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制抗乙肝病毒等新药槐芪菌质F.方法采用双向性发酵工程.结果槐耳菌和黄芪构成发酵组合所产槐芪菌质F所提成分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与保肝功效.结论药性菌质的优良作用显示双向性发酵工程可能成为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将成为中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与中成药药渣再开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庄毅  洪净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918-1919
中成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处方和标准制成一定剂型的现成药物,它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估计现有中成药约8 000种,其中不乏历史悠久、疗效卓著、影响深远的品种,如六味地黄丸、小柴胡汤、丹参滴丸等。药材加工为成药后剩留大量尚含有各种残余成分的药渣,但它大多被废弃,也有施于园林、田间用作肥料等,例如曾了解有一家著名制药企业拥有具批准文号的中成药百余种,常年生产的有30余种,每年约有药渣5 000....  相似文献   

3.
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040302.gif (215 bytes)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3):175-178
目的研制抗乙肝病毒等新药槐芪菌质F.方法采用双向性发酵工程.结果槐耳菌和黄芪构成发酵组合所产槐芪菌质F所提成分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与保肝功效.结论药性菌质的优良作用显示双向性发酵工程可能成为中药新药研制的新途径,各种菌质将成为中药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药用真菌一种经济、有效的固体发酵生产工艺,它的发展、性质及与固体培养的 区别,发酵产物(菌质)的特性等,进一步分析发酵过程中真菌、基质、环境三方面的作用,提出制定 发酵质控标准、确定发酵终点的途径和菌质合理选择后处理方法的重要性等。以不同真菌与各种基质 的交叉组合在数量上几乎是无限的,它的应用潜力与前景是良好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雷公藤菌质的急性毒性的变化。方法:运用双向固体发酵的原理与技术,将药用真菌G接种到带皮的雷公藤基质上,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发酵,得到不同发酵天数的菌质。用Bliss法计算不同发酵天数的雷公藤菌质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测定其急性毒性。结果:不同发酵时间的雷公藤菌质组LD50均高于雷公藤生药组,其中发酵20~30d菌质的LD50较高。结论:通过双向性固体发酵可以使雷公藤的急性毒性降低,并保持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药用真菌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真菌的多种类、生长繁殖快、易培养的特性,近几年药用真菌的发酵培养进展迅速。本文从真菌的分类入手,介绍了几类药用真菌液体发酵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药用真菌的发酵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灵芝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工艺参数,获得灵丹菌质最适的发酵组合及工艺参数.方法 由不同灵芝菌株与丹参药性基质组成不同的发酵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以菌丝长势,菌质药效、毒性、化学成分为指标进行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灵芝菌株ZL30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时菌丝长势尤佳、菌质活血化瘀药效显著,为最优发酵菌株,其组合为最适发酵组合,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基质含水量70%、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60 min、发酵终点40 d.结论 以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为原理和方法进行灵丹双向固体发酵及灵丹菌质的研发、利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生物发酵中药是传统中药加工炮制的一种方法,很多发酵后的药物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药用真菌既是中药的组成部分,又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资源。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药用真菌发酵中药及复方的可行性,以期能进一步推广这种生物技术在中药炮制及复方配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灵雷菌质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灵雷菌质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及醋酸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法观察灵雷菌质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灵雷菌质的镇痛作用.结果 灵雷菌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 双向固体发酵后的灵雷菌质仍保留一定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药用真菌隐孔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华启洪  孙静  沈礼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2):719-722
通过生态观察和营养生理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隐孔菌是一类腐生真菌;碳源以葡萄糖、蜂蜜、果糖、甘露醇;氮源以蛋白胨、酵母粉为最理想;C/N20~25:1为最佳;最适pH值为5.5~6.5;最适温度为25~30℃,是一类适温真菌。  相似文献   

