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尿甘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和UGT2B7基因多态性对米格列奈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的影响,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名健康志愿者,应用液质联用法分别检测单次和多次口服米格列奈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UGT1A3(rs:28898617;rs:3821242;rs:45625338;rs:6431625)和UGT2B7(rs:12233719;rs:7439366)SNP,并按不同基因型分组。结果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很大。单次给药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参数(AUC、Cmax、CL)个体差异与UGT1A3和UGT2B7基因多态性间无显著性差异。多次给药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与UGT1A3基因多态性间相关性经方差分析得出PAUC〈0.05,且UGT1A3*1/*5:UGT1A3*1/*2:UGT1A3*1/*3=1.59:1.03:1,Pd=0.06(〉0.05),但UGT1A3*1/*5组与UGT1A3*1/*2组的LSD-t检验两两比较Pq=0.032(〈0.05),且UGT1A3*1/*5:UGT1A3*1/*2:UGT1A3*1/*3=1:1.57:1.59,表明它们代谢米格列奈的酶活性比较UGT1A3*1/*3〉UGT1A3*1/*2〉UGT1A3*1/*5。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米格列奈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之间相关性在本试验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UGT1A3基因多态性对米格列奈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有影响;UGT2B7基因多态性与米格列奈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代谢是细胞解毒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主要涉及两种酶:Ⅰ和Ⅱ相药物代谢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一种重要的Ⅱ相药物代谢酶,可与Ⅰ相药物代谢酶一起催化药物形成高水溶性终产物。所以,GST能够抵御内源性和外源性亲电子物质的损害,并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编码GST的基因至少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构成了一个超基因家族,编码具有GST活性的蛋白。GST有许多功能,传统观点认为,细胞中的GST可发挥防御内、外源性毒性化合物损害的作用。另外,GST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可介导谷胱甘肽结合至大量抗癌药物底物上,导致肿瘤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魔芋葡甘聚糖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an,KGM)是从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块茎中提取的多糖,是一种低热量、难消化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抗肿瘤、增强免疫和润肠通便等特殊作用。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膨胀性、乳化性、生物降解性、凝胶特性及p H敏感性,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学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魔芋葡甘聚糖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路辉  王炎焱  王殿侠  陈馥  吴英 《武警医学》2001,12(7):422-423
研究表明 ,卵磷脂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LCAT)是血浆脂蛋白代谢中关键酶之一 ,在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成熟及胆固醇逆向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1,2 ] 。本研究观察脑梗塞患者血浆LCAT活性及脂蛋白含量并探讨其与IC间的关系。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60例脑梗塞患者均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 3次修订的诊断标准 ,均排除心肌梗塞、肝肾病变、糖尿病及近期服用影响血浆LCAT活性及脂蛋白代谢药物。男 5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66 8± 6 0 8)岁 ,平均病程 (2 0 2± 6 3 )d ;正常对照组 3 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相似文献   

5.
药物代谢系指药物进入体内后,在机体作用下发生的化学结构转化,即生物转化(DrugBiotransformation)。转化在体内酶的作用下进行.能把外源性的物质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引起药物的药理活性和毒理活性的改变。近年来.模拟体内代谢过程的体外代谢研究方法迅速发展,通过离体器官、细胞或酶系统进行体外代谢研究。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有效成分或单体也作用于药物代谢酶系统,中药的体外代谢研究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代谢产物,推断药物可能的代谢途径及参与代谢的酶,计算体内药物代谢的清除率,研究药物的相互作用,更好解释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同时增强临床用药安全,为新药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新 《西南军医》2006,8(5):77-8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急诊之一,如任其发展可致胆红素脑病,易致新生儿死亡,即使未发生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智力,听力,肝脏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亦有损害,故对高胆红素的新生儿,采取积极的消黄退胆措施,是儿科医务工作者当务之急。如何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祖国医学早就用菌陈蒿汤治疗黄疸病,现代的茵栀黄注射液静滴,消炎利胆片等降黄胆,且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医学根据胆红素的代谢特点,而给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输入白蛋白、血浆,在肝细胞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用下,使间接的胆红素变成直接的胆红素,而从胆道及肾脏随类便及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胆红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酚酞葡萄糖醛酸比色法分别对正常人、良性肺病及肺癌患者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肺癌患者血清β-G活性及BALFβG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肺病患者,且不同病理类型之间无差异。β-G活性及BALFβ-G活性对肺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5%、86.2%。相关分析提示两者之间呈轻度正相关。表明:β-G活性测定可作为肺癌诊断的一项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1、6-二磷酸果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二磷酸果糖(FDP)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细胞内代谢物,它在很多代谢途径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磷酸果糖酶(PFK)是综合FDP的酶,但它又直接受FDP的影响。在缺血和低氧时PFK因酸中毒受到抑制,缓解这种代谢阻滞的方法是提供外源的FDP,因为FDP可通过反馈的机制使PFK激活,同时FDP本身可作为高能量基质用于无氧代谢。Hood  相似文献   

