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控监测实验性温病兔皮层脑电图的变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遥控监测法(?)对实验性暴发性大肠杆菌肢血性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免模型的皮层脑电图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代表兔中枢神经活动处于兴奋状态的θ波,在温病卫气营血证候演变的不同时相中,呈现“W”形的变化:而代表中枢神经受阻抑的δ波.州呈现“M”形的变化.说明卫气营血证候传变过程中,神志变化的时相性具有脑电生理学变化的基础。提示脑电图的变化,可作为研究温病病机演变及重症患者辩证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195例温病患者卫气营血各阶段之体温、白细胞总数、中性白细胞、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表明,这些指标大都随卫、气、营、血的传变而递增,尤以卫气与管血之间最显著。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属“高粘综合征”,证明卫气营血各阶段都有瘀血存在,提示临床在治疗温病时,除应遵循卫气营血之治疗大法外,还应注重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用大肠杆茵从兔耳缘静脉注入,成功地复制温病卫气营血证候模型的造模方法和发病辨证。从本模型的病因、症状、体征、病理及化验检查的结果看,均与人体大肠杆菌暴发性败血性温病相似。为开展实验性温病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是我院自拟,后经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的四川省重点课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省科委于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三日在成都组织了鉴定会,邀请有关学院、医疗、科研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的专家、教授参加。代表们在听取了我院的研究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认真的评审。代表们一致认为:“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液流变学研究”是运用边缘学科和近代先进技术手段研究中医理论的一大尝试。选题新颖,设计较合理,实验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0例正常人和309例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患患者进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选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了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数学模型,研制成计算机软件。分别对246例和103例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与前瞻性检验,其平均符合率达85%以上。软件实际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的辅助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温病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十余年来作者在温病学研究中运用电子计算机对温病文献进行整理,建立了温病期刊文献检索系统。完成了《温病条辨》电子计算机教学、科研、诊疗系统;运用动物实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温病卫气营血证候动物实验研究,建立了十一个较为接近证候本质的动物模型。应用动物实验进行了出血热预防片的药效学实验,从不同方面证实了该药的预防效果;应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出血热预防片”高发疫区历时5年,2万余例次易感人群的现场预防实验观察。并以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我国中原(河南省)部分地区常见温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为中医温病学从事流行病学研究开创了先例。  相似文献   

7.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我院心肌电生理研究室朱寄天主持完成的“改进悬浮微电极在位法及用于心肌电生理研究”、和附属中医院内科徐应抒主持完成的“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微循环研究”,均获四川省1986年度  相似文献   

8.
温病卫气营血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温病卫气营血在基础理论、证候的病理实质、动物实验、电脑诊断程序以及方药治法等方面的研究做一回顾。  相似文献   

9.
温病卫、气、营、血证的超微结构的变化,未见报道。我院在实验性温病动物模型复制的综合研究中,对卫、气、营、血不同证候肺肝超微结构的变化作了观察,试图从亚细胞水平对其病理变化的连续性和时相性进行探讨。材料和方法实验均用白兔,分为两组:实验组16只  相似文献   

10.
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穴位温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07例温病卫气营血证侯患者穴位温度变化的研究。表明肺俞穴和膻中穴分别是温病卫、气证侯和营、血证侯之“显著性热反应点”;大椎穴和合谷穴分别是卫、气和营、血证侯之“热反应点”;提示“卫、气证侯虽表邪尚存,但里热已炽,营、血证候则全为里热”的客观指标,为揭示“温邪热变最速”,“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温病的辨证是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理论基础的,这是历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的总结,直至清代形成的理论体系。首先叶天士在《温热论》中确立了“卫气营血”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以后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一书里又补充了“三焦”辨证,从而构成了温病辨证施冶的完整体系,为指导临床分析温病的发病过程、病理变化、证候类型、发展规律等提拱了理论基础。一、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含义是指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维持功能活动的营养物质。叶氏刚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其义,用以阐明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从而区分证候类  相似文献   

