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因不伴明显的定位体征,常被误诊为脑震荡.本文回顾分析6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表现特点,可供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及其漏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诊断并分析其误诊、漏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对100例经CT复查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中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CT表现为分布于脑沟、裂、池内的线状、带状、片状或铸型高密度影。纵裂池及小脑幕出血灶边缘一般较模糊。出血部位以侧裂池和脚间窝最多,分别为46例及56例,2例纵裂池出血首次误诊为硬膜下血肿;1例四叠体池出血因出血量少首次CT检查为阴性,通过适时CT复查得以确诊。结论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可避免漏诊及误诊,并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把寻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确诊的9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所采集病例具体情况及特点将本组TSAH的CT表现分为三类,其中单纯型蛛网膜下腔出血39例,合并有其他脑外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合并有脑血管疾病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首次检查确诊者72例,10例需与大脑镰钙化相鉴别,5例需与镰旁硬膜下血肿相鉴别,2例需与正常小脑幕相鉴别,1例首次检查因出血量极少未能检出。结论:螺旋CT扫描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对病情发展的观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常见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们掌握的 17例SAH误诊病例的详细资料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 ,并对典型病例做具体报告。结果  17例中以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的典型临床表现起病的 13例。行头颅CT检查的 14例中仅 5例报告SAH ,误诊时均未行腰穿检查。被误诊为感冒 3例 ,血管神经性头痛 4例 ,高血压病 4例 ,脑梗塞 3例 ,短暂脑缺血发作 1例 ,晕厥 1例 ,枕大神经及坐骨神经痛 1例。结论 对SAH疾病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 ,过份依赖CT检查 ,忽视必要的腰穿检查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误导诊断思维是本组 17例误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方法:分析53例60~87岁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本组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为:(1)头痛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脑膜刺激征较轻;(2)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明显;(3)CT对绝大多数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仅能确诊,还能确定部位、体积、脑室情况;(4)积极的内科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意识障碍越深,提示预后越差。结论:掌握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与CT特点,以便进行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避免误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临床分析秦东京1张培功1孙殿敬1李建民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hemorhage,TSAH)多伴有其它类型的颅脑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本文报道139例,并对其CT及临床表现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围产期窒息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造成两种类型的损伤,一种为颅内出血,一种为脑缺氧缺血性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chnoidhemorrhage)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蛛网膜下腔出血仅凭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而CT检查则能明确出血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为临床早期合理治疗提供诊断依据。现将我院1994年4月至1997年10月收治44例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CT资料及部分病例随访结果报告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44例中,男36例,女8例。39例为足月儿,5例为早产儿,早产儿中最小者为28周,平均孕周为35周。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窒息…  相似文献   

8.
作者报道了52例经血管造影证实无动脉瘤存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了出血部位的分布特点。CT检查发现,52例经血管造影检查证实无动脉瘤存在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部位均在脑干前方。常见部位为脚间池、桥前池,其次为一例环池、四叠体池和大脑纵裂后部;而外侧裂和大脑纵裂前部从不被血液充填,而且均无脑室内出血。4例MR检查发现血液可向下到延髓前方。作者认为,这种类型的脑池出血不同于动脉瘤破裂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的出血常见于大脑纵裂前部、外侧裂和脑室内。经两位神经放射学家用这一鉴别标准分析221例经过血管造影检查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CT扫描结果,仅1例经血管造影证实为基底动脉动脉瘤破裂的CT结果被这两位医生同时误诊为无动脉瘤存在的中脑周围出血。再次阅片,作者发现该患者的出血部位在鞍上池(包括脚间池和交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CT影像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28例以首次CT检查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例,分别于伤后24、72h再次进行CT扫描,观察颅内影像学变化,对全部患者伤后随访6个月,分析影像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24h后CT发现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量增加22例,减少58例,相似48例;72h后增加2例,相似14例,减少112例。随访6个月(GOS)评定恢复良好109例、中度伤残12例、重度伤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1例和病死2例。结论影像显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伤后72h出血趋于减少或停止,单纯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多预后良好,但合并颅内其他严重损伤时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超声和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1月~2017年8月在我院出生并收治儿科ICU室临床怀疑颅内出血患儿568例,超声于生后1~7天内检查,CT于14天内检查,观察比较二者诊断价值。