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检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的情况,分析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连续切片法和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方法 检测43例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的43枚第11P组淋巴结,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组43例胃下部癌患者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经连续切片法检出有4例4枚淋巴结发生微转移,微转移发生率为9%;应用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检测微转移发生率为44%,其中包括应用连续切片法检测出有微转移的4枚淋巴结.端粒酶重复扩增-ELISA法微转移检出率明显高于连续切片法(x 2 =13.07,P<0.05).胃下部癌第11P组淋巴结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x 2 =8.488,P<0.05)、浸润深度(x 2 =6.473,P<0.05)及临床分期(x 2 =12.022,P<0.05)有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分型、组织分化程度尤关.结论 胃下部癌常规病理阴性第11P组淋巴结中存在较高的微转移发生率,其微转移发生率与原发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临床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中心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间行甲状腺癌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术,且颈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大于8枚的8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容易转移至Ⅵ区(单侧甲癌72.3%,双侧甲癌88.9%),其次是Ⅲ、Ⅳ区(单侧甲癌57.9%,双侧甲癌50%~66.7%),Ⅴ区和Ⅰ区较少发生淋巴结转移(单侧甲癌0%~20.1%,双侧甲癌25%~33.3%)。侵犯甲状腺包膜(88%)和滤泡亚型(85.7%)的甲状腺癌容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良性病变局部恶变(27.3%)和包膜型(25%)甲状腺癌,较少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甲状腺上极的肿瘤可以先出现颈外侧区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的研究有助于确定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范围,建议甲状腺乳头状癌常规清扫Ⅵ区淋巴结,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者需清扫对侧下极淋巴结;对于肿瘤位于甲状腺上极的患者,应增加清扫Ⅱ、Ⅲ区的淋巴结。对风险较高的滤泡亚型及侵犯包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清扫范围要更大,应清扫Ⅱ~Ⅵ区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学类型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5例胃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不同组织学类型和不同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的转移率及转移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每例取淋巴结28.62个,共46 227个,其中有转移的10 173个,平均转移率22.01%;1 615例胃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的1 046例,转移率为64.77%.其中TNM分期T1(M),T1(SM),T2,T3的转移率分别为2.78%,13.61%,55.59%和84.84%;组织学高分化癌转移率50.25%,低分化癌转移率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胃腺癌的转移率与组织学分类有关;随着浸润深度的增加,转移的危险性呈梯度增高.  相似文献   

4.
胃癌单个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间经手术治疗、清扫淋巴结数大于或等于10枚、术后病理证实仅有1枚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淋巴结跳跃与非跳跃转移、横向与非横向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全组65例患者共检出淋巴结1415枚.平均21.8枚/例;单个淋巴结转移率的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N0.3(30.8%)、No.4(21.5%)、No.6(15.4%)、No.7和No.8(均为6.2%)、No.1和No.2及N0.5(均为4.6%)、No.12(3.1%)和No.14及No.16(均为1.5%);其中跳跃转移20.0%(13/65),横向转移42.2%(19/4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仅与肿瘤大小有关(X2=4.447,P=0.035):淋巴结横向转移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但淋巴结跳跃与非跳跃转移、横向与非横向转移间患者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结论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总体遵循由远及近的转移顺序.但跳跃转移和横向转移方式也占有一定比例.对于胃癌淋巴结跳跃转移和横向转移的高危患者.术中应加强相应区域淋巴结清扫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用溶脂法检查胃癌根治术后标本的全部淋巴结,28例共检出1965个,平均每例70.18个。本研究结果否定了传统的用术中手感、目视等判断淋巴结受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指导合理清除淋巴结的意义。方法:通过185例D2以上手术切除的转移淋巴结资料,对各站、各组转移淋巴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常分布在第Ⅰ、Ⅱ站各组淋巴站,其中No.6最多,No12-14v各组亦有一定的转移率;(2)第I站各组淋巴结转移后,易发生第Ⅱ站No.7及No.8a淋巴结转移;(3)第Ⅱ、Ⅲ站中存在两个中间淋巴结群,一个由No.1、No.7及No.9组成,另一个由No.8a及No.12组成。No3、No.4d、No.6及No.4d可分别预测No.8a、12群及No.1、7、9群转移;(4)跳跃转移占10.3%,其中超越第Ⅱ站4例。结论:(1)胃下部癌根治术应强调扩大清除淋巴结,范围至少达D2,并应注意彻底清除No.6、No.7及No.8a;(2)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2版规定的胃下部癌D2清除范围欠充分,部分病例需清除No.12-14v;(3)中间淋巴结群No.8a、12群及No.1、7、9群应整体清除,No.3、No.4d、No.6术中活检,预测它们的转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4)D2清除术的有效性受跳跃转移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淋巴结转移频率,分布范围及特点,为广泛廓清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386例肺癌病人施行了手术切除及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结果 清除淋巴结2603组,N1淋巴结转移率20.1%,N2淋巴结转移率16.2%。