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VDD起搏治疗幼儿完全性房室阻滞(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例3.5岁的女性幼儿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致迟发性完全性房室阻滞(CAVB)而安置VDD起搏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埋置单根心房感知、心室触发起搏电极,使之于右房内塑形并贴靠房壁;起搏器埋于同侧皮下胸大肌筋膜上囊袋内。术中测得起搏阈值0.1V、脉宽0.4ms、电极阻抗520Ω、A波振幅1.5mV、V波振幅10.6mV,A波感知设定0.25mV。术后房室同步起搏率100%,临床症状改善。表明VDD起搏器不仅埋置简便,而且具有房室同步、频率应答等生理性起搏特点,是治疗幼儿CAVB的理想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院自1973~1995年8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0例,术后各种并发症149例,发生率为18.6%。并发症的发生与起搏方式、术中操作、起搏系统质量及起搏器使用不当有关。与起搏方式有关的并发症82例,占并发症发生率的55.0%;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30例,占20.1%;起搏系统并发症37例,占24.8%。对患者危害较大的并发症有VVI起搏后心力衰竭、起搏器综合征及术后皮囊感染。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影响起搏功能,重者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本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绝大部分对患者预后无影响。并发症防止的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即合理选用起搏器及严把手术操作关。  相似文献   

3.
报道临床所遇的几种VVI起搏心电图表现:(1)起搏导线绝缘鞘裂损漏电致膈肌激惹,(2)起搏导线漏电致间断无效起搏,(3)合并心室颤动电除颤;(4)起搏器步率奔放。(5)抗心律失常药致起搏器术后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着重讨论其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以及正确识别处理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是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者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室房传导(VAC)所致的起搏器综合征(PMS),于植入起搏器术中观察室房顺序起搏(VAP)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及神经体液因子的变化。19例患者中,VAP使26.3%的患者出现典型的PMS。VVI起搏仅使15.8%的患者出现轻度症状。VAP及VVI起搏均引起血浆心钠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增高(P均<0.01),后者增高的程度VAP(73.1±53.2pg/ml)大于VVI起搏(35.6±46.3pg/ml),P<0.05。研究结果表明VAC是PMS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82岁。因反复胸闷、心悸 30年 ,加重伴黑蒙、乏力半月入院。入院诊断 :冠心病、主动脉瓣狭窄及关闭不全、慢性房颤伴二度AVB、心功Ⅳ级。入院后 10d行永久VVI人工起搏器置入术 ,起搏器频率 6 5次 min(起搏周期 92 5ms) ,术后动态心电图见频繁多源室性早搏 (PVS) ,PVS代偿间期后的起搏心搏延迟出现 (起搏周期延长达 180 0ms ) ,PVS之T波顶峰至下一脉冲信号的距离为 92 5ms ,与起搏器的起搏周期符合 ,考虑为起搏器过度感知PVS之高大T波所致 (见图 1)。将起搏器感知灵敏度调低 ,不应期调长 ,并运用抗…  相似文献   

7.
自相矛盾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起搏器综合征八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耿仁义朱中林心室起搏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在国内多数医院仍作为一种首选起搏方法,因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及起搏后心电生理异常变化,Travil报道心室按需起搏(VVI)后起搏器...  相似文献   

8.
自1994年1-10月共为7例病人应用了单电极VDD起搏器。术后随诊3-12个月,动态心电图监测全部达到心房同步起搏的目的,其中1例有别间断性P波感知差而自动转为VVI起搏,但总的P波感知率在98%以上,如植入病例经严格选择,单电极VDD起搏呆代替双腔DDD起搏。  相似文献   

9.
VVI起搏与心功能不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80年开展心脏起搏治疗到1995年前基本采用VVI型起搏。近年来屡有植入了起搏器后的患者因合并心功能不全就诊,为探讨VVI起搏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对植入VVI型起搏器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资料和方法1980年至1997年植入VVI起搏器且...  相似文献   

10.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心内膜起搏用于儿童者[1],主要仍是心室(按需)抑制型起搏(VVI)而双腔起搏的报告甚少,VDD是一种较VVI/VVIR更先进的具有频率应答特点的生理起搏方式[2,3]。本文4例完全性传导阻滞(CAVB)儿童病例安装VDD起搏器,术后随访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斌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2002,21(2):111-114
在我国 ,AAI起搏器占整个植入起搏器数目的10 %左右。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认识的增加 ,AAI起搏器的植入数目逐年增加。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VVI起搏心电图 ,在此我们将讨论AAI起搏心电图。一、AAI起搏器工作原理心房单腔起搏器包括AAI、AAT和AOO起搏器 ,但后两者在临床上极少使用。AAI起搏器是指心房起搏、心房感知型起搏器 ,起搏器感知自身信号后的反应是抑制起搏脉冲的发放。尽管AAI起搏器的工作原理与VVI相同 ,但有其自己的特点。1 .电极放置的部位。AAI起搏器的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房心耳部。正常情况…  相似文献   

