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前位护理干预),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前位护理干预后,其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87.5%、93.8%;对照组满意率和康复率分别为53.1%、75.0%。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康复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位护理干预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率和康复率,从而为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心律失常复发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患者7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急诊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周期均持续4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7.1%、51.4%,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的肢体运动与平衡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肢体运动与平衡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早期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肢体平衡与运动的改善,从而提高预后干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4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开展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120例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月,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60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运动耐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干预后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以及6 min步行距离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科诊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并分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且其术后ADL评分也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效果,并降低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出有效临床护理保健措施,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收治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老年患者护理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综合保健干预。比较对照组、观察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情况、遵医行为、情绪状况、生活质量。结果组间饮食、用药、运动等遵医行为占比率与安全性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SAS、SDS、SF-36指标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发展情况受到日常生活习惯影响,根据老年患者表现、需求进行综合保健干预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安全性,改善情绪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费用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及焦虑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对患者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改善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确诊为初次中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风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肢体护理、指导运动疗法训练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四个方面的护理干预。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肢体改善总有效率为8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护理干预,1个月后,两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由(50.20±19.85)分升高至(68.19±20.92)分,对照组由(50.43±21.57)分升高至(58.99±22.43)分,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2%(46/50),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的72%(36/5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争取急救时间,更好的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将7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分别采取循证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及对康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功能康复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等康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促进其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等有效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急性牙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2例急性牙髓炎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81)。两组患者均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咀嚼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方面均有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患者牙部疼痛缓解、牙部疲劳症状降低显著(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69.1%(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护理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本研究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救治相关指标,两组术后3天随访时心肌酶与肌钙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救治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确诊时间、确诊至确诊至介入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天随访,观察组LDH及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期间观察组发生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实施介入治疗者,实施护理临床路径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救治效率,改善心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青年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阶段的心理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康复期阶段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计60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康复期阶段中青年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状况、遵医行为、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组间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组间遵医率、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率比较,观察组占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根据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采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效果良好,能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前,两组Brunnstrom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Brunnstrom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Brunnstrom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108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依据入院时间差异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4例)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肢体恢复程度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患者(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80.5±6.7)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对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亦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