11.
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对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菌质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发酵过程中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药材及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所得到的不同时间点灵雷菌质的醋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溶剂法、柱色谱法、高效液相制备法、核磁共振等对HPLC色谱图中部分具有明显变化规律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与雷公藤生药相比,发酵所得菌质的液相色谱图具有明显规律性的改变;针对性地分离并鉴定出4个化合物,分别为12-甲氧基雷酚萜(1)、雷酚萜(2)、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其中菌质中化合物DIBP、DBP的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灵芝双向固体发酵雷公藤的过程中,菌质中DIBP、DB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有毒化合物的量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甘草渣和11种不同的灵芝菌株的复合型双向发酵,考察灵芝发酵基质中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以甘草渣为培养基质进行灵芝菌的新型固体发酵,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发酵基质中的多糖含量。结果:经过灵芝菌发酵的菌质多糖含量,都比没有经过发酵的纯甘草渣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利用灵芝菌和甘草渣进行的新型复合发酵能够有效提高基质中的药用成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功能真菌固体发酵的方法,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将菌种M1与湿热灭菌后的人参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药材发酵前后的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结果:M1真菌能够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人参总皂苷的水平,总皂苷含量在第12天达到最高,增长率为103.82%;六种单体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含量之和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真菌M1的生物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长春花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产生药用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张玲琪  郭波  李海燕  曾松荣  邵华  谷苏  魏蓉城 《中草药》2000,31(11):805-807
首次报道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 (L.)G.Don茎的韧皮部中分离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该植物的一种内生真菌,并用TLC和HPLC对该菌的97CG3菌株培养物进行了分析。初步结果表明该真菌能产生抗癌药长春新碱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黄芪-茯苓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整体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含4%氧嗪酸钾与20%酵母混合制成的饲料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菌质低剂量(250 mg·kg–1)、中剂量(500 mg·kg–1)、高剂量(1000 mg·kg–1)组,连续灌胃给药42 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肾脏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取小鼠肾脏固定、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小鼠的UA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菌质各剂量组与高尿酸血症模型组相比,U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00 1),其中菌质高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小鼠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Cr水平显著升高(P<0.000 1),肝脏XOD活性明显升高(P<0.000 1),血清AST和ALT水平显著升高(P<0.001),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提高(P<0.000 1)。与模型组相比,菌质中剂量组小鼠BUN水平显著下降(P<0.01);苯溴马隆阳性组、菌质高、中剂量组小鼠Cr水平显著下降(P<0.01);苯溴马隆阳性组、菌质各剂量组小鼠的XOD活性均明显降低(P<0.000 1);菌质各剂量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P<0.01);菌质各剂量组的IL-1β、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00 1),但TNF-α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肾脏病理切片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黄芪-茯苓双向固体发酵菌质可以显著改善高尿酸血症小鼠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5种不同食(药)用真菌菌株对板蓝根和大青叶的双向固体发酵的转化作用,得到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发酵菌质产物。方法经过板蓝根和大青叶平板初筛法和三角瓶复筛法,获得能在大青叶和板蓝根上生长的优势菌株;进一步通过抑菌实验和薄层色谱(TLC)实验,确定发酵得到的菌质产物的抑菌作用。结果复筛得到能够在板蓝根(灵芝11、灵芝13、灵芝7)和大青叶(灵芝2、灵芝11、灵芝3)上生长良好的菌株,其中含灵芝3和灵芝11的发酵液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TLC结果显示,灵芝2发酵大青叶的甲醇提取物有蓝色斑点为发酵后新增成分。结论板蓝根和大青叶经药用真菌进行双向固体发酵后能够有效提高其抑菌作用,而且有新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17.
庄毅  谢小梅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6):2083-2087
目的:探索对有毒中药雷公藤缓解毒性保持药效的新技术.方法:应用"约用真菌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双向发酵)的原理和方法,以雷公藤为药性基质、多种药用真菌为发酵菌种,构成多组发酵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取得不同药性菌质,用所建"发酵组合三层优选法"进行发酵菌种优选,并对当选优秀发酵组合用"发酵过程成分、药效动态比较法"初步建立它的发酵工艺.结果:已筛选出具有解毒并保持免疫抑制作用的2种发酵真菌即灵芝、槐耳和适当的发酵工艺.结论: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可用于研究开发解毒持效的雷公藤菌质.  相似文献   

18.
中药分类通常是以药材自然属性作为依据,如分为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真菌类中药”包括以子实体、菌核等入药的“药用真菌”和真菌的固体发酵产品一从古代的曲、酱、酒等至现代的“菌质”均属“真菌药物”,已有千年以上药用史。但因生物分类学长期来误将真菌视为低等植物,故使“真菌类中药”也随着属于植物药,就既缺乏科学的归属更难以解释“真菌药物”的性质,从而将影响它产品的定位,脱离中药范畴,与那些在理念、工艺、应用上都有显著差异的现代其他各类生物制品统一定位。固体发酵是中药传统范畴内仅有的一项生物技术,它的发展受益于中医药理念、经验的指导,工艺与应用也具有中药特色,近期又接受应用现代中药的研发内容要求与实验方法,其下游工程也和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一致,产品有合格质量标准,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因此它既有中药历史传统又符合现代中药的要求。虽然“真菌类中药”拥有研发潜力巨大、生产.Y-艺多种、临床涉用面广等优势,且现代中药生物技术一目体发酵工程更已有显著的重要进展,但至今仍因缺乏科学归属与合理定位,而影响它的发展。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认真菌并非植物,早已成立了真菌界Fungi,又与一些貌似真菌的真核生物如卵菌Oomyces、粘菌Slimemoulds等被统称为菌物Fungi,因此建议在中药范畴内正式冠名一类真菌为主的菌物药,以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即真菌的“固体发酵系列工程”所产各类菌质将成为重要支柱。本文同时介绍了菌质的历史、理念、工艺、应用等情况和已研发的三种代表性菌质的基本情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药用真菌白僵菌固体发酵中药马钱子,使马钱子毒性下降,同时保持其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对马钱子基质适应性较强的白僵菌,在一定条件下对马钱子进行双向固体发酵,获得白钱菌质;观察马钱子发酵前后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它们对醋酸腹腔刺激所致小鼠扭体的抑制作用和对小鼠热板致痛的影响。结果:发酵组的LD50为167.3mg/kg,与马钱子生品相比,LD50上升率为33.8%,各发酵组均可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的潜伏期(P0.001),发酵组的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P0.05或P0.01),但低剂量组对减少扭体次数未见明显效果。结论:马钱子经白僵菌发酵后毒性明显降低,并保持了其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药内的菌物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毅  陈建伟  谢小梅  马琳 《中草药》2012,43(8):1457-1461
现代生命科学已确证真菌独立成为真菌界,又以其为主出现了“菌物”(fungi)的概念和名词.因此,以往归属于中药“植物药”内的“真菌类中药”应冠名为“菌物药”,仍归属于中药,这将有助于对其所研发的新药进行合理定位.菌物药具有“药用真菌”和“真菌药物”二类药用方式,前者以真菌自身组织入药(如灵芝、茯苓等),后者是中药所独创也是唯一的一类生物制药工艺(如古代中药神曲和现代槐耳菌质).新创立的基于药性基质的“双向固体发酵”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如具抗病毒作用的“槐芪菌质”及对雷公藤进行解毒持效的“灵雷菌质”等;利用中药药渣作为药性基质,进行中药二次开发并涉及环境保护等研究已引起业内各方的高度重视,对此取得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