒体SOD、CAT、GSH-Px活性和降低MDA水平。结论:姜黄素具有减轻肝癌发生初期大鼠肝细胞损伤,降低其氧化应激的作用,此作用有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甲胎蛋白、血清总胆 红素等指标影响等,收集临床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选取洛阳市中医院 2017 年 11 月至 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经皮经肝穿刺瘤内注射无水乙醇。观察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总有效率、生存率以 及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AFP、ALT、T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FP、ALT、TBIL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4.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随访初期 6 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 > 0.05);随着时间推移,观察组患者在 12 个月、18 个月 及 24 个月后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介入治疗中晚期 PHC 可以帮助患者有 效降低 ALT、AFP、TBIL 值,同时提升疗效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观察肝癌介入术后重症呃逆予以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至开封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接受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 70 例展开研究,入组起止时间为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5 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指导,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方案呃逆症状、患者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 %(33/35),高于对照组的 74.29 %(26/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呃逆症状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肝癌介入术后发生重症呃逆予以针刺联合治疗,较常规西药治疗更为有效,可改善呃逆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缓解焦虑情绪,并降低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对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讨国产 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2 年 10 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 25 例,均在首次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 TACE)中应用国产 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比较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差异、肿瘤活性病灶大小,记录栓塞后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中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25 例患者治疗后 1、3、6 个月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 55.56 %、 61.54 % 和 44.44 %,治疗后 1、3、6 个月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 88.89 %、76.92 % 和 55.56 %。中位生存时间 (mOS)为 30.47 个月[95 % CI(16.02,44.9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19.21 个月[95 % CI(7.67,34.24)]。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 1 个月、6 个月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3 个月的 AFP 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 0.05)。22 名(88 %)患者接受 DEB–TACE 治疗后出现了栓塞后综合征,其 中腹痛 18 例(72 %)、恶心 5 例(20 %)、呕吐 4 例(16 %)、腹泻 2 例(8 %),发热 6 例(24 %)、乏力 5 例(20 %)、 头痛 1 例(4 %),骨髓抑制 8 例(32 %),无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死亡。 结论:国产 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在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中长期疗效,是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分析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介入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介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肝功能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2 年后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采取介入化疗栓塞联合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肝功能,提升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七氟醚诱发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 32 只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CON 组)、七氟醚组(SEV 组)、低剂量姜黄素组(CUR–L 组)和高剂量姜黄素组(CUR–H 组),每组 8 只。 CUR–L 和 CUR–H 组分别接受 200 mg·kg-1 和 300 mg·kg-1 姜黄素灌胃处理 6 d,而后 SEV 组、CUR–L 组和 CUR–H 组 采用 3.3 % 七氟醚处理 6 h。采用 Morris 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形态;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的水平。TUNEL 法检测 海马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 检测海马组织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 CON 组相比,SEV 组大鼠逃 避潜伏期升高,穿越平台次数降低(P < 0.05),海马组织中 IL–6、IL–1β、TNF–α 水平、MDA 含量升高,SOD 和 GSH–Px 活性降低(P < 0.05),海马组织凋亡率和 Bcl–2 蛋白表达升高,Bax 蛋白表达降低(P < 0.05);与 SEV 组比较,CUR–L 组和 CUR–H 组大鼠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 < 0.05),海马组织中 IL–6、IL–1β、 TNF–α 水平、MDA 含量降低,SOD 和 GSH–Px 活性升高(P < 0.05),海马组织凋亡率和 Bcl–2 蛋白表达降低, Bax 蛋白表达升高(P < 0.05)。但 CUR–L 组和 CUR–H 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姜黄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七氟醚诱发的大鼠学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其对海马组织炎症、氧化应激反应和 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相关。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乡市传染病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收治的 100 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每组 50 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肝动脉介入 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西药对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进行针对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方案上, 给予患者口服健脾补气中药汤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术后当天和术后第 30 天的免疫球蛋白(Ig) 和血清干扰素 –γ(IFN–γ)水平。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0.00 %)明显比对照组(20.00 %)更高,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6.00 %)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3)术后第 30 天,两组患者的 IgM、IgA、IgG 较术后当天明显升高,INF–γ 水平较术后当天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IgM、IgA、IgG 高于对照组更高,INF–γ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肝癌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 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rcinoma,PLC)是一种发生在肝细胞或者肝内单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PLC具有病情发展快、恶性程度高、难以治愈、生存期短等特点,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本院应用羟基喜树碱+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加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卡瑞利珠单抗 及仑伐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 2020 年 11 月至 2022 年 11 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70 例中晚期肝癌患 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 c–TACE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 c–TACE 加 HAIC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指标、生存质量、毒副反应发生情况、 手术转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A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 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各项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转化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中晚期肝 癌患者采用 c–TACE 加 HAIC 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及仑伐替尼治疗效果显著,不会增加治疗毒副反应,并且能够获得更高的 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及手术转化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方法:选择东莞市人民医院110例2001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中晚期肝癌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中晚期肝癌患者则实施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病灶无进展生存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状态以及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病灶无进展生存的时间、肝功能状态以及KPS评分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确切,可获得理想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并延长生存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中药姜黄提取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并对它们进行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柱层析法从姜黄提取物中分离出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用MTT法测定其抗肝癌细胞和子宫内膜癌作用。结果3种姜黄素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和0.001 mg/m l脱甲氧基姜黄素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0.01 mg/m l和0.001 mg/m l双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脱甲氧基姜黄素,0.01 mg/m l和0.001 mg/m l姜黄素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结论一定浓度的姜黄素化合物能明显抑制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肝脏移植、切除和射频消融术在肝癌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的新药物来提供更好的治疗.姜黄素是一种疏水性多酚,具有广泛的活性,如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抗肿瘤等特性,其纳米制剂对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生长抑制和促凋亡作用.文献检索发现姜黄素抗肝癌分子机制包括通过调控相关微小RNA(miRNA),乙二醛酶l...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 EBI3 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4 月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接诊的 3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观察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及病理指标。另选取同期在惠东县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30 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对外周血 EBI3 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EBI3 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EBI3 水平。以 STRING 数据库预测 EBI3 的相互作用基因。将 STRING 中获得的相互作用基因采用 Metascape 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结果:观察组外周血 EBI3 水平为(1.79 ± 0.53)kb,高于对照组的(0.82 ± 0.27)k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年龄、肝硬化患病情况的肝癌患者外周血 EBI3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肿瘤分期系统(TNM)分期、肿瘤最大径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肝癌患者外周血 EBI3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从 STRING 数据库的预测结果显示 EBI3 蛋白的编码基因 EBI3 与STAT1、白细胞介素(IL)27、IL6ST、IL27RA、JAK1、STAT4、STAT5A、STAT3、JAK2 及 IL12A 共 10 个基因具有相互作用。GO 富集分析共得到 16 个条目,其中生物途径(BP)条目 8 个,细胞组分(CC)条目 3 个,分子功能(MF)条目 5 个(P 均< 0.05)。EBI3 的主要生物途径有: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AK–STAT 的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产生的正向调节、IL27 介导的信号通路等;具有细胞因子受体结合、IL12 受体结合、细胞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 富集共富集到 5 个信号通路,包括:Th17 细胞分化、JAK–STAT 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细胞因子 – 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病毒致癌。 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 EBI3 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不同 TNM 分期、肿瘤最大径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肝癌患者外周血 EBI3 水平差异明显。EBI3 可通过多种不同的靶点及信号通路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但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