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临床以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意识活动减退和多种躯体症状为主要特征。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郁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与朱丹溪所倡六郁之说均属广义郁证。狭义的郁证是指情志不畅,郁怒伤肝,以致肝郁气滞,与广义的郁证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  相似文献   

2.
探讨单纯郁证与病郁同存,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显性郁证与隐性郁证,狭义郁证与广义郁证等多种郁证形态。单纯郁证为情志性功能性疾病;病郁同存指郁证与器质性疾病或中医病证同时存在,又可分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显性郁证是指显现的七情变化所导致的临床容易辨认的郁证;隐性郁证指由并不显现的七情以及患者具有隐匿的郁证禀赋所导致的临床不易察觉的郁证。狭义郁证是指由情志不遂、气机郁滞病机所导致诸如脏躁、百合病、梅核气、失眠等单纯的、因郁所致的显性郁证;广义郁证除狭义郁证外,还包括病郁同存、因病致郁、隐性郁证等凡与情志不遂有关的疾病。探讨郁证的形态学,旨在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正> 郁证,是由于气机郁滞不通所引起的病证。郁证的形成,《证治汇补》提出“……或七情之抑遏,或寒暑之交侵,而为九气怫郁之候,或雨雪之侵淫,或酒食之积聚,而为留饮湿郁之候”。可见郁证有因外邪侵袭导致脏腑气机不通而成郁者,亦有因情志不遂、郁怒、思虑、悲哀、忧愁等七情所伤,导致阴阳气血失调而致郁者。从疾病形成的原因来看,郁证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郁,如《医经溯洄集·五郁论》所说:“凡病之起也,多  相似文献   

4.
治郁调为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郁者,抑而不伸之义.<黄帝内经>中提出"五郁"之说,认为五运之所乘可致郁.<丹溪心法>中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乎郁."郁,即气血郁阻,积滞不通,正如<医经溯洄集>中所言"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因郁而显诸多症状者,即为郁证,郁证是临床常见病证,在难治病、慢性病中尤为多见.明代医家戴原礼认为:"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久郁之病见矣."阐述郁证的发生与气机升降不利,中焦传化失常有关.可以说,郁证的基本病机是五脏气血郁滞,中土枢纽失灵.  相似文献   

5.
<正> 郁病是一个广泛的涵义,泛指因积滞、蕴结而不得发越所致的病证。而临床所见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郁病概括了五脏六腑因气血、经络之气郁滞而发生的各种病证;狭义的郁病则仅指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郁结为基本病变的郁,即情志之郁。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掌握郁病的辨证施治,应全面认识郁病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诸病皆起于郁,五脏六腑皆令人郁。正如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前贤张景岳说:“凡诸郁滞,如气、血、痰、食、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腑,一有滞逆,皆为之郁”(《景岳全书·郁证》)。明确指出郁为五脏六腑,表里内外之病,临床所见这种理论是成立的,符合实际。为了疏通该理论与  相似文献   

6.
吕金仓 《河北中医》2012,34(12):1809-1811
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中医界通常意义上讲的郁证是指狭义郁证,即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欲哭,或咽中有异物感为主要表现。笔者综合历代医家论述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将郁证含义扩大总结为:郁者,不畅达之谓也,凡一切正气不达、邪气留止之状态皆为郁,郁证包含神郁、形郁、天人之郁三大类,内容涵盖人生诸病,详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郁证的含义有二:一为病机,指疾病过程中人体气血郁滞不畅的状态,为广义郁证;二为郁病,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的一类病证,为狭义郁证。金元之前,二者无明确之分,郁多指病机。明代以后,张景岳首次提出“因郁致病”,明确了狭义郁证。二者从相互渗透到层次分明,狭义郁证最终被定义为“郁病”。郁病的范畴广泛,包括多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癔病、强迫症等。从秦汉时期至近现代,郁病逐渐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介绍王庆其教授运用《内经》相关理论辨治郁证的临床经验。认为郁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阴阳辨证,抑郁症属于阴证,焦虑症属于阳证;因郁证和脾的关系密切,提出了"情志相关性脾胃病"的理念,分为抑郁情绪相关性脾胃病、焦虑情绪相关性脾胃病和认知偏差相关性脾胃病三类;强调郁证的治疗遵循"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养心益肾的原则,自拟宣阳化痰开郁汤、栀子消虑汤、养心益肾定志汤临证加减治疗,并结合心理疗法,取得良效。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83-185
张仲景所论之郁证为广义的郁证,其包含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饮食情志等多方面的壅滞、痞塞、蓄积、瘀结、失舒、失畅,为病机的概念,而不是单纯的情志致郁。张仲景郁证辨治特点主要体现为:辨证论治,诸法兼用;以通为治,以通为顺;注重阳气,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虚实兼顾;因势利导,予邪出路。  相似文献   