T1,T2,T3间淋巴结经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远端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合理的淋巴结清扫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福建省立医院接受根治性手术的545例远端1/3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浸润深度进行分层,分析各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结果 全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38.2%(208/545).黏膜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0%(2/99),且均局限于第1站淋巴结.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8.9%(18/95),明显高于黏膜癌(P<0.01);其中第2站淋巴结中No.7,8,9组转移率分别为5.3%(5/94)、3.2%(3/94)和1.1%(1/89);此外,有3.2%(3/95)的患者出现除No.7,8,9组之外的第2站淋巴结转移,包括No.1,11p,No.12淋巴结.当肿瘤浸润至肌层或更深层时,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对于远端1/3胃黏膜癌,D1清扫即可;对于浸润肌层或更深层的肿瘤,应行标准D2清扫;而对黏膜下癌,需要扩大D1+清扫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胃癌癌周淋巴结转移状况与胃癌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胃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及个数与胃癌病人预后以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人行胃癌根治术加D2或D3淋巴结清扫,分析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个数,部位与预后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根治术后(D2,D3)5年生存率为29.6%(50例)。阳性淋巴结率在1%-20%的5年生存率为70.6%,20%以上5年生存率为12.0%,阳性淋巴结个数为1-55年生存率为46-6%(33例),大于5个为17.4%(17例)(P<0.005)。5年生存率随着阳性淋巴结率及个数增多而呈下降趋势。随着肿瘤浸润加深,淋巴转移率及个数增高(P<0.005)。结论:胃癌阳性淋巴结率及个数与胃癌病人预后有相关性,胃癌阳性淋巴结率,个数可作为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2001年间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胃癌根治术后1、3和5年无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为61%、33%和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原发灶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灶切除方式与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原发灶大小、Lauren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是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肝转移发生的重要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DRG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NDRG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本组胃癌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8%,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100%,并且胃癌组织中NDRG1蛋白多为低表达,而癌旁组织多为高表达.NDRG1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以及有无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大体类型、远处转移无关.NDRG1蛋白低表达胃癌患者预后较差,1、3、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2%、53.9%、21.1%和60.5%、31.6%、19.7%.结论 NDRG1在胃癌组织中多呈低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胃癌发病及肿瘤转移的一个候选抑癌基因,对胃癌发病及转移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合并胃周软组织转移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胃癌患者共1025例,依胃周软组织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334例)、非转移组(69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结果 非转移组的近端、中部、远端为主的胃癌及全胃癌分别占25.8%、22.0%、51.4%和0.9%,转移组分别占33.2%、21.3%、41.3%和4.2%,转移组的近端为主癌及全胃癌的比例显著升高(P =O.000);转移组肿瘤直径≥5 cm者占47.3%,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27.0%(P=0.000);转移组浸润深度达T4者占40.7%,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10.3%(P=0.000);转移组淋巴结转移度在21% ~40%及41% ~100%者分别占24.4%、37.3%,非转移组分别为12.9%、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转移组远处转移者占20.1%,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4.1% (P=0.000);转移组Borrmann浸润型者占82.1%,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64.6%(P=0.000);转移组肿瘤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占78.7%,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64.2% (P =0.000);转移组血清CEA阳性者占21.2%,显著高于非转移组的11.4% (P =0.000).COX回归分析表明浸润深度、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度、M分期、Borrmann分型、胃周软组织转移结节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转移组较非转移组预后不良(P=0.000).分层分析表明,无论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血清CEA值、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如何,转移组的预后均不良(P<0.01).无远处转移时,转移组预后不良(P =0.000);合并转移时,两组中位生存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76).结论 胃周软组织转移是胃癌进展中的常见事件,多发生在肿瘤直径≥5 cm、邻近脏器浸润、淋巴结转移度≥21%、合并远处转移、Borrmann浸润型、低或未分化癌、血清CEA阳性患者.