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临床医院检验血常规已采用了血细胞分析仪 ,因其分析速度快、项目多而深受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 ,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其不能辨别细胞形态 ,如 :异常淋巴细胞 (简称异淋 )。我科血液室自 2 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4月对患呼吸道感染的近千名患儿进行了 1 1 99人次的人工验血 ,发现383例患儿存在异淋 ,占总检人数的31 95% ,其中 80 82 %是 3岁以下的婴儿。以往人们认为异淋多出现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 ,且多见于EBV感染之后 ,对于它与其它病毒的关系极少被报导。因此 ,我们对资料较全并存在异淋的 73名患儿进…  相似文献   

2.
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明确病原对治疗有很大的指导价值。小儿院外感染性肺炎90%由病毒引起,传统的病毒分离培养时间长,对临床的诊断治疗价值不大,而血清学检测方法需常规采集静脉血,因患儿痛苦大,家长不易接受。我们应用末梢血检测肺炎病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 (异淋 )增多 ,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单 )、病毒感染、淋巴细胞增殖等疾病。近来我们观察到肺炎支原休感染 (MP)的患儿外周血异淋明显增多 ,现将 69名小儿外周血异淋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 :来自本院住院部外周血检出异淋患儿 69名。年龄 0~ 7岁 ,男 45名 ,女 2 4名。正常对照为本院健康体检 0~ 7岁小儿 2 1名。2 .方法 :采末梢血涂片或抽静脉血用EDTA -K2 抗凝 ,混匀推片用瑞氏染色 ,油镜下分类计 2 0 0个白细胞 ,计算出异淋百分率。3 .疾病诊断按《儿科学》为标准。结  果69名小儿外周血…  相似文献   

4.
我院儿科对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进行末梢血冷凝集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 :为我院 199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 ,无溶血性贫血及肝硬化 ,病程 8~ 30天 ,临床初步诊断为呼吸道MP感染 2 7例。诊断标准 :①逐日加重的咳嗽。②经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病毒唑治疗 >3天 ,疗效不佳。③改用红霉素或一开始就用红霉素疗效满意。方法 :①末梢血快速冷凝集试验 :取患儿手指末梢血 4滴放入含等量 3 8%枸橼酸钠的试管中 ,混匀后放试管于 0~ 4℃冰水中 ,约 5分钟后取出。倾斜试管肉眼观察。如果见到粗大絮状凝集块 ,再将试管停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媒体医学显微诊断仪(MCMDI)用于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及其准确性。方法取患儿末梢血20μL置玻片上,不加任何试剂,在MCMDI下直接观察粘附在宿主红细胞膜表面的MP形态及运动。同时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IgM(MP-IgM)测定。疾病组108例,健康组30例。结果MCMD对MP检出率为80.6%,血清MP-IgM检出率为62.0%,并发现前者与血清MP-IgM检出结果存在高度相关关系(P<0.01),末梢血MP检出率与病程无关(P>0.05)。结论MCMDI可用于小儿呼吸道MP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异型淋巴细胞 (异淋 )增多的原因和免疫学特点。方法 对 75例外周血涂片异淋 >0 10的患儿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柯萨奇病毒 (CVB)抗原及IgM抗体、EB病毒 (EBV)IgM抗体、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腺病毒 (AdV)IgM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肺炎支原体 (MP)IgM抗体及采用咽试子分泌物PCR法检测DNA ;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74例 (96 6 % )被检出有病毒或支原体感染 ;CD3+T细胞和CD8+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CD4 +T细胞和CD4 +/CD8+细胞比例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EBV、CVB、CMV、AdV和MP感染均可引起外周血异淋升高 ,其中以EBV最为明显 ;一旦外周血中出现大量异淋 ,则提示机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本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住院的875例年龄28 d~8岁的CAP患儿,于入院4h内分别采集呼吸道分泌物和静脉血,呼吸道分泌物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实时(RT) -PCR检测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静脉血用EHSA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并行血培养.结果 875例CAP患儿中,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致病菌23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24株(占53.2%),革兰阴性菌107株(占45.9%),真菌2株(占0.9%).排名前6位细菌分别为肺炎链球菌(34.8%),大肠埃希菌(11.6%),金黄色葡萄球菌(8.6%),肺炎克雷伯菌(6.4%),卡他莫拉菌(5.6%),不活泼型大肠埃希菌(4.7%).前6位细菌中产酶菌株占检出全部细菌的20.6%.非细菌病原体检出率为24.5%(214/875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为19.3%(169/875例).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率最常见(3.3%).多数病原微生物以≤1岁患儿中感染率高.结论 肺炎链球菌与呼吸道合胞病毒为本院儿童CAP的主要病原体;多数病原微生物在≤1岁患儿中的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8.
