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助飞  王飞 《中国药房》2011,(36):3411-34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水平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选择素与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571,P=0.001)。结论:血小板P选择素和CRP在ACS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氯吡格雷治疗ACS临床疗效好,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和炎性反应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治疗剂量下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对氯吡格雷抗小板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入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与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112例,记录基本情况,并将他们随机分成3组:奥美拉唑+氯吡格雷组,泮托拉唑+氯吡格雷组,单用氯吡格雷组(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服药前和服药后第7天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样本匹配,各组内用药前后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治疗前比较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治疗后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82)。结论①治疗剂量的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短期内对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影响氯吡格雷抗小板效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月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的HsCRP及P-selectin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P-selecti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A组比较,B组(P<0.05)、C组(P<0.01)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48-51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替换疗法和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CPGR)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ACS合并氯吡格雷抵抗患者62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其中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14d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抑制率及炎症反应变化情况。随访1年观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呼吸困难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14d,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事件及呼吸困难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格瑞洛替换疗法有更好的抗血小板和降低炎症反应的效果,且降低了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经过2周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C反应蛋白及SNOB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14d后显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SNO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2组SNO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负荷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凝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前列地尔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1—12月收治的7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将两组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临床疗效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应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安全有效,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肠溶阿司匹林胶囊(ASA)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进行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给予氯吡格雷和ASA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分析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和治疗14d后,两组的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联合氯吡格雷可显著提高ACS疗效,改善炎症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小板聚集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比较,氯吡格雷组患者血小板聚集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氯吡格雷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年龄在60岁以上),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10月.将所有患者经过红篮球抽取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合并氯吡格雷+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以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1.39±1.28)分、(17.20±1.75)分,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氯吡格雷+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可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率(PRI)的影响.方法 选择ACS患者159例,在给予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病情需要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奥美拉唑(20 mg/d)治疗(治疗组,65例),另一组未使用(对照组,94例),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维持治疗,5d后检测两组患者PRI和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浓度(clopi-H4).结果 治疗5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患者PRI> 50%分别为12例(18.5%)和7例(7.4%)(Х^2=4.431,P<0.05),clopi-H4分别为332.8 mmol/L(标准差SD 371.8)和600.3 mmol/L(标准差SD 885.2)(t=-2.298,P<0.05).结论 ACS患者联合使用奥美拉唑及氯吡格雷,可降低clopi-H4,抑制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清  安中平 《中国药房》2014,(48):4548-4550
目的:比较益气复脉注射液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鼻管吸氧、鼻饲流质饮食、低脂饮食、促脑细胞代谢药、抗脑水肿、控制血压、防止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2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研究组患者给予益气复脉注射液4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FDS)评分、白细胞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FDS评分、IL-6、IL-8、CRP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脑梗死体积大于同组治疗前,但研究组增加的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对比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首次发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96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试验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150 mg,口服,qd;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口服,qd。两组患者皆连续服药24周。记录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管腔直径(CCAD)、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性质、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并观察患者脑梗死再发情况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IMT、斑块总数、低回声斑块数、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MAR均小于对照组,而CCAD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脑梗死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比阿司匹林能更有效地稳定和逆转缺血性脑梗死患者易损斑块,改善血液流变学,而且能够降低脑梗死再发的概率,安全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14.
贾萍  荣晓凤  钟玉  杨涓  严瑾  周国庆 《中国药房》2014,(44):4174-4176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周+来氟米特20 mg,口服,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A剂(水剂)和B剂(粉剂)各3支混合,充分振摇,使冻干物溶解,室温静置5 min,制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将其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0 d,每间隔20 d重复1个周期,共3个周期。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治疗后RA活动分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轻度活动期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RA较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范肖春  江仙菊 《中国药房》2014,(23):2168-2170
目的:观察逐瘀行气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明确诊断为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观察组给予逐瘀行气汤并循证护理。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心绞痛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58.69%)与对照组(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RP、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Hcy、LDL-C、TG、H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瘀行气汤能显著改善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且能降低患者血清Hcy和CRP水平,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中老年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硫酸氯吡格雷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中老年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肾衰生血方配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等药治疗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的疗效。方法:将88例慢性肾衰竭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rHuEPO等药对慢性肾衰竭所致的贫血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生血方,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Hb、SF、TSA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比对照组对RBC、Hct略有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生血方配合rHuEPO等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18.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研究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本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70例。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8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等4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85例,总有效率为78.8%:治疗组85例,总有效率为82.9%。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9,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ST变化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丁德良  李环波  许敏玲 《中国药房》2011,(42):3990-3992
目的:观察左旋肉毒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营养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MHD患者微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66例MHD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每次血液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毒碱1.0g,对照组不使用左旋肉毒碱。2组其他药治疗相同,研究期为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CRP和血红蛋白(Hbg)、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胆固醇(Tch)及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等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3个月后治疗组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3个月后治疗组Hbg上升非常显著(P<0.01),Alb、PAB和Tf也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左旋肉毒碱可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