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细胞成分病毒去除和灭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的重要方面,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病毒性疾病通过血细胞成分输注而传播的危险性,对受血患者构成威胁,成为输血医学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血细胞成分进行去除或灭活病毒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本文对血细胞成分病毒去除和灭活研究中的目标及相关的方法学和所采用各种技术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细胞成分的病毒灭活和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是提高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主要介绍血细胞成分的病毒灭活方法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3.
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是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本文主要介绍血细胞成分的病毒灭活和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4.
血液成分病毒灭活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其临床意义不可低估,但是血液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关注,血液成分的病毒灭活是提高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该文就近几年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效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由于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血液及血液成分病原体灭活技术是从根本上彻底杜绝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保证输血安全的最可靠屏障。血浆病原体灭活已有亚甲蓝光化学等技术投入,实际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仅就血细胞病原体灭活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旨在明确这些技术的优劣势,希望能够为改进或开发新的处理技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血液制品是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分离、纯化技术或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有生物活性的制品.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特别是与血液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使用的原料是人血浆,因此血液制品难免具有传播血源性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8.
<正>生物制品是指以微生物、细胞、动物或人源组织和体液等为起始原材料,用生物学技术制成,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类疾病的制剂,如疫苗、血液制品、生物技术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调节剂和诊断制品等。血液制品是指源自人类血液或血浆的治疗产品,如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等~([1])。血液制品通常是从不同人份血浆的混合物中分离提制,如若其中有一份血浆受到病毒的污染,那么  相似文献   

9.
正在消毒和防护效果评价实验研究中,常需验证和指示某消毒处理措施对微生物的效果。此过程需要一种既对人安全无害,又能代表微生物对常用消毒处理的抗力,并且易于实验操作和观察的指标性微生物。目前消毒与灭菌效果评价体系所使用的指标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主要为细菌繁殖体)、芽  相似文献   

10.
超高压(Ultra High Pressure),也称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处理是指采用超过100 MPa的静态液压压力处理样品,在这种压力之下样品中的生命活动会受到极大的抑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成分输血技术的不断进步,血液的安全性愈来愈受到关注。虽然对输血相关病原体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极大程度的减少了由输注血液成分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由于病毒感染血液后“窗口期”的存在;现行的检测方法不能将病毒检出;对已知病毒有效的检测还不能100%检出;新出现的病毒和微生物还不能检测出来。因此,血液输注仍无法达到“零风险”。而血浆也是病毒含量较多的血液成分之一,未经病毒灭活处理的血浆常传播病毒影响输血安全。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必须将加强血液筛查与病毒灭活结合起来。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浆病毒灭活技术是提高血浆安全性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关血浆病毒灭活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有:溶剂/去污剂方法和亚甲基蓝联合可见光照射方法,以及以病毒核酸为靶点的光化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病毒灭活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其中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约有400种,在人类传染病中7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即病毒性传染病〔1〕。病毒性传染病的爆发即使是比较轻微的也会给卫生机构、饮食业和金融市场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天花、黄热病、小儿麻痹等严重病毒性传染病已先后被有效的疫苗所根除或控制,麻疹、甲乙型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已得到有效遏制,然而,新的更加严重的病毒传染病,如爱滋病和疯牛病以及由疯牛传染给人的新型克雅病就像以前的天花和小儿麻痹一样对人类造成灾难性的威胁,2003年春夏SARS和2004年春禽流感的暴发流行,引…  相似文献   

13.
光化学方法灭活血液细胞成分中的病毒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相似文献   

14.
纤维蛋白原制品病毒灭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即凝血因子Ⅰ(FⅠ),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也是凝血系统中的“中心”蛋白质之一;Fg的相对分子量为340kD,主要存在于血浆中,约15%存在于血管外,正常人血浆中Fg的含量为(2.0—4.0)g/L,止血需要量为正常水平的25%—50%。Fg制品是由健康人血浆经分  相似文献   

15.
消毒剂灭活病毒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目前,可以使人致病的病毒已发现有700余种类与型别。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断增加,已占急性传染病总数的70%以上,对人危害极大。为此,对致病性病毒的消毒处理,已成为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对于消毒剂灭活病毒诸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导较多,提出了不少消毒中应注意的问题,现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筛查方法的窗口期问题、免疫静默感染、试剂灵敏度差异造成的漏检,以及尚无法检测的新型病毒出现,筛查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导致血液制品的应用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为了提高血液制品的安全性,除加强无偿献血者的征询体检和病原检测外,在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结构、功能及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对血制品进行病原体灭活处理是杜绝输血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血液成分光化学病原体灭活技术主要包括亚甲蓝光化学法、补骨脂素光化学法及核黄素光化学法。但随着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研究超滤法在病毒灭活试验中对残留消毒剂的去除效果。方法 采用碘量法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测定超滤法对病毒灭活实验中含氯消毒剂的去除效果。结果 经过2次超滤处理,反应体系中的有效氯含量稀释约200倍,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回收效率约为77.10%,超滤法能有效去除含氯消毒剂的残留作用。病毒灭活试验中,用有效氯400 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10 min,脊髓灰质炎病毒杀灭对数值≥4.00。结论 超滤法能有效去除病毒灭活实验中的残留消毒剂,准确评价化学消毒剂对病毒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亚甲蓝光敏法和病毒灭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化学病毒灭活技术主要通过化学光敏剂与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和蛋白结合,在适当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系列光化学或光生物效应导致病原体失活。本以光敏剂亚甲蓝为代表阐述了光敏剂的特性,及其在输血、生物制品病毒方面的应用优势,并结合最近出现的SARS病毒,推测其在阻断SARS病毒传播等方面可能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其中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在临床上最为常见。EBV-HLH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诊断需符合HLH诊断标准、存在EBV感染证据及除外原发性HLH及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原发病。治疗首选地塞米松、依托泊苷(VP-16)和环孢菌素A联合化疗,若化疗效果欠佳,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EBV-HLH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VAHS),其中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在临床上最为常见.EBV-HLH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诊断需符合HLH诊断标准、存在EBV感染证据及除外原发性HLH及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原发病.治疗首选地塞米松、依托泊苷(VP-16)和环孢菌素A联合化疗,若化疗效果欠佳,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本文总结了近年来EBV-HLH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