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志成   《中国医学工程》2009,(12):51-5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简称ADR)工作中的作用。方法:总结临床药师参与ADR工作的方法、途径以及取得的成效。结果:临床药师应成为医院ADR监测网络的枢纽、采取多种方式宣传ADR知识、坚持到临床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ADR服务。结论:临床药师能够为减少临床ADR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是医院ADR工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市5家三级、二级医院,开展有临床药师按拟定的工作模式参与的临床ADR监测工作,比较临床药师参与ADR监测工作前后临床医护人员ADR监测工作知识认知度、上报ADR报告数量、严重的和新的ADR例数变化等,分析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及效果,同时与常规开展ADR监测的医疗机构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药师积极参与ADR工作后,医护人员对ADR监测工作知识的认知水平、ADR报告数量和质量等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监测ADR工作中的作用,是提高医院ADR监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0年起开始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1990年只收到1例ADR报告,2001年上报了ADR117例,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按照ADR发生率10%~20%推算,这个数字仍有很大差距。美国一项前瞻性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住院患者的严重ADR发生率为6.7%,说明即使是住院患者发生的严重ADR漏报率依然很高。虽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医院ADR监测模式的改进将最终推动医院ADR监测工作的发展,使广大患者从中受益。1.明确ADR监测工作的主体 医院ADR监测工作主要由药师承担,我们曾经采取多种方法,包括药师深入临床、常见ADR“跟踪”药物的即时监测、建立ADR监测网络、退药登记制度、散发医生及患者联络卡、病历追踪等,虽然上报病例有所增加,但都未达到预期效果。根本问题在于对ADR监测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药师借助微信对精神病居家患者开展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监测处置的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江苏省如皋市精神病防治医院收治的132例精神病居家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6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借助微信开展远程药学科普、ADR监测处置等。随访1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ADR发生指数、相关药学知识掌握率。结果:试验组ADR发生指数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ADR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精神病居家患者,药师借助微信开展ADR监测处置的实践价值高,有助于打通和延续药学服务的最后一米线,减少ADR,帮助患者掌握相关药学知识。  相似文献   

5.
何应军 《大家健康》2017,(10):152-153
根据当前临床药师在临床科室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推断,未来临床药师参与医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也应该根据科室自身用药特点进行合适的侧重.本文笔者通过对消化科的患者以及所用药物特点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具体的流程、抗菌药物的管理、ADR监测、用药安全指导等展开对比,旨在探讨针对消化科开展药学服务后,作为临床药师的操作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聂忠莉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0):373-374
目的探讨药师在社区医疗中怎样充分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对药师从下临床,重视处方审查,加强合理用药;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开展ADR的监测工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药师的药学服务,使患者的医疗服务得到提高。结论药师高水平的药学服务是社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医院是药品的使用单位,因此是发现和监测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主要场所。作为执业药师,积极参加我院ADR监测的组织工作,建立并完善了ADR监测网络,ADR监测工作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将有关心得体会总体如下。  相似文献   