胃周软组织转移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胰头后淋巴结(第13组)微转移率及转移规律,探讨第13组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方法 通过实时定量免疫荧光PCR法(RQ-PCR)检测研究组44例行D2胃癌根治术+胰头后淋巴结清扫术的胃癌患者术中切除的第13组淋巴结中胃癌特异性标志物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另选取49例同期行标准D2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研究组44例中共有11例发生第13组淋巴结微转移,微转移率为25%.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原发癌灶大小、Bo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无关(P>0.05),但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相关(P<0.01),黏液细胞癌、印戒细胞癌患者容易出现第13组淋巴结转移.6例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第12组)和11例肠系膜上血管旁淋巴结(第14组)转移的患者中分别有2例(F=23.694,P<0.01)和4例(F=13.756,P<0.01)出现第13组淋巴结转移,与其他各组淋巴结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448 d和419 d,研究组中无1例出现术后第13组淋巴结转移所造成的梗阻性黄疸,对照组中发现1例,但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6,P=0.514).结论 对于黏液细胞癌、印戒细胞癌患者,或术中发现第12组或第14组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应该在标准D2根治术的基础上施行胰头后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7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177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第一站(N1)和第二站(N2)的转移率分别为13%和3%.单因素分析发现,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88)和22%(20/89)(X2=14.222,P<0.01);肿瘤长径小于2cm和2cm以上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117)和32%(19/60)(X2=27.992,P<0.01);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81)和21%(20/96)(X2=11.402,P=0.001);大体分型I型、Ⅱ型和Ⅲ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6)、8%(7/99)和19%(14/92)(X2=8.172,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大于2cm(OR=8.408,P<0.01)、侵及黏膜下层(OR=5.926,P=0.009)和未分化型胃癌(OR=4.880,P=0.020)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CA72-4在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A72-4在胃癌阴性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5例胃癌患者切除的385枚阴性淋巴结中CA72-4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本组中有14例(22%)26枚(7%)淋巴结CA72-4呈阳性表达,其中弥漫性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率(36%),明显高于肠型胃癌(9%),P<0.01。淋巴结微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胃癌患者有微转移的5年生存率(57%)明显低于无转移者(86%)。结论 CA72-4是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敏感的单克隆抗体之一,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7.
次级淋巴组织因子在胃癌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次级淋巴组织因子 (secondarylymphoidtissuechemokine ,SLC)在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 2 9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的正常胃粘膜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SLCmRNA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SLCmRNA的表达均显著地低于正常胃粘膜组织 (P <0 0 5 ) ,胃癌组织 /正常胃粘膜组织比值为 0 43± 0 0 8,转移淋巴结 /正常组织值为 0 6 3± 0 0 7,未转移淋巴结 /正常胃粘膜组织比值为 1 19± 0 11。内对照G3PDH肿瘤组织 /正常胃粘膜组织比值为 1 16± 0 0 6 ,但SLC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不相关。结论 在胃癌及转移淋巴结中SLC的表达明显受抑。SLC可能在胃癌的早期发生时起了重要作用 ,而不是在胃癌的进展期。  相似文献   

18.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期间进行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手术的91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解剖,收集切除的淋巴结,逐枚进行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并计算淋巴结转移率。分析淋巴结转移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Borrmann分型、肿瘤部位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的关系。结果91例胃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阳性63例(69.2%)。共收获3149枚淋巴结,平均每例34.6枚。肿瘤直径小于3cm者淋巴结转移率较3cm以上者低(P〈0.05)。TNM分期中Ⅲa和Ⅳ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均为100%,其转移度在30.3%~58.4%之间,较Ⅰ、Ⅱ期者高(P〈0.001);Borrmann分型中Ⅲ型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79.6%)较其他型患者高,而Ⅳ型患者淋巴结转移度(35.3%)最高(P〈0.05)。施行D3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88.2%、38.0%)均高于D1、D2术患者(P〈0.05)。17例(18.7%)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有183枚淋巴结微转移,肿瘤各部位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2、3、5、7、8、9、12、13和16组,以8组转移度为最高(68.1%);中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在第1、3、7、12、13和16组,其中最高转移度为第3组(47.6%);远侧胃癌淋巴结转移主要见于1、2.3、5、6、12、13和16组,其中第16组转移度为最高(83.3%)。结论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因此D3淋巴结清扫手术对某些进展期胃癌患者值得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