9.
目的:细胞核仁形成区(NORs)主要由核糖体RNA基因组成,位于此区调控rRNA转录的酸性非组蛋白可被硝酸银染色(Ag-NORs),Ag-NORs变化反映了细胞代谢调控异常及细胞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观察海洛因依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S-转移酶(GS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T  相似文献   

10.
大鼠13项血液指标的随龄变化观察沈伽弟,于文梅,盛和章,孙永立,洪文清(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北京100850)在评价药物对大鼠的长期毒性试验中,我们曾观察到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与鼠龄之间呈随龄增高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套测定咖啡因的3种主要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1-甲基黄嘌呤(1X)和1-甲基尿酸(1U)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咖啡因代谢物在N-乙酰化酶活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尿液内咖啡因代谢产物AFMU、1U和1X的相对含量,计算AFMU/(AFMU+1X+1U)比值,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确定正常人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截点(临界点).结果 受试者可明显划分为快乙酰化者和慢乙酰化者,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临界点为0.26,快、慢乙酰化表型之比73∶17.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于尿中咖啡因代谢物的测定及N-乙酰化转移酶活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灵敏、专一的可同时测定比格犬血浆中噻吩诺啡及其代谢产物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定比格犬血中原型和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在比格犬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噻吩诺啡和代谢产物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0 ng/ml和0.2~500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0.02 ng/ml和0.2 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9%,回收率均大于60%,在样品贮存、处理和分析过程中稳定性良好。比格犬单次口服噻吩诺啡0.2、0.6、1.8 mg/kg后,原型的Cmax分别为1.42、2.08、4.82 ng/ml,AUC分别为8.60、13.24和26.10μg.h/L,Tmax约为0.55~0.65 h,t1/2为10~13 h,MRT约为10~12 h;其代谢产物(噻吩诺啡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的Cmax分别为1.78、5.03、7.09μg/L,AUC分别为9.37、22.34、41.40μg.h/L,Tmax为0.47~1.1 h,t1/2为18~40 h,MRT在11~17 h。比格犬口服0.2 mg/kg噻吩诺啡生物利用度为12.65%。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噻吩诺啡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在比格犬中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药物在犬体内的吸收和转化较快,单次口服盐酸噻吩诺啡低、中、高3种剂量后原型及其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药代动力学过程均符合一级吸收二房室模型。  相似文献   

13.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家族由众多调控细胞进程的酶组成,其参与人体内多种生理及病理生理过程。近些年,人们对此酶及其抑制剂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侧重于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在辐射增敏、化学药物增敏、神经保护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现已有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进入临床药物试验,预示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槲皮苷在人结肠癌上皮细胞内的吸收和代谢特征。方法以人结肠癌上皮细胞为模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结肠癌上皮细胞上的槲皮苷及其代谢产物(包括槲皮素和3′-甲基槲皮素、4′-甲基槲皮素等)。结果 30~150min中均能在人结肠癌上皮细胞内检测到槲皮苷、槲皮素和3′-甲基槲皮素、4′-甲基槲皮素,胞内摄取呈现120min内随时间先升后降、120min达稳态的趋势特征。同时在细胞内检测到槲皮素进一步代谢产物槲皮素葡萄糖醛酸、槲皮素三硫酸酯和槲皮素葡萄糖醛酸化硫酸酯,以及3个未知产物特异吸收峰,未发现[M+H]+准分子离子峰m/z〉600的代谢产物。结论槲皮苷在人结肠癌上皮细胞中以完整的糖苷形式吸收,在胞内脱糖基后进行甲基化、葡萄糖醛酸化和硫酸化等转化和代谢。  相似文献   