上海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近5年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病原和支原体病原感染状况。方法采用系列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上海地区5年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496例标本进行病毒学或肺炎支原体-DNA检测。结果检出病毒阳性2257例,阳性率41.07%以上,肺炎支原体-DNA检出率16.2%(572/3538)。结论连续5年中上海地区有2次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病高峰(1994年和1998年),病毒性感染流行季节主要在每年1~2月和11~12月。  相似文献   

9.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26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的264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共有1523例标本为病毒阳性,总阳性率57.56%。病毒阳性标本中腺病毒(ADV)为首位,共836例,占31.59%,并以ADV3亚型为主。结论呼吸道病毒是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ADV是天津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病原,呼吸道病毒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末梢血有核红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末梢血有核红细胞(MRBC)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生后起进行末梢血涂片,计数HIE患儿末梢血NRBC情况及其消失时间,并与28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HIE患儿末梢血NRBC数、NR- BC绝对计数明显高于正常组,且中、重度HIE患儿更为显著,NRBC消失时间延长。结论缺氧可导致新生儿末梢血NRBC增加,增加数量及消失时间均与缺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哮喘患儿呼吸道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认为感染与哮喘有密切关系,尤其是病毒感染往往是引起或诱发哮喘的主要原因,在儿童哮喘中更为明显.本文报道我们于1981年春至1985年秋在哮喘门诊(少数为住院患儿)收集582份哮喘患儿血标本,进行了呼吸道病毒抗体检查(方法略),结果如下.一、哮喘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抗体阳性率342份单份血清中病毒抗体阳性率最高为副流感病毒Ⅲ型,阳性率占81.41%;其次为腺病毒,7型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段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出情况,并分析儿童喘息症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618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取其鼻咽分泌物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并分析其结果,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Ⅱ、Ⅲ).结果 (1)618例送检标本中,166例阳性,总阳性率为26.86%,其中RSV最高,阳性率为17.96%,其余依次为PIVⅢ(5.99%),IFA(1.62%),ADV(0.81%),PIVⅠ (0.49%);混合感染1例,阳性率为0.16%,为RSV与PIVⅠ混合感染.(2)14d~ <1岁、1岁~<3岁、3岁~<6岁及≥6岁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阳性率依次为35.04%、18.25%、17.11%、9.26%.(3)不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检出率最高,为47.37%.(4)所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婴幼儿更易出现喘鸣体征,喘息患儿中以RSV检出阳性率最高,为42.17%.结论 RSV和PIVⅢ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儿童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病毒感染;喘息患儿中RSV感染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武汉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汉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研究董宗祈,孙志勤1978~1993年16年间,作者对疑似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住院患儿58261例进行了双份血清学检测(其中618例同时进行了病毒分离,322例分离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2.1%。与双份血清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道感染患儿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入住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咽拭子标本450份。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博卡病毒和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检测,博卡病毒PCR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确定,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份咽拭子标本中,检出博卡病毒30例(检出率6.7%)。30例博卡病毒阳性标本中,16例为单独感染,占总阳性标本的53.3%;14例为混合感染,占总阳性标本的46.7%。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16例单独感染患儿中13例为>80分(非危重),2例为80~71分(危重),1例为<70分(极危重);14例混合感染患儿中12例为>80分(非危重),2例为80~71分(危重);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疾病的危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博卡病毒能够引起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混合感染不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上海梅陇地区2002~2004年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梅陇地区2002~2004年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情况。方法通过对2 32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手指末梢血,用低效价颗粒凝集实验试剂盒检测体内MP抗体。结果2 326例患儿中,MP-IgM阳性数为892例,阳性率为37.34%。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P<0.05),2002年10月~2003年6月MP-IgM阴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年长儿MP-IgM的阳性率较婴幼儿为高,但2003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婴幼儿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尤其是慢性咳嗽的患儿,常呈季节性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型呼吸道病毒在PICU中的检出情况及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600例PICU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600份,87例社区健康体检儿童咽拭子87份作为健康对照。