13.
起搏心电图(Ⅱ)VVI起搏心电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美国和欧洲 ,双腔起搏器占起搏器总植入数量的80 %和70 % ,而VVI起搏器仅占10 %。在我国 ,双腔起搏器的植入数量仅占30 %左右 ,单腔VVI起搏器的植入仍占起搏器植入总数的60%~70% ,因此 ,VVI起搏器仍是我国当前最常应用的起搏器 ,了解和掌握VVI起搏心电图十分重要。一、VVI起搏器的基本原理VVI起搏器是指心室单腔起搏、单腔感知、感知自身信号后脉冲发放抑制型起搏器。其电极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 ,该处有丰富的肌小梁将电极导线的头部固定。心室单腔VVI起搏器还可转换为VVT和VOO模式工作 ,但后两…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为95例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伴晕厥患者施行急诊心脏起搏、随诊、并发症及处理。根据病情急诊心脏起搏予以临时起搏,共23例,永久起搏,共72例,临时起搏方式有经静脉心内膜起搏15例,无创经皮起搏8例。永久起搏除最常用的VVI起搏(其中具有程控功能的起搏器45例)外,另有AAI及DDD起搏器各2例,DDDR起搏器1例,此外,有25例是应邀急诊出诊到兄弟医院去安置的。全部病例急诊起搏均获成功,晕厥及阿斯综合征得以控制,随诊结果示绝大多数病例延长了生命,改善了心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本文并讨论了不同起搏方式的特点及适应症。  相似文献   

15.
用“J”形钢丝安置心脏起搏电极50例(摘要)沐贤友毛继康曹雪滨马东生本组50例病人,男35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安置VVI型起搏器49例(98%)、AAI型1例(2%)。永久性起搏器43例;临时起搏器7例,其中2例为床边临时起搏。不同原因引...  相似文献   

16.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随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安植起搏器术后的工作状态 ,运动 2 4h动态心电图 (DCG)对 2 8例起搏器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共 2 5例次 ,观察起搏器的起搏 ,感知功能及自身心律变化 ,以便有效的调整起搏器的参数 ,取得最有效的起搏效果。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中男性 18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8~ 83 ( 66 71± 8 14)岁。冠心病 5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4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 ,双束支阻滞 3例 ,5例心房颤动 (Af)伴长间歇 ,随访时间距起搏器安装时间 2W~ 2年 ,随访次数 1~ 2次 ,起搏器类型AAI起搏 8例 ,VVI起搏10例 ,DDD起搏 10例。采用美国新世…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80岁,10年前因病窦综合征安置一台双腔起搏器,预计起搏器电池寿命1年,24 h动态心电图发现心室起搏功能不良,给予旷置原双腔起搏器,植入一台无导线起搏器(Micra)。双腔起搏器程控为AAI起搏模式,起搏频率50次/分;Micra为VVI起搏模式,程控频率45次/分。术中、术后心电图表现为两种起搏方式与自身传导形式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8.
VVI起搏的若干类型心电图分析胡雅明,俞锋(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杭州310009)VVI起搏为R波抑制型心室起搏器,又称心室按需型起搏器,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起搏器[1]。它主要适用于一般心室率缓慢或长RR间隔[2]。兹将我们临床所见的若干...  相似文献   

19.
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功能异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各种起搏器埋置后的工作状况,运用动态心电图(DCG)对192例起搏患者进行监测分析。192例患者六种起搏方式的24h心搏均数在89117~96239次之间。VVI起搏患者中心房颤动的检出率为26.1%(29/111)、室房传导检出率为12.6%(14/111)、过感知检出率为3.6%(4/111)、起搏故障率为3.6%(4/111)。AAI起搏中过感知检出率为23.3%(10/43)、起搏故障率为6.9%(3/43)。低感知检出率:VVI起搏为5.4%(6/111)、AAI起搏为11.6%(5/43),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DD及VDD起搏所致介导性心动过速的检出率为24.3%(9/37)。起搏器埋置后,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监测时间较长,发现起搏功能异常的机率较多,特别是带有脉冲标记的对于分析起搏功能异常帮助更大。有条件者DCG可考虑列为起搏器埋置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0.
为使直搏器既节省能量又保证安全起搏,我们对52例安装具有VARI0功能的起搏器病例,分别在手术后第1、2、3、6、12月测定其起搏阈值。结果显示,术后2-3个月后起搏阈值趋于以此时结果指导调低输出电压,并随访1-4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