15.
药物代谢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影响药物的氧化代谢。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个体之间药代动力学差异的重要原因,如P450酶系的CYP2D6、CYP2C9、CYP2C19等和Ⅱ相代谢酶及药物转运蛋白的基因突变,使它们代谢药物的动力学参数发生巨大差异。通过对基因多态性与药动学关系的研究,可避免因受试者选择不当而得到片面的药动学结果,导致有前途的化合物被淘汰或使不合适的化合物上市成为新药,造成对患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6.
镇静类药物 镇静类药物(如安定、利眠宁、眠尔通、苯巴比妥、卡马西平等)都具有酶促作用。这类药物可促进肝粒体酶催化药物的代谢活性,加速口服避孕药在女性体内的代谢,从而降低避孕药的药效。  相似文献   

17.
吗啡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吗啡主要在肝脏与葡糖苷酸结合并产生两种代谢产物:吗啡-3-葡糖苷酸(M3G)和吗啡-6-葡糖苷酸(M6G)。M6G能结合阿片受体,动物实验显示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不良反应较轻微。M3G与阿片受体亲和力较低,没有镇痛作用,且动物实验表明M3G能对抗吗啡和M6G的镇痛作用,可能参与吗啡耐受的形成。本文综述了吗啡的代谢过程及其代谢产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Sorbinil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Sorbinil组、格列喹酮 苯那普利组和正常对照组。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肾小球,分别测定各组肾小球细胞浆和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 糠尿病模型组细胞浆蛋白激酶C活性显著降低,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显著升高。用两组西药治疗后,苯那普利 格列奎酮组无明显改善,而Sorbinil组可显著提高细胞浆蛋白激酶C活性、降低细胞膜蛋白激酶C活性。结论 Sorbinil可通过改善多元醇代谢而降低蛋白激酶C活性,同时,亦或存在其他途径如直接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等等。Sorbinil通过调节多元醇代谢等途径间接或直接降低蛋白激酶C活性,是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X线造影剂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及对其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X线造影剂(RCM)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损伤及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1)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种于24孔培养板上至长满培养孔,暴露于250mgI/ml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优维显、伊索显及饱和甘露醇溶液15或60分钟,收集细胞并用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性。(2)人血管平滑肌细胞暴露于250mgI/ml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优维显、伊索显、饱和甘露醇溶液及10%胎牛血清(FCS)培养液15或60分钟后,用10%FCS培养液刺激细胞增殖,增殖开始前及增殖14天后作细胞计数。结果(1)暴露于250mgI/ml优维显、伊索显、饱和甘露醇溶液60分钟及250mgI/ml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15分钟后,细胞活性无改变,暴露于250mgI/ml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60分钟后分别出现16.5%±6.6%及9.2%±7.8%的死细胞。(2)250mgI/ml泛影葡胺、低渗显影葡胺及饱和甘露醇溶液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优维显及伊索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无影响。结论(1)高浓度离子型RCM有细胞毒性;(2)RCM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无直接刺激作用;(3)RCM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其高渗性和化学结构均有关  相似文献   

20.
毒品为当今社会一大公害,危及人体健康,社会安定.毒品或兴奋剂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由肝脏代谢,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尿液是首选样本.为保证部队兵员健康质量,对应征人伍青年实施尿吸毒检测[1].体检中尿吸毒试验假阳性报道许多,但因药物干扰因素的分析,药物浓度变化时结果影响程度,少见报道.我们对2010年度应征人伍3800人进行尿吸毒试验检查,即吗啡/甲基安非他明( MOR/MAMP)测定.初筛阳性8.0%( 304/3 800),其中吗啡阳性率7.26%( 276/3800),甲基安非他明阳性率0.74% (28/3800).经调查初筛阳性者绝大多数人,均因感冒,发热等原因,服用过多种药物,1周后复查尿吸毒试验,上述阳性者,仅有3人吗啡呈阳性,说明初筛试验中,药物干扰因素使阳性率增高.我们对阳性者所服用过多药物,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