应用多重PCR技术对新型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部分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0例患儿中,新型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114例(19%),其中人博卡病毒(humanbocavirus,HBoV)48例(8.00%),C型鼻病毒(humanrhinovirusgroupC,HRV—C)47例(7.83%),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13例(2.17%),人偏肺病毒(humanmetapneumovirs,HMPV)10例(1.67%),wu多瘤病毒3例(0.50%)。87例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2)114例新型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患儿中,单一感染69例,混合感染45例,其中HBo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22例(45.83%,22/48),HRV—C混合其他病毒感染14例(29.78%,14/47),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4例(4/13),HMP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9例(9/10),wu多瘤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3例(3/3)。结论PICU中HBoV、HMPV、HRV—C、新型甲型流感H1N1病毒等新型呼吸道病毒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能导致重症感染,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利巴韦林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方法 选取年龄3个月至3岁之间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婴幼儿共179例,行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将病毒检测阳性的6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利巴韦林10 mg/kg,用生理盐水2~5 ml稀释后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3~5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全身激素使用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 179例患儿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63例(35.2%).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33例(18.4%),副流感病毒Ⅲ16例(8.9%),腺病毒7例(3.9%),B型流感病毒1例(0.6%),混合感染3例(1.7%),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占阳性标本的52.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653).经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与治疗3d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与治疗5d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全身激素累计使用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间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高,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检测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05~2006年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择3970例ARI患儿。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8例,下呼吸道感染3662例。采集门诊患儿咽拭子及病房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送检标本阳性1773例,阳性率44.7%,以RSV最高(36.2%)。病毒总检出率在性别间(χ^2=9.2P〈0.01)、年龄组间(χ^2=120.5P〈0.01)、疾病种类间(χ^2=101.3P〈0.01)及门诊、住院患儿间(χ^2=180.4P〈0.01)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RSV仍是温州地区2005~2006年ARI患儿的主要病毒病原,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对呼吸道病毒易感,且婴幼儿(尤其〈6个月)易感;住院患儿病毒检出率高,以毛细支气管炎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90例儿童人博卡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人博卡病毒(HBoV)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采集84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标本,用多重RT-PCR方法检测HBoV和其他6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HBoV阳性病例临床特征。结果:843例标本中检测出HBoV阳性90例(10.7%),呼吸道合胞病毒(RSV)131例(15.5%),流感病毒(IFV)117例(13.9%),副流感病毒(PIV)84例(10.0%),鼻病毒(RV)55例(6.5%),冠状病毒(OC43)48例(5.7%),人类偏肺病毒(HMPV)33例(3.7%)。HBoV合并其他呼吸道感染者45例(50%),其中HBoV合并1种其他病毒感染者33例(37%),合并2种其他病毒感染者11例(12%),合并3种其他病毒感染者1例(1%)。伴喘息的患儿HBoV检出率高于不伴喘息的患儿(17.0% vs 9.2%,P<0.01)。HBoV阳性患儿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频咳、喘息和发热。HBoV阳性组与RSV阳性组中喘息发生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喘息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HboV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不伴喘息发作患儿,提示HBoV可能是除RSV外另一种引起儿童喘息的呼吸道病毒。HBoV与其他呼吸道病毒存在着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0.
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认为,病毒对许多肺炎病例的临床症状均有一定影响。特别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病毒的主导作用特别明显。例如在20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中,54%发生哮喘综合征,50~70%有细支气管炎和肺炎,肺部体征明显,常发生在疾病的头3天,并常在7~10天内痊愈。在87例流感时发生肺炎的患儿中,在发病初期流感病毒的影响表现为:常有神经中毒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