以MRI结果为标准或根据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标准,分别计算超声和CT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568例患儿经临床证实为颅内出血的有556例,其中,室管膜下出血3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硬膜下出血51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内出血79例。超声诊断颅内出血506例,其中室管膜下出血34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4例,硬膜下出血40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内出血72例。误诊1例,漏诊51例。诊断的敏感性为90. 8%,特异性为91. 7%,准确性为90. 8%; CT诊断颅内出血534例,其中室管膜下出血3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硬膜下出血51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内出血79例。误诊0例,漏诊22例。诊断的敏感性为96. 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6. 1%。结论早期颅内出血超声可作为筛查手段;超声对室管膜下出血敏感性高于CT,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量脑实质出血及硬膜下出血,CT优势于超声。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常见于外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肿瘤等,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血管痉挛,使细胞继发性损害,早期应用尼莫地平能改善血管痉挛,防止继发性损害,自1999年-2000年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72例,40例按常规治疗,32例加用尼莫地平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CT诊断特殊征象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CT征象,提高对此病变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证实的具有特殊CT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分析其形成机理,CT表现特征及与硬膜下血肿的鉴别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含有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影这种酷似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但具有内缘不锐利,密度较低且不均匀的特征。结论:CT可以诊断具此特殊表现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24例经CT确诊的中、小量脑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表现、CSF检查与C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20例行CSF检查,其中10例CSF外观正常,镜检有少量红细胞,出血量越多血性CSF的可能性越大,出血位于丘脑者也易产生血性CSF。误诊为梗塞性脑血管病的7例与出血量小、全脑症状轻和出血部位有关;脑叶出血者局灶症状不典型、血液穿破脑表面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自行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混合出血的CT特征.方法 对17例常规CT表现为不典型急性硬膜下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了短时间CT复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均表现为类似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新月形混杂高密度影.病灶特点:①病灶吸收很快,在动态CT监测下,病灶多在短时间(1~7 d)内吸收.②病灶密度混杂,可见不规则形或带状低密度区.③病灶临近脑池脑沟密度升高.④病灶多位于额颞部.⑤部分病灶可沿蛛网膜下腔"游动"(血肿重分布).结论 快速自行吸收的急性硬膜下蛛网膜下腔混合出血具有一定的CT特征,由于硬膜下腔及蛛网膜下腔沟通,加速了出血的吸收,应归属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准确诊断及严密观察可避免患者的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15.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低场强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诊断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80例临床疑诊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行MR检查,扫描机为ASM—015p,采用SE序列,参数T2WI≤TR2000/TE100ms,所有病例分别经腰穿、手术或治疗后复查证实,并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脑脊液蛋白量增高的疾病进行了鉴别,与脑出血破入脑室或溢入蛛阿膜下腔者进行对照。结果本组病例在低场强MRI条件下于病变区脑沟(裂池)等蛛网膜下腔T2WI均出现异常高亮脑脊液信号。探其原因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延长T2值。脑脊液蛋白含量高的其它疾病不出现异常高亮信号。结论低场强磁共振成像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脚间窝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我院1985~1995年CT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125例,其中脚间窝积血32例(25.6%)。本文探讨脚间窝征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并讨论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CT表现。方法 分析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的临床与CT表现。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发生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7~13d(平均10.5d),其梗塞范围大、部位多,CT以双侧对称性分布的多发病灶为特点。结论 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梗塞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因本病预后差,死亡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或转移性脑瘤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内血肿,易予误诊,影响治疗和预后,国外报道较多。但颅脑外伤激发脑瘤出血致脑内血肿,尚未见有关报道。我们曾迂一例,误诊为外伤性慢性颅内血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了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CT 表现,以估价CT 在检查动脉瘤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CT诊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所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及临床研究,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对58例临床可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的患者行CT检查,对二者进行分析讨论。结果:硬膜下血肿3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7例,脑实质内出血8例,脑室内出血5例。脑实质内出血25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硬膜下出血8例,脑室内出血5例,硬膜外血肿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4例。脑室内出血9例。结论:头颅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既可确定出血部位及程度,同时也是对临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