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别嘌呤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 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减少钠盐摄入、适当锻炼、减轻体重等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 100mg,2次/d,治疗4wk。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肱动脉血流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尿酸水平降低,vWF水平降低,NO浓度升 高,FMD明显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状态下肱动脉内径有减小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各 项检测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可改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压和血清中TNF-α、IL-6、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不仅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还能抑制患者的炎症因子TNF-α、IL-6、hsCRP的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2),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300mg/d)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150 mg/d)联合苯磺酸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对老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伴高血压的老年患者105例,分为别嘌呤醇组(低嘌呤饮食+别嘌呤醇100 mg,bid)56例和对照组(低嘌呤饮食)49例,观察周期12周。观察前后测诊室血压(BP),并采血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I℃)、肌酐(Cr)、尿素氮(BU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素(UA)、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肝功能,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并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别嘌呤醇组患者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在UA、BP、hsCRP、Renin、AngⅡ水平等方面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除UA水平降低外(P<0.05),在其他方面无变化。在别嘌呤醇应用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损害,另1例患者出现皮疹。结论别嘌呤醇可以降低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伴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UA;在降低UA的同时,可以引起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指南》2016,(2)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50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糖、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血尿酸(UA)等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和尿酸水平,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王海洪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4):61-62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口服治疗。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8.0%;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及血清尿酸水平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治疗CHF伴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伴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前者采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后者在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心功能Ⅳ级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Ⅲ级(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别嘌呤醇组血尿酸水平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降低。结论别嘌呤醇治疗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抑制氧化应激,显着改善高尿酸血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COPD 200例,分为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每组10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肺功能,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白介素-1β (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均高于对照组,IL-2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组IL-2低于稳定期组,其余指标均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肺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5).结论 IL-1β、IL-8、IL-2、TNF-α、IL-6、CTGF和IFN-γ是评估COPD病情的重要指标,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短轴缩短率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能够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大量组。各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大量组分别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辛伐他汀10,20,40 mg·d-1。4周后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ICAM-1、IL-1β)和肾功能指标(BUN、Cr、UAER、24hUpro、Uβ2-MG)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大量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低量组、常量组和大量组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4组IL-1β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组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辛伐他汀各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常量组和大量组低于低量组(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各剂量组24 h Upro、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常量组和大量组Uβ2 MG水平低于低量组治疗后(P<0.05),大量组低于常量组治疗后(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从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两个方面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大剂量辛伐他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EH)的作用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和血浆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高血压患者(n=77)及健康志愿者(n=30)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血清TN F-a水平.7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非厄贝沙坦组(n=39)给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厄贝沙坦组(n=38)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75~150mg/d),共8周,分别与治疗前后采血测定两组TNF-a水平及PAI-1和tPA活性.结果 高血压患者TNF-a水平、PAI-1活性高于健康对照组,tPA活性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厄贝沙坦组治疗后TNF-a水平及PAI-1活性明显降低,tPA活性明显升高(P<0.01),非厄贝沙坦纽治疗后各指标虽有类似改变,但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清TNF-a水平升高及纤溶功能失衡,厄贝沙坦可降低TNF-a水平并改善其纤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换瓣术后心脏形态、容积及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RHD患者行换瓣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厄贝沙坦组;2组患者在手术后均给予华法林、强心苷、利尿剂等常规治疗;厄贝沙坦组在手术1周后加服厄贝沙坦75~150mg·d-1,疗程为6个月。术后1周、术后6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2组患者左、右房室功能和形态的指标。结果:术后6个月,2组与治疗前比较,心脏各腔室均明显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心脏指数(CI)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均明显降低(P<0.05)。厄贝沙坦组经治疗6个月后心脏形态功能和容积各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明显改善RHD患者换瓣术后心脏形态、容积及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内科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420 mg,po,tid,连用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ALT、GGT、血清hs-CRP、IL 6和IL-8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能明显降低血清hs-CRP、IL 6和IL-8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及免疫损伤,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确诊的ACS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辉瑞)20 mg/d常规治疗组及首剂80 mg负荷量,继之40 mg/d强化治疗组。所有实验对象在研究初始及2周后2次行肝功能、肌酸激酶、肾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血浆脑利钠肽(BNP)浓度测定。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血浆Hcy、BN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升高,以强化治疗组升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肝肾功能损伤、肌酸激酶明显升高等不良反应。结论对ACS患者来说,与2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的70例门诊高血压伴高尿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氯沙坦钾50~100mg/d(A组)及厄贝沙坦150~300mg/d(B组),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记录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前后作比较,并设对照组35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高血压患者各项指标达到目的水平(P〈0.01),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均可有效控制血压并改善高血压并高尿酸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两者相比较,以氯沙坦钾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