8.
加强医院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和报告,重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是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高医院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医务人员在医院开展ADR监测,应做好以下8点:1)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2)正确认识ADR,树立报告意识;3)医药护协同进行ADR报告;4)护理人员对于ADR监测意义十分重要;5)药师应配合临床必不可少;6)加强对医护人员的ADR培训;7)召开ADR病例讨论会,促进学术交流;8)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定期考核。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收集陕西省肿瘤医院医院2015年上报的376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肿瘤药物所致ADR居首位(55.59%);以静脉给药(92.81%)引起的ADR最常见;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皮肤/附件、全身系统,绝大多数ADR转归良好。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和监测工作,发挥好临床药师的作用,提高医院不良反应上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发挥护士在ADR监测中的作用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医生、药师、护士组成的由护士长为科室责任人的医院ADR监测网络实施一年来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发现ADR检测报告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认为护士在ADR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防止药害事件,保障病人用药安全.但部分护士对ADR监测认识不足,监测知识欠缺,未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提出要改革学校和在职护理药理学教育内容,加强护士临床ADR监测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为医疗机构建立相关体系提供借鉴。方法:解析医院内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的结构、流程和功能。结果:依托HI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建立医院内ADR/ADE在线填报信息平台,促进了医院ADR/ADE上报工作的进步。结论:ADR/ADE在线填报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但宣教ADR/ADE监测的重要性仍需要药师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实施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等措施,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不良反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13.28%,占同期医院ADR总例数的43.05%;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未发生ADR者;ADR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损害、神经肌肉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ADR的发生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年龄、用药特点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协作,明确A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策略,促进上报质量和数量。方法利用行政、技术、经济、信息系统等多元化干预手段,在落实临床药师制、开展药学监护、宣传培训工作基础上展开实践。结果 2016年和2017年全年分别上报382例和451例ADR,上报数量持续增长,较2年前(432例)增长93%,且严重、新的不良反应从5例增长到60例。临床药师全程监护、参与救治的ADR患者达500余例。结论通过规章流程建设、信息平台开发、结合临床药师制、开展药学监护和宣教培训的多方位工作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有效的医疗机构ADR监测模式,不仅提升了ADR监测水平,也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南阳南石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的168份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作为观察组,南阳南石医院实施专职临床药师工作前3a内的38份住院患者的ADR报告作为对照组。分析总结两组ADR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ARD报告率为2.6%,观察组为4.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ADR的报告率,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危害、种类及表现等进行论述,其次分析一些ADR报告,旨在使医院药师、医师加强安全合理用药,加强ADR监测,从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区综合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效果,从而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和医药资源浪费。方法通过对我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回顾总结,结合山区综合性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思路方法,具体措施为:开展药物咨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报告、处方点评、出版《药讯》、药师下临床等。将有药师下临床的科室(研究组,300例)与没有药师下临床的科室(对照组,300例)进行对比,对用药治疗效果、医药费用、患者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统计。结果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和药学人员的素质。治疗效果上,研究组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费用上,研究组相对于对照组要偏低;药品不良反应(ADR)率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研究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取得较好成效,是未来医院发展的需要,应该大力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笔者医院2017~2021年上报的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笔者医院上报的178例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78例报告中,上报人员以药师为主(163例,91.57%);ADR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患者(88例,49.44%);药品剂型以注射剂和片剂为主,涉及药品中抗肿瘤药物占比最高(49.82%);ADR累及损害系统/器官以血液系统最多(34.95%),其次是消化系统(29.03%)。结论 临床应重视新的和严重的ADR的监测与上报,特别是抗肿瘤药物,提高药物安全性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通信作者:肖飞,电子信箱:805834215@qq.com]  相似文献   

18.
陈红娟  何伟康 《吉林医学》2010,31(23):3856-385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临床医生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意识,促进医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80例门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ADR报告中,患者中年龄在41~60岁发生不良反应的频率占45%;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口服给药途径是引发门诊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61.25%;77.5%的药物不良反应损伤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和皮肤及附件最为常见。结论:药师应配合临床医生,保障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安全性;医院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宣传,并重视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方法: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一套基于医院内ADR监测的查询统计系统。结果:及时将患者的ADR信息进行网络登记并汇总到药剂主管部门,快速实现信息上报、查询和统计工作。结论:实现对医院内ADR报告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映ADR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情况以及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完善医院ADR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8年度14 678例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分析上报ADR发生情况以及上报和漏报数据。结果 有346例ADR未上报,漏报率为77.06%。ADR涉及11个器官系统和14类药物,以抗感染药物引起ADR最多(20.22%)。60~69岁患者占比最高(26.06%),且与其他各组比较,P<0.01。有药物过敏史患者占3.12%,注射剂引起ADR占比最高(49.66%)。静脉给药途径导致ADR占比最高(46.75%)。结论 该院2018年度存在较高的ADR漏报率。医院应加强ADR监测与报告工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发生率,降低ADR漏报率,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