10.
中医郁证分为广义郁证和狭义郁证,广义郁证是由于七情不遂、气机郁滞所导致的一类病证,狭义郁证包括西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均高,对患者身心和社会均造成影响,故探索狭义郁证的治法非常重要。从病因病机、辨治思路、临证分型等方面系统阐述张杰教授治疗郁证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张杰教授认为郁证以情志失调为主,六郁互杂为辅,肝脾失调为本;治疗上理气开郁,虚实分治,肝脾建中。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认为,男科郁证当为广义之郁证,十分广泛地存在不同男科病症之中。当解脱郁证定义之束缚,除癫狂外,具有或轻或重精神神经系统临床表现的情志变化、伴有或不伴有诸多男科疾病皆可称之为男科郁证。郁证病变相关于诸多内、外环境之因素,与个人、家庭、性爱及社会等具有密切相关性,可因郁致病与因病致郁,大多是多情交织而伤及一脏腑或多脏腑,劳逸失度皆可罹患郁证,人的一生之中或多少、或轻重、或长短皆应有过情缠性绕之郁证,本病以内伤生病居多,虽然治疗比较困难,但是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丹溪治法心要》所记载的六郁证进行全方位分析,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丹溪治法心要》和CNKI的相关文献,从六郁证的提出、病因病机、辨证依据、治则、方药特点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创"六郁"致病理论,完善了郁证学说;提出六郁证气血怫郁的病机及理气解郁、相因治郁、攻补兼施、补益元气、调气健脾化痰等治法;完善了六郁证的临床辨证体系,创制了治郁的越鞠丸、六郁汤,并善于应用二陈汤。结论:朱丹溪的郁证学说对郁证以及各种杂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中医学中,郁证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异常变动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病机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郁证泛指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包括气、血、火、痰、湿等病邪壅塞气机所致病证;狭义则特指情志不舒、七情所伤而致气机郁滞的病证。关于治疗,《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强调"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并载有属郁证  相似文献   

14.
汉代以前《内经》中有郁证病机、症状特点的描述,提出"五郁"的概念和七情致郁;东汉张仲景认为郁证为情志疾病,并以病因、证候特点描述郁证;金元时期,"六郁"的提出,丰富了郁证的辨证治疗体系,但此时仍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命名郁证;清代明确提出郁证这一病名,被广泛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正> 郁者,抑而不扬,滞而不畅之谓也。郁之为病,既可来自外感六淫,亦可发于内伤七情。丹溪论郁,有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等六郁之名。此乃广义之郁。而狭义之郁证,乃单指七情内起之病,系情志所伤,肝气郁滞而成。因其首先好犯于肝,故亦名之曰“肝郁”,即本文所要论述之重点。临床上,郁证反映出一系列的突出特点,而与其他病证明显有别。它广泛见于多种疾病尤其是情志病中,现代医学中的神经衰弱、癔症、精神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多有此证表现。它既易表现有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证型多,  相似文献   

16.
郁证琐谈     
<正> 郁证多由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致病。其表现: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疼,或多怒欲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症状。“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郁包括外邪、情志等因素所致的郁在内。金元以前所论的郁大多属此。狭义的郁,是指以情志不舒为病因,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的郁,即情志之郁。如《素问.举痛论》云:“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相似文献   

17.
火郁一词出自《素问》,是用以描述病机的名词,指火热或火毒郁于里或郁于局部,不能发散,因而不能解除的病证,除局部火毒内郁证外,后世"寒包火"也属火郁证范畴。临床辨治火郁证,要根据火郁在气在血之分,采用合适  相似文献   

18.
崔瑛 《江西中医药》2008,39(4):12-13
食郁证属于中医郁病范畴,为气、血、痰、火、食、湿六郁证之一。最先提出六郁之名的是元代医家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首创六郁之名,并且创制了越鞠丸、六郁汤等有效方剂。而郁证作为病名最早是在明代虞抟所著《医学正传》中出现。关于郁的论述就更早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五气之郁的文字,如“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  相似文献   

19.
临床很多病证与郁证关系密切。如《丹溪心法·六郁》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景岳全书》载:"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关于郁证的治法,清代李用粹《证  相似文献   

20.
五郁的产生是因为气的非时而化,导致了气机升降失调;五郁的治疗原则是"时必顺之",即顺应四时阴阳的运化秩序而对应治疗郁证,使升降有序,气机调畅,则郁证不复存在.而"木郁达之"等五法是对这一基本原则的具体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