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肺结核患者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74例次临床分析淮阴市传染病院张明霞,韩春云,张继川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为肺科临床一棘手问题,现将我院1990年1月~1993年7月收治的876例肺结核患者中发生的资料完整的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74例次(61例...  相似文献   

2.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调查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1992年1月~1993年9月全院出院病例6394份中,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情况及有关危险因素的分析,提示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例数的首位,发病与某些严重基础病有关,并对抗生素预防用药对感染常是无效的,应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肠球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研究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116023)霍丽王琪薛欣本文报道我院21例肠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探讨肠球菌在下呼吸道的致病性特点及其合理治疗。1资料和方法1995年1月~1995年8月经临床确诊下呼吸道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作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基础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率最高,占30.61%;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8.85%;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年龄、住院时间、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严重的基础疾病和侵入性诊疗操作等。结论:加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限制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有效降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2005年1—12月883份神经内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883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9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54例,占55%,提示下呼吸道是神经内科感染的高发部位。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进程和预后,应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监控和预防,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严格消毒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李迪英,南军,牛红卫(乌鲁木齐830007)我们在回顾性调查医院感染病历中,发现在全麻下手术比其它麻醉下手术下呼吸道感染机会多。因而对1993年11月~1994年11月的出院病人作了调查,在18595份...  相似文献   

7.
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耐药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耐药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医院47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及96例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耐药情况,对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就鲍氏不动杆菌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与定植株的耐药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导致鲍氏不动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APACHEⅡ评分15分、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周内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4种因素;对临床常用9种抗菌药物耐药率,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株明显高于定植株;感染株中多药耐药株比例为100.0%,而定植株中多药耐药株为27.1%;感染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病情严重、罹患COPD、近期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糖皮质激素易出现鲍氏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且感染株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概况,以便加强控制。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度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76例。结果:〉160岁老年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多,原发病以肿瘤、脑血管病、肺部疾病占多数,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中MRSA达56.7%。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多重耐药是已成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感染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老年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问内科住院病人中94例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发病时间、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治疗与转归及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6.7%;平均发病时间10天;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33例,脑血管疾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糖尿病7例,恶性肿瘤6例,老年性痴呆1例;本组死亡7例,死亡率为7.4%.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严重、使用广谱抗生素、医院环境等因素是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治疗预防措施与护理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也是呼吸系疾病中主要死因之一。随着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呼吸道感染的菌种、致病性及机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给临床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虽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相关报道较多,但不同地区菌株的分布及病原菌的耐药性有较大差异。为掌握本地区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动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信息,我们对本院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预防与控制对策,为临床进行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248例老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 结果 医院≥65岁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25例,占全年发生医院感染例数48.4%;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48例,占47.2%;248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均患有各种原发基础疾病,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72.1%和21.1%. 结论 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2002-2004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与医院感染相关的因素。方法 提取2002-2004年医院住院病案数据库中的全部出院病人的资料.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患者预后、实施手术等有关;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泌尿道;基础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结论 临床上应注意对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的控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留置导管管理,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术后的医院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57,自引:6,他引:51  
目的为了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的75例气管切开后患者的痰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发现所有病例均发生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占同期病区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总数的68.18%,而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占多数。本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病史,治疗中均应用气管插管、给予皮质激素、H2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结论以上因素可能是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因此在治疗中除了应用抗生素,还应努力消除易感因素,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并发医院细菌感染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桥联酶标法(APAAP)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76例,其中30例并发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病儿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合并医院感染病儿TN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未发医院感染患者。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在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并发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可以根据病儿体内TNFα水平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10例临床确认为铜绿假单胞菌(P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同时配以感染对照和非感染对照进行分析,探讨了P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例与非感染对照比较,显示病情重、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3种以上抗生素疗程≥2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重症监护和纤支镜检查为P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病例与感染对照比较,则气管切开、机械通气、雾化吸入、重症监护和纤支镜检查为P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持续吸氧对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保护作用。单因素分析还发现原先有肺部感染和插胃管与P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有关(P<0.05)。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现状,并制定控制对策. 方法对158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其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 结果我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 158例下呼吸道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均患有各种慢性消耗性原发基础疾病,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分别占48.1%和38.9%. 结论抵抗力降低、住院时间长、严重的原发基础疾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17.
<正>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都有重要意义。虽然近年来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新品种不断增多,但病原菌的种类变化及耐药问题仍较突出[1]。本文对我院急诊病房2001年10月-2002年2月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75例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结果 75例患者中年龄≥65岁59例,存在基础疾病的71例,使用抗菌药物56例,住院时间≥20 d的31例;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呲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外,阴沟肠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46.7%.结论 阴沟肠杆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与高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及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关系密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亚胺培南可作为阴沟肠杆菌重症感染的首选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医院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为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4年1月~12月68393份出院病例的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2.43%;主要发生部位构成比中下呼吸道为最高(59.17%),其次为泌尿道(7.40%)、胃肠道(4.51%)、皮肤软组织(4.51%);各临床科室中,肿瘤科、ICU科、干部病房、血液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各种类型疾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为恶性肿瘤(7.18%),其次为交界恶性肿瘤(5.97%)、循环系统疾病(3.75%).结论:下呼吸道是预防医院感染发生的重点部位,应加强对重点科室和重点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20.
周振英 《应用预防医学》1997,3(2):F003-F003
医院内67例下呼吸道感染调查周振英本文对1994~1995年医院内67例下呼吸道感染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中,男性47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84岁,最小5天。1.2诊断标准医院内下呼吸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