12.
温病学     
一、试述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及其证候表现? 卫气营血,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生理学的名称.清代叶天士引申其义,首创卫气营血辨证,用以概括和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四个阶段,并根据这四个阶段所出现的不同症状与体征作为辨证施治的依据,这就称卫气营血辨证.  相似文献   

13.
前言 外感病离不开伤寒与温病的辨证论治,伤寒以六经为辨证论治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辨证论治纲领,前者为寒,后者为热。温病又可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属温热者,以卫气营血为纲辨证,属湿热者,以三焦为辨证纲领。病因不同,传变也不同,反应证候各异。一寒一热,寒邪伤阳;温病热邪化燥伤阴,临床应用有异有同。伤寒亦可伤阴,温病  相似文献   

14.
1.温病学说“卫气营血”和内经“卫气营血”的异同。 卫气营血一词,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内经中所论述的“营卫”是营在内,卫在外;气血两者的关系是气为卫外,血在脉中。卫和气的作用是在人体浅层,营和血是在人体的深层。这四者的界限浅深,恰与叶天士所归纳卫和气的证候是轻浅,营和血证候是重而深的论点,其精神颇相吻合。所以说,内经、难经所谈之“卫气营血”一般多指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部位,而温病学说则引申其义,主要是说明病理度化,引用“卫气营血”归纳证候群作为温病处理原则,为辨证论治的依据。名词虽同,而精神实质各异。因此,内经的“卫气营血”只能看作是叶氏发论之源,并不是可以相互比类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温病气分阳明热盛证动物模型复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分证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中最常见,波及面最广,证候最为复杂,病程较长的一个病理过程。有人对1896例属于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病例进行统计,结果以气分证病例为最多,共992例(占52.3%)。阳明热盛证是气分证最典型的代表证候之一,临床以高热、大汗、烦渴、脉洪大为突出表现。本文实验通过该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探讨其发生发展机理及病理变化,为温病气分证的研究打下基础。材料与方法一、动物与分组:采用健康、强壮白毛家兔22只,每只体重约2.0~2.5kg,种系单一,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实验前一周作各项有关指标检测,比较结果,二组动物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二、菌液配制与攻菌接种:将肺炎双球菌标准株Ⅰ型(菌号2319)增菌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中医动物模型的化过近40年的发展,已趋成熟,步入正轨。肾虚模型是建立最早的中医动物模型,脾虚模型研究工作量居第一位,血瘀证模型是造模方法最多的证候模型。目前有关中国动物模型实验已涉及证型百余种,覆盖面包括八纲、脏腑、气血津液、六经、卫气营血辨证等。  相似文献   

17.
温病辨病分期审证论治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温病辨病分期审证论治的辨治学理论,认为温病临床应首先辨病,在此前提下按卫气营血病机层次分辨病期,于卫、气、营、血病期中据病变所在之脏腑气血阴阳变化等动态地审证辨证,据证确立相应的治法方药,如此则提纲挈领,不仅适应当前与未来温病临床发展的需要,而且和叶天士等温病学家的温病辨治学思想相吻合。而现行以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辨证纲领的思路,只能笼统地概括温病发展过程的4大类证候,难以确切具体地表达不同温病的特征和本质,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温病卫气营血证候的血浆内毒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86例温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检测结果表明,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都随卫气营血演变而增高(前者P<0.01.后者P<0.05),符合卫气营血的临证传变规律,是卫气营血的病理基础之一;湿热类温病血浆内毒素阳性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都较温热类温病高(P值均<0.01).提示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可能是造成湿温病缠绵难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引申《内经》营卫气血理论,用以阐明急性热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并根据其病变反映概括证候类型,作为辨证论治依据。历经众多医家的发展补充,逐步形成了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笔者欲从《内经》营卫气血理论说起,进一步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生理基础,来揭示《内经》有关理论与后世医学发展关系之一斑。  相似文献   

20.
清代医家吴鞠通,继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又根据《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创立了温病的“三焦”辨证方法。它以三焦为纲,将温热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病证、中焦病证、下焦病证,并将卫气营血的分证贯穿其中,着重